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學期過去了,小學一年級的家長,你還在焦慮嗎?

2020-12-17 百家號

經常會聽到家有剛上小學孩子的媽媽抱怨、懊惱,覺得沒有上入學前的拼音班導致學習跟不上,早晨起床叫不起來,放學回家寫作業太拖沓……

總是問題多多,總覺得顧了這頭、落了那頭。

作為一個順利過渡到二年級的小朋友媽媽,今天在這裡談一些經驗和體會。

先說一下大概情況,孩子沒有上入學前的任何提前學習班,

第一學期也是遇到各種問題,早晨起不來、寫作業稍有拖沓(主要是寫字慢)、成績起伏明顯,

第二學期有了明顯好轉,現在二年級基本習慣有了初步的形成。

01

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

一年級剛入學,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對於孩子來說,從幼兒園「放養式」學習到小學有了每天的學習任務,從每節課25分鐘到每節課40分鐘,還必須坐端正,這些變化都需要孩子適應。

對於家長來說,適應的是對孩子的認識,

幼兒園沒有學習要求,對孩子在學習上的特點也不會有一個清晰具體的認識;

而上小學後,孩子學習的快慢以及學習的個性特點都會顯露的比較明顯。這也是需要家長適應的地方。

這裡的心態就是指明白改變和需要適應的地方,給孩子和自己適應的時間,儘量避免急躁。

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02

讓孩子建立學習意識比每天陪寫作業更重要

經常看到很多的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時坐不定,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特別不專心。

這個我家孩子基本在開始寫作業後就不會再有這些事,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我想了想覺得跟建立學習意識有關,也就是說,坐不定的孩子從內心裡不願意寫作業,他在下意識的逃避。

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建立寫作業意識的:

我家孩子在上大班時,我已經在跟他有意無意的講述小學的學習生活,

每天回家寫作業就是一個最最重大的改變,他剛開始也有抱怨,要是一直在幼兒園就好了,

我告訴他,人都是要長大的,而且長大會學到很多的知識,看到更多的新鮮事物,所以基本他在這方面過渡的還算平穩,沒有對學習的排斥。

所以與其每天看著寫作業,不如先讓孩子接受寫作業就像每天要吃飯一樣,是必須完成的事。

03

關於考試,重點關注對錯以及錯的數量與原因

進入小學迎來最重大的改變就是有了考試,有些地方小學就開始月考,也就意味著,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泰山壓頂的焦慮。

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每次考試當然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100分,但是我想說的是不要僅僅著眼於分數。

並不是說分數不重要,分數是掌握學習知識的體現,如果家長完全不在意分數,那麼孩子也會不在意成績,導致的結果就是對學習不認真的態度。

所以,我認為不要求每次都考100份,但應該讓孩子有一個成績底線,比如不能低於95分,當然這是一年級的標準。

對孩子有了成績的要求,他才會重視學習,努力避免不讓自己粗心,認真做題認真檢查。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還是考試後對於孩子做錯原因的分析,根據分析給孩子的知識點查缺補漏。

同時還可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在孩子的記憶方法、學習方法上給與引導。

04

注重思維和習慣的培養,不僅僅是會不會

一年級語文相對較為簡單,主要就是拼音和認字,基本是以記憶為主,只要家長做到勤督促、勤考察,孩子記不住的部分多練習多複習。

一年級數學對於理解能力強的孩子來說相對較容易,對於入門較慢的孩子則需要家長多引導,一定要讓孩子理解透徹,

孩子不會的題,不拘泥於老師的講解,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幫助孩子理解,讓孩子在思維上想清楚理順,而不是僅僅做對答案。

可以選擇以開闊思維為目的的題型給孩子進行課外練習,不要求一定第一次就做出來,主要拓寬孩子的思維方式,提高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

『結束語』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主要還是對孩子有耐心和信心,不輕言放棄。

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把孩子學習停留在每次的考試成績,不把教育只停留在學習上。

好的習慣可以讓家長讓孩子事半功倍,這裡的習慣不僅僅是學習習慣,還包括生活習慣,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的習慣,實施教導的方法習慣等。

