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護士也有職稱級別劃分——論如何做好護理專業人生規劃!

2021-02-23 金英傑護考圈

護士一般學的是護理學專業,剛開始大多數都是在病房工作的,那麼護士的職業生涯是怎樣的呢?

從最開始的護生,到最後的護理部主任,要經歷很多考試,可以說是層層選拔,才能到達最終想要得到的職位,護士的職業層級到底有多少種呢?1、上崗需要考取護士資格證,今年受疫情影響比較特殊,可以「先上崗,後考證」;2、新護士資格證考試改革後,在校期間就可以考護士資格證;3、所以即使在實習階段和醫院籤訂四聯單,如果考不出,還是無法上崗的;4、在學護理之前,可能沒人知道護士還是有職稱分級的;5、分為五級: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士→主任護師。醫院護士也是需要分等級的,具體如下:護生(實習護士)>助理護士>護士>護士長(一條槓)>科護士長(兩條槓)>護理部主任(三條槓)職稱與工資和獎金掛鈎,和職務沒有直接關係。中專護士畢業工作後五年才可考護師, 大專三年,本科一年。再往上考,就要看你有沒發表論文了。1、百分之八十的畢業生進入醫院診所工作,而其中的百分之九十又是在病房工作,所以下面會著重講一下病房護士的工作內容。2、百分之十五,醫藥器械公司的,轉行做幼師的有不少,以及部分專升本的。3、剩下的百分之五,在考取ISPN國際護士證後,會選擇出國。1、除了ICU,國內護士的工作模式一般都是流水線式的枯燥模式;基護班:負責基礎護理,就是一日兩次的口腔護理(擦嘴巴)、導管護理(用酒精棉花擦吸氧導管,用溼棉籤擦鼻孔。當然也包括擦導尿管等各類導管,如果有血跡,一定要擦乾淨,反覆擦,技巧是把管子拉出來一點,擦乾淨後管子會自己會縮回去),會陰護理。一般剛上臨床的護士都是從這些幹起的。另外還要留心病人指甲是不是長了,男病人鬍鬚是不是過長,頭髮是不是要剪一下。治療班:在治療室衝鹽水,負責發藥拿藥,不用和病人接觸。不過如果你衝錯藥水,及時發現是賠錢(臨床上看過最貴的是一支一千多的),護士長要是不幫你瞞的話就是通報批評,獎金不用提了。要是事後發現,沒事的就是賠錢加通報批評,寫檢討且上門道歉。出了事,最慘就是坐牢了。責任班:一般一個護士管十幾個病人,這叫責任制,主要是負責打針,晨晚間護理鋪床,看看病室是否整潔,有沒有病人在房間裡晾衣服等。主班:負責審核醫囑,有時也負責幫忙打針、發藥。護士做到這份上真是做到頭了,也就是終於可以輕鬆下的意思,不過可能一些護士做到老也不一定能做幾天就是了。病房護士的工作內容基本上是這些,具體醫院不同則略有不同。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領取護士資格證,註冊後領取護士執業證,正式成為護士。這個護師不是晉升的,是和護士考試一樣,要參加衛生資格考試才可以取得的職稱證書。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或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護理專業主管護師須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了解相關學科知識和國內外本專業發展趨勢;有一定的護理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和常用的急救技術,能獨立處理較複雜技術問題。工作業績較好,公開發表、出版有一定水平的論文、著作;能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醫學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嚴格執行醫德規範。本資格條件適用於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並已登記註冊,直接從事護理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衛生技術人員。學歷、資歷條件,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獲得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研究生班畢業,或取得雙學士學位,取得護師資格後,受聘護師職務3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取得護師資格後,受聘護師職務4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取得護師資格後,受聘護師職務5年以上。中專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取得護師資格後,受聘護師職務5年以上。(一)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國或全省統一命題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註:目前只有部隊醫院和少數省份有外語要求)任現職期間公派出國留學或工作,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並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任現職期間,按照《科學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要求,結合實際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以現代醫學發展中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達到規定要求並提交有效證明。護理專業副主任護師,須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相關學科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各種疾病護理常規及技術操作規程,較全面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能將最新技術成果應用於護理實踐。有較豐富的護理工作經驗,能獨立處理本專業較複雜疑難問題和解決較重大技術問題,工作業績較顯著,取得較高價值的臨床護理技術或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術水平較高,有指導和培養下一級衛生技術人員的能力;較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醫學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嚴格遵守醫德規範。本資格條件適用於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並已登記註冊,直接從事護理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衛生技術人員。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稱及晉升條例規定,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晉升為主任護師:精通本科(本專業,下同)理論,掌握國內外本科技術發展情況,並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應用於實際工作(中醫藥專業須精通中醫藥理論,對經典醫著有所研究)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熟練地掌握本科技術操作,解決本科複雜疑難問題。能熟練地掌握一門以上外國語,並有較高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著作善於指導本科全面業務,能為醫療、教學和科研培養出高級人才各級衛生技術人員晉升時,其考核(或考試)的內容和辦法,可根據本省、市、自治區實際情況由衛生局自行規定。護理專業主任護師,須精通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及時跟蹤並掌握國內外本專業新理論、新技術,根據國家和本地區專業發展的需要,確定本專業工作和研究的方向。有豐富的護理工作經驗,能解決本專業複雜疑難的重大技術問題,工作業績顯著,取得重大(要)價值的臨床技術或研究成果,公開發表、出版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術造詣較高,有組織、指導本專業全面業務工作和培養專門人才的能力,是本專業學術、技術帶頭人。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醫學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嚴格執行醫德規範。

