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狼當寵物養 它們會像狗一樣忠於主人嗎?

2020-12-20 網易科技

「還有一個人幾乎和狼群每天見一次面,這個人在狼群中非常受歡迎,狼和這個人打招呼時的表現得明顯不同。當我初次以陌生人的身份和群狼打招呼時,它們對我的反應也非常不同,它們表現的比較『高冷』。」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翟中超

這些狼看起來並不是很嚇人。(圖片/Greg Toope/Shutterstock)

狼和狗經過15000年才完成進化分離,在此期間這兩個物種就開始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進化。我們知道現在的狗仍然保持著他們祖先的許多行為習慣,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在現代的狼同樣也保留著和狗類似的習性。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人工飼養的幼狼會對他們的主人產生依賴,這種依賴和對主人的親密感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狗。

6月27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人類飼養的幼狼會對主人表現出依賴和好感,而且幼狼長至成年後依然會保持這種依賴和好感。研究還表明廣泛社會化的狼在陌生人面前大多數時候表現得比較自然,雖然有時也會顯得有點兒害怕。這些發現暗示了人類的關懷使得狼的祖先在人類中找到安慰,進而導致狗的出現。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Dorottya Ujfalussy負責這項新的研究,他向我們介紹並解讀狼的行為。那麼這些發現有什麼用呢?在動物園或者自然保區,人類尤其是飼養員要經常和動物打交道,在突發情況下動物福利和人類的生命安全就成了一對矛盾,而現在,研究人工飼養的狼的行為有助於緩和這對矛盾。

狼和狗的確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物種。可能它們長得相似(至少一些品種的狗看起來有點像狼),但在行為舉止上狼和狗有著諸多的不同。狗對人類的有著強烈的依賴與親和,通過對狗的腦部掃描就顯示出狗在人面前能保持自然舒適——這一特點會在馴養中得到強化。而狼對人天生就是警覺的。狼的獨立性極強,幼狼也是如此。當狼群出去捕獵,幼狼則處於無「狼」看管的狀態,它們就像貓一樣「自給自足」。 和狗不同的是,狼從來不會靠依賴另一個物種來獲得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撐。

科學家在研究中也發現了狼和狗的一些相同點。狼以互相舔臉的方式來打招呼——這一特點和狗很相似——狗也喜歡舔主人的臉或主人身體的其他部分。狼同樣可以順著人的目光去觀察,並且能夠理解人類的手勢,人朝某個方向一指,狼的目光就轉向那個方向。靈長類動物黑猩猩甚至都不理解這些手勢。

試驗研究中的部分幼狼。(圖片/ Enikő Kubinyi)

鑑於這些相似點,Ujfalussy把下一個研究重點放在人和狼關係上。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弄清楚究竟是什麼使得狗在與人類的關係上如此獨特,以及這種特質的可能性來源。Ujfalussy最終想弄明白的是狗的這種特質是在狼的祖先身上就存在,還是進化與人工選擇的結果。這項新研究顯示前者可能是正確的。

之前的研究認為人類飼養長到16星期大的狼,並不會像狗一樣對主人產生任何依戀。這也就意味著只有狗才能夠與人類建立牢固的關係。

「我們一開始就是懷疑之前的研究結論。所以我們想把研究搞細些。我們認為狼和狗一樣會與飼養它們長大的主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但狗還會把人當做「安全庇護者」,而狼在這一點和狗不同。」Ujfalussy向Gizmodo談道。

Ujfalussy團隊設計的試驗早在2000年初就進行了,而結果直到今天才發表。試驗用狼來自「家有狗狗」工程 (the Family Dog Project),這項工程是由József Topál和他的同事在1994年開始實施的,他們想研究狗和人的關係在行為和認知方面的具體細節。多年以來,該研究已經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了上百篇論文。為了配合Ujfalussy主持的研究項目,參與者和「家有狗狗」團隊需要養幼狼——像他們平時養狗一樣地養狼。比如,給狼系上牽引繩帶著它去散步、和狼擁抱還有給狼洗澡打扮等等。這樣才有可能揭示出狼和狗在先天方面的差異。

