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底出擊》難得一見的潛水艇戰爭片,卻洞悉了那些隱秘的往事

2021-01-09 金雨鐘聲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傷,自然也在影視題材中獨樹一幟。有別於我們熟悉的戰爭題材片,《從海底出擊》又是特別的「真實」,本來就是根據潛水艇的隨軍記者的自傳改編,又在電影拍攝時為了力求還原,邀請了原作者擔當顧問。影片中呈現的真實,更聚焦於普通人在戰爭高壓下地掙扎,在元首空洞的言辭中和現實的苦難中搖擺,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困頓中壓抑內心的種種情緒……

也許,我們過於熟悉戰爭場面的宏大,甚至麻木,反而在略顯沉悶的《從海底出擊》的狹窄空間中,更容易被代入到那種情境中。作為二戰中一個特殊的軍種,潛水艇即代表著新的技術,同時也預示著非主流和不穩定,更像是「上層」炫耀和顯擺的工具。

這就體現在一群渴望建功立業的軍人們,卻往往接到莫名其妙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包括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果然,在這一次的任務中,潛水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墜落在280米深的海底,這是這艘潛艇從未到達過的深度。

然而,幸運的是,這艘潛水艇卻死裡逃生,不是運氣太好,而是這一群人的信念。在孤獨的深海裡,支撐他們的,不是虛幻的元首和信念,而是活下去、家人和陸地上那些讓自己掛念的事。

雖然,他們是德國軍隊,但顯然引起了觀影者的同情,因為在戰爭的環境下,他們身不由己,即使在自己的國家,他們也只是戰爭武器,而不是被當作人來看待。

如果褪去了有色眼鏡,把他們也當作是被納粹化的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害怕、崩潰也就是能引起普遍的共鳴。

