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22日鎮江訊(孫德聖 杜成懷)2018年,揚中市豐裕社區以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社區為契機,結合「法治惠民鎮村行」工程,以「法治為民、法治親民、法治安民」為目標,以「六個一」機制建設為抓手,助力豐裕社區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建一座生態多彩的法治廣場
2018年社區精準謀劃,打造集生態法治、陽光廉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一體的多彩法治廣場。生態法治廣場通過綠色生態和法治文化有機結合,引導居民人人知法、戶戶守法、事事依法;陽光廉政廣場,以廉潔為主題,宣傳廉政典型、廉政事例,倡導廉潔文化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綠色法治宣傳廣場採取社區居民共建共享的方式,把核心價值觀元素同豐裕社區的草根文化——剪紙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重點的宣傳和詮釋。三大陣地相互呼應推動了生態豐裕、法治豐裕的建設,對居民依法辦事能力、依法自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打造一條送法連心的法治文化長廊
今年豐裕社區將238省道(社區入口處)至豐裕小學門前打造一條法治文化長廊。長廊全長約25米,通過法治漫畫、名言警句、文明公約、培育法治文明典型等形式,吸引過往群眾駐足觀看。讓廣大居民在休閒中接受法制宣傳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化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對法治建設的認識,營造了知法、學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收到了很好的普法宣傳效果。
三、建設一個融合創新法治教育基地
秉承「誰執法誰普法」的法治理念,社區與人防辦開展聯繫共建,成立裕中人防教育基地,堅持普法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對人防工作的宣傳。按照人防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千家萬戶的總體要求,社區投入10多萬元建成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集人防知識、國防知識、防災減災知識為一體的人防教育基地。在特殊時間節點(如5.12全國防災減災日、9.18等),開展人防特色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的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
四、組建一支特色專業的釋法明理小分隊
今年社區按照三茅街道綜治辦的統一部署成立「釋法明理小分隊」,會同市審計局、三茅城管中隊、豐裕中心小學等單位共同組建了一支「平安法治」志願者小分隊。緊緊圍繞「平安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區居民開展特色宣講活動;利用自身業務優勢積極參與到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中來,助推法治豐裕建設。通過專題普法、主題宣講、「最美豐裕人」評比等形式開展「平安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營造平安法治建設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構建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法治宣傳平臺
豐裕社區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普法宣傳,依託「多彩豐裕」微信公眾號,新增法治專欄。設置法治資訊、法律知識、法律服務等3個一級欄目,針對公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間周推出微信宣傳稿件,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及相關法治資訊。同時邀請駐村律師常紀成每月開展一次「微法治課堂」,通過以案釋法、專題答覆、針對性解答等形式,為居民提供指尖上的法治服務。
六、建設一個傳承創新的法治道德大講堂
法治道德大講堂主要針對社區居民、黨員、外來暫住人口、特殊人群(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進行黨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宣講。2018年豐裕社區緊緊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將市民講堂升級打造為法治道德大講堂。社區廣泛邀請專家學者、街道職能部門、街道講師團成員、社區「草根名嘴」走進法治道德大講堂,從村民自治、婚姻家庭、社會公德、法律法規、愛國愛家、最美好人、青少年教育、職業道德等八個方面,進行「菜單式」宣講。每次宣講結束,現場發放徵求意見表,對宣講活動作出評價,廣泛徵求居民感興趣的話題,讓理論宣講由被動接受變為群眾真心期盼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