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膠真空電鍍前處理除油工藝中通過白電油浸泡除油方法非常常見,但是現在通過電鍍除油劑底塗使用方法對油汙進行遮蓋除油的方法也被越來越接受。而且從除油的效率及穩定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來看,電鍍除油劑開始取代白電油浸泡清洗成為塑膠真空電鍍前處理除油的主要除油方法,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對比下兩者之間不同之處。
分析對比白電由浸泡除油和電鍍除油劑底塗除油方法之前,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要塑膠電鍍前需要進行除油?
在真空電鍍工藝中,除油不徹底是影響電鍍良率的重要因素。殘留在塑膠表面的油汙主要有注塑成型時所使用的脫模劑以及頂針潤滑油脂和模具防鏽劑滲透到工件上,實際生產中的案例例如ABS材質化妝品瓶蓋進行UV真空電鍍後,表面出現油斑或油點等。因此在塑膠電鍍工藝中,除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電鍍良率,因此需要進行前處理除油。
白電油浸泡清洗和電鍍除油劑的對比分析:
白電油浸泡除油通過將工件浸泡在白電油除油槽中,將工件浸泡一定時間後取出,因此會導致進行反覆處理很多工件後,除油能力明顯下降。其次,會出現工件放入先後,工件上油汙殘留概率的問題,顯然,率先浸泡在白電油槽中的工件除油效果較好,而後放入的工件隨著前面工件油汙的清洗,導致油汙在工件上的殘餘率越來越高,因此綜合來說,良率的均值提升較低,且如果不斷的更換白電油,會導致除油成本成倍增加。
然後白電油還面臨安全性的問題,因此白電油屬於120號汽油,因此其易燃,具有很大的安全風險。清洗之後的白電油的排放等問題也面臨環保風險和廢液處理的成本。
電鍍除油劑對比白電油來看,首先其通過打底使用方法,通過遮蓋作用力,對注塑時工件上脫模劑等油汙進行遮蓋,還能夠增強工件與底漆之間的層間附著力,達到除油和提升附著力雙重作用。具有較好的流平性能,且無滷無重金屬等,在施工方面可配合電鍍線體,只需在底漆前加一把噴槍,操作簡單易行。在實際應用案例中,廣泛應用於ABS、ABS+PC、TPU等材質的化妝品包材、酒包裝、手機護套、減壓陀螺、汽車配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