看過《亮劍》的人都清楚,李雲龍是一位十分有個性,有吸引力個角色。他在打仗上是一把好手,什麼大仗,惡仗都敢打,而且腦瓜子機靈,會用意想不到的辦法解決戰場上的問題。然而所有當過李雲龍首長的人都對他又愛又恨,因為他不僅能打仗,還能惹麻煩。為此,他曾三四次被上級批評,被降職,甚至有一次竟被貶成了被服廠廠長。而在我國的開國將軍中,也有一位與他有著相同經歷的將軍,他便是王耀南將軍。
王耀南出生於1911年,江西萍鄉人。他的家中世代生產鞭炮,因此王耀南將軍很小的時候就與火藥打交道,對火藥的習性可是一清二楚,在1930年參加革命後,便在部隊中展露頭角,成為我黨鼎鼎有名的爆破專家。
在1933年紅軍攻打沙縣時,就由王耀南將軍對沙縣城牆進行爆破。在經過觀察後,王耀南將軍便計上心來,他通過設計,在爆破後飛濺的磚石全部炸入城中,這給守城的敵人造成了巨大傷亡。而紅軍也借著這一機會將沙縣一舉拿下,可以說此次攻破沙縣,王耀南功不可沒。
王耀南雖然能徵善戰,但也能惹麻煩。在他從軍的生涯中,曾八次被降職,這可比李雲龍還厲害呢。第一次因為紅軍改編,他不服從命令,便由副營級降為班長;第二次是在中共七大上,因軍事觀點問題再次從副營級降為排長;第三次是在湖南,他竟敢同上級委派的特派員發生矛盾,從師級幹部降為夥夫,第四次是在攻打梅關的戰役中,他竟然將軍校中的軍官學員編為敢死隊,帶頭衝鋒,雖然取得勝利,但致使我軍幹部受到嚴重的損失,就連當時的指揮官林彪都破口大罵,打的什麼狗屁勝仗。因此王耀南又從軍校學員隊排長降為排副。
第五次在紅軍隊伍於遵義回合後,他被從師級科員降為連長。第六次則是在百團大戰中,因為犯了錯誤還不承認,甚至與上級發生衝突,便被從司令員降為營級的武裝部長,一下子掉了五級。之後在解放戰爭中,他因反對土改,從軍長降為旅級的司令員。最後一次則是在建國後,由於軍隊整編他從軍團級幹部降為軍級幹部。
然而,這並沒有掩蓋王耀南將軍的戰功,他在1955年授銜儀式上依舊被授予少將軍銜,並在之後成為我國工兵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84年,王耀南將軍病逝,他的遺體全部捐獻給醫學部門,以供醫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