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孩5年間迅速變胖 竟是垂體長了瘤

2020-12-22 網易新聞

(健康時報網端部記者 尹薇 上海仁濟醫院南院 楊嘉麟)23歲的女孩小顏(化名)5年間迅速變胖,而且出現了「滿月臉」、「水牛背」、痤瘡、多毛、脫髮、皮膚紫紋等,更令人揪心的是,嚴重的健康問題接踵而至:月經紊亂、嚴重且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前期、高尿酸血症等慢性代謝性疾病也開始糾纏摧殘著她……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垂體疾病多學科診療MDT團隊接待了前來就診的小顏和她的母親。小顏輾轉全國各大醫院得到的診斷幾乎毫無意外的是「皮質醇增多症」(俗稱「庫欣症候群」)。可病因在哪裡卻毫無線索,這也意味著無從下手治療。

MDT團隊中的內分泌科胡耀敏主任介紹,皮質醇增多症罕見,年發病率為百萬分之二,且病情複雜,病因診斷尤其困難。除了會直接影響糖、脂肪、蛋白質、水電解質等各種物質代謝的平衡,還會影響全身多個系統臟器功能,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如果未得到及時診治則預後差,嚴重的低血鉀、重症感染及心腦血管併發症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特別是對於ACTH依賴的皮質醇增多症患者,及時定位診斷後的手術治療至關重要。

胡耀敏主任和神經外科邱永明主任接診後,立即決定將其收治入院進一步明確病因,尋求根治的方法。

上海仁濟醫院南院多學科團隊正在為女孩會診 醫院供圖

胡耀敏主任介紹,從病因上分類,皮質醇增多症可以分為ACTH依賴性和ACTH非依賴性,前者包括垂體ACTH瘤和異位分泌ACTH的腫瘤;後者是腎上腺腫瘤或增生自主地分泌過量皮質醇所致。

住院期間,小顏被明確診斷為「ACTH依賴性皮質醇增多症」,但病灶究竟在垂體還是異位?儘管入院後的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支持病變位於垂體,但是小顏的垂體增強磁共振和PET-CT都對病灶位置無明確提示,診斷難點仍聚焦於定位診斷。

MDT團隊緊接著為小顏進行垂體磁共振動態增強薄層掃描,但是仍未發現有垂體腫瘤。隨後,在檢驗科的全力配合下,小顏完成了外周DDAVP興奮試驗,陽性結果提示腫瘤可能還是來源於垂體,這與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的結論具有一致性。診斷過程困難重重、一波三折,但MDT團隊通過嚴謹的論證和客觀的分析,初步確診腫瘤來自於垂體。

如果想繼續下去,剩下的最直接有效的診療方案就是手術探查,然而僅僅基於內分泌科定位實驗室檢查的結論,缺少影像學依據,手術探查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也是空前的。

為了把患者風險和創傷降低到最低,反覆斟酌之後,邱永明主任決定為患者行經鼻內鏡垂體瘤微創探查手術。這種微創手術,不僅創傷小、癒合快,而且還不留手術疤痕。手術中,術者僅通過一個鼻孔,在高清內鏡放大觀察下,可以清晰分辨出腫瘤和正常垂體的界面。

邱主任首先探查了右側垂體,當右側硬膜剪至最後,「就在這裡,找到了!」他一眼發現了露出蹤跡的雪白的腫瘤,原來腫瘤就躲在正常垂體的右下角,直徑僅1毫米,藏得太隱蔽了!不過它被高清內鏡放大了十倍在屏幕上清晰得顯露出來。腫瘤非常軟,邱主任小心翼翼地將其完整切除,而旁邊緊挨著的正常垂體卻毫髮未損。

通常ACTH瘤是單個的,找到腫瘤就算是大功告成,可以停止繼續探查,但經驗豐富的邱主任又堅持繼續探查了左側垂體,竟然在左側發現了第二個微小的腫瘤,手術進行得極其順利。一個多小時就找到並清除了五年來造成患者身心巨大傷害的「毒瘤」。

手術後在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小顏的血壓已接近正常,內環境穩定,多次複查清晨皮質醇水平顯著下降,達到治療緩解。通過仁濟醫院南院垂體疾病MDT團隊的共同努力,終於掃除了籠罩在小顏和媽媽心頭五年之久的陰霾,小顏重獲新生。

MDT團隊看望術後康復的患者 醫院供圖

為何該病例的術前垂體影像學陰性?邱永明主任分析,考慮可能為腺瘤體積微小、未達到目前MRI的空間解析度,而且緊貼海綿竇內側壁,血供、硬度均與垂體組織相似,影像學難以分辨。雖然這兩枚腺瘤體積小,但危害卻很大。

「這其實是一次基於科學的冒險,」邱主任介紹,「對於這臺手術,比起技術風險,壓力更大的是決策風險。畢竟腦部影像學檢查陰性,患者和家屬可貴的信任給予了我們勇氣和鼓舞,是我們戰勝疾病過程中最有力的支撐。」

