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聚會明明很熱鬧,我卻突然覺得一切離我很遠」丨解離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Jojo

策劃 / Ivan

插畫 / 莫恩恩

編輯 / KY主創們

你在生活中也曾有過類似的體驗嗎?

以上這些場景中出現的各種表現,都是一種被稱為解離(dissociation)的概念所帶來的。

那麼,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為什麼會出現解離?它有可能被解決嗎?來看今天的文章。

其實,大部分人都曾體驗過輕度解離(例:白日夢、沉浸在某本小說中)。我們處於與自己和周圍世界都隔絕的狀態中,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身邊正發生著什麼。大部分時候,我們能夠在注意到這些症狀後主動抽身,解離也會在一段時間後自然消退。

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種解離體驗的強度和發生頻率都要更高。Ta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強制性地扯入這種狀態中,也更難以從中抽身。這種狀況甚至會嚴重影響到ta們的正常生活和人際關係。

有數據顯示,50%-75%的成年人都曾在人生中經歷過至少一次的解離(NAMI, n.d.)。若是一個人反覆或持續性地出現解離,並且因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和生活困難,ta可能被診斷為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

研究表明,在發展出解離性障礙的人群中,99%都曾在過去(特別是在0-9歲的敏感發展時期)經歷過重複性的、壓倒性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創傷(Sidran Institute, 2018)。

這可能包括: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學家認為,創傷是一種對客觀事件的主觀體驗。也就是說,即使是一些在別人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如果它曾令經歷者感受到劇烈的威脅,就可能成為一個創傷性事件。

比如:

在這些創傷場景中,我們的身體可能遭遇傷害,在精神上也感受到劇烈的壓力。

我們的神經系統察覺到這份爆表的壓力,就會自動判定——我們正處於某種危及生命、無法逃脫的危險狀態中。

此時,大腦就可能令我們和自己的身體,或是和周圍的環境分離。通過解離,幫助我們「離開」當下,從難以承受的劇烈壓力中「喘口氣」,讓我們能稍微好過一點。

也就是說,解離是大腦在極度危急的情況下,試圖保護我們的一種應對機制。

每個人的解離表現可能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症狀是去人格化和去現實化這兩種。

一些人曾將其經歷過的解離體驗描述為:

一方面,很多解離表現的體驗感很恐怖;另一方面,經歷解離的人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這往往會對經歷者造成額外的心理壓力——「我的大腦出問題了?我是不是要變瘋了?」

值得一提的是,解離時,人們很難對自己當時所實際經歷的情況形成具體、連貫而有意義的記憶。正因如此,ta們可能時常被他人,甚至被自己質疑是否真的經歷過創傷。然而,恰恰是這些解離的表現,證明了ta們曾經遭受過極度的痛苦。

*解離還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解離是一種保護機制。問題在於,當我們重複或是持續性地置身於危險環境中,大腦和身體就可能習慣性處於過度警惕的狀態中,而在不恰當的時候也總是「使用」解離。

我們像是擁有一個過度敏感的探測儀,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或是低強度的壓力刺激到,以為自己又陷入了「危險、快逃」的緊張時刻,於是進入了解離模式。

而正如前面所講,當一些解離表現開始出現時,我們很容易感到驚恐。越是驚慌,我們越是會專注在這些可怕的感受上,將它們也放大成危險信號,給自己帶來更高頻率、高強度的解離症狀。

當我們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就可能越發感到自己對情緒和感受都無力掌控。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本質,也難以再獲得應對生活中各種挑戰的勇氣和力量。

我們總是害怕解離會傷害我們,但實際上,解離是為了保護我們而生的。

它像是一個火災警報器,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火災(創傷性事件)傷害到我們。雖然它的誤報時常會令我們驚慌失措,但它無法真正傷害到我們。

那麼,遇到解離時,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呢?下面,就為大家提供一些實操tips~

正如開頭所講,解離現象常見卻少被談及,這也導致我們經常在經歷解離時感到不知所措,甚至進入惡性循環。因此,應對解離的第一步,就是識別出自己正在經歷解離。

下一次遇到這些感受時——突然感到環境陌生、突然失去情緒、感覺自己像是「脫離」了身體漂浮在半空、世界和生活並不真實……深呼吸三次,告訴自己

識別出解離後,我們就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急救措施」幫助自己從這種狀態中走出。

