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時間管理,都是錯的

2021-02-09 粥左羅

關注 粥左羅▲ 和百萬網際網路精英,一起向上生長

這是粥左羅的第 1245 期分享


作者 l 王世民  編輯 l Lucky

來源 l YouCore(ID:YouCore)

分享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前段時間,有人分享了一張圖片給我,據說是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建築系某學生的時間作息表。分享這張圖片給我的人,膜拜之餘也很懊惱為何自己不能這麼自律,因此就想跟我探討下怎樣才能做到這樣的時間管理。這麼多年工作下來,我早已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但我總不能也建議別人接受平庸吧,弄不好人家就是那個「天外天、人外人」呢。好在我還有一套適合於我這類平庸之輩的另類「時間管理」方法。於是我避而不談這個可望不可即的時間作息表,而是分享了我的做法。他挺受用,也就沒再跟我探討讓我左右為難的時間作息表了。不過,後來我還是仔細琢磨了下為何我們普通人不適合這些逆天的時間作息表,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習慣三要事第一」中提到了人類四代時間管理的演化。◆  第一代理論著重使用便籤與備忘錄,這個方法我們多多少少都還在使用。◆  第二代理論強調日程表,開始關注未來的規劃了,這是所有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軟體的基本功能。◆  第三代理論就是所謂「學霸」們的時間管理方式了,它根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逐日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也就是本文開頭的時間作息表,通過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加以分配,以爭取最高的效率。肯定有,否則就不會時不時地流出這個「學霸」、那個「成功人士」的各種時間作息表了。但問題在於,這種時間管理方式適用的人非常非常小眾,因為它無視人性,將人當成了「機器」。要從時間管理方式中受益,你至少要滿足3個基本條件:比如,即使在某個時間段情緒不佳也能逼著自己完成計劃內的事情;
(2)有著非常出色的專注力和工作學習效率,在每一個時間段裡都能完成既定計劃;(3)有著很強的自我主導性和抗幹擾能力,也就是能不受他人幹擾嚴格執行日程表。如果你不滿足以上3個基本條件,貿然使用這種時間管理方式的話,反而會帶來種種弊端:(1)制定過於詳細的時間作息表,會對大腦產生欺騙,讓大腦產生滿足感,以為計劃等同於執行,反而極大地削弱了你執行計劃的動力;(2)每個時間段都安排得死死的,對意志力的消耗會很大,你可能會陷入到深度焦慮和自責當中; (3)你很難完全掌控自己一天內的全部時間段,一旦有他人幹擾,特別是或領導布置的不可抗拒的任務,整個時間作息表就亂了,你反而不願意執行剩下的計劃了。第三代時間管理的使用條件如此之苛刻,那有沒有適合我們普通人的時間管理方法呢?這就是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第四代時間管理,也就是「個人管理」。第四代時間管理理論從根本上否定「時間管理」這個名詞,主張關鍵不在於時間管理,而在於個人管理。與其著重於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你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配合上。這段話有點晦澀,接下來我用直白的語言幫你解釋下時間管理的本質。因此它的核心原則不在於時間和事務的安排,而在於人以及人做事的方法。時間管理是為人服務的,就像工具也是為了人開發出來的,因此人不能成為時間管理的奴隸,就像人不能成為工具的奴隸一樣。人都有七情六慾、都存在人性弱點的,因此有效的個人管理偶爾須犧牲效率,遷就人的要素,否則人就成了「機器」了。這就是為何我們要強調個人管理,而不是時間管理的意義所在。核心原則二:如果利用好最高效的時間,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結果。做事的效率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一定時間內的產出效率是否滿足了完成事情的要求。80/20法則是一個廣泛存在的規律,如果你能利用好自己精力最好和大腦最清晰的時間段,那麼只要20%的時間投入你就能產生80%的結果。理解了時間管理的這兩個核心原則之後,具體要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效率呢?下面我分別給你分享從「人」的維度,以及從「事」的維度我是如何做的。從「人」的維度提高時間管理效率的做法,其實不該叫時間管理,更應該叫「個人管理」與「精力管理」。根據個人實踐,我發現從「人」的維度影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四個:針對這四大因素,我分別採用了不同的個人管理和精力管理方法。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做某事的驅動力,那麼你完成這件事的效率無論怎樣都會很高。就像我現在做的個人核心力賦能,我不僅找到了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基於用戶反饋我找到了精神價值。對我而言,我做這件事的驅動力就非常強了,我的效率自然會很高。在一天當中,有的時間段你的精力會很好、大腦也很清楚,有的時間段你的精力可能會差一些。因此,你可以花1周左右在紙上或電腦上記錄下自己不同時間段的精力狀態,以後就可以將需要深度思考或挑戰最大的工作儘量放在你精力最好的時間段來完成。如果不能保證基本的鍛鍊的話,可能你一天內的任何時間段都會精力不佳,甚至連睡眠都會不好。如果你工作非常忙,很難抽出大段時間運動,那我建議你從慢跑、冥想和瑜伽這三項中任選一項,因為這三項都很有助於你恢復精力,而且能提高你的意志力水平。其中跑步是入門最容易、堅持下來限制條件最少的,也是我的最愛。在我們這所有晚上要加班的同學,都必須每周在公司跑步3次、每次不低於30分鐘,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像我們這樣每天在公司長達14個小時以上,每周至少6天,幾年下來精力還是挺充沛的。要多吃升糖指數低(低升糖)的食物,少吃升糖指數高(高升糖)的食物。所謂升糖指數(GI),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升糖高的食物由於很快就被消化,2個小時後可能就無法給你身體供應足夠的葡萄糖了,你的精力就會下降;升糖低的食物由於消化慢,因此可以在更長時間內給你供應葡萄糖,因此精力就能夠保持得更長久些(多吃低升糖的食物還有個附帶好處,可以減肥)。上面這四點就是我的另類「時間管理」方法,從「人」的角度,更看重提升20%關鍵時間內的有效產出。看了我的另類「時間管理」方法後,千萬不能陷入到另一個誤區中:認為傳統的時間管理徹底無用。時間管理的本質是提高人的做事效率,我分享的另類「時間管理」方法是從「人」的維度提高效率的方法,但如果你能同時從「事」的維度用好提高效率的方法,你的人生會更高效。

