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好奇號:6-15歲,應該給孩子真正影響未來的能力

2020-11-05 少兒閱讀匯




[ 為什麼要給孩子看科普?]


我們給孩子讀科普,是因為不想在他問為什麼的時候,因為自己能力的不足,掐滅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和熱忱,因為想要在小時候,給他不設限的空間和一種學習探索能力,陪他度過一生。


更因為孩子喜歡,因為孩子看到它時,眼裡的光彩,和掩藏在光彩背後閃閃發光的好奇心和同樣閃閃發光的未來。海底、太空、古墓、恐龍......一幅幅精彩的圖畫,一個個了不起的知識,締造孩子不一樣的世界和思維方式,這對未來無疑是有著巨大影響的。


今天小志推薦兩本近年來賣的最好的少兒科普雜誌《萬物》《好奇號》。


01

《萬物》



如果你經常答不上來孩子的「為什麼」,那一定需要這套雜誌——《萬物》誕生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之中,主要解決媽媽們「如何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創造力?」的問題。


  • 七大領域,萬物知識,艦船、太空器、古生物、海底......全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



  • 3d的圖解世界,解構機器人、航空器、艦船、地質以及生物的奧秘.....



  • 還有令人讚嘆的高清圖片,高清實物圖、分解圖、示意圖,震撼的同時不乏藝術性



每期還有有趣的互動,腦洞大開的思維挑戰,加上強烈的視覺衝擊,有趣的科學解構。把傳統的科學灌輸,變成一場主動的探索,讓枯燥的科學原理在這裡散發著不一樣的活力,讓孩子從強行灌輸知識,學會自己去書裡發現。


01,完整的知識全局觀,用視野影響未來


《萬物》原汁原味呈現了英國原版《How it works》的內容精髓,涵蓋了環境生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七大學科,信息量非常豐富,內容廣博,又夠前沿、夠有趣,時效性強又有深度。不管你是科技控、天文控、歷史控....無論哪一種都能在《萬物》中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



02,拆解萬物,一張圖也能看懂科學


《萬物》就把科學拆給孩子們看——圖解科學,三維視覺:用大開頁的三維視覺圖把新鮮的科學、複雜晦澀的科學原理「拆」開來看,將複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活潑有趣的圖解,直擊細節、生動易懂,適合任何年齡,讓孩子直觀了解科學機理,像解剖師一樣,自己去尋找答案。



不管是多複雜的概念,都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一層層解剖,酷炫刺激抓眼球,又比較適合孩子的形象記憶,可以充分滿足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刺激持續的好奇心。


03,對標理工科目,為理科學習打下基礎


《HOW IT WORKS》的內容本來就是同步國外k12科學教育的範圍,我們也能看到搬進中國的《萬物》同樣可以對標國內中學課程中的所有理工科目知識點



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相關的知識都有跟課本對應的部分,然後用思維導圖、3D拆解、等形式展現,可以幫助孩子擴展課外閱讀內容,掌握課內外所需的科學知識。



相對課堂的枯燥知識點,雜誌對科學知識的講解語言簡練、邏輯清晰,三言兩語就能抓住核心,對前沿科學的介紹「切中要害」,既能拓展知識,也容易吸引孩子產生興趣,8歲以上的孩子都會喜歡。


02

好奇號


《好奇號》的內容全來自Cricket Media旗下幾大不同領域的重點刊物,雜誌原汁原味展現了Cricket Media家4本經典童書精華,是專門針對6-12歲孩子的國際通識科普雜誌。


1,128頁超大容量,一本頂五本


《好奇號》的內容選自Cricket Media旗下四大不同領域的重點刊物:

世界文化類的《Faces》

少兒科學類的《Muse》

少兒科普類的《Ask》

兒童文學類的《Cricket》



這些都是美國中小學生的家中常備刊物!而雜誌的所有譯者都來自985高校、國外知名大學以及中科院等一流科研院所,他們幾乎是原汁原味展現了原版完整的精華內容。現在購買,就相當於用一套雜誌的錢買到4套雜誌,簡直不要太划算!


2,「超有料」科普通識讀物


翻開雜誌,我們可以看到五大板塊,每個板塊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用幾十頁的版幅展開,把一整本雜誌的內容搬過來,從多個角度讓孩子全面而深入地探索一個科學、文化或歷史問題


全書用<故事+提問>的形式串起科普知識,有料又有趣,都不用擔心孩子讀起來有壓力。再加上雙語冊子,還能助力孩子的英語學習!