首先,你可以通過一些易上手的著陸技術,來將「離開」了此時此地的自己帶回當下。

比如說:

以上是一些常見方法,你也可以發揮創造力,找到對你自己來說最有效的著陸技術。要在平時就做好準備,以在解離發生時能夠及時使用。

好的支持者是十分重要的。與這樣的人交流時,你能真正感覺到自己被聽見、被接納。如果身邊暫時缺少能夠令你信任的人,你也可以試著尋求專業幫助,例如:一名足夠好的心理諮詢師。

總而言之,你要找到那些能夠和你談論深層次、「真正的」東西的人。與ta們交流的過程中,你知道自己可以比較放鬆地談論那些印象深刻的記憶,也能夠比較開放地分享那些突如其來的情緒或感受。

如果你願意,提前與對方溝通自己的情況——你曾出現過哪些解離表現?是否有哪些話題/因素特別容易觸發解離?解離時,你希望對方如何幫助你?(比如:告訴對方,當ta注意到你在聊天中走神時,大喊一聲「火龍果」將你拉回當下的對話中)。

除此之外,別忘記在平時好好照顧自己。當日常生活回歸正常,你就能夠自然地從對解離症狀的糾結焦慮中抽身,打破惡性循環,將注意力重新導向那些更有趣、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比如說:

想要預防解離頻繁發生,我們最終還是需要勇敢地面對過去,將一些被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

解離的發生和創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創傷有時很「隱蔽」,它並不一定是某件具體的「大事件」。

從被老師罵、被父母無視,到被背叛、被分手,甚至是因社會事件(例如:疫情擴散)而產生的共情性創傷……一切令你感到非常受傷,或是產生壓倒性壓力的事情,都可能成為創傷性事件。

很多時候,我們拒絕去想給我們帶來傷痛的事,試圖壓抑一切負面情緒。但我們只是看似邁過了所有的坎。那些沒有被好好處理的情緒一直埋藏在深處,解離就是它們大聲宣告自己存在的方式。

最後,我們想要強調的是,如果你曾經歷解離,不要害怕,也不要自責。解離在過去的危險環境中保護了你,而現在的你,能夠擁有力量,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無論是精神、身體還是心智上的痛苦,它們都不能徹底否定我們的人生價值、意義和願望。

如果說過去的創傷是一場悲劇,我們可以讓它只是一場悲劇,而不會升級為影響我們未來人生的主旋律。

以上~

點點「在看」,投入現世熱愛。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Publisher.

Hardgrave, J. [Jordan Hardgrave]. (2018, October 25). Why Depersonalization is so Scary | HOW TO RECOVER (THE TRUTH!!) [Video]. Youtube.

O'Connor, S. [Depersonalitzation Manual]. (2020, April 6). Depersonalization Symptoms: 10 Most Common (+ How To Deal With Them!) [Video]. Youtub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n.d.).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NAMI