在更大範圍內分配自己的時間;

控制別人的幹擾時間;

錯峰操作;

碎片時間幹雜事。

這個做法說白了,就是保留更大的彈性,以確保要事能按計劃完成。

具體的做法有兩個:

第一個,以周而不是以天為單位編制計劃。這樣萬一某一天有未完成的要事,還可以在本周其它時間完成。第二個,每天的日程安排至少保留40%的空白時間。這樣萬一有什麼突發情況或某項工作完成時間超過預期,也能按計劃完成要事。第一點,可以確保要事被分配了足夠充分的時間;如果預留了這麼多時間你還未能完成要事,你計劃安排得越密,要事被完成的概率就越低;第二點,可以大大減緩焦慮,提高制定和執行計劃的意願;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表失敗次數多了後,很大可能就是你再也不敢制定任何計劃了。人是社會性動物,因此我們的時間安排不可避免會被其他人幹擾,比如接個電話、回個微信消息、臨時開會等。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每時每刻都會被他人幹擾,以周為單位的話,你還是能擠出幾個不受幹擾的時間段的。我每周都會儘量擠出兩類不受幹擾的時間段,一個是個人生物鐘的最佳時間;另一個是用於深度思考的大段工作時間,比如課程設計、文章寫作等。在這兩類時間段內,我會在電腦上退出釘釘和微信的登錄,並且將手機靜音反扣在桌面上,萬一有人當面來找我,我也會請他等一等,等我過了這個不受幹擾的時間段後再主動聯繫他。人類自從進入到工業社會後,每個人的安排就被統一的時刻表控制了。比如8:30上班、12:00吃午飯、周六周日放假等。這麼做的好處是每個人的行為更有可預測性了,保證了最大規模化的社會協作;但對每個個體而言,就形成了某幾個時刻的扎堆,大量寶貴的時間被浪費在了排隊中。我的做法就是:儘可能逆向操作,減少無效等待的時間。比如,我每天早上最遲7:15前開車出門,這樣15分鐘內就能到公司,而不是在路上塞40、50分鐘;每天中午12:30左右去吃飯,這樣就不需要排隊打菜了;挑吃飯時間去理髮,這時理髮師最空閒根本無需排號。每個人每天都有不少的碎片時間,比如等電梯的時間、吃飯的時間、等車的時間。這些時間用來做深度思考是不可行的,但完全可以用來處理各種雜事。比如發個微信消息、回個電話、訂購一個生活必需品等。這樣你就可以避免好不容易積累出來的整段時間被各種雜事碎片化,而是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上。做好個人管理和精力管理,再搭配上這四個時間管理小技巧後,你會發現咱們這種普通人也能將自己的時間和人生管理得更高效。所謂「學霸」和「成功人士」們的時間作息表,雖然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水分,但至少我們知道一點:這種自律得爆表的時間管理術,咱們這等平庸之輩這輩子是望塵莫及了。因此,咱們得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另類時間管理方法才行。從「人」的維度出發,優先做好個人管理和精力管理;再從「事」的維度出發,適當搭配部分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小技巧,你的人生必定會更高效。