信任的和諧醫患關係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小顏媽媽回想起上周術前談話的場景,仍心有餘悸,「因為多次垂體影像學結果都是陰性,我們在術前曾有過猶豫和糾結,但是醫生們所表現出的專業和堅持,讓我們最終堅定放手一搏,堅定手術探查的決心。」

相關焦點

  • 小夥20多歲猛長個 原是垂體瘤惹禍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胡譽懷二十一二歲時猛長身高,一下子從小個子變成1米88的「巨人」,鄧均(化名)一度為此開心不已,卻不曾想到是疾病降臨。二十多年來,他因垂體瘤導致頭顱變長、嘴唇肥厚、手腳粗大、脊柱變形,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近日在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醫生通過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順利為其切除腫瘤。
  • 男孩對女孩沒興趣可能不是陽痿而是「垂體瘤」!
    了解原因之前先讓我們看一個病例:便利28歲的劉某在南京某企業上班,人長得很高大帥氣。小夥子工作出色,已經幹到了部門經理,可讓他的爸爸媽媽鬱悶的是,這個孩子似乎「不近女色」。他的理由讓他的爸媽差點暈過去:我對女人沒興趣。這就讓父母著急了:孩子該不會室友什麼病吧?在劉某的母親一再要求下,劉某才來到醫院檢查。
  • 18歲小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 竟是垂體瘤惹的禍
    記者9日從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獲悉, 原來小劉垂體長了一個腫瘤,醫生為其成功手術。  今年10月中旬起,小劉進食量、飲水量及尿量明顯增多,當時並未引起他的注意。11月,小劉自覺病情加重而到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被診斷為「糖尿病、高血壓病」而收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小劉血糖最高達18.1mmol/L,血壓也非常不穩定,在160/95mmHg左右,內分泌科副主任周斌考慮小劉年紀尚輕,血糖、血壓、體重等的異常升高很可能是由器質性疾病引起,經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小劉垂體長了一個腫瘤,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升高,從而使血糖、血壓等指標異常升高。
  • 垂體瘤症狀 女人得了垂體瘤身體竟有這表現
    女人什麼地方一擠壓就出水暗示體內長瘤子了呢?在生活中,當女人出現溢乳、停經的問題的時候,就該想到是不是垂體瘤在作怪,那麼,你知道垂體瘤症狀有哪些嗎?垂體瘤能治癒嗎?垂體瘤手術後會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女人這裡一擠壓就出水,體內長瘤了?
  • 垂體瘤是什麼 垂體瘤竟帶來這些危險
    垂體瘤是很多朋友都十分陌生的疾病,事實上垂體瘤的危害是很大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垂體瘤是什麼,垂體瘤的症狀有哪些,垂體瘤的危害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朋友們哦。垂體瘤是什麼垂體瘤是什麼?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清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48歲女子停經、泌乳不是懷二孩,而是患上垂體瘤
    紅網長沙7月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梁輝 劉小白)3個月沒來月經,中年女子以為自己懷孕了;因為泌乳弄溼衣服,久未見面的同學以為她生了二胎,還出現頭痛、頭暈、血壓居高不下、視力下降等不適,跑了幾家大醫院,內科、外科、婦科、眼科看了個遍,終於找出罪魁禍首——一個花生米大小的垂體瘤。
  • 18歲小夥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竟是這個「瘤」惹的禍!
    18歲小夥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竟是這個「瘤」惹的禍!他立馬安排小劉做了詳細的檢查,找到了原因——經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小劉垂體長了一個腫瘤,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升高,從而使血糖、血壓等指標異常升高,經神經外科專家會診後,小劉被轉入神經外科病房擬開展手術治療。
  • ...竟然是因為垂體瘤!|垂體瘤|流鼻涕|腦脊液|侵襲性|清水樣|腦子|...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從今年9月份開始,71歲的蔡大媽的右鼻孔經常流出清水樣的「鼻涕」,起先她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並沒有過分關注。後來,嗅覺和味覺出現明顯的下降,吃飯不香了,菜嘗不出鹹淡了,經醫院檢查,蔡大媽最終被確診為「侵襲性垂體瘤」 01腦子裡的「水」——腦脊液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你腦子進水了吧!」但是你知道在頭顱中本來就有「水」嗎?
  • 【浦人醫·技術】 18歲小夥被糖尿病、高血壓纏身,竟是垂體腫瘤惹...
    【浦人醫·技術】 18歲小夥被糖尿病、高血壓纏身,竟是垂體腫瘤惹的禍 2020-12-0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物不清可能是垂體瘤作祟
