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馬遜的《2017全民閱讀報告》,來看看中國人都是怎麼讀書的

2020-12-23 愛範兒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

從能識字起,讀書就成為了我們最重要的日常活動之一。無論是上學時被迫去啃教科書、輔導書,還是因愛好而去主動閱讀,讀書都會相伴我們一生。

近日,亞馬遜中國發布了《 2017 全民閱讀報告》,為我們解析了中國讀者的閱讀偏好和趨勢。

報告顯示,在將近 14000 位受訪者中,有 56% 的受訪者年度閱讀數量超過 10 本,85% 的受訪者會同事選擇採用紙質書和電子書兩種介質進行閱讀,78% 的受訪者會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與閱讀有關的內容,「紙電一起讀」、「與網友一起讀」逐漸成為閱讀的新趨勢。

越有錢越愛讀書,男女老少口味各異

雖說現在已經進入了全民閱讀的時代,但不同的讀書人群還是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

報告顯示,有 37% 的受訪者會安排固定的時間用來閱讀。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閱讀的計劃性與受訪者的收入呈現出正相關,收入越高的人,對讀書的計劃性就越強,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

都說男女有別,在讀書這件事上也沒有例外。調查結果顯示,在制定閱讀計劃和閱讀目的的明確性方面,男性要強於女性。男性讀者主要閱讀的圖書類型包括科普讀物、歷史傳記、社科人文和經濟管理類,更偏實用性;而女性讀者則更偏愛感性的文學作品,懸疑推理、漫畫繪本、藝術設計、網絡文學和勵志溫暖類作品都是她們的「菜」。

在電子閱讀盛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電子書所「俘獲」,成為電子閱讀的主力人群。以亞馬遜 Kindle 電子閱讀器的使用狀況為例,年齡越小的讀者,對用 Kindle 閱讀的接受度就越高。報告顯示,選擇使用 Kindle 讀書的 00 後比例高達 71%,與 50 後人群僅 25% 的佔比形成鮮明的對比。

同時,在閱讀完成率方面,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00 後讀者都比其他年齡段顯得更加勤快,他們最愛讀的是懸疑、科幻、科普類讀物。而 90 後、80 後以及 50-70 後最愛的圖書類型分別為原版英文和漫畫繪本、經濟管理和少兒育兒、歷史傳記和社科人文。

總體來看,以 90 後、00 後為主的青年人群正逐漸成為讀書的主力軍。

流行與經典齊飛

無論在影視界還是圖書界,流行 IP 向來都是熱門。

在亞馬遜中國的圖書暢銷榜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原著憑藉影視劇的火爆,成為 2017 第一季度 Kindle 電子書暢銷榜的第二名;《降臨》也因為同名科幻大片空降榜單前 10。近期,由於《人民的名義》的熱映,其原著紙質書銷量比上映前一周增長了 21 倍,電子書的銷量更是同比激增 191 倍。

流行作品霸榜,經典也有人愛。

報告顯示,經典名著類作品在各個年齡段都是最受歡迎的圖書類型。《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的熱播也讓傳統詩詞文學類作品重煥生機。在節目播出期間,《人間詞話》、《唐詩三百首》等經典作品的電子書銷量共增長了 154%。

除了歷久彌新的「老經典」,近些年的暢銷作品也因電子書的普及而成就了「新經典」。其中,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約翰·赫斯特的《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劉慈欣的《三體全集》成為了 Kindle 中國電子書店上線以來最暢銷的三本電子書,東野圭吾也成為了目前為止 Kindle 中國電子書最暢銷的作家。

閱讀新趨勢:電子化、社交化、付費化、碎片化

傳統的觀點一般認為,讀書就是要潛心安坐,用心感受紙質書帶來的墨香與觸感。不過對於永遠「在路上」的年輕人來說,電子書的便攜、大容量和多場景適應力在當今社會更具吸引力。

報告顯示,近幾年,電子閱讀的普及率持續攀升。2016 年,閱讀過電子書的受訪者比例比去年上升了 6 個百分點;64% 的受訪者認為電子書有助於提升整體閱讀量,能夠讓碎片時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不過,紙質書因為收藏剛更強,不會被讀者輕易拋棄。85% 的受訪者表示會同時使用紙質書和電子書兩種介質進行閱讀。

在社交網絡時代,閱讀也逐漸從一件非常獨立、個體的行動變得更加社交化,越來越多的讀者傾向於向別人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調查結果顯示,78% 的受訪者會選擇通過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社交平臺分享閱讀相關的內容,17% 的受訪者會在購書的電商平臺留下讀者評論。