出生不久的幼狼。(圖片/ Ujfalussy Dorottya Júlia)

科學家設置了一組對照試驗,幼狼需要接受問候測試,而打招呼的對象由四種不同的人組成:第一種是從小照顧飼養它們的人類主人,第二種是熟人,第三種是之前只見過它們一面的人,第四種是完全陌生的人。在第一組試驗中,8隻幼狼一起接觸人類對象,在第二組試驗中,9隻幼狼將分別獨立完成這項測試。

「為了保證狼和人之間儘可能自然些,我們設置了第一組群體接觸試驗,」Ujfalussy說道。「8隻狼結伴能夠使狼的情緒更穩定些,這項設置很重要,尤其是面對陌生人類對象時。」然而在狼結伴的情況下每隻狼的行為並不是獨立於其他的狼,它們可能受到彼此的影響。這就使得對個體狼所表現的行為的解釋更困難。因此我們設計了第二組獨立試驗,等幼狼稍微長大些、表現更獨立自信後再進行試驗。

在第一組試驗中,幼狼年齡為6個月大。在第二組試驗中,先是在長至1周歲是進行第一次試驗,到2周歲時,再做一次相同的試驗。為了儘可能保持互動的一致性,人類對象需要穿同樣的衣服,不要往身上噴香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控制措施。

在兩項試驗中,狼很樂意接近所有類型的人類對象並表現得很自然。六個月大的幼狼在看到人類主人時全都湧過去,表現得極其熱情友善,不僅是對人類主人,幼狼在和其他人類對象

接觸時表現得也很自然。1周歲和2周歲的狼面對主人和熟人時表現得也和小時候一樣,但在面對其他類型的人類對象(見過一面的人以及完全陌生的人)時顯現出一點不安。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攻擊行為,但是一部分幼狼面對陌生人時會蹲在地上或是夾起尾巴,這些行為表明它們有點緊張害怕。儘管如此,考慮到2歲大的狼在試驗中的表現,研究認為人類飼養的狼在早期成年期將會繼續尋求與人類的接觸。

「據我們所知,我們這項試驗開創了先河,這是第一次研究人類飼養長大的狼面對不同人類對象時有何表現的問候情景測試,」Ujfalussy說道。

「研究結果令人激動,並不是因為狼的社會化程度比我們想像的更高,而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狼和狗在與人類交流時的差異,」進化生物學家Kathyrn Lord(並未參與這項試驗)向Gizmodo發送的一封郵件中這樣寫道。Lord是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卡爾松實驗室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最初的假設是狼不會像狗那樣形成對人類的社會性依附,然而試驗結果證明至少幼狼似乎對它們熟悉的人有依附性。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要謹慎對待這些研究結果,因為想通過這類限制試驗而徹底解釋清楚狼的行為是極其困難的。研究人員為了減小混雜因素的影響而做出巨大努力,但像氣味、肢體語言以及其他變量可能仍會干擾測試結果。

還有,樣本數量並不大;本次試驗中一共有10隻幼狼。

「我們的樣本量的確不大,」 Ujfalussy向Gizmodo承認了這一點。「這是因為在匈牙利人工圈養的狼並不多,所以想獲得幼狼就困難些。同時,人工飼養和個體社會化是一項艱難的作,你要想到,這些參與實驗的動物已經習慣於和人打交道,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就是問題,回歸狼群也是問題,所以要照顧它們一輩子,這是一項挑戰,這也是不可逃避的責任。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在保證樣本量滿足統計分析的同時也要儘可能把樣本量降到最低。」

「狗和人類的關係非常緊密,試驗表明,狼也能做到這一點。」

Jessica Hekman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一名博士候選人。Jessica和一名獸醫做關於狗的行為的遺傳學研究,他們對Ujfalussy團隊試驗的發現並不驚訝,並且還表示自己個人和狼接觸的經驗與Ujfalussy團隊研究結果是非常一致的。

