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淳藝
9月9日開始,一張民警徒手接墜樓女子的照片被網友大量轉發。照片走紅後,不少人在稱讚民警勇敢救人時,也提出疑問:事發突然,怎麼能抓拍得如此成功?湖南省公安廳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該照片系近期湖南省公安廳組織舉辦的一個攝影展的參展作品,系事後還原影像作品。(9月11日《北京青年報》)
照片中,一名身穿白色上衣、條紋半裙的長髮女子從酒店樓上墜下,距離地面尚有三四米的高度,好在下面已經有一名民警扎著馬步,張開雙臂,做好了接住她的準備。面對這一極具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的畫面,觀眾仿佛親臨其境,深切感受到警察捨己救人的英雄氣概。不過也有人提出質疑,墜樓是在千鈞一髮之間,而這張照片從角度和光線看都不像抓拍的,尤其照片中女孩的裙擺和頭髮都是向下飄揚,明顯不符合高空墜落的特徵……
對此,湖南省公安廳宣傳部出面予以澄清:這張照片是該部主辦的《永恆的瞬間:改革開放四十年湖南公安英雄壯舉攝影再現作品展》的參展作品,是由主創團隊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呈現。雖然照片是事後還原拍攝,但照片中的故事確有其事——2016年7月的一天晚上,湖南湘潭縣一女子因感情問題跳樓,被等待救援的民警接住。墜樓女子僅左腿骨折,民警卻造成嚴重腦震蕩、頸髓震蕩,左手左肩神經受傷。
「情景再現」是歷史紀錄片中常用的一種對於歷史場景復原再現的表現手法,近年來被引入攝影作品,以執導方式再現某種場景的例子更是常見。從新聞的角度看,「情景再現」固然屬於事後的「復原補拍」,不符合真實性原則,但是從藝術的角度看,以攝影虛構的手法,把觀眾帶回曾經的案發現場,可以真切感受到警察英雄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赤子之心。
改革開放40年來,各地各級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為保人民生命財產以及一方平安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許多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英雄事跡,都是發生在電光火石的瞬間,並沒有影像作品記錄下來。文字描述雖然可以回顧事件的過程,但由於表達形式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帶給人們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一張高質量的照片,常常勝過千言萬語,可以不言自明。為此,湖南省公安廳聯合有關單位精心策劃了此次影展,用情景再現的方式將一個個閃光瞬間定格為永恆。
雖然是「情景再現」,但主創團隊並沒有單純為追求藝術效果而過度加工創作。據介紹,照片中的警察並非找來的群眾演員,而是請當事民警本人再赴現場「再演」壯舉,儘可能高保真地再現民警在各種情景下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歷史情景。這一創作手法被攝影批評家、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稱為「建構性的歷史還原」,是對攝影敘事觀念的突破,既確保了當時現場各種細節的真實性,又再現了事件的過程。
反映真實事件,還原真實場景,如此「情景再現」非但無損警察英雄壯舉,反而讓英雄的形象更加飽滿鮮活。從前些年多地警方推出電影大片式海報,到如今湖南的攝影再現作品展,類似宣傳創新多多益善,可以有效拉近警察與公眾的距離,讓更多人理解和支持人民警察。(張淳藝)
[責編:孫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