而隨著人們的業餘生活越來越碎片化,篇幅短小、內容優質的短篇閱讀電子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其中,知乎周刊、豆瓣作品全集等網際網路 UGC 內容逐漸成為人們在碎片時間內的讀書新歡。

同時,讀者願意為閱讀付費的意願正變得越來越強烈。調查顯示,多達七成的受訪者願意為閱讀付費。而在各年齡段中,以 80 後、90 後和 00 後等青年群體的付費意願最為強烈,他們更願意花錢購買電子書。

自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小屏設備比起大屏時代的電視機,以更猛烈的態勢擠壓著人們的閱讀時間。4 月 23 日,我們又將迎來 2017 年的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就讓我們暫時放下手機,回歸書的海洋吧。

題圖來自:YouTube

相關焦點

  • 從亞馬遜的《2017 全民閱讀報告》,來看看中國人都是怎麼讀書的
    從亞馬遜的《2017 全民閱讀報告》,來看看中國人都是怎麼讀書的 你有多久沒讀書了?從能識字起,讀書就成為了我們最重要的日常活動之一。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亞馬遜中國發布「2020全民閱讀報告」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20日,亞馬遜中國連續第七年發布「全民閱讀報告」。由亞馬遜中國發起的「2020全民閱讀大調查」,自3月27日上線後的一周時間內,共收到逾18,000份有效問卷。
  • 亞馬遜中國發布「2020全民閱讀報告」 解讀中國讀者閱讀特徵與趨勢
    北京2020年4月21日 /美通社/ --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亞馬遜中國連續第七年發布「全民閱讀報告」,並推出以 #讀書的人有夢可做# 為主題的系列閱讀活動,不斷激發大眾閱讀熱情。
  • 2017中國全民閱讀報告新鮮出爐 56%受訪者年讀書量超10本
    【新民晚報·新民網】亞馬遜中國今天發布「2017全民閱讀報告」,從閱讀量、閱讀時間、閱讀介質、閱讀目的、閱讀內容、閱讀場景、閱讀分享等多個維度權威解析了中國讀者的閱讀偏好和趨勢。該報告基於由亞馬遜中國、新華網和全民閱讀官方網站聯合發起的「全民閱讀」大調查所收到的近14,000份有效問卷以及亞馬遜中國大數據分析,深度解析了網際網路時代大眾的閱讀行為和趨勢。整體看全民閱讀發展趨勢良好,受眾的閱讀熱情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培養,閱讀內容及形式也越來越多樣。
  • 亞馬遜中國閱讀報告:29%讀者將電子書作為主要閱讀介質
    DoNews 4月20日消息(記者 向密) 亞馬遜中國發布「全民閱讀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有46%的讀者選擇同時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而29%的讀者將電子書作為自己的主要閱讀介質,佔比較上年增長6%。
  • 書香中國更可期:全民閱讀怎麼提倡都不為過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借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的詩句,表達自己的閱讀心境:沒有功利、不含機心,讀書就是生命最自然、滋潤而閒適的狀態。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說,閱讀力是一個人的學習力、思想力和創新力。「全民閱讀,特別是深閱讀,是國民素質提高的正途,怎麼提倡都不為過。」
  • 過去一年,中國人都是怎麼讀書的?
    世界讀書日快到了,所以應景聊聊相關話題。昨天去亞馬遜參加了一個關於 Kindle 的活動,在那場活動上,亞馬遜發布了過去一年的《亞馬遜中國全民閱讀報告》。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看接下來的調查統計,把整個報告加上一些定語即可:《亞馬遜中國愛讀書人閱讀報告》閱讀時間方面,47% 的人每天閱讀 30 分鐘 – 1 小時,每天閱讀超過 1 小時的受訪者則佔 33%;其中日閱讀超 1 小時的人之中,有 74% 的人習慣自由安排閱讀時間,而剩餘 26% 的人會固定安排閱讀時間
  • 京東發布2017國民閱讀報告:中國人越來越多愛讀書
    不禁有人會問,你還有時間讀書嗎?答案是:有的。基於京東平臺圖書類產品的大數據,京東數據研究院發布《2017國民閱讀報告》,報告顯示,雖然越來越多用戶開始習慣於手機等信息接收方式,但從學生和中青年用戶的閱讀習慣看,他們對圖書(無論紙書還是電子書)都存在明確需求,內容還將是圖書市場的決勝因素;愛讀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已經形成。
  • 全民閱讀12年,從立法到社會力量參與,國人到底為何要讀書?
    越來越多的碎片化時間和日益加速的生活節奏,的確令人很難在靜下心來細細的品味一本書。而電子書、手機、Pad的出現,恰好符合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閱讀。今年的全民閱讀調查報告就顯示,數字閱讀率已經從2008年的24.5%增長到2017年的73%。
  • 市圖書館發布2018年度閱讀報告 多元化閱讀 讓株洲人更愛讀書
    「『道通為一』這句話來自《莊子·齊物論》,意思是說,千奇百怪的各種事態,從道的意義上講,都是相通而渾一的。與其他中國古代聖賢相比,莊子很強調『通』的概念,給人印象很深,頗值得思考。」4月25日,第十二屆株洲讀書月在神農大劇院正式啟動,組委會邀請到中國文化部原部長、著名作家王蒙來株作首場講座。《道通為一》的主題講座,吸引了千餘名讀者現場聆聽,他的講座轟動全城。
  • 「中國泰山朝陽讀書計劃」閱讀推廣人招募通知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和機遇。為了對接新中考、新高考綜合素質認定考核,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引導孩子們利用課外時間做好系統性閱讀,讓社會湧現更多的書香家庭,現啟動「中國泰山朝陽讀書計劃」。
