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迭代榮耀終於在去年12月底為我們帶來V系列旗艦產品的更新,而這臺榮耀V20自從發布就一直受到大量的關注,大半個月時間過去大家對榮耀V20的討論也從未停止。卡在了2999元價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均衡性價比的榮耀V20肯定會是大眾選擇的其中一款熱門產品。這次筆者從榮耀V20的四大亮點體驗入手,分享一些大家不知道的產品細節。
這次筆者上手的是榮耀V20魅麗紅基礎版(非MOSCHINO聯名設計版本),而8GB+128GB容量相信也是更多樂意追求提升體驗消費者選擇的版本。2999元的價格到底能否做到極限性價比,或許通過這次分享能夠給大家一個答案。
1、更耐看更高質感的設計,"隱藏的"魅眼屏
榮耀V20提供傳統的魅海藍、魅麗紅以及幻夜黑三種配色,本以為繼續是榮耀V系列一貫的基礎顏值,然而一個"V字形"全新鍍膜設計卻帶來了了不一樣的觀感。近年榮耀體系可以說是在外觀設計上帶來諸多突破,無論是漸變色還是特殊的光學折射,或多或少都成了國產智慧型手機顏值的引領者。
手感方面,榮耀V20表現出的玻璃材質質感不算明顯,大冬天使用也並沒有感受到強烈的冰涼感。至於"指紋收集"方面屬於大眾水平,對於強迫症患者榮耀V20也是一款必須要戴套使用的手機。
另一方面,6.4英寸的魅眼全視屏肯定就是榮耀V20其中一大特色。通過無需挖空液晶層的盲孔技術,榮耀V20在目前孔徑最小的4.5mm空間內更是容納了一顆2500萬高像素前置攝像頭,屏佔比也因此達到了讓人驚喜的91.28%。
而之所以說"隱藏的"魅眼屏,只要用榮耀V20與以往的劉海屏手機相比就有強烈的感受。相對於居中式的視覺障礙,僅在角落佔據小面積的魅眼區域確實不會引起視覺的注意。如果換上一些特殊的壁紙配合,你甚至就能忽略前置鏡頭的存在。當然,為了達到該效果,榮耀不僅要加入頂端微縫聽筒,屏幕右上方的前面板更有隱藏式窄條狀的光線/距離傳感器,產品原創性絕對足夠。
機身頂部也可以說是近期產品當中少有的"密集式"設計,但一顆呼聲極高的紅外線模塊就足以磨平大家對審美的一些糾結;機身底部少有地沒有採用對稱式開孔設計,天線模塊(榮耀V20具有WLAN三天線+AI雙頻GPS)位置的改變也杜絕了信號收發遮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榮耀V20更將全功能NFC模塊也繼續保留,它可以說是一款完全滿足消費者痛點細節的全面產品。
順帶聊聊榮耀V20的屏幕素質,上一代產品視覺觀感確實備受爭議,而這次全新的LCD屏幕確實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升——斜紋現象消失、更加豔麗養眼的色彩調教、均勻的背光表現都讓人滿意,與一貫被認為屏幕素質頂級的iPhone橫比也不會出現明顯差距。至於機身底部的陰影現象大多數只會在純白且側視角度可見,其實並不會引起強烈的視覺問題。
2、毋庸置疑,4800萬像素攝像頭素質過硬
在一些奇怪的營銷環境之下榮耀V20這顆4800萬像素攝像頭(F/1.8光圈)居然成為了被"抨擊"、"貶低"之處,甚至還有人說"只不過是索尼IMX586傳感器功勞"這樣的話。當然,榮耀V20直接用單顆高素質鏡頭搭配TOF立體深感鏡頭更多是展現了該產品的"前瞻性"(也可以看做是衝鋒選手)。因為各種流言,其實筆者在實際拍攝之前確實心存忐忑。
