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感興趣,請點擊上方「歷史真有意思」藍字,掃描二維碼,關注「歷史真有意思」,會有更多驚喜
致讀者:為防失聯,更多精彩內容會發布在備用小號,歡迎朋友們掃碼關注
我們今天說說發生在1987年的桑多河谷衝突,當時在1987年5月,在西藏山南軍分區邊防部隊進行例行的巡邏檢查。
在高山地區從12月一直到第2年4月,一般都是大雪封山時期。因此,在5月大雪封山結束以後,都會進行例行的巡邏,檢查重點目標,對重點地段和關隘進行監控。
當時這個巡邏隊由1個步兵連,1個騎馬偵察班,1個82毫米迫擊炮排(3門),1個重機槍排(3挺)和1個無後坐力炮排(4門82毫米無後坐力炮排)組成,還有1名作戰參謀和1名偵察參謀。同時配備有10輛汽車,運輸人員和物資。
當巡邏隊抵達達桑多河谷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下來了。巡邏隊就地宿營,準備第2天早晨再去南邊山口巡邏。到了晚上9點多的時候,在附近進行夜間警衛和偵察任務的士兵發現在遠處,河谷的南面山口有說話的聲音,還有不明來源的火光。
很快,巡邏隊立刻出動偵察組進行抵近偵察,發現在河谷南側有印軍1個連的兵力。
而且,可以發現,印軍也是剛剛抵達這裡,修建的工事還不完備。而且,他們還沒有發現,我們的巡邏隊已經抵達就在附近宿營。
當機立斷,巡邏隊立刻開始行動,5點開早飯,5點半出發。
在拂曉時刻,搶佔有利地形,在清晨6點,巡邏隊已經全體按照戰鬥編組進入出發位置。隨後開始構築工事,偵察組同時加強偵察。
發現,印軍在制高點部署了1個加強排,在後面500米位置,還有1個排。
因此,判斷,印軍兵力不低於1個連,在後面肯定還有迫擊炮和重機槍力量。
同時在縱深,大概率還有印軍後續部隊,甚至是炮兵部隊。
巡邏隊一邊通過電臺報告,一邊出動副隊長,偵察參謀,偵察兵,報務員和翻譯等7個人去和印軍進行交涉。
最後交涉無果以後,印軍突然開槍,導致我方副隊長傷重犧牲。
此時看到,印軍已經開槍,巡邏隊隊長立刻下達命令進行反擊。
步兵連向印軍側後方進行戰術迂迴,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進行密切火力支援。只用了30分鐘,就奪取印軍制高點,擊斃13人(包括1名副排長),俘虜8人,其他印軍向南方逃跑。我方犧牲4人,負傷11人。
隨後,巡邏隊就地進入防禦,準備迎擊印軍縱隊預備隊反擊。
到中午12點,印軍在炮兵支援下,以1個加強連展開第一波反擊,但是遭我方擊退。
當夜裡,印軍開始不斷對陣地進行火力壓制。我方巡邏隊整體構築工事,準備迎擊第二天印軍更大規模攻擊。
當時我方增援部隊也正在快速向桑多河谷前進。
第2天,印軍直接出動1了個加強營展開攻擊,戰鬥到下午,我方擊斃擊傷印軍數十人以後,印軍才撤離戰場。到當天晚上,我方增援部隊趕到戰場。
1987年的衝突規模不大,交火時間也很短,但緊張對峙持續了一個多月時間。
最後,我方交還印軍俘虜和屍體。
在這次衝突中我們佔據了強大的優勢,在實力上的差距也讓印軍發熱的頭腦重新又冷靜下來。
來源:深度工場
放到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