3, 啟發式閱讀理念,主題建立孩子的科學體系


在閱讀設計上,雜誌延續了Cricket Media一貫啟發式閱讀的理念:大量使用問句,並且設置與主題匹配的互動欄目和實驗欄目。既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也鼓勵孩子們去思考、動手、探索,通過啟發式閱讀、主題化探索,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



雜誌每個板塊一個主題,每個主題用幾十頁的版幅展開,每看完一個主題,孩子不止能對這個內容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學到很多知識,更是可以學會分析探索、搭建體系,解決問題。



4,科學+藝術的炫酷圖解,從視覺開始讓小腦袋停不下來


拿到書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緻,128頁的份量加上脊裝的樣式,讓它像是大開本裡面的紳士,外表優雅,內涵豐富。翻開每一頁,看到的就是各種精美的動物照片、環境照片、衛星照片、以及專門製作的彩繪圖,絕對的抓眼球,孩子們怎麼看都看不夠。


有高清的野外動物實拍圖,清晰到絨毛可見的動植物圖片;大開幅的圖解科學,一張圖就能把科學說清楚;還有震撼的衛星航拍圖,展示太空異彩;精妙無比的科技設備和彩繪散發著科技的魔力。



從太空科技到文明探秘,從史前巨獸到數字智能;聊科學聊歷史、聊生命聊文學;雜誌總能發現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地方,不僅知識全面,而且孩子們超級喜歡。每期的中英雙語讀物,還能給孩子提供純正的美式英語語境,幫助孩子更好學習英語,提升競爭力。這樣的一本雜誌,值得訂閱!


閱讀這樣的科普雜誌可以讓孩子看見更大的世界,也可以:


1

提升科學素養,增加思維能力,同時激發創造力和探索欲。

2

擴展全球視野,建立知識體系,提高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改善閱讀質量,充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現在《萬物+好奇號》還可以組合訂閱哦!

懶得挑書,選書憂慮?