先從基礎功能說起,到了2019年的今天似乎已經沒有哪個廠商繼續將"拍星星"、"慢門專業模式"這些功能作為宣傳重點,畢竟包括EMUI在內一眾國產ROM基本完成了相機APP的功能完善。這次榮耀V20的差異化出現在"美體功能",該功能可用於照片以及視頻拍攝,實用性足夠。下面直接進入樣張分享環節,聊聊為什麼個人認為榮耀V20拍攝素質過硬。
經過系統更新榮耀V20已經推送4800萬像素AI拍照模式,筆者這次分享的照片均是8000x6000像素"真4800萬"樣張,每張照片原圖大小大概在9MB左右。先聊聊這幾張拍攝於海洋館的照片,以往絕大多數手機會礙於進光量以及拍攝主體速度過快的可觀環境,無法在這樣的場景完成優質拍攝。而對於榮耀V20,索尼IMX586的1/2英寸"大底"的先天優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是在暗光環境用高解析力保持細節,還是結合AI算法識別其都能呈現出過硬的優勢。
這幾張照片當中,無論是一片藍色海洋當中準確識別海草的綠色元素,再到高動態珊瑚魚身上的細節,再到對海水背景、珊瑚以及小丑魚清晰自然的層次感表現,對於一臺2999元的手機來說確實足夠讓人意外了。
日常拍攝場景方面,筆者更加推薦各位使用AI相機功能。無論是對夕陽場景增強畫面感的識別,還是拍攝飄雪場景對前景後景準確分離的快門控制,再到能夠"增強食慾"的食物識別模式,對於拍照/後期苦手的朋友們簡直做到了一勞永逸。
夜拍方面,AIS手持超級夜景模式依然"真香",本人基本形成了凡是暗光定必開啟夜景模式的習慣。不再需要額外的三腳架設備,多等待幾秒的時間就能拍出細節足夠、暗部提亮以及寬容度更高的"風光大片"。基於超級夜景的邏輯,甚至能拍出一些動感十足的照片。不過,由於光線需要被壓制,超級夜景拍出來的照片顏色會相對不夠豔麗。
榮耀V20應該是一款能夠應付各種場景且單鏡頭也能帶來驚喜的優秀拍攝設備,至於目前對其莫名的"圍觀討伐"筆者建議各位理性分析,多做實踐親自驗證。個人對於索尼IMX586評價稍高,或許也因此加入了溢美之詞,各位見諒!當然,對於拍攝部分,榮耀V20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提供廣角輔助鏡頭,相機可玩性因此受到了限制。
順帶聊聊榮耀V20的相機功能,榮耀近期除了常規的靜態相片功能開發之外,他們也盯準了短視頻時代的前進方向。諸如AR視頻、趣味變裝、百變背景多個新加入功能都為短視頻錄製而設,也符合榮耀追求時尚感的品牌特色了。
3、 麒麟980各項性能與體驗提升明顯
作為目前同晶片方案價格最低的產品,榮耀V20正式將麒麟980新一代晶片帶到親民時代。甚至連筆者也覺得,在榮耀V20發布會上榮耀已經將GPU Turbo技術的講解簡單化,畢竟麒麟980本身的計算/圖形性能已經十分強勢。當然了,其實性能增強僅僅是前菜,筆者覺得7nm製程帶來的功耗與發熱控制才是對於用戶最為核心的提升(此外榮耀V20內置THE NINE液冷散熱管)。
隨手測試了兩款主流熱門手遊,在最高畫質的設定之下榮耀V20基本保持了穩定的對應最高幀率數運行。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的GPU Turbo技術輔助設備相比,榮耀V20更符合最高性能表現的說法——刺激戰場精細的紋理與材質反光、QQ飛車手遊全開放的特效細節,麒麟980總算是把遊戲的最高畫質性能完全釋放了。此外,就算是一般APP以及系統本身的流暢度方面,榮耀V20也有明顯的提升。
4、4000毫安電池+22.5W毫安,硬核!
