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遺,醒後方覺,故又稱遺尿。多為2一12歲小孩之疾病。發病原因分功能性、器質性。前者與遺傳有關,好發於神經質小孩;後者屬於某些疾病的一種症狀。
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或後天各種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或由於脊髓的反射弧消失,或由於泌尿系及其周圍組織病灶刺激,都有可能產生尿床。
2歲以前因中樞泌尿機能發育尚不完善,此時出現反射性排尿,則不屬此病。2歲以後的兒童,睡眠中仍不能自控而將尿液排洩在床上的一種病症就是遺尿症又稱尿床。中醫認為腎與膀胱俱虛不能制約水道或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時可致。
臨床分為原發性遺尿症和繼發性遺尿症兩類。遺尿症的發生主要由腦部病變導致中樞神經發育不良、信號傳導障礙,引起膀胱功能失調;以及抗利尿素因中樞神經受損分泌不足等原因所致。
孩子尿床有哪些症狀表現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患有遺尿症?我院專家作出了以下總結:
(1)在不適合的或社會不能接受的時間和地點發生正常的排尿,即遺尿患兒睡眠時排尿在床上,通常不會因尿溼而醒來,有遺傳傾向;
(2)年齡大於或等於2歲半;
(3)10歲以下每月至少2次以上,10歲以上每月至少1次;
(4)尿量應該可以把床單溼透。
(提醒:遺尿症是近幾年才被國家廣泛關注的疾病,很多不是這方面的專業醫生對此疾病都不了解的,存在很多的誤診漏診。需要家長注意一定要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
兒科醫生提醒
遺尿症不僅可以危及患兒的全身器官,還會影響孩子的第二性徵的發育、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男孩易出現小陰莖、小睪丸,女孩易出現小子宮、小卵巢等症狀,成年後容易患不孕不育症。
尿床可使患兒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如果父母採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會使孩子更加委屈和憂鬱,加重心理負擔,症狀不但不會減輕,反會加重。我們認為,對待遺尿症的患兒,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這一點甚為重要,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