「我為自己在印第安納州野狼公園所獲得的經驗感到幸運,在狼園我看到狼和它們熟悉的人打招呼,」Jessica告訴Gizmodo。「我親眼看見一隻狼和飼養它的一個人打招呼,而這隻狼有數月(也可能是一年)沒有見過這個人了。」狼見到飼養自己的那個人時表現得非常興奮。還有一個人幾乎和狼每天見一次面,這個人在狼群中非常受歡迎,狼和這個人打招呼時的表現得明顯不同。當我初次以陌生人的身份和群狼打招呼時,它們對我的反應也非常不同,它們表現的比較「高冷」。

Jessica說Ujfalussy的試驗很好地反映了自己的觀察和經驗,即狼對不同熟悉程度的人有著不同的反應。Jessica還說這項發現很重要,因為科學家仍然在嘗試找出狼和狗真正的差異。狗和人類的關係非常緊密,而現在試驗表明,狼也能做到這一點。

「其中有一個更有趣的發現,狼的確會和陌生人打招呼,不過仍然會表現出緊張的行為。」 Jessica說道。

「這項研究沒有對比狼和狗同陌生人打招呼時的行為有何不同,」 Jessica說。「我猜測個別狼和個別狗的反應會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與狼相比,狗面對陌生人時恐懼感要小些。恐懼的減少被認為是馴化的關鍵結果。」

顯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在野外肆無忌憚地接觸野生狼。Ujfalussy說我們又沒理由對野生狼保持警惕或害怕,尤其是在野狼棲息地充足且能夠在自然條件中生活的情況下。「自然條件下的野狼避免與人接觸,當然,野狼這麼做也是很有道理的。」 Jessica說道。