教育可以存在於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要放棄每一次能夠讓孩子成長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家長「二問」老師,說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
    今年的秋季新學期開學,7歲的女兒正式踏入了小學一年級的大門。面對未知的一年級,女兒既帶著一絲期待、也帶著一絲不安。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內心也產生了一些緊張和焦慮,害怕女兒在一開始就出現落於人後的情況。新學期已經過了兩個周了。這兩周我和女兒可以說是在慌忙和緊張中度過了的。
  • 輿評:小學一年級不學英語 家長有必要恐慌嗎?
    錢女士的孩子在南京某小學上一年級,但學校一年級並未開設英語課。再對比周邊的小學一年級都有學英語,家長們瞬間炸開了鍋,認為這是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當地教育部門回復,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不作要求,三年級正式上課。即便如此,家長們還是「很著急」。(9月5日《京華時報》) 該學校低年級為何不開英語課?
  • 匯集小學一年級新生遇到的困難,以及家長焦慮的問題(真實案例)
    我曾經回答了2019級一位家長的問題: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說孩子上課總是愛說話小動作也比較多,我要該怎麼辦呢?後來我將回答內容整理成文章發到頭條,連結: 在我的回答下面有很多家長的留言,反映了一年級的孩子們所表現出來讓家長焦慮的各種問題。
  • 上海「小學零起點教育」兩年:無須提前學拼音,仍有家長焦慮
    上海市教委當時還回應社會上的質疑稱,拼音、識字成為小學一、二年級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並不是小學不教拼音,而是放在具體語境中教。兩年過去了,2015年3月,上海市教委發布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明確顯示:「零起點」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
  •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我有一些心裡話想對老師說
    今年的秋季新學期開學,7歲的女兒正式踏入了小學一年級的大門。面對未知的一年級,女兒既帶著一絲期待、也帶著一絲不安。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內心也產生了一些緊張和焦慮,害怕女兒在一開始就出現落於人後的情況。新學期已經過了兩個周了。這兩周我和女兒可以說是在慌忙和緊張中度過了的。
  • 一年級家長:做好這兩項準備,讓你遠離焦慮,輕鬆陪孩子上小學
    孩子要上一年級,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都會很迷茫、焦慮不堪,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的小學生活。今天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希望能幫到你。因為,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一切焦慮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幼小銜接是為了幫助孩子從幼兒園生活 平穩過渡到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家長務必重視。談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有誤解,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在孩子大班末期,上一個識字班或者學前班就是幼小銜接,這個想法是不科學的。
  • 面對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的「分班焦慮」,各校採取緩解措施 小學一...
    秋季開學,小小少年將開啟小學歷程。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的老師好不好」「班主任跟孩子不投緣怎麼辦」「哪個班的老師最好」等。針對家長的疑慮,春城小學3年前實行電腦分班,再由班主任抽籤確認自己所帶班級的方式,整個分班過程在一年級新生全體家長的監督下進行,這樣的分班方式得到了家長、學校的認可,電腦分班成為一個大趨勢。
  • 距離6周歲就差1天,今年能讀小學一年級嗎?教育部這樣回答
    進入9月,小學開學季就到來了。每年的這個季節,很多家長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差一天滿6周歲,今年的秋季學期,到底能不能上一年級呢?如果差一天滿6周歲,能夠在當年的秋季學期上小學一年級,這就意味著,孩子可以和其他的同齡人同步成長。如果差一天滿6周歲,當年秋季學期不能讀小學一年級,這就意味著,「錯過一天再等一年」,孩子需要在接近7周歲的年紀才能夠上一年級。這種情況,就會讓很多家長非常焦慮。
  • 深圳幼兒園不再教小學知識!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
    可是近日有深圳家長含淚提醒毫無基礎的小一家長趕緊送孩子去輔導班,拼音二周就結束,沒有基礎想熟練掌握太難啦……您認為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的做法值得推廣嗎?小學一年級二周能學會拼音嗎?有深圳家長堅決支持幼兒園這種做法:表態「坐標深圳。
  •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已經三天,「豆包」爸媽顯得有些焦慮
    刷臉、測溫,在老師的帶領下,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豆包」正式走進了小學校門,迎來了入學報到的日子。對於剛剛度過超長「假期」的孩子們來說,開學是件令人既興奮又忐忑的事,進校第一天難免狀況百出;而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則不免心裡五味雜陳,有的充滿期待,有的滿是焦慮。