  • 2017就快過去了,來看看今年的暢銷書
    在這個大會上,主辦方公布了一系列2017年的暢銷書榜單。這批暢銷書,我還是很願意和大家分享的,因為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過去一年大家的閱讀選擇。為什麼說這個大會公布的暢銷書單就夠權威的呢?因為這個大會主辦方有足夠的數據支撐——「摯愛閱讀」2017亞馬遜閱讀盛典。
  • 黑龍江省第五屆書香中國龍江讀書月暨大興安嶺全民閱讀活動啟幕
    在第24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今天,黑龍江省第五屆「書香中國·龍江讀書月」暨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在加格達奇新世紀廣場隆重舉行,標誌著2019年全省全民閱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玉梅宣布黑龍江省第五屆「書香中國·龍江讀書月」活動啟動,並向榮獲「黑龍江省全民閱讀活動示範城市」的加格達奇區授牌。賈玉梅在講話中指出,「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
  • 2020年全民讀書月,用影像為全民閱讀賦能
    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12月被定為我們國家的「全民讀書月」。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我們迎來了第21個「全民讀書月」。全民閱讀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其中,閱讀不僅關係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更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根據2019年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紙質書年閱讀量人均為4.65本,跟歐洲、美國等國家相比還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更需關注的是,這些閱讀數字背後,是閱讀文化和觀念的缺失。
  • 世界讀書日|「都來讀書!」23家出版機構在抖音直播售書
    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前,抖音、今日頭條、番茄小說與國內多個文化機構,聯合發起了「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4月23日-4月25日,23家出版機構將通過抖音直播售書,助力閱讀愛好者選好書,讀好書。讀者可以下載並打開抖音APP,通過搜索「都來讀書」獲取直播地址。
  • 2020年全民讀書月 用影像為全民閱讀賦能
    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12月被定為我們國家的「全民讀書月」。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我們迎來了第21個「全民讀書月」。全民閱讀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藝術節|「書香中國 美麗人生」全國全民閱讀攝影大展
    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傳承文明、提高國民素養的重要途徑。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7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提出「推動全民閱讀」。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 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南寧召開
    年會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廣西新華書店集團、新閱讀雜誌社承辦,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辦公室、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新教育研究院新閱讀研究所協辦。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來自各省宣傳部、文化和旅遊局、教育局的代表,出版界的代表,知名作家、學者近300人參加本次年會。
  • 盤點2017年最熱門的文化閱讀事件,你怎麼看?
    編前語: 站在2017歲末的門檻回望,大時代裡總會有一些事觸動過你的思緒、影響過你的生活。我們梳理了今年最熱門的18項文化閱讀事件,希望能幫助大家清晰地切中文化跳動的脈搏。同時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2017十大文化閱讀事件票選活動」,以下哪些是你2017年最關注的「十個熱點」,快來投票告訴我們!
  • 2017年全民閱讀基層調研總結:持續創新 用閱讀點亮人民美好新生活
    建立全民閱讀長效機制 打造全民閱讀服務平臺2017年,北京市十六區制定了主題鮮明的全民閱讀方案,並在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各區的全民閱讀啟動儀式。開展全民閱讀的十年來,隨著「倡導」 「推動」的提升,北京十六區先後打造了適合本區文化發展需求、民眾普遍歡迎的全民閱讀品牌,「書香朝陽」「書香海澱」「書香西城」「書香大興」「書香房山」等已經成為區級公共文化的特色品牌項目。為確保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每個區都成立了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構建起有效的自上而下的全民閱讀推廣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