「當人類無視專業人員的建議誤把狼當做狗,並且還當做寵物來養時,問題就出現了,」 Jessica說。「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99%的這類寵物最終將被遺棄,然後通常是接受安樂死。從根本上說,狼是野生動物,它們更加獨立、不易控制,並且普通民眾很難保證養狼的健康衛生條件,比如說,狼奶比狗奶含有更多的精氨酸,如果幼狼獲取精氨酸不足就容易患上白內障。因此馴服狼來作為寵物不論對環境還是對狼本身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當狼像狗一樣被養大時會發生什麼,把狗放在野外又會怎樣?
    另一方面,狼天生對人類很警惕,害怕我們的存在和環境,不像狗,它們非常獨立。 例如,當狼群外出狩獵時,狼崽往往被單獨留下,這讓這些動物幾乎像貓一樣自給自足。與狗不同的是,狼從不需要依靠其他物種來獲得安慰。
  • 養在農村的寵物狗,在深夜對大門吠叫,原因在這三點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家庭都養狗,狗在動物中是非常精神的,平時他們撒嬌的樣子真的不能讓主人高興,但是,當主人面臨危險的時候,寵物狗會挺身而出,就像拯救主人的小英雄一樣。但是,住在鄉下養狗的朋友卻產生了疑問,狗在吠叫是在看家,為什麼狗到了晚上還時不時地吠叫呢?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首先,寵物狗是農村的看家助手,可能會對偶爾路過的陌生人保持警惕,而且,一隻叫的話,附近的幾家也叫,這也是不服輸的樣子。
  • 狗會像貓一樣記仇嗎?不會記恨主人,但會報復陌生人
    我們都知道,貓咪是會記仇的生物,當你兇了貓咪或者打了它,事後貓咪一定會想方設法報復回來,有的時候時隔好久,連鏟屎官自己都不記得了,可貓咪卻還記得。並且,貓咪是記性很好的東西,如果家裡面有一個人不喜歡它,保證它以後一定繞著這個人走,絕對不會在這個人面前撒嬌。
  • 逼狐狸吃素,有新狗就要丟掉舊狗,有些奇葩主人真的不配養寵物
    搬家就遺棄寵物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見,在國內也尤其多。這之中貓的數量要比狗多。很多人會在自己生活條件不穩定的時候養貓,因為貓相對起來不需要狗那麼大的空間,也不用遛,而且大學宿舍和出租房裡養貓比養狗更不容易被房東或宿管驅趕。然而在他們因為畢業或搬家要離開舊住宅時,這些寵物就成了他們要丟棄的舊行李。
  • 如果主人死了 狗會吃掉主人嗎?有人懷疑是貓幹的
    「如果你正在睡覺,它們常常會拍你的臉並把你叫醒,因為它們可能是在確定你是不是已經死了。」2010年發表在《法醫和法醫學》雜誌上的一起案例講到,一名女性死於內動脈瘤,人們第二天早上在浴室地板上發現了她。法醫測試顯示死者的狗吃掉了死者面部大部分組織,然而死者的兩隻貓並沒有碰她。在法醫期刊上發表的的這些案例顯示,包括狗在內的大多數動物都會吃主人的屍體。
  • 串串狗能當寵物狗養嗎?怎樣養?
    小串串狗當然可以當寵物養。養法和別的狗狗是一樣的,但是小串串狗更好養,更不容易生病。我家就是個領養的串串狗。自從去年領回家到現在都一年多了,好養,每天上班兒工作忙,只有晚上吃一頓,晚上晚飯後遛一次。但他身體好,吃飯香,和家人關係好。
  • 養狗無小事,把關愛變溺愛必會鑄成大錯,寵物狗不認主行為解析
    對狗這種動物,人們的共同認知是狗是人類的好朋友,雖然現實中因一些養狗人的不當行為,使許多人不是特別認可此語。但狗自從被人類馴化以來,一直與人類共同生活,並認下一個主人當作心理依靠,這同樣是狗的天性。原因是狗繼承了狼的等級制度基因,它的一切都唯主人的馬首是瞻。所以,最準確的說法:狗是主人的好朋友。
  • 亂入狼群的哈士奇會被狼當作同類嗎?
    每隻狗和灰狼的基因相似度達99%,比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還近。 既然狗是狼進化而來的,那麼人現在能將狼馴養成狗嗎? 實際上馴養狼可能是人類對狼的基因的一種篩選。如果我們想將一隻狼馴服成乖巧的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比較溫順的狼進行交配,選育它們的幼崽。
  • 狗會像人類一樣傷心流淚嗎?如果會哭泣,那這是一種病嗎?
    狗會傷心流淚,但是如果狗像人類一樣抽搐般哭泣,這可能是一種病!如果問,狗有情緒嗎?有!如果問,狗會流淚嗎?會!很多人遇到過狗流淚控制狂:我大伯想把他養的狗賣掉,從上車去市場狗就開始流淚,還有鼻涕 ,後來路人都問這狗是不是有病才賣,大伯放棄了,說回家,狗立馬不流淚了,積極的跳上了車……你說他會不會哭?
  • 我在武漢代餵寵物:它們死了,主人會傷心的
