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人在囧途》的朋友們一定會對劇中這個場景有影響,一個圍觀的吃棗老太太不慎被棗核卡住,王寶強緊急採取措施,成功幫助老太太脫離危險。當時王寶強採取的就是經典的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術。
Dr. Henry Heimlich 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發明人。此急救方法自1974年推廣以來,號稱已經拯救了10萬人的生命。《世界名人錄》稱海姆立克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從口腔到氣管到各級支氣管,出現異物或痰液阻塞,都有可能發生窒息,如果窒息的情況持續存在無法解除,患者進一步會出現神志喪失、昏迷,最終由於嚴重的缺氧導致心跳呼吸停止、死亡。這一過程一般是在6到8分鐘以內,因此,窒息的現場快速識別與急救就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如何判斷發生窒息呢?可以有以下幾種表現:1、呼吸困難,常伴有劇烈咳嗽或者喘鳴。2、呼吸困難所致的極度恐懼,有瀕死感,同時會去摳咽喉部以期拿出異物、解除梗阻。口唇出現紫紺,是機體嚴重缺氧的表現。3、伴隨著呼吸困難,吸氣極度費力,有些患者會出現典型的"三凹徵",即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和肋間隙伴隨著吸氣會出現明顯的凹陷。
一旦發現患者存在異物梗阻,如患者仍有意識,可立即開始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其原理是利用衝擊腹部--膈肌下,被突然的衝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衝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於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不同人群手法和要點有區別,下面分別給大家講述。
一、清醒患者,一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受害者站著或坐著,救護人從背後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將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腹部(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衝擊性地、向內上方壓迫其腹部,反覆有節奏、有力地進行,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衝出。病人應作配合,頭部略低,嘴要張開,以便異物的吐出。
廣泛傳播的一張圖片,其握拳是用四指對準上腹部,這是錯誤的!
二、對於異物梗阻導致意識喪失的患者,不推薦上腹部衝擊法,而是直接行心肺復甦術!
三、患者自救,一手握拳,另一隻手抓住該手,快速衝擊腹部;或用圓角或椅背快速擠壓腹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鈍角物件都可以用來擠壓腹部,使異物排出。
四、清醒的、一歲以內的嬰兒,不推薦使用上腹部衝擊法,應採用背部拍擊和胸部衝擊相結合的方式。因為這個年齡的嬰兒,其肝臟還有部分裸露在肋骨下面,容易受損。手法如下:搶救者取坐位或者單膝跪地,將嬰兒俯臥於搶救者一側手臂上,手要拖住嬰兒的頭及下頜,頭部低於軀幹。搶救者將前臂靠在膝蓋活著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向前下方,用力叩擊嬰兒背部肩胛骨之間,每秒一次,拍打五次。然後用手固定嬰兒頭部,兩前臂夾住嬰兒軀幹,小心將其翻轉呈仰臥位,翻轉過程中,需要保持嬰兒頭部低於軀幹,用兩指快速、衝擊性按壓嬰兒兩乳頭連線正下方5次,每秒一次。上述動作反覆進行,直至異物清除或嬰兒失去反應。
五、其他。魚刺等細小異物卡喉,絕大多數卡在咽喉或食道內,即使進入氣道,也不會堵塞氣道導致梗阻,不需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好是到醫院,請耳鼻喉科醫生藉助器械取出。溺水患者,無論是否呼吸心臟驟停,都不需要使用海姆立克法來排出肺或胃內的水。
海姆立克急救法雖然關鍵時刻能搶救人的生命,但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腹腔臟器破裂、肋骨骨折等併發症,建議患者異物取出後仍需送至醫院就診!
註: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
(文章作者系某二甲醫院ICU在職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湧鑫健康之家作者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