一套搞定全球頂級科普


相關焦點

  • 全球科普熱銷《萬物》:點亮孩子的未來,一本解決所有為什麼
    >● 出版單位:《環球科學》雜誌社● 紙張/開本:全彩環保印刷 、大16開  ● 頁碼:88頁● 適讀年齡:8-15歲現在下單贈送萬小物實驗科學課+萬物有科學音頻故事+萬小物好奇大冒險漫畫別冊01一本解決孩子所有的為什麼科普完整的知識全局觀,用視野影響未來《萬物》原汁原味呈現了英國原版《How it works》的內容精髓,夠廣博、夠前沿、夠有趣、又夠有深度。
  • 好奇號 | 美國頂尖科普雜誌Cricket中文版,點燃孩子求知慾
    >2-6歲:孩子·萌3-7歲:幼兒畫報二、自然科普類:三、英文科普類:4-10歲:high five6-12歲:highlights很多媽媽都想給孩子選套國外科普雜誌,但是國外原版科普雜誌通常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要求比較高,雖然同樣是6-12歲的,但是很多好的優質的內容因為語言有點難,孩子讀起來很吃力
  • 最受歡迎的科普雜誌《萬物》來啦 幫助孩子連接真實的世界
    克隆器官,火星移民,量子計算…….什麼樣的孩子才能適應新世界的挑戰,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成為那個改變世界的人?答案是,他一定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的人。好奇心,是引領孩子走向未來的航道。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幫助他們保有好奇,讓他們與擁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人一道成長,不斷驅動自我,探索萬物。
  • 風靡全球的《好奇號》登陸中國!擴展視野,讓娃擁有更大格局!|團
    6-12歲,正是娃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知識充滿渴望的時候,這時候抓緊通識教育,讓娃先人一步擁有未來競爭力。國內的通識教育不成熟,通識讀本也很少,很多父母有這個意識也找不到方法,但幸運的是:國際大牌Cricket Media版權下的第一大通識刊——《好奇號》雜誌,已經在中國出版了。這本引入Cricket Media版權的《好奇號》無疑會成為繼《萬物》之後的少年第一通識讀本。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閱讀+科普,7-12歲最應該看的兩本雜誌!
    在孩子發育的每一個黃金期,父母都要把握住機會,輔助孩子的技能發育,7-12歲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父母,尤其需要抓緊。這時候給孩子看的書不止影響孩子的未來格局,更是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養成習慣的關鍵。那麼抓住黃金閱讀期,什麼樣的書才應該是首選?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其實這和孩子的心智成長是分不開的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好奇心,叫做知識性好奇。好奇號之所以會叫做火星車,是因為其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汽車構造差不多,是靠6個大輪子作為動力輸出對象的。當然這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這6個車輪都能保證同時接觸地面。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其實這和孩子的心智成長是分不開的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好奇心,叫做知識性好奇。顧名思義,知識性好奇主要是面對那些自己能看到,卻不知道為什麼的科學現象產生的。畢竟這趟旅程至少需要6個多月的時間,而且去了就再也沒辦法回來了。所以火星探測車應用而生。好奇號全稱好奇號火星車,是美國NASA研發的目前人類能夠製造出來的,功能最全面,技術最先進,體積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測器。可以說好奇號承擔起了很大一部分我們人類對火星的研究任務。
  • 3-6歲的孩子應該重點培養哪些能力,附繪本選購要點(上)
    3-6歲期間,個體的身體、心智、神經系統等發展迅速,並在周圍人、環境、事件影響下逐漸形成穩定心性。這兩方面發展情況足以影響人的一生。父母在這個時期給孩子創造怎樣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施加怎樣的教育,非常重要。這個時期,孩子需要發展的能力多不勝數,當然大部分只要順其自然即可達到後天發展需要,只有少部分能力需要從小加強訓練與培養,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發展有更堅實的基礎。
  • 6歲前數學啟蒙,應該堅持訓練娃的空間認知能力
    培養空間認知能力,需要抓住6歲前的時間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詹姆斯提出:學前教育可以最好地促進孩子未來空間能力的發展。早期發展的後果不僅使人們在起步的第一步中處於有利位置,而且還影響隨後學習的選擇性和吸收性,這是內部因素,會逐漸形以滾雪球式發展。
  • 三聯《少年》|9-16歲,思維的培養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能力
    ▶ 9到1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對世界最感到迷惘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情緒、心智開始在荷爾蒙的驅動下,經歷一些他們自己都不明了的變化。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學習。小時候,母親的床前故事讓一個孩子愛上詩歌,但如今我們卻任憑他們在學校裡,因為「做學」的壓力,學會痛恨閱讀和書寫。這樣,真的值得嗎?
  • 還有美國國家地理、好奇號!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成為頂尖工程師、人工智慧專家或是矽谷精英,甚至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其實孩子們天生就自帶好奇心屬性,如果爸媽能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能給孩子們更開闊的眼界,就能幫助孩子擁有更大的格局。真正的理工學霸,大多不是上大學才接觸到專業學習,而是在廣泛的閱讀和探索中,鎖定了志向。
  • 未來孩子最需要:6大技能+8個關鍵年+10種能力,父母須知道
    一.未來孩子最需要的6大技能是什麼?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著我們的生活。陳一丹認為教育應該培養年輕人的六大技能:第一是跨學科的人才;第二是創新和分析能力;第三是企業家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冒險精神和責任感;第四是掌握數位技術的能力;第五是全球的意識;第六是人與人合作的能力。陳一丹認為科技對教育的未來有兩個影響。
  • 《好奇號 2020》| 美國家喻戶曉的《蟋蟀》雜誌出中文刊啦!(本文可定英文原版)
    適合6-14歲孩子,跟《萬物》相比,適合自主閱讀能力強的孩子;5、討論的議題、話題緊扣熱點,孩子能了解最前沿的科學人文發現 ;6、圖文並茂,非常吸引眼球,孩子愛不釋手。雜誌名稱:《好奇號》出版社:少年先鋒報社刊期:12期/年語言:中文頁數:約128頁/冊推薦年齡:6~14歲288元/12期(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1969年,美國「水手5號」和「水手6號」飛船再次掠過火星,對火星地表拍攝了200多幅照片。進入新世紀後,2003年,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分別於6月和7月發射升空。它們都成功登上火星,對火星巖石和地貌開展長達七八年的漫遊考察。
  •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7-12歲最應該看的兩本雜誌
    這時候給孩子看的書不止影響孩子的未來格局,更是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養成習慣的關鍵。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套7-15歲孩子們最喜歡看的科普雜誌和兒童故事:圖解科普的《萬物》+跟孩子對話的《米小圈》,一本科普一本閱讀,都是童書領域最火爆的一套。
  • 6歲前孩子應具備5種能力 選對幼兒園很重要!
    孩子的學前教育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呢?我們家長應該在早期教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6歲前孩子該具備的能力學會表達、思考、實踐、協作和創造瑞士兒童第一協會秘書長Monica Shah Zeeman女士告訴我們,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需要培養5種基本素質:首先要有一個開放性的思維,他們不僅要玩耍和實踐操作,還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他們必須學會傾聽,觀察周圍的事物;其次要有思考的能力
  • 改變孩子未來的十種基本能力
    4.嘗試新事物,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一直強調所謂競爭力,但對家長而言,要如何才能培養小孩的競爭優勢?難道一定得透過課業競爭或是工作競爭取得優勢?其實在生活裡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具有優勢的一群。
  • 讀過這些書的孩子,思維和格局甩同齡人幾條街
    谷歌的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曾說,對科學的探究和思考是創造力的源泉,真正的教育,是獨立和創造。科學雜誌,正是孩子獨立探索世界的第一扇窗,打造思維能力的基石。而且對孩子來講,未來該學什麼、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並不是等到18歲才定型的,而是萌芽於更早的時期。真正的理工學霸,大多不是上大學才接觸到專業學習,而是在廣泛的閱讀中,鎖定了志向。
  • 力豆:交互式閱讀提升孩子未來學習能力
    閱讀能力決定未來學習能力閱讀是開發孩子天賦的保證。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開發90%,甚至更多。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往往能厚積薄發。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必要的。一旦孩子的思維版圖被打開,就會很自然地建構起事物、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 培養3-6歲孩子的創造能力,從培養「思維能力」開始
    其實這種創造力源自於他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培養一個孩子的創造能力,要從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開始,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3-6歲的孩子尤為重要。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具體分為邏輯思維能力、認知思維能力以及直覺思維能力,這三種思維能力都是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