  • 2020屆一年級同學,適應小學生活了嗎?
    近年來,教育一直強調嚴禁幼兒園開展小學課程。對於剛上一年級的同學來說,已經過去半學期,同學們都適應小學生活了嗎?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家長們一定深有體會,有些孩子筆還拿不穩,就先學寫字「天地人,你我他」。作為輔導孩子家長們,不得不跟著重新學習一遍,真是應了那句活到老,學到老。剛上學的孩子們更是懵圈,聲母韻母傻傻分不清,為了記憶也是畫了許多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讓人忍俊不禁。
  • 幼兒園大班家長糾結:開學最後一學期,是送幼兒園還是幼小銜接班
    幼兒園延遲開學,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應該也沒什麼,健康第一,孩子待在家保證安全有人帶著玩就行了。但也有小部分家長開始焦慮了,他們是什麼情況,又在焦慮什麼呢?幼兒園大班家長糾結:疫情結束開學後,孩子最後一學期,到底是送幼兒園還是送幼小銜接班?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圖片來源:東方IC  「拼音,不就是一個識字、讀字的工具嗎?怎麼會被炒熱?誰說我們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那種說法其實都是源於家長的焦慮。」上海日新實驗小學副校長徐為說,完全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學過一點拼音的孩子,進入上海的任何小學,都能順利學習拼音。
  • 孩子考試焦慮?或滿不在乎?聰明家長利用一年級窗口期,事半功倍
    在小學一年級,家長要抓住機會,幫孩子正確理解考試的意義,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孩子才能與考試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由於首因效應,孩子也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從容面對考試。幫孩子明確考試規則,可以讓孩子在一年級收到更多的正面反饋,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有利於增強規則意識,同時也有利於順利度過適應期,正式步入小學階段。2、有助於預防考前焦慮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 「新學期家長第一課」:幼小銜接,一年級新生如何適應小學生活?
    又到9月開學季,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一群虎頭虎腦的小可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校園,成為一年級的「小豆包」,家長也從此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小學和幼兒園到底有哪些不同?孩子是否能夠很好的適應?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幫孩子做好準備呢?家長的擔心,老師的揭秘,現場更有專家為您解答支招。
  • 小學一年級嚴格按照零起點教學!家長:開學發現被甩幾條街
    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已經被提倡好多年了。所謂零起點,就是小學一年級入學之前,孩子什麼也不學。等正式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後,再開始語文數學的學習。除了這位家長,其他家長是這樣理解零起點的:千萬別信零起點!孩子一年級一入學,老師教學速度飛快,知識點猶如蜻蜓點水,沒奈何,大家只能再把孩子送去輔導班。再說了,現在的一年級知識,甚至比過去的三年級難度還要大!考試成績下來,家長孩子大眼瞪小眼,後悔也晚了。孩子吃力、家長焦慮,或許,這就是實行零起點以後的真實寫照。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孩子能跟上嗎?
    眼看就要開學了,很多將要上小學孩子的家長開始擔心:「現在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孩子能跟得上嗎?是不是該把孩子送去培訓班提前學習下拼音?」……近期,諸如此類的家長困惑屢見不鮮,那麼,小學一年級真的就統一不教拼音嗎?是不是需要靠在外「吃小灶」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據此,筆者採訪了浦東竹園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田榮俊。
  • 快樂的一年級請不要讓孩子感到焦慮
    很多家長有一句口頭禪,等你上了小學你就完了,等你上了小學你就沒時間了,好像一年級的開始是痛苦的開始,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年級對於他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是生命剛要施展拳腳的開始,他們開始正式的學習各種知識,語文的拼音會讓他們認識更多的漢子,會讓他們愛上讀書,會讓他們對街頭巷尾的廣告都產生興趣,會讓他們在給爸爸媽媽讀故事書的時候驕傲的漏出笑容,這是多麼幸福的開始啊。
  • 學習準備期讓滬上小一新生"軟著陸" 家長不必過分焦慮
    原標題: 學習準備期讓小一新生「軟著陸」  東方網9月18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開學已經半個月了,不少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心中多少會有點忐忑,孩子能適應小學生活嗎?有的「零起點」孩子的家長更是心中打鼓,孩子啥也沒學過,到底跟得上嗎?
  • 廣西小學、幼兒園秋季學期開始招生報名,家長準備好材料了嗎
    2020年秋季學期一年級新生的報名入學時間,7月10日至12日,是縣城公辦幼兒園秋季學期新生報名時間。今天各所小學校門口排起長隊,站滿了幫小朋友報名入學的家長小學和幼兒園開學報名所需條件不同,家長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