相關焦點

  • 原來護士也有職稱級別劃分!
    護理行業的層級分配:護生(實習護士)>助理護士>護士>護士長(一條槓)>科護士長(兩條槓)>護理部主任(三條槓)護士評定標準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領取護士資格證,註冊後領取護士執業證,正式成為護士。
  • 護士職稱等級劃分,你在哪個級別?
    在備考初級護師、主管護師的考試中,大家一定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前進,但是護士職稱不單單只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大家前進的道路明確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護士職稱的級別劃分,快來看看吧。護士職稱分為五個級別,護士級別劃分(從低到高):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 原來護士也有職稱級別劃分
    護士一般學的是護理學專業,剛開始大多數都是在病房工作的,那麼護士的職業生涯是怎樣的呢?從最開始的護生,到最後的護理部主任,要經歷很多考試,可以說是層層選拔,才能到達最終想要得到的職位,護士的職業層級到底有多少種呢?
  • 護士職稱級別劃分
    護理行業的層級分配:護生(實習護士)>助理護士>護士>護士長(一條槓)>科護士長(兩條槓)>護理部主任(三條槓)護士&護師護士評定標準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領取護士資格證,註冊後領取護士執業證,正式成為護士。護師這個護師不是晉升的。
  • 醫護職稱及醫院等級劃分,看看你屬於哪個!
    下面,醫學教育網小編將以一種幽默詼諧的方式,給大家介紹一下醫護人員的層級劃分,希望能對大家的醫生職業生涯晉升有所幫助。但是一般醫院職稱數量有限,按資排輩等上幾年也就快40了,某些醫師的人生最高點就停留在這裡,這個級別的的醫生在門診時間一周大概就1-2天,小有名氣的可能需要提前預約,電話或網上都可以提前15天預約,當然還有更牛的,如下高級職稱(主任醫師)達到這個級別你就可以爭當高富帥、迎娶白富美,達到人生的巔峰了
  • 護士職稱評定級別你了解嗎
    是和護士考試一樣,要參加衛生資格考試才可以取得的職稱證。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或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護理專業主管護師須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了解相關學科知識和國內外本專業發展趨勢;有一定的護理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和常用的急救技術,能獨立處理較複雜技術問題,工作業績較好,公開發表、出版有一定水平的論文、著作;能運用一門外國語獲取醫學信息和進行學術交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嚴格執行醫德規範。
  • 你是哪個級別的護士?看看你的能力要求及工作職責
    作為科室護士長,要正確把握不同級別的護士的能力及工作職責,如何根據臨床需求給予有效的管理、引導,這樣一定會事半功倍地讓科室護理管理質量上臺階;與此同時
  • 護理專業都應該看看:護士資格證和護士執業資格證有什麼區別呢?
    護理專業小夥伴們都應該來看看的內容:護士資格證和護士職業資格證有什麼區別呢?很多時候小夥伴們不太能分清這兩個證書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吧。顯現兩者都是在護士資格證考試後才能辦理的兩個證。護理專業都應該看看:護士資格證和護士執業資格證有什麼區別呢?
  • 護理職稱改革方案出爐!國家兩部委發布徵求意見稿
    《意見稿》明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分設士級和師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劃分醫、藥、護、技四個專業類別。護理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 護理專科化,國內高級實踐護士APN離我們還有多遠?
    >招生對象為護理專業大專學歷8年以上臨床護理實踐經驗;本科學歷5年以上臨床經驗;研究生學歷4年以上臨床經驗,自願報名並經單位選拔推薦,培訓基地進行資格審查後擇優錄取。前段時間醫院統計護士層級,臨床工作滿八年及以上的專科護士為N4級別,出現了一些高年資護士初級職稱進修了專科護士,與主任護師同為N4級別的現象。也才發現科室原來有好幾位老師都是專科護士,但日常工作與普通護士無明顯區別。兩年前實習的時候有過一些接觸的就是造口治療師與PICC專科護士。
  • 護士級別分類有那麼重要嗎?執業範圍會有差別嗎?
    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無論是什麼地方,什麼行業,都是存在等級的。就拿護士崗位來說,雖然工作時感覺差不多,但級別分類還是很明確的,要想尋求發展,職稱高者則更具有優勢,護士級別對執業範圍會有影響嗎?護士等級分類是怎樣的從低到高的級別分類來看,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每一個等級都有所區別,無論是從工作內容及工資待遇上,都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目前護士職稱等級考試亦是很受重視的,晉升的人數並不少。
  • 為什麼職稱對護士來說非常重要?
    考過了護士資格證,你就是正兒八經的護士。護士是職業,也是職稱。那麼護士上面還有什麼呢?我們來看一張護士職業發展規劃圖!當了護士才知道,護士是一個不進責退、競爭激烈的職業。護士職稱階梯從低到高包括: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職稱的提升,表示一個從入門到熟練到精通,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目前衡量一名護士資歷的主要評判標準。