What is a dissociative disorder? (2018). Sidran Traumatic Stress Institute.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推薦推薦——烤麵包機——一個曾經覺得離我很遠的東西
    當時只是覺得好玩、可愛,沒想過買,覺得離自己很遠,雖然經常吃麵包。但是在家烤麵包,還真沒吃過。真正想買,心裡會覺得挺貴吧,不實用吧,假洋氣吧搜索一下、嗯?還不算貴,真的能接受。具體我買哪款,就不說了,因為都差不多。100多,不貴吧上班族。
  • 工作後,就不要再參加這3種同學聚會了,看似很熱鬧,實則沒意思
    工作後,就不要再參加這3種同學聚會了,看似很熱鬧,實則沒意思自從畢業後,大家就各自去追尋自己道路了,有些人選擇回到家鄉安穩度日,有些人選擇去大城市拼搏一把,有些人選擇成家立業。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未來的生活軌跡也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所以在畢業之後,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和生活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 參加完同學聚會,我總算明白了
    有的人,把同學聚會當成一種樂事,積極參加;有的人,從不在同學聚會露面;還有一些人,要進行一番心理鬥爭,才決定是否參加。過年老同學聚會,你去還是不去?來看一場線上辯論賽,有請正反方登場~你好,青春見證人!
  • 都說早生孩子好,直到參加完同學聚會,我才覺得,早生孩子真的好
    導讀:都說早生孩子好,直到參加完同學聚會,我才覺得,早生孩子真的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都說早生孩子好,直到參加完同學聚會,我才覺得,早生孩子真的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星辰文藝丨劉生發:我醉了——有幸參加一次校友聚會
    「有幸參加平江三中原初六十五班同學聚會。他們畢業也已經四十五年了,歲月滄桑,時光染白了他(她)們的雙鬢,卻釀純了師生情、同學誼。這,一杯又一杯的美酒,讓我醉了……」  作為他們初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和老伴應邀參加了這次有意義的活動。以上,是活動的第一天,我發在朋友圈上的一段話。
  • 20年沒見面的初中同學突然打電話,請我參加他女兒的升學宴
    前些日子回內蒙古老家和同學聚會了一次,這些都是初中同學,90%以上20多年沒見了。大家的容貌變了很多,可謂是物是人非。有的也叫不上名字了,看著很陌生,但是不管怎麼說,同學情是真摯的,同學們聚在一起很是感慨。 大家談天說地,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頻頻相互敬酒,氣氛很是熱鬧。
  • 林奕含婚禮致詞:抑鬱症摧毀了我引以為傲的一切
    很不幸的,第三年的時候又突然開始病情發作,所以我又再度休學。在我休學前那一陣子,我常常發作解離。所謂的解離呢,以前的人會叫他精神分裂。現在有一個比較文雅的名字,叫做「思覺失調」。但我更喜歡用柏拉圖的一句話來敘述它,就是靈肉對立。因為我肉體受到的創痛太大了,以至於我的靈魂要離開我的身體,我才能活下去。我第一次解離是在我19歲的時候。
  • 喜歡熱鬧的她,突然變得安靜了,原來是認清了這三個現實
    喜歡熱鬧的人,突然變得安靜了,往往是認清了這幾個現實文/談情說李有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原本那個特別喜歡熱鬧,喜歡參加聚會,哪裡人多哪裡都會有他的身影的那個人,突然變得安靜了。酒友們再打電話約飯,他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
  • 一個中年女人的悔悟: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毀了我幸福婚姻
    導語:很多男人其實都不希望自己的老婆去參加同學聚會,因為同學聚會上難免會遇到自己的初戀,有些女人就是因為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所以毀了自己幸福的婚姻。今天來說說連女士的故事。連女士:我今年45歲,因為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
  • 我參加同學聚會沒人理,結束準備開奔馳走,同學想搭車,我說……
    現在的「同學聚會」很流行,不知道您參加過沒?如果參加過是怎麼看待的?有位網友在某職場論壇發帖說他參加同學聚會的經歷:幾年前我去參加一次同學聚會,簡直是「炫富大會」。同學問我怎麼過來的,我說我坐公交來的,結果都不怎麼理我,和我說話……最後散了,我出門開了自己的奔馳車準備走,突然好幾個不熟的同學圍過來說這是你的車呀,能不能搭一下車……我就說我要去寵物店接洗完澡的狗狗了,位置不夠了……當時心裡真是難受,覺得以前單純的同學怎麼現在就變了