    近日,南京49歲的陶先生因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被確診為垂體瘤伴出血(垂體瘤卒中)。最終,醫院通過微創手術為他清除血塊並切除腫瘤,保住右眼視力。為何垂體瘤卒中會引起失明呢?垂體瘤卒中引發頭痛失明近半年來,陶先生雙眼的視野變窄,剛開始以為是老花了,他就沒當回事。
  • 久婚不孕、突然長高別大意,跟垂體瘤有關!
    為了更好地服務垂體瘤患者,自2017年2月起,徐州市腫瘤醫院神經外科開設垂體瘤專病門診,並長期邀請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劉寧主任醫師來院坐診,為徐州及淮海經濟區廣大垂體瘤患者帶來福音。在家人的帶領下,小美來到醫院進行就診,頭顱CT和MRI檢查結果顯示,小美的顱內鞍區有一個垂體瘤。  垂體生長激素腺瘤是生長及代謝障礙的疾病,是一個隱形殺手。少年兒童(多在15歲以前)患此病會長成巨人症。成年人患此病,除肢端肥大外,還可能並發難治的糖尿病(佔20%~40%,生長激素過量可抑制胰島素的活性)和心血管病,壽命較正常人群縮短10年,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
  • 小心是「垂體瘤」
    因此,當出現「視力下降、頭暈、頭痛」等症狀時,就誤以為是年齡大導致的機能衰退的緣故,不會太在意,今年76歲的何先生(化名)就是如此。半年前,何先生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剛開始不是很嚴重,想著自己年齡大了,肯定是老花眼了,也就沒太在意。
  • 或許是垂體瘤惹的禍
    從今年9月份開始,71歲蔡大媽的右鼻孔經常流出清水樣的「鼻涕」,起先她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並沒有過多關注。但後來,她慢慢發現自己的嗅覺和味覺出現明顯下降,吃飯不香了,菜嘗不出鹹淡了,蔡大媽和家人才覺得不對勁,趕緊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耳鼻咽喉科進一步檢查。
  • 28歲美女不敢戀愛 因患垂體瘤她已停經泌乳4年
    通訊員 何雷 攝  華龍網5月18日14時35分訊(記者 黃宇)家住重慶合川的28歲美女楊莎(化名)至今未婚。儘管這些年有很多追求者,她卻不敢戀愛,心中有很多難言之隱。近日,楊莎來到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就診,確診患上了垂體瘤。
  • 可能是垂體瘤在作怪
    化驗結果顯示,潘女士的皮質醇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都很高,單獨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因此安排她在內分泌科住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經核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為「垂體瘤、庫欣病」。之後轉神經外科行微創垂體手術,術後潘女士很快就出院了。三個月後,再次在內分泌門診見到潘女士時,醫生已經完全認不出她了,因為她已經成功瘦回去了。
  • 垂體瘤手術後不來月經,怎麼回事?
    許多女性垂體瘤患者都有這樣的一個困惑,「為什麼垂體瘤手術很成功,可手術後就是不來月經,怎麼回事?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關於這一問題,來聽聽賈主任怎麼說。為什麼會出現垂體瘤手術後,不來月經的情況?我們知道垂體是內分泌器官,十分重要。垂體位於大腦底部、鼻部後方,借漏鬥與下丘腦相連,坐落於蝶骨體上面的垂體窩內,外包堅韌的硬腦膜。從腦垂體分泌的各種激素有助於控制生長、血壓、能量管理、性器官、甲狀腺和新陳代謝的所有功能,以及懷孕、分娩、母乳餵養、腎臟水/鹽濃度、溫度調節等方面。所以說如果垂體出現問題,會影響體內性激素等水平,患者就會出現內分泌方面的各種問題。
  • 垂體瘤哪種情況更嚴重?
    臨床上,我們通常把垂體瘤分為兩類:一種是有功能性的垂體瘤,另一種是無功能性的垂體瘤。許多患者喜歡望文生義,以為「無功能」就是不嚴重,或者對身體沒有傷害,而認為「有功能」的比較嚴重,這個時候才需要治療。那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 陽光健康小夥突然性格大變,竟是垂體瘤惹的禍
    點擊查看 今年25歲的王雷(化名),陽光健康,身體強壯。在檢查出垂體瘤:生長激素缺乏症之前,非常喜歡運動,與人友善,喜愛社交。後來慢慢性格也變了,以前和我們有很多話說。現在呢,他只會『嗯』、『曉得了』這兩句,逼他多說一句話都難。身體素質也大不如前,籃球也不打了。
  • 【小南話科普】鞋碼越穿越大,當心垂體瘤找上門!
    【小南話科普】鞋碼越穿越大,當心垂體瘤找上門!對於垂體生長激素瘤患者,首選於神經外科進行經蝶鞍垂體瘤切除手術,術後患者的血糖正常,不需要再降糖藥。需要重視的是,術後患者仍需長期內分泌科隨訪,評估垂體功能,定期複查生長激素水平、血糖情況。
  • 18歲小夥已有糖尿病、高血壓?竟是這個「瘤」惹的禍
    18歲的小劉身高1.85米,體重240斤,是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社會人」,充滿理想與激情。然而,年紀輕輕的他卻被診斷為「糖尿病、高血壓」,怎麼回事?他立馬安排小劉做了詳細的檢查,找到了原因——經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小劉垂體長了一個腫瘤,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升高,從而使血糖、血壓等指標異常升高,經神經外科專家會診後,小劉被轉入神經外科病房擬開展手術治療。轉科後,神經外科主任趙兵、副主任醫師郭春雨經過仔細評估,決定為小劉行神經內鏡經鼻-蝶入路手術切除垂體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