  • 護理學生 6 大出路盤點,在校需做好這些準備
    護理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護生),畢業之後能去哪些單位工作呢?醫院是護生最主要的就業單位。在大部分人看來,學護理進醫院當護士是理所應當的事,甚至很多人就是聽從家長所說「學其它專業不好就業,學護理好歹能進醫院工作,以後對家裡也好有個照應」而選擇了護理專業。級別越高的醫院,因規模大、硬體設施好、技術先進、病人多,對應聘者的要求越高,但提供的待遇也越優厚。
  • 論文期刊級別如何劃分?評職稱要如何選擇?
    雖然國家沒有劃分,但有些職稱評審部門對期刊級別有要求。比如浙江一級、二級,四川A類、B類,現在一般是分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兩類,近幾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裡又分出權威、重要、核心。1、省級期刊「省級」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事業單位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 關於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護理類職稱考試你了解多少?
    參加護師職稱的考生們關於護師職稱你了解多少呢?
  • 具有護士資格的護士可以審評初級護師職稱
    最近,好消息不斷,不僅全國2019年護士資格證書將陸續下發,今天博傲教育還留意到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的《關於建立我省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層級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具有護士執業資格的護士可以申報評審初級護師職稱。
  • 全國職稱外語考試級別劃分及適用範圍
    全國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等級劃分和適用人員:  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劃分為A、B、C三個等級,各等級的適用人員如下(技  術的高級、中級分別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中級專業技術職務):  (一)A級  1、高教
  • 走進國內唯一的「磁性醫院」:護士原來可以這樣工作
    醫護人員因缺少時間或專業技能為患者和家屬提供情感支持而感到無力,時間長了會產生耗竭感。因此姚林燕覺得,做好患者和家屬的人文關懷和心理支持,提高醫護人員的心理技能非常重要。於是她選擇成為精神心理方向的專科護士。姚林燕先後接受國內外多次進修,2005年,她獲得了APN資質,她認為這個角色職業前景非常好。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來了,擬合理增加中高級崗位比例
    明確各級別職稱名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分設士級和師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劃分醫、藥、護、技四個專業類別。醫療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醫士、醫師、主治(主管)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藥學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師、主任藥師;護理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技術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技士、技師、主管技師、副主任技師、主任技師。2. 促進衛生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
  • 醫療風險:護士應當遵守護理規範,根據患者護理級別開展護理工作
    醫療風險、醫藥合規、醫療糾紛《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第十二條規定:「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和疾病護理常規,並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訂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第十三條規定:「對特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一)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醫療糾紛不僅僅發生在醫生與患者之間,因護士引發的醫療糾紛並非罕見,對於護理工作,一定要要強化規章制度管理,強化法律約束,要求護士、助產士格遵守護理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及交接班制度。護士長通過檢查、督促、控制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預防和減少護理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