作者簡介:王世民,深圳爾雅總裁、YouCore創始人。著有《思維力》《學習力》《個體賦能》文章來源:公眾號YouCore,個人核心力(思維力、學習力、人脈力)賦能平臺,專註解決工作3年以上的職場問題。

 掃碼可試聽3節認知思維課 

相關焦點

  • 你真的知道時間都去哪了嗎?《時間管理7堂課》教你有效管理時間
    看完才發現我錯了。秋葉大叔背景不再贅述,之前多次提到過。本書仍以7堂課的形式,系統地介紹了高效管理時間的方法,這些方法有:目標管理、情緒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碎片管理和外包管理。適合大多數人增強時間管理能力,不僅從軟實力提升,培養自身核心競爭力都會有所收穫。
  • 關於練鋼琴的時間,大部分家長理解都是錯的?!
    然而,其實98%的家長對練琴時間的理解都是錯的! 快來看看,有關練琴時間的誤區,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 郎朗也曾說:「小時候我很喜歡看足球賽,但不論有任何其它事情,練琴都是我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每次球賽看到一半,我就得去練琴」。他每天早晨六點鐘開始練習,而且非常準時一分一秒都不差,以致有些鄰居每天上班不用看表,聽郎朗的琴聲一響他們就起來了。可見,每天練琴是演奏水平進步的保障。
  • 你知道「壽比南山」的來歷嗎?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古今中外,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長壽」,顯然都是人們最本能的渴望與追求。對於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講,祝他長壽之語,恐怕就是他最為受用的了。提起祝壽,以及諸多的祝壽之語,那麼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顯然就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八個字了。這八個字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對仗特別工整,「福」對「壽」,「如」對「比」,「東海」對「南山」。既然對仗如此工整,那麼「福如東海」與「壽比南山」,它們在意義的表達之上,就應該是完全一致的。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你的理解都錯了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是我不知道從哪裡知道的這句話,曾經還很多次用過這句話,其實,後來讀《論語》,才知道原來的理解都錯了。「仁者樂山」,按原來的理解,也就是絕大部分人的理解,意思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或者是仁的人喜歡山,「智者樂水」,意思是智慧的人喜歡水或者是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水性流動。這樣理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論語》原文是這樣的,「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如何把時間用到極致?必須理解的時間管理底層邏輯
    大家好,歡迎來到宇寬老師的時間管理課堂。在你之前的工作生活中,是否遇到過下面的問題:每天都在忙?但是就是不出成果?一周過去好像什麼都沒做?工作容易分心,效率低下?一小時能做完的事為什麼總會拖到兩個小時?拖延症,選擇困難症?一直在治療,從未出過院?作息不規律,晚上熬夜,早上起不來?年初立的flag,年底完成了不到10%?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你的時間管理可能出了問題。
  • 你沒有理解時間管理的底層邏輯
    規範的大公司都會給員工做時間管理培訓,有的公司甚至每晉升一個級別就來一場,據說這是經過員工調研安排的課程。身邊也有很多自主創業者,他們中的不少人都熱愛主動學習,必學的一本書一定與時間管理有關。可見時間管理對有更多可支配時間的人來說也是值得重視的事。
  • 《自控力》:你對意志力的理解,很可能都是錯的
    冬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你深深地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年復一年的夏天,你還是不斷在傷悲。喜歡的裙子買了很多,一直放在衣櫃裡,吊牌都沒拆過。你想要做個精緻女孩,你想像每個周末都邀請閨蜜到家裡來吃你親手做的英式茶點,你買了兩大箱烘焙用品,只做過一次,就束之高閣。
  • 「蝴蝶效應」我們都理解錯了?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非線性系統對所有的輸入參數都那麼敏感。天氣系統並不是一個特別誇張的變化多端的系統。人們經常把股市描寫成混沌系統,有些看起來很無害的小波動也有可能帶來股市比較大的波動,但是小波動不會導致股災之類的大事件。人們經常用蝴蝶效應形容小事導致了大事,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如果你對「導致」這個動詞的理解跟我一樣,我就要說服你,小事不會「導致」大事。
  • 對L先生說的時間管理方法論的理解
    對L先生說《這套思維方式,幫你找到「沒時間」的癥結》的整理的繼續,主要是對L先生說提出的時間管理方法論的理解1、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我認為這不僅是時間管理的本質,也是我們人生規劃的重要原則。比如上學的時候就要好好讀書,因為這段時間不論是腦力、還是環境都是最優等的;剛剛步入社會之後就要努力工作,因為這個時候試錯成本低,精力體力充沛,一展所學欲望強烈;這些時間點對我來說都是過去時了,只能作為經驗說給後來的小夥伴。就現在的我來說,這個時間我的適當的工作就是努力賺錢。
  • 延遲滿足,99%的家長都理解錯了
    很多父母理解的「延遲滿足」,就是明明可以及時滿足孩子也要故意拖延。這樣真的能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未必!所以孩子一旦有需求,「得不到」的恐懼和憤怒會讓他們選擇更激烈的方式去表達,一上來就撒潑打滾,要求立馬得到。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孩子特別容易著急、脾氣暴躁的性格。所以,刻意的延遲滿足並不能夠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
