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高中二年級F班的本鄉學姐寫了一個電影劇本,但是因為結局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而其本身又是個性格懦弱的女孩子。這時,入須學姐出場,讓本鄉假裝生病,劇本以未完成的形式,所有登場人員再討論出一個故事結局。然而,每個人的方案都不可行,這時候,入須找到了擅長推理的折木奉太郎,請求他完成這部電影。
影片名:《萬人的死角》,這是折木奉太郎推理出故事結局後,給電影取的名字。
影片簡介:登場的六個人一起到某處宅院,但其中一個人卻在密室中被人殺害。
遺留的問題:兇手是誰?
折木奉太郎根據電影劇情,以及登場人員的情況,做出以下分析:
這個謎題的關鍵是密室,海騰死掉的那個房間,其他成員既進不來,也出不去,右後臺是密室,唯一與外界相連的窗戶也並不容易被打開,如此一來,只能認為兇手是從門出入的。而另外的幾個人都沒有作案的條件,所以本電影存在第七個人。
另外,錄像中有幾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鴻巢發現示意圖時,出現照明,應該是手電筒;其二,在尋找海騰的時候,道路很暗,關照不足,也有人使用手電筒,而登場人物裡沒有人帶著手電筒。
最後,再根據電影攝像技術很差,由此判斷第七個人就是攝影師,也就是兇手。
折木奉太郎所推理出的《萬人的死角》的結局,所有人都覺得精彩,也讓劇組人員滿意。但是,對於參與討論電影謎題的千反田愛瑠、福部裡志和伊原摩耶花來說,卻並不完美,因為這樣的結局不符合本鄉學姐的本意。當然,他們每個人都私下對摺木提出異議的,這就是朋友間該有的相處方式吧,不盲從,同時也顧及到對方的面子。
伊原從道具準備和劇情契合度分析:攝像師是第七個人的想法很有趣,登場人物全體目光朝向攝像師的鏡頭也很有衝擊力,但是,影片裡根本沒有出現過繩索啊。羽場學長說過,當時本鄉學姐特意強調繩索的強度,這難道不是因為犯案手法必須用到嗎?所以,我覺得這個手法並沒有和所有前提完全吻合。
福部從作案手法分析:奉太郎,那個手法和本鄉學姐的想法並不相同,雖然不知道正確答案,但我可以斷言不是那個手法。本鄉學姐讀過福爾摩斯,在其中並不存在「敘述性詭計」。對我個人而言,那部電影很對我的胃口,如果那是奉太郎的方案,我不會有任何意見,但要說那是本鄉學姐的方案,我只能說不可能。
千反田從本鄉本身分析:折木同學,你知道這次的問題中,我好奇的是什麼嗎?其實,我覺得電影的結局怎麼樣都可以,所以,我認為折木同學的方案也很精彩。我在意的是本鄉學姐這個人,我覺得本鄉學姐已經為劇本想好了結局,但她的結局並不像折木同學想的那樣,所以,她才沒能告訴別人。
究竟是什麼把本鄉學姐逼到這個份上的,我想知道的就是這個。我想這其中,一定隱藏著她中途折筆的遺憾與吶喊,可是,剛才的電影並沒有回答這一點,如果我看起來對結局不滿,大概就是因為這個。
這時候,折木奉太郎終於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他只是把這個劇本當成了單純的推理題,舞臺設定,登場人物,殺人事件,犯案手法,卻絲毫沒有考慮劇本中包含著本鄉個人的情感。
通過《萬人的死角》,伊原、福部和千反田糾正折木錯誤的做法,是不是人覺得,胖友就應該這樣,及時指出朋友的錯處,但又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對方丟了面子。如果我們的生活中,也能有這麼幾個貼心的朋友,是不是會更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