另外,提示一下,這部電影有好幾個版本,普通影長、209分鐘的版本以及5小時的未剪輯版本,類似於紀錄片的《從深海出擊》,值得一看,為了那段不能被忘記的歷史,讓我們為了和平而牢記。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日本戰爭片
    該片改編自池上司所著小說《電擊深度一九·五》,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太平洋為舞臺,描繪了日本潛水艇與美國驅逐艦之間壯烈的攻防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影片講述的故事是,1945年8月,由於美軍將要襲擊日本本土,I-77潛水艇受命出擊,作為最終防衛線。
  • 十大現代戰爭片科幻片燒腦片電影推薦
    (本系列過濾掉了一些年代過於久遠的電影)一、十大現代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湯姆·漢克斯主演黑鷹墜落: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黑鷹墜落索馬利亞山2:被名字耽誤了狂怒:坦克大戰>兵臨城下:狙擊手對彪珍珠港:經典,連音樂都是經典從海底出擊:毫無疑問是最強的潛水艇電影。
  • 《從海底出擊》:40年前的經典,今天依舊是最強潛艇片
    潛艇不斷下潛到海底更深處,從100米到超過200米,在壓力的作用下,殼體嘎吱作響,艙內船員們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這種生死一線的感覺,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到,對U艇官兵來說,這卻是時常需要經歷的生死瞬間。這是電影《從海底出擊》的一個片段。
  • 部部都是經典之作,細數入選IMDb前100名的十部戰爭片
    《辛德勒的名單》:IMDb電影Top250排行榜第6位,目前排名最高的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IMDb電影Top250排行榜第26位,與《辛德勒的名單》都出自導演史蒂文·史匹柏之手。《鋼琴家》:IMDb電影Top250排行榜第37位。
  • 《從海底出擊》將翻拍 原作曾獲6項奧斯卡提名
    《從海底出擊》將翻拍 原作曾獲6項奧斯卡提名 時間:2015.07.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電影《從海底出擊》完整版
    《從海底出擊》是由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尤爾根·普洛斯諾
  • 全球最大的個人潛水艇:一家6口都能上船,最高潛水1000米
    一般來講,我們能夠近距離觀察海洋動物、植被都是通過水族館、海洋動物園等觀光場所,但卻不能親身體驗海洋的魅力,而今天一款超級潛艇終於研發出來了,它是專門為海洋旅遊所建造的海衛二號Triton潛水艇,我們也可以叫他「海底沙龍」,它是一款由美國的一家豪華潛艇公司(Triton Submarines)所研製出來的。
  • 大堡礁全新酷玩法 全球首輛共享潛水艇
    5月23日,昆士蘭州旅遊與活動推廣局聯合優步在大堡礁限時推出一項大堡礁全新體驗——scUber潛水艇,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第一艘共享潛水艇。昆士蘭旅遊部部長凱特·瓊斯閣下 (Kate Jones) 在發言中表示,此次推出的大堡礁共享潛水艇,是全球首輛共享潛水艇,將帶領遊客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遊覽大堡礁。瓊斯閣下說:「大堡礁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共享潛水艇讓遊客們以全新方式體驗這一世界自然奇觀。
  • 劇版《從海底出擊》來襲,全新的故事能否再續經典?
    1981年的經典戰爭電影《從海底出擊》(Das Boot),就以極其寫實的風格還原了潛艇作戰場面。那些呆在狹小密閉空間裡的德國普通士兵,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從海底出擊》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這部影片曾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可謂備受好評。如今德國天空衛視推出了同名電視劇,由德國巴伐利亞工作室參與製作。
  • 鸚鵡螺號潛水艇到達南極,讀《海底兩萬裡》
    在行駛過程中,他們慢慢地看到了一些浮冰,教授覺得很快就能看到大浮冰或者冰山,就想他想的一樣,他們看到了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大的小冰島,還有許多的南極鳥類,鸚鵡螺號大冰塊群裡靈巧地穿行,通道越來越少,航線越來越難以前行,而孔塞伊這個分類專家,對浮冰塊的形狀與大小進行了分類:冰山或冰峰,冰地或一望無際的冰原,留冰或浮冰,,層冰或碎冰,環形的圈冰或長形的冰條……他總是這麼的淡定,似乎潛水艇要開往任何地方都與他無關
  • 《海底總動員》:小丑魚馬林的尋子之旅
    又看了一部皮克斯電影,《海底總動員》。繞開絢爛至極、千奇百怪的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小丑魚爸爸馬林、小丑魚兒子尼莫、藍倒吊魚多莉相遇;和刀疤魚吉爾、大魷魚、大海龜、鵜鶘相遇。或者相反,不要尼莫到深海,他偏要去摸摸潛水艇的屁股,結果被逮住。親情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對父親馬林的關心和擔憂,兒子尼莫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多叮囑幾句,便十分不耐煩。尼莫天不怕地不怕,在危機關頭任性而為。被潛水員捕撈到時才大叫:爸爸救我。這時他的幾分後悔為時以晚。
  • 《海底兩萬裡》名著導讀教案設計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 《海底兩萬裡》:適合6歲以上寶寶
    《海底兩萬裡(拼音美繪本)》是一本影響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適合6歲以上的寶寶閱讀。全書語言風格平實,文字淺顯流暢,情節緊湊生動,力求適合孩子的閱讀習慣,使孩子們在享受故事內容的同時,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和閱讀的樂趣。書中正文標註有漢語拼音,並配有精心繪製的彩色插畫,使孩子們能夠以一種簡單的方式貼近和享受經典。
  • 海底一萬米到底有多恐怖?讓膽子大的潛水員都感到害怕
    而就像人類嚮往宇宙奧秘一樣,對海底世界的探索也是不斷前進的步伐,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已經能夠深入海底世界一萬米,可是卻詭異而令人恐懼,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說說距離海底一千米的世界都有哪些生物吧。我們熟知的海底生物有珊瑚,魚類等,實際上不同的海洋深度,生活的魚類也是複雜多變哦,比如我們愛吃的帶魚,就生活在海底一百米的世界,而海洋也能夠通過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太陽光最深離開海底兩百米。
  • 登上潛艇環遊海底,這位名校長怎麼做到的?
    時而險象叢生時而風景如畫海底的世界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有一位「大咖」要帶大家登上「鸚鵡螺號」潛艇以平均十二公裡的時速開啟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行本期《好書推薦》許敏峰校長給我們推薦的就是這本《海底兩萬裡鯨鬚做成筆大葉海藻鋪成柔軟的床海水中的鈉成為潛水艇不竭的動力然而,你知道嗎?
  • GTA5海底有什麼?外星人來過的證據是否在這?!
    因為是非常遠的一段路程,海底的深度也非常深,所以選擇了叫帕格薩斯送來了一架潛水艇。榮耀菌只是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先移動了一段時間,因為這一段海底很淺,亮度還是很高的,這不,沒多久就看到了一個飛機尾部的殘骸,心裡正想著其他部分在哪裡呢?走了沒兩步就看到了一架完整飛機的殘骸,飛機頭部已經快要掉到下面的無盡深淵了,也不知道飛機是怎麼失事的,飛機上的乘客都救出來沒有?
  • 影評:《從海底出擊》海戰下的真實人性,潛艦電影的巔峰之作!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從海底出擊》 。基於小編對戰爭電影小小的熱愛,在網絡上搜尋了二戰相關的電影,發現了這部德國拍攝的《從海底出擊》。評影這部1981年的作品《從海底出擊》,紀錄了二戰時期一艘德軍潛艇的經歷。全程使用德國軍人的視角,去看待這次航行、這場混仗,及對生命的態度。導演用相當細膩的手法,呈現海戰、潛艇生活與人們面對戰爭的心境,相當真實如紀錄片形式,表現途中遭遇的幾個重要事件,清楚深刻描繪過程,感受二戰時潛艦戰鬥與運作方式,觀眾仿佛置身於潛艇之中,近距離體會緊張、害怕與絕望。
  • 《海底兩萬裡》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偉大的
    尼莫解釋道他的潛水艇是電力驅動,可以完成先進的海洋生物學研究。他因能與專家阿羅納克斯交流感到十分高興,但為了保密,不讓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和孔賽伊對海底探險著迷,但內德·蘭德只想逃走。他們到訪海洋各地,有的是真實存在,有的則是想像的。旅行者們看到了紅海珊瑚、維哥灣海戰遺骸、南極洲冰蓋、跨大西洋電報線、以及想像中的亞特蘭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