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貿易協議允許航空公司在英國和歐盟之間自由運營。

2020-12-25 FX168財經網

文 / 夏洛特來源:FX168

英國脫歐貿易協議允許航空公司在英國和歐盟之間自由運營。歐盟和英國同意在明年4月2日前達成新的能源貿易安排。歐盟和英國同意脫歐後在北海的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合作。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英國和歐盟同意延長脫歐貿易協議談判
    2020年12月13日,英國和歐盟決定再次延期英國脫歐貿易談判。在經過最新一輪艱難談判但仍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和歐盟決定再次延期英國脫歐貿易談判。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雙方「在現階段決定再做進一步努力,是負責任的態度」。
  • 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英國脫歐協議,英國脫歐「板上釘釘」
    來源:一財網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月31日23:00正式脫離歐盟。 英國脫歐這回終於「成」了!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30日,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這是英國脫歐批准程序的最後一步,英國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月31日23:00正式脫離歐盟。今日早前,據央視財經,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於當地時間29日投票通過英國脫歐協議,使英國脫離歐盟的程序朝最終完結又邁進了一步。
  • 英國與歐盟達成歷史性脫歐貿易協議 將待各自議會批准
    來源:金融界網站 英國與歐盟達成歷史性的貿易協議,避免了不歡而散的威脅,也為兩者開啟一段嶄新關係奠定了基礎。 雙方談判代表在聖誕節前夕敲定了貿易協議,幾天後,英國將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這份協議將使英國完成脫歐。
  • 英國脫歐後,英國航空拒絕接受成為英屬航空公司
    總部位於馬德裡的英國航空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否認了有關英國航空將在今年年底英國脫歐過渡期後,從其歐洲母公司分拆的猜測。 但國際航空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否認,即使英國航空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離開歐洲(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英國航空也需要被剝離為一個獨立的公司。
  • 愛沙尼亞政府批准籤署歐盟和英國貿易協議
    愛沙尼亞政府召開會議,支持12月24日歐盟和英國籤署的貿易與合作協議。協議計劃在2021年1月生效,以實現向新夥伴關係的平穩過渡。 愛沙尼亞總理拉塔斯表示,艱難的談判最終達成了一項協議,該協議將確保英國和歐盟在廣泛的領域繼續保持密切夥伴關係。愛沙尼亞和英國保持緊密關係和多層面合作至關重要。
  • 歐盟與英國達成脫歐協議!外貿人要注意這些問題
    但是,也有冷靜之士提醒投資者,先別急著狂歡,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英國下議院議員在本周六開會時拒絕通過這項新的脫歐協議,英鎊下周一必將出現暴跌。 北京時間10月17日下午17:35分左右,歐盟委員會總統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在推特上宣布,歐盟和英國已經達成了「公平和平衡的協議」。
  • 「脫歐」貿易協議分歧依舊嚴重,歐盟公布後備計劃應對「硬脫歐」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 王曉雄】英國首相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日晚長達3個小時的晚餐,登上英國和歐洲各國媒體的頭條。不過會談後並沒有傳來雙方期待的突破,倫敦和布魯塞爾在「脫歐」貿易協議上的分歧依舊嚴重。
  • 歐盟「B計劃」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
    歐洲聯盟委員會10日發布後備方案,以應對年底可能發生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涉及漁業和航空、鐵路、公路的人員流動與貨物運輸。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9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共進晚餐,以期推動年底前達成英歐未來關係協議。然而,雙方分歧依舊,決定於13日「最終決定」是否還有必要再談。
  • 【特稿】歐盟「B計劃」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
    歐盟「B計劃」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 陳立希 歐洲聯盟委員會10日發布後備方案,以應對年底可能發生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涉及漁業和航空、鐵路、公路的人員流動與貨物運輸。
  • 脫歐最新消息!詹森:極有可能無協議結束談判 英國應參照...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表明英國極有可能不會與歐盟達成脫歐貿易協議,但他承諾將竭盡所能使雙方在談判擁有共識。如果歐盟決定購買昂貴的手提包,那英國也必須購買昂貴的手提包,否則將面臨關稅。這顯然不是明智的抉擇,與任何其他的自由貿易協議不同,這是使得英國保持在歐盟監管軌道的方式。」  他補充道:「我認為英國需要非常明確看待脫歐貿易協議,目前有很大的可能性,那就是我們將擁有一個更像是澳大利亞與歐盟的關係,而不是加拿大與歐盟關係的解決方案。
