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參加平江三中原初六十五班同學聚會。他們畢業也已經四十五年了,歲月滄桑,時光染白了他(她)們的雙鬢,卻釀純了師生情、同學誼。這,一杯又一杯的美酒,讓我醉了……」
作為他們初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和老伴應邀參加了這次有意義的活動。以上,是活動的第一天,我發在朋友圈上的一段話。
第一天上午八點半,學知同學準時開車來接我時,我一眼就認出了他。他一開車門,我就憶起了他讀書時頑皮的樣子。快下課時,一塊桌球拍子就夾在腋下,一條腿也已經踏在課桌外的行子間,作好了第一個衝出教室的準備。下一節的上課鈴響了,他還興猶未盡,戀戀不捨地離開桌球桌,全班最後一個回到教室。可是,現在的學知已是縣某局一位即將退休的正科級幹部了。望著他精神矍鑠的容顏,聽著他滔滔不絕的言談,了解到他奮鬥不息的生平往事,我醉了。
平江三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它的前身是1921年由鄉賢吳勵建創辦的「吳氏蠶桑學校」,1924年遷現址並更名為「務本女子職業學校」。它地處離縣城九十華裡的有「小南京」之稱的長壽街。所以,我們的活動就在這裡開展。
一下車,我們就直奔活動的第一個場地——長壽大酒店。這下可熱鬧了!先期到達的是麗華等幾位女同學。當年的小姑娘,都已經上升到了奶奶的級別了。但是,她們打扮得特別漂亮,不減四十多年前的靚麗。「劉老師,你還認識我嗎?」一個個帶著長壽街的口音圍上前來問我。當然,一般的我都叫不出名字來了,但是我一個勁地點頭。「認得,認得。我怎麼會忘記你們呢?」沒有多久,他們三年級的班主任鄧老師攜夫人自己開車到了,他幫了我的忙,將全班四十八位同學的名單通過微信發給了我。一個個默認,一個個回憶。勝文,住河南橋檔頭的;建華,採育場的;海鷗,一九七四年正月十二日我父親病逝,就是她代表全班同學來悼念的——這件事,我更加無法忘記……
同學一個個地到來,一聲聲的問候,一浪浪的笑聲,成了人世間最美的樂章。不一會,就到了二十來個人了。這下,莫說老師、師母在場,他們毫無顧忌地開起了各類玩笑,將自己一下子帶回到了那天真無邪的少年時代。麗華她們幾個女生,還當著鄧老師的面「揭發」我,她們一次私自下河(當然是淺水區)遊泳,衣服被我繳了。麗華還說,她們放了晚學總愛到外面去玩耍,對家長就說「掃地去了」。結果,有一次,我去家訪,將她逮了個正著。
接著,入席就餐,特大的餐桌,餐桌正中一盆開得特豔的鮮花,師生圍坐,親密無間,祝福聲聲,不絕於耳……因為年紀太大,我婉謝了同學們一次又一次的敬酒,但是我醉了!
下午,稍事休息後,回母校去。「平江第三中學」,張震將軍親筆題寫的校牌,寄寓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老區教育事業的親切關懷,讓我們心潮澎湃,肅然起敬。緩步邁入校門,陽光明媚,書聲琅琅,一派誘人的生機。我們先拍集體照,接著巡禮整個校園。當年的一磚一瓦不見蹤影,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電腦室,實驗室,圖書館,操場,球場,它們向我們昭示著學校硬體設施的提升。「厚德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和諧理校「的辦學理念和「厚重質樸、開拓創新、勇於進取、不甘人後」的三中精神說明思想觀念的與時俱進。學校佔地12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36個教學班、2300多在校生、149名專職教師(其中高級教師23人,市縣骨幹教師10人),這一連串的數字顯示的是它目前的規模。我滿懷深情在校園中流連忘返,因為這畢竟是我年輕時工作過近十二年的熱土。我完全陶醉於它今日的可喜變化,並深切盼望著它明日的騰飛!
永遠愛你美麗的中國
你風光萬裡蔚然屹立
屹立在這壯麗的天地
你風光萬裡蔚然屹立
……
歌聲從娛樂城的卡拉OK大廳傳出,聚會在「母校巡禮」之後再一次進入高潮。我聽到同學們熱情洋溢地歌唱祖國,歌唱友情,歌唱那其實離他(她)們已經遠去的青春,我確確實實醉倒在那優美的旋律之中了!