    當別人都閉門不出的時候,她反倒打了雞血一樣天天往外跑。她不忍那些「留守寵物」因主人無法回城而餓死、病死,就瞞著家人開車去幫忙餵食和清潔。「沒人管的話,那些視貓狗為親人的主人也會焦慮、悲傷、甚至想盡辦法溜回來,這樣豈不是會帶來更大的隱患。我們幫助貓狗也是幫助人。」世界衛生組織稱,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狗貓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有些人把寵物當小孩養,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以前養狗貓是看家護舍。現在養狗貓是生活中孤單陪伴,性質變了,餵養方式變了,每個人都希望身邊寵物健康,乾淨漂亮,沒有人會養一條髒兮兮的癩皮狗在身邊,所以花時間,花錢打理寵物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它是你的夥伴。他會不離不棄地陪你走過孤單的日子,也是我們生命中一分子。時代在變。所以不能用舊時代的眼光看新問題。寵物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既然養了就要對它的生命負責。
  • 狼的尊嚴,狗的忠誠,酷帥的狼綠狗,能給主人滿安全感
    狼綠狗非常兇猛,事實上這似乎是一個優勢,這使得他更適合護衛狗,他看起來智力不高,但實際上他很聰明。狼青狗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主要是因為他是絕對忠誠的主人,而他的忠誠在表現中尤為突出。狼綠狗的忠誠是有目共睹的,一旦狼綠狗認識到主人,他會非常忠誠,永遠不會背叛,而且,他的忠誠將持續一生,為了保護他的主人安危,即使是讓他付出的生命,他也不會猶豫。
  • 因為狗狗「會來事」,主人的寵物店生意火爆,活脫脫一隻迎賓狗
    養狗這件事有利有弊,弊端是主人得十幾年如一日的遛狗,乃至照顧狗狗,但我認為,養狗的弊端跟養狗給主人帶來的好處相比,簡直不值一提。迄今為止,養狗能給主人帶來快樂這一觀點,可謂是婦孺皆知,並且養狗給主人帶來的好處,可不單單只是快樂那麼簡單。
  • 如果人類變得更大,獅子和老虎會像貓一樣成為寵物嗎?
    這種安全隱患似乎可以用「人類不夠強壯」來解釋,這就引出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人類變得更大,而獅子和老虎就像小貓一樣,那麼它們會成為寵物嗎? 「求安慰」,這些寵物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幸福感。
  • 為什麼寵物豬更像狼,而不太像狗狗?(科學美國人)
    更像狼,而不太像狗狗It&39;t save him herself, so she runs to find help.Such efforts are called &34;在這個被稱為「不可解任務」的實驗中,狗首先學習如何打開一藏有美味食物的謎題盒子。這個謎題被秘密地轉換成另一個不可能解開的謎題。沮喪過後,狗狗會把注意力從謎題轉移到附近的人身上,然後再回到謎題上。這隻狗試圖將主人的注意力轉移到謎題上以尋求幫助。人類嬰兒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 主人把狗寄放寵物店,領到狗後都心疼
    鏟屎官出門把阿拉斯加寄放寵物店,領到狗後心都在疼。說到狗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狗狗是一種很有情義動物。不管是對跟它們一樣同類,還是我們人更加是很有情義的。對於它自己的主人來說更加是很有感情的,主要你要是領養照顧了它們。
  • 你有像養寵物一樣養孩子嗎?告訴你如何分辨家長是否盡責
    大家看,老太太對這個孫女是不是像一些人養寵物一樣,寵物小的時候都是很可愛的,但是長大了,有些狗會長的沒小時候好看,有些貓的性格可能不討喜,這個時候寵物的主人就會開始嫌棄它們,想要換一個來養。當然這個例子很極端,但是生活中有些父母確實是像在養寵物一樣養孩子,甚至還不如養寵物。
  • 養狗之前,主人得做好「心理準備」,原本的生活會被打亂
    買一隻狗狗回家容易,養一隻狗狗難!我發現很多主人在接狗狗回家之前,其實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如果你突然在寵物店看到狗狗可愛就想養,或者被萌寵視頻裡的狗狗迷住,就把狗狗帶回家,這種情況下你幻想中的養狗生活,會和現實有巨大差距。
  • 鱷魚養久了會認主人嗎?鱷魚當寵物養會咬人嗎?
    但飼養寵物卻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來填補心靈的孔洞。那麼鱷魚養久了會認主人嗎?恐怕答案是大家不想聽到的。目前自然界人們所能看到的鱷魚是不可以私人飼養的,屬於違法行為。而市面上的確有一些寵物鱷魚可以飼養,只不過數量稀少,且品類也十分有限。比如泰國鱷和凱門鱷,都是可以飼養的。但這些寵物鱷魚長大之後至少也在2米以上,所以需要極大的飼養空間。
  • 同樣是犬科動物,為什麼狼夜行而狗怕黑,其實它們害怕和主人分離
    很多人會對一個問題產生疑惑,為什麼狗狗的祖先野狼,明明是一種夜行性生物,為什麼等它們進化成為狗的時候卻會怕黑呢?其實,它們並不是怕黑,只是因為黑夜的降臨,會引發它們的分離焦慮。在幾十年前,一位名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已經將狗狗怕黑和分離焦慮聯繫起來,成為了一種焦慮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