延續榮耀V10的續航特色,榮耀V20繼續在8.1mm厚度機身當中塞下了4000毫安大容量電池,可以說是做到全方位解決用戶痛點了。細心回顧,7nm晶片、GPU Turbo性能分配、系統後臺省電控制、大容量電池,榮耀V20擁有了完美的"續航生態"。
實際測試當中,榮耀V20吃雞兩局僅耗電7%、兩局王者排位耗電8%、抖音40分鐘耗電6%等數據,足以讓人可以不受拘束地使用手機了。
繼續做一個榮耀V20充電時間記錄,22.5W超級快充功率其實在2018年旗艦手機當中並不算是什麼黑科技,但至少也是榮耀家族對規格提升的一個良好訊號。實測榮耀V20充電1小時可以從0%到90%電量(也就是約3600毫安),而最後10%估計是進入保護電池的涓流充電模式,耗時會相對較長,這樣的充電時間表現應該算是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普通用戶的水平了。
基於上述四個核心亮點,在2999元起步的價格當中整合旗艦級規格、硬體乃至是進階體驗,榮耀V20真心可以說是一款難以找出短板且值回票價的性價手機。
更多體驗:聊聊Magic UI 2.0
除了基礎硬體表現之外,最後繼續聊聊系統交互。對上一次使用Magic UI,已經是兩年多之前的第一代榮耀Magic手機,筆者對於該系統的印象也變得模糊。但無法忘記的是,從兩年多之前開始Magic UI就開始推進系統的AI人工智慧功能,各種場景識別、及時的信息推送就像是貼心的助手一樣改變手機使用習慣。有意思的是,這兩年之間,當初1.0版本Magic UI各種功能已成為今天被普及的"AI人工智慧"了。
其實在系統UI審美方面,Magic UI 2.0與EMUI基本接近,就連大體的交互邏輯以及系統設置項功能細節也是十分接近的。當然,這些相對超前的交互,放在兩年多之前確實讓人驚豔,如今榮耀V20重新啟用Magic UI估計是榮耀體系大方向改變的其中一個表現。
剛開始接觸榮耀V20確實會有所不習慣,主要是榮耀默認讓用戶直接使用手勢交互模式:兩側滑動返回、上劃返回桌面、上劃懸停打開多任務後臺,這樣的操作邏輯還是需要一定的學習時間,尤其是橫屏的時候交互會顯得略為陌生。與一些"半路出家"中途更新手勢功能的產品不同,榮耀V20整個交互過程都顯得絲滑流暢,優化能力值得點讚。
不過對於發布會當中大力宣傳的YOYO語音助手,榮耀V20似乎還在改進的路上, 目前進入YOYO語音交互的入口相對隱蔽,且功能選項也比較局限。然而,當前版本語音助手也基本能夠實現各種APP聯動交互,其擁有的系統權限對於筆者來說有點過高了。
還有一個需要聊聊的應該是魅眼屏帶來的交互變化,除了保留實用意義已經不大的隱藏頂部區域功能之外,榮耀V20也相對保守地提供了單個應用是否開啟頂部區域適配的選項。其實目前絕大多數主流應用都可以實現盲孔區域沉浸式體驗優化,需要強行拉伸兼容的APP已經極為少見了。
此外諸如文字語義全局分析功能等小細節也能帶來某程度上的便利,儘管是"2年才更新一個版本"的Magic UI,基於以往成熟的系統迭代相信該系統往後也是能夠一帆風順地發展了。
體驗心得:同價位最強競爭力,沒必要用5千元的標準批判
對於一款2999元起售的智慧型手機,榮耀V20已經將外觀顏值、設計質感、硬體性能、續航能力、擴展模塊(紅外、NFC、WLAN三天線、AI雙頻GPS)細節乃至高素質相機一一具備,甚至魅眼屏帶來多個機身工藝的全新研發設計也包含了不少的成本投入,真心沒有必要用五六千元手機的標準對其批判。此外,雲電腦、TOF立體深感鏡頭、Link Turbo等多項技術儘管本文沒有深入分享,但相信榮耀V20後續的可開發程度以及可玩性會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