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金融風控日益趨嚴,然而不少時候,騙子仍險勝一招,只要一不留神,隨時都可能被騙。
無論是支付寶微信,還是信用卡被盜刷,只要在網上一搜,到處都是被騙喊冤的例子。
牛熊交易室在此分享兩個有意思的案例,一個是信用卡被盜刷39萬獲全賠,一個是支付寶誤轉1千又被騙3萬,大家可以藉此思考,這兩個案例結局大有不同,差別在哪呢?
案例一
上海陳某支付寶轉錯1000元帳後,想要追回損失,便在網上查找追回的方法,想不到的是,竟然又被心機騙子騙走了3萬元,讓人哭笑不得。
陳某是如何被騙子騙走3萬的呢?在得知自己轉錯錢後,陳某慌張之餘向百度求救,網頁上跳出各種專業人士的解決辦法,陳某找到了其中一位「專業人士」的電話號碼,向其求教。
在相互添加聯繫方式後,「專業人士」以調查為由,向陳某發來一個支付寶二維碼,讓其輸入餘額及支付密碼。毫無經驗的陳某照做了,結果第一筆支付寶內的6000餘元就被轉走了。
而過了幾日,專業人士說上次的操作不對,又通過微信發來一個二維碼,陳某又輸入了微信綁定的銀行卡餘額及支付密碼,卡裡的9986元又被轉走。
過了兩天,陳某詢問什麼時候錢才能轉回來,專業人士表示還要再操作一次,讓他綁定其它銀行卡。
已經入坑的陳某沒辦法,只好再將自己的另一張銀行卡綁定支付寶,又掃了一次「專業人士」發送的二維碼,餘額寶裡的1.9萬又被轉走。
過了幾天,陳某越想越不對勁,打電話給「專業人士」,結果已經無法接通,這才知道上了當。
看了以上陳某被騙的經歷後,相信不少人會為陳某的EQ和IQ著急,怎麼會如此單純毫無戒備?
案例二
福建廈門的丁某,在短短四分鐘內,信用卡被分四次盜刷39萬,而信用卡明明一直不離身。簡訊顯示,該四筆消費發生地點為千裡之外湖南某地的工行。該案子最終上訴到法院,銀行被判全額賠付丁某39萬。
在看到簡訊,得知自己信用卡被盜刷後,丁某立馬做了以下幾件事:
1.撥打工行電話辦理掛失;
2.在銀行門口手持信用卡拍照;
3.報警,並讓信用卡在銀行ATM機被吞。
正是這些做法,讓他在日後狀告銀行的過程中,掌握了有力證據。
在訴訟過程中,能否獲得銀行的全額賠償,最關鍵的一點是,能不能證明異地盜刷是偽卡交易。如何證明異地盜刷是偽卡交易呢?
其實,只需持卡人在涉案交易發生時,證明自己手中保管著真實的銀行卡,並在第一時間到附近的銀行留下交易記錄,就可以為證明被盜刷系偽卡交易留下有力證據。
信用卡被盜刷39萬獲全賠,支付寶誤轉1前還被坑3萬,這兩個案例,同樣是被盜被騙但結局差別這麼大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一個被慌張降低了智商,一個則遇事冷靜應對。
由此看來,遭遇金融騙局,讓自己冷靜下來,以智慧的方法應對,尤為關鍵。切莫讓慌張降低了你的智商,最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