  • 英國首相詹森:英國脫歐貿易「極有可能」不會達成協議
    來源:新浪財經英國首相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五表示,英國可能在三周內完成脫歐進程,但不會達成一項貿易協議。英國今年1月退出歐盟,但在12月31日之前仍是非正式成員國。在此之前,英國仍是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聯盟的一員。雙方都表示,他們希望就每年近1萬億美元的貿易達成協議,但談判陷入僵局,英國料將失去進入龐大的歐洲單一市場的零關稅和零配額。詹森表示:「看起來非常有可能,我們將不得不尋求一個我認為對英國很好的解決方案。
  • 詹森:英歐貿易談判或破裂,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
    英國首相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1日表示,英國很可能在三周內完成無貿易協議的脫歐程序。據路透社11日消息,英國將在2021年1月正式退出歐盟,在此之前還是歐盟非正式成員。詹森對記者表示,無協議脫歐看起來非常非常有可能,英方將不得不尋求一種解決方案,這對於英國來說將是很棒的,從2021年1月1日起,英國將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貿易,這顯然不同於之前設定的解決方案和要達成目標。不過詹森的發言人表示,英國仍致力於尋求「所有最後可用的方法」,縮小與歐盟的歧異,以達成脫歐後的貿易協議。
  • 「無協議脫歐」對歐盟英國雙方意味著什麼?
    貿易一夜之間,英國將失去進入擁有4.5億消費者的歐洲單一市場的零關稅和零配額。在與27個成員國的貿易中,英國將違反WTO的條款,使其與最大貿易夥伴澳大利亞一樣疏遠。汽車、食品和飲料等依賴準時制供應鏈的行業對任何中斷的感受都最為強烈。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行業包括紡織、製藥、化工和石油產品。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在2019年佔其貿易的47%。英國與歐盟的貿易逆差為790億英鎊(約合1060億美元),其中服務貿易順差為180億英鎊,商品貿易逆差為970億英鎊。
  • 終於達成貿易協議,英鎊卻未能迎來大漲!脫歐之後英國仍面臨重重...
    英國和歐盟終於達成英退貿易協議英國和歐盟的談判代表周四達成歷史性的貿易協議,避免了不歡而散的威脅,也為兩者開啟一段嶄新關係奠定了基礎。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全球最大貿易體之一,這項協議的達成意味著無序英退的混亂局面得以避免。
  • 英國發動脫歐列車,歐盟「呵呵」:離婚律師潛伏半年能用了
    然而梅明確表示將尋求退出歐盟單一市場,以換取對邊境和難民問題的控制權。張珊珊表示,就目前梅的表態來看,相對於「軟脫歐」方式,她尋求與歐盟關係切割得更為徹底;但最終英國與歐盟關係的落定,還取決於漫長的談判過程。不過歐盟在此方面立場統一,即唯有在分手費談判和歐盟公民權利談判方面取得了堅實進展之後,才會討論英國認為是與歐盟未來關係核心的自由貿易協定。
  • 什麼是英國脫歐過渡期,過渡期期間歐盟公民怎麼辦?
    英國脫歐過渡是英國-歐盟退出協議 中商定的時期,在該時期 英國不再是歐盟成員國,但仍受歐盟規則的約束,仍是單一市場和 關稅同盟的成員。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離開歐盟時,進入過渡期。這使英國能夠在與未來的貿易關係和安全合作進行 談判的同時,繼續與歐盟的當前關係 。英國政府不使用過渡一詞:相反,它更傾向於將此時期稱為「實施時期」。
  • 英國脫歐再起波瀾?歐盟:英國須遵守已籤署的協議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5月7日,英國多佛,一名街頭藝術家班克西創作了一幅畫,畫面中一名工人正從歐盟12星旗幟上抹掉一顆星,寓意著英國將脫離歐盟。  據法媒報導,在英國可能尋求立法推翻英國脫歐協議的關鍵環節後,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說,英國「必須遵守」在正式脫歐前已經同意的脫歐協議條文。
  • 英國和歐盟重啟貿易關係談判
    英國在聲明中重申,將在沒有達成協議或按照「澳大利亞條款」的情況下結束「脫歐」過渡期,並呼籲英國企業和民眾做好準備。英國「脫歐」首席談判代表戴維·弗羅斯特21日表示,英國準備歡迎歐盟團隊繼續就英國「脫歐」後的雙方貿易關係協議進行談判。弗羅斯特表示,雙方將「每天」進行「密集會談」,看能否達成協議。
  • 陷於孤立,英國脫歐貿易談判除了接受歐盟提出的條件,已別無選擇
    英國脫歐談判旨在籤署一份雙方均能接受的自由貿易協定,因捕魚權和商業競爭條款爭議,英歐始終未能達成一致。英國脫歐公投通過後,雙方有一個為期一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英歐貿易依然適應歐盟單一市場規則。如果雙方在年底前依然未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雙方數十年來在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將戛然而止。屆時,英國和歐洲企業只能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規則開展貿易,這對雙方而言是一個歷史倒退。
  • 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 歐洲航空業做好準備了嗎?
    這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英國不僅離開了歐盟,而且還將在1月1日收回對資金、邊境和法律的完全控制權。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周四表示,英國和歐盟「很有可能」無法在年底後保障自由貿易。如果雙方不能達成協議,他們之間的航班就有可能停飛,但歐盟周四宣布了旨在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的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