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0日電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對此,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20日表示,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也是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啃下深度貧困的「硬骨頭」;而目前脫貧攻堅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則是,集中力量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
廣西侗族民眾舉辦「逃荒文化節」喜慶脫貧。謝興華 攝
國新辦20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介紹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問:昨天剛剛發布了中央1號文件,其中明確提出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的硬任務,解決一些突出的問題和短板。請問歐主任,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接下來打算怎麼精準施策,進一步應對?
歐青平回應,國務院扶貧辦把2019年確定為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一是要啃下深度貧困的「硬骨頭」,這是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也是面臨的最大挑戰。「三區三州」雖然剩下的貧困人口不多,但是這些貧困人口大多是脫貧能力比較差、處於極端惡劣自然條件的地區。「三區三州」外的169個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規模依然很大,佔全國貧困人口比例較高,同時這些地方又集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為一體,脫貧難度也比較大。二是集中力量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這是目前脫貧攻堅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也是2019年中央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
歐青平表示,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就是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標準就是解決好他們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根據目前相關部門統計,在「兩不愁」方面,不愁吃、不愁穿問題總體不大,但是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水利部初步統計,還有1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沒有解決,如果加上本村其他非貧困人口,這個規模會更大。
「三保障」方面,基本醫療這方面已經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目前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一些深度貧困地區、邊遠地區,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水平還很低,甚至在一些貧困村還沒有衛生室,還沒有合格的醫生,老百姓只能走很遠的路到縣城甚至到中心城市去看病,不僅醫療費用支出大,而且「成本」也很高。義務教育方面,在一些邊遠地區、民族地區,依然存在貧困家庭孩子輟學的問題。據教育部門統計,每年大概有五六十萬孩子輟學。義務教育有保障,就是要實現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這方面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再一個就是住房安全,現在仍然有一部分農村貧困人口住危房,所以2019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作為一項新的任務。第六次領導小組會在這方面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要求相關的國務院牽頭部門擔負起各自的責任,牽頭摸清底數,出臺政策,指導各省加快解決這些問題。
歐青平指出,除以上幾個方面外,還要繼續解決好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轉變作風永遠在路上,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能力,也是現在要解決好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