第二天,早晨六點我和老伴就起床了。一夜,我真的睡不著;因為,這是我調離三中後第一次在長壽街住宿。我倆坐在賓館大廳等候同學們的到來。第一個,是放新,他家住在離鎮上大約三華裡的新港村。黝黑的臉龐,額上明顯的皺紋,記錄了他勞苦的一生。一瞧,就知道這是一位地地道道、憨厚憝樸的老年農民。沒有料到,他十分健談,也許是在當年的老師面前熱情所至。他家的承包地又為外來的專業戶所租去栽種西瓜,今年收成很好(難怪,昨天他背來了兩個大西瓜,甜甜的)。他有兩個女兒,大的在長壽街開鋪,小的在珠海創業。他現在的住房是1998年所建,想拆了重建;小女兒答應將珠海的兩套房賣出一套,回家幫爸爸媽媽建新房。說到這裡,放新由衷地笑起來了。其實,他並不見老,一頭純黑的頭髮,一口雪白的整齊的牙齒。「我準備寫文章,」我說,「放新,我要將你寫進去。」他又是一臉的笑。
早餐後,我們正式開始第二天的活動——下鄉去。
我們的第一個活動點是離鎮上大約五華裡的其德的家。這是一個叫丁尤塘的小村莊,有一口呈U字形的塘,據我原有的印象,它是河流改道後遺留下來的堰塞湖,周邊不過一些低矮破舊的農舍。我倆乘坐鄧老師的車子進村了,只見沿途都是三層或三層以上的新居,村口靠著塘邊還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塘邊有人拉圍網在捕魚,田野一片青綠,莊稼長勢喜人。完全沒有料到的是,剛到其德家門口,車子還冇停穩,其德就按家鄉最隆重的儀式放鞭炮迎接我們。一棟三層的嶄新的房子,進得房間,空調已經開啟,滿桌的水果。一會兒,剛包的粽子,才泡(平江土話)的薯片,從自家樹上新摘下的桃子、李子和楊梅,一盤一盤端上來了。我真有受當不起的感覺。
安置好老師、師母之後,同學們大多忙去了,鄧老師與我談起該班的冷崗松、李平夫婦來,並用微信發給我一份資料。上稱:2月5日,世界數學競賽聯盟公布了2020年數學教育界最高獎項之一:保羅•厄爾多斯獎(Paul Erdős Award)。2020年保羅•厄爾多斯獎頒給冷崗松教授、Jaromir Simsa教授、Jaroslav Svrcek教授。冷崗松教授因其過去20年在數學競賽方面的卓越成就獲此殊榮。聞之,我為之振奮!
我們這天的第二個活動點(其實也是這次活動的最後一個活動點),是鎮郊的省良家。一樣的熱情,一樣的使人心醉!特別是忙壞了他的夫人,她讓我們品嘗到了多年不曾吃到的狗肉和蛤蟆。餐後,他倆攜帶著小孫女從四樓一直將我倆送到一樓大門口,下樓時還幾次要攙扶我。下得樓來,我再次望著他家四層的高大建築,望著一樓可供出租的鋪面,真是佩服!大門外已經聚集了參加這次活動的全體同學,為老師、師母送行,一張張親人般的笑臉,一聲聲「再來」的期盼,一句句「保重」的叮囑,一次次的招手致意,又讓我醉了……
坐上學知回程的小車後,我靜靜地想,這次活動多虧了「新班長」(他們對同學會會長嘉齡同學的稱呼)的精心策劃和縝密安排,也應衷心感謝他個人的熱情款待。活動的畫面一幅幅在我眼前回放。真的!無論是師生情、同學誼,還是母校和整個長壽街的變化,都無不讓我陶醉。不過,單就師生情誼,有一句話我得補充:我的這一種「醉」的感受,它是教師的專利品。年輕的老師們,熱愛你的職業,永遠地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吧!
2010年6月16日 平江二中
【作者簡介】
劉生發,平江城關鎮人,平江二中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