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秋色漸濃,晝夜溫差變大,很多人稍不注意就感冒;花粉濃度一高,鼻炎又犯了;夏天吃冷飲的習慣還沒改掉,腸胃就已經抗議了……中藥中有兩種葉,適合秋季常見病。
薄荷葉
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效。臨床上薄荷常與金銀花、菊花、桑葉等配伍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諸症。銀翹散、桑菊飲中均配以薄荷,起到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毒利咽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外感風熱可用作代茶飲,風寒感冒者忌服。
鼻炎犯了?試試「薄荷透鼻飲」
組成 薄荷9g、辛夷9g、白芷15g、蒼耳子9g
製法 將四味放入鍋中,大火煮沸,換小火煮3-5分鐘,切勿煮久。代茶飲,一日一次。
功效 芳香通竅、清熱。
適用範圍 本方適用於熱邪壅滯引起的鼻竅不通者。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慎服。
蚊蟲叮咬
如果被蚊蟲叮咬,把鮮薄荷葉弄碎,擦在皮膚上,會舒適很多,薄荷油能起到消炎、止痛、止癢、局部麻醉和抗刺激作用。
紫蘇葉
紫蘇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
吃螃蟹時,我們都會就著蘇葉或者薑汁,這是因為它們既能中和螃蟹的寒性,又能解螃蟹的毒性。
風寒感冒?推薦食療方「蘇葉粥」
秋天容易患風寒感冒,一般表現為咳嗽聲重,咽喉發癢,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或可見惡寒發熱、無汗等。推薦食療方蘇葉粥。
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胃寒疼痛?推薦「紫蘇生薑紅棗粥」
秋季胃寒疼痛的人也很常見,推薦紫蘇生薑紅棗粥,可起到暖胃散寒、助消化的作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秋季常見病:風熱感冒吃薄荷 風寒咳嗽用紫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