  • 緬懷曾仕強教授:「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曾仕強教授,是中國式管理之父,也是國學大師——他一生為了弘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當年在《百家講壇》的時候,他就以幽默、生動而不乏智慧的風格向我們闡述了《易經的奧秘》,於是很多人就開始學習深奧晦澀的國學經典《易經》。
  • 記住:老闆讓你「buy time」可不是「買時間」,理解錯了鬧笑話!
    抓緊時間工作之餘,小嗨要和大家說說英文buy time,這可不是買時間的意思哦!如果老闆讓你buy time千萬別誤會了! buy time 的 buy 理解成 「買」就錯了,buy除了表示購買外還有獲取、爭取的意思,實際上buy time可以引申為爭取時間、拖延時間。
  • 時間管理太難,你看懂這些時間管理的秘密了嗎?
    反觀孩子的學習歷程就會發現他們的時間永遠不夠,雖然每一科布置的作業都不多,但是累積在一起,再加上做作業時候分分心,就會無限延長完成的時間。 時間管理本質是幫助我們達到自律的工具,但一提起時間管理,有的人又會覺得過於形式主義,根本沒有效果,這是沒有把住時間管理的內核。
  •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的正確理解姿勢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聽到類似這樣的抱怨,「感覺身體被掏空,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一天都過去了,很多事情都還沒完成」「事情很雜亂,根本就不清楚如何入手,然後時間就過去了」...一大堆的雜事鋪天蓋地,看似很重要的事情都不清楚怎麼入手,偶爾還會出現丟三落四的。這是由於不懂得時間的合理分配。
  • 你所崇拜的"管理大師"也許都是"企業巫師"
    到2009年,美國零售業的平均工作時間僅為3年,千禧年一代員工預計都會從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而不會在唯一的一艘船上找個舒適的鋪位過一輩子。女性員工的職業生涯將會更加複雜,或許充滿跌宕起伏,或許擁有大量的靈活時間,或許能在家中辦公。而更大的改變是,需要懂一些管理知識的人員數量在持續增長。
  • 大半中國考生都理解錯的英文句子,你是掌握真理的那少數人麼?
    今天我們先來做一個長難句小測試,看看你的理解是否正確:It 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 the restriction led to the hunting season for snow geese being closed earlier than the scheduled date.這句話該如何理解?A.
  • 對於時間本質的理解整個哲學界與科學界的大多數人都錯了
    人類對於時間的研究從古至今從未停止過,對於時間的探討與研究關乎著我們人類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了解與理解。什麼是時間在當下的科學界與哲學界對於時間都是怎樣講的呢?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從一個奇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奇點。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解釋。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時間與空間在測量上都不是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 別人不理解你,未必是你的錯,也許是對方的修行和智慧沒有達到
    我在一所學校任職教師期間,曾經見過一個小女孩,特別調皮,長得就像男孩,而且她衣服上總是看著髒乎乎的,在同學們面前顯得有些另類。她很調皮,有時做作業也不積極,覺得像這樣的學生一點也不好管理,時間長了也是沒有好辦法,說了她幾句。沒想到很偶然的一次,我對她的印象發生了改變,也是那一次之後我才試著了解她。那是課間休息的時候,我把頭伏在了講臺的桌子上,那個小女孩上前很體貼地跟我說,老師,你累了嗎?
  • 80/20時間管理法則我是如何理解的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有時,時間比金錢更顯珍貴,但並不是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都值得全力以赴,要想在相同的時間內做出不凡的業績,就必須按80/20時間管理法則安排時間,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有重點地去分配時間和精力。
  • 你知道雞精是怎麼做的嗎?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你知道雞精是怎麼做的嗎?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不管是炒菜煮湯,也都是離不開一些調味料的。但是對於這樣的一些調味料來說的話,我們很多的人也都有他們的看法。那麼有很多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究竟到底是怎麼做成的,很多人看到雞精這兩個字的時候,也都會覺得雞精肯定是從雞身上提取出來的,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以為的,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只是看字面上的意思,其實和他的製作方法完全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我們吃到的一些魚香肉絲是一樣的,裡面也是沒有魚的存在,而且雞精它裡面也是完全沒有雞肉存在的,所以雞精也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也不是從雞肉裡面所提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