  • 從未離開過家 可是卻覺得我離家很遠
    那時他7歲,幾個小孩把他摁在地上打,說他是野孩子,他回家就哭了,一直問,「爸爸,你為什麼不管我?」後來,在那一屆快男8進7的比賽中,導演組為華晨宇選了一首《親愛的小孩》,演唱前,在一分半的獨白中,華晨宇說道:「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過家,我卻覺得家離我很遠。」幸好還有音樂。
  • 哪一刻,你明明身處人群之中,卻覺得自己很孤獨?
    突然感覺身心疲憊,想永世長存不在醒來。估計每個人都有這種感受,剛剛還狂熱的很,不知道怎麼就蔫了。我天生有種自得其樂的能力,別人眼中的孤獨不合群,我倒安之若素,內心富足點就不怕孤獨吧。心情不好的時候吧,這時候最怕聚會,憂鬱的眼神跟歡快的氣氛格格不入,唯有默默退席。
  • 男朋友的朋友聚會,我究竟要不要去?
    我說:「你一會兒還有事情啊?」她說:「是的,但是我糾結要不要去,我男朋友過生日,他想找好朋友一起吃個飯,想讓我也過去。但是他的那些朋友我都不太認識,也說不上話,感覺會很尷尬。我自己主觀上是不太想去的,我也不是很喜歡熱鬧。
  •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我不害怕孤獨,我只是害怕自己覺得自己孤獨、過的孤獨,哪怕身處人海我也覺得孤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找不到快樂了。害怕面對熱鬧喧囂的商場,人來人往的學校,熱情吵鬧的餐館,熟絡往常的同學聚會……我開始厭惡與人交談,脾氣變得暴躁無常。
  • 同學聚會每人收三千多人退群,班長直言:中年人這3種聚會別參加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鄧,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記得點下屏幕右上方關注下我,每天我都會更新一些乾貨分享給大家!阿龍因為前段時間的同學聚會非常鬱悶。阿龍在高中時是班長,但因為發揮失常,最後只上了個三本院校,畢業後阿龍只找了個非常一般的工作,混的也不咋樣,也很少有同學聯繫他。
  • 有人邀請我參加同學聚餐,我在群裡說的一句話卻引爆上萬熱評!
    今天我們要熱議的這篇主題是和聚會相關:「有人邀請我參加同學聚餐,我在群裡說的一句話卻引爆上萬熱評!」每年的同學聚會我都特別頭疼,酒桌上完全是烏煙瘴氣,平時可能只會抽20元一包煙人,聚會上下血本口袋裡面揣著好煙顯擺,聚會上聽到聊天的內容也是各種奇葩吐槽,有的說,「我今年不行啊,就接了幾個項目,掙了個小几百萬,窮啊」,有個人則說:「我啊,別提了,這一年生意得意,情場卻失意啊,我跟我老婆準備離婚,另外找了個女人,孩子剛出生,但老婆又不肯離,正在鬧呢,兄弟們幫幫出出主意怎麼辦
  • 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換來的卻是老公的一紙離婚協議書
    這所有所有的一切都被我毀了,事情的起因就來源於參加的一場同學聚會!同學聚會大家都知道,根本不是敘舊或者聯繫感情,而是已經演變成一個攀比大會,因為我現在的生活過得特別好,所以當高中同學邀請我參加聚會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當天我好好的打扮了一番,開著老公給我買的豪車就去了,大家見面的時候,我能感到大家的驚訝和羨慕。
  • 肖戰版《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的熱度及流量盤點!
    丨昨晚肖戰參加《演員請就位》總決賽,舞臺戰再度歸來!並且作為表演嘉賓演唱歌曲《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丨這是一首特別正能量且富有特別情感的曲子。二:肖戰的流量:丨小編在知道肖戰參加《演員請就位》晚8點多去企鵝視頻看了下當時直播觀看人數300萬,後來到肖戰出場時直播人數己超1600萬,當然增加人數的原因會多樣,但無疑肖戰貢獻最大!從多年積壓劇《狼殿下》男二就能火遍國內外的人氣可見一斑!
  • 參加同事聚會,領導讓我墊付,正想找領導報銷,看到消息我沉默了
    參加同事聚會,領導讓我墊付,正想找領導報銷,看到消息我沉默了職場上,同事聚會都是常有的事,雖然領導組織同事聚會時,沒有說強制參加。但是在職場上混的人都知道,沒有要緊的事的話,不能隨便缺席,不然次數多了容易引起領導的不滿。最近,我們公司也組織了一次同事聚會,這次的聚會並不是我們自己私下組織的,而是領導發起的,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去了。
  • 我,堂堂985研究生,參加同學聚會被打臉,從此一蹶不振
    「我,堂堂985研究生,參加同學聚會被打臉,從此一蹶不振」同學會985、211清華北大都是人們豔羨的大學,然而我一個同學在跟我談話的時候說到:「我堂堂一個985畢業的研究生,到現在混的還不如小學同學,他們有的在小學或者初中就畢業了,在社會上打拼了10多年,多少小有成就,有的是小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