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狗尾巴花 神經現實 收錄於話題#神經前研 | NeuroHub84個
文獻:Li, Hong-Hua, et al. "A Developmental Profile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na Using the 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2020): 3105.
DOI: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570923
導讀作者:狗尾巴花
封面:Turangga Sukandar Putra
孤獨症是一項高異質性的神經發育障礙,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概率約為1%—3%,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數量比約為5:1。這一性別差異可能與孤獨症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有關,卻也可能由診斷誤差導致——考慮到孤獨症的高異質性,如果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症狀和認知發育狀況不同,那麼現有的診斷方式可能無法對所有女性孤獨症患者確診,從而加重孤獨症患者的「性別失衡」。如今,已經有一些社區實驗(community experiment)指出,男性和女性孤獨症患者的真實比例或許更接近3:1。
接受發育量表的評估時,孤獨症兒童的認知能力通常呈現出一種「不平衡(unbalanced)」的狀態,某些能力比典型發育兒童強(如視覺信息處理能力),某些能力則較弱(如語音工作記憶)。性別差異、孤獨症嚴重程度和確診時的年齡都可能影響這種認知能力失衡。為了研究認知能力失衡與種種因素之間的關係,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研究團隊分析了398個18到96個月大的中國孤獨症兒童(337個男孩,61個女孩)的發育水平;他們使用的量表為《格裡菲斯發育評估量表(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s,GMDS)》,一種在中國社會中廣泛使用的國際通用量表。GMDS不僅適用於從出生到8歲的兒童,更可以測量包括總體發展(與智商IQ相對應的GQ,general quotient),運動(locomotor quotient,文章中的AQ),個人—社會(personal-social quotient,文章中的BQ),聽力和語言(hearing and language quotient,CQ),手眼協調(eye-hand coordination quotient,DQ),表現(performance quotient,EQ)和實際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 quotient,FQ)*。
*譯者注
翻譯參考格裡菲斯發育評估量表中文官網:
https://www.griffiths.cn;AQ-FQ為這篇文章作者使用的縮寫,有一點縮寫濫用的嫌疑。
-Li et al., frontiers of Psychology -
通過這些圖表,我們不難看出孤獨症兒童不同認知能力發育的不平衡。除此之外,年齡、性別和孤獨症嚴重程度也對各個認知能力有影響。研究人員指出,孤獨症兒童在不同的發育階段、不同的認知領域發育程度不同,而孤獨症男孩的GMDS量表(以測量視覺認知為主)表現要優於孤獨症女孩。
這項研究第一次探究了中國孤獨症兒童中,年齡、性別和病情嚴重程度對(GMDS量表所測量的)認知能力的影響。研究局限包括樣本的性別比例失調(5.5:1),以及剖面研究的本質——研究並沒有真正長期跟蹤孤獨症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後續的研究應當在此進行彌補和突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孤獨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