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5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聚焦空氣汙染防治,中文口號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化石燃料等造成的大氣汙染每年都會在全球奪去700萬人的生命。在杭州舉行的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現場,與會各方呼籲全球攜手應對空氣汙染。

生態環境部今天還發布了《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這是我國首個闡述2013年以來空氣治理改善成效報告。數據顯示,六年來,我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重汙染發生頻次和汙染峰值明顯降低。

報告顯示,2018年,最初成為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48%、39%、32%。珠三角PM2.5濃度從2015年起連續四年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其中,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去年重汙染發生天數和持續時間大幅減少,已經從2013年的58天降到2018年的15天,減少接近四分之三。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聯合攻關中心主任李海生介紹:「過去六年來,中國在GDP消費增長39%、能源消費總量增長11%、機動車保有量增加83%的同時,首批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的74個城市2018年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分別下降42%、68%。」

NASA衛星遙感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8年,我國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垂直柱濃度總體呈顯著下降趨勢。其中,二氧化氮垂直柱濃度下降20%,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分別下降27%、34%和24%。李海生說:「2013到2018年間,中國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煤炭消費總量出現拐點,以二氧化硫為例,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26%。2018年首次實現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濃度達標。」

與此同時,我國目前整體仍處於空氣品質快速改善通道,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透露:「2019年1-5月,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持平。其中,北京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12.7%。」

報告還首次以蘭州為例披露空氣汙染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數據顯示,蘭州2012至2013年秋冬季(當年11月至次年3月)以來,蘭州PM2.5濃度下降13%,全市城鄉居民呼吸系統疾病就診病例減少25%,就醫費用下降52%。

世界銀行中國局國別業務主任戴柏樂表示,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不少國家對分享中國成功經驗的興趣日益濃厚。

戴柏樂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許多非常好的規劃。像是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已成為全球領跑者。除此之外,中國大力推行河長制、湖長制,這些都是非常創新的體制安排。下一步重要的是,落實這些措施,確保跨部門和跨區域協調。」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成了「天地空」一體化檢測體系,大氣汙染防治目標任務的落實和考核得到強化。去年5月,生態環境部對未完成2017到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任務目標的陽泉、邯鄲、晉城三地政府進行約談,並實施環境限批。

但報告也指出,我國尚有六成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未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要求,與世界衛生組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準則值還有較大差距。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加大力度推進藍天保衛戰,將通過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促使相關治理措施落到實處,「針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部門和企業,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統籌安排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等強化監督。」

相關焦點

  • 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向世界展示「中國藍」!GDP較2013年增長39% PM10...
    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向世界展示「中國藍」!當天在杭州舉辦的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指出,2013-2018年間,中國大氣汙染物的排放量明顯降低,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改善。《報告》在開篇序言中回顧,2013年年初,中國北京、河北等地遭遇持續霧霾;10月以後,霧霾又蔓延開去,從東北到華南無一倖免。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標準修改單
    按照《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和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修改了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規定,並修改完善了相應的配套監測方法標準,實現了與國際接軌。
  • 今年北京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是什麼?生態環境部給出一個指標
    對此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解決傳輸通道上的汙染已經成為當前北京空氣品質改善的當務之急。今年北京能鞏固住51微克/立方米,就是最大的勝利。這也是以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倒逼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優化調整的一個典型案例。劉炳江坦言,北京已經可以宣布徹底解決燃煤型汙染,同時對於機動車的治理措施也是非常精細化、精準化。北京自身的減排量已經不足以支撐空氣品質PM2.5的大幅下降。影響在哪?就在大氣傳輸通道。
  • 環境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擬修訂 實現與國際接軌
    2018-07-21 15:42 | 生態環境部網站《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修改單主要內容是修改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規定,實現與國際接軌。
  • 生態環境部發布主題宣傳片《打贏藍天保衛戰》
    生態環境部發布主題宣傳片《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9-05-31 16:24:36來源: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2020世界環境日:空氣品質有改善麼?解讀最新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去年世界環境日由我國主辦,主題正是「 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呼籲世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技術,以改善世界各地城市和地區的空氣品質。近年通過對大氣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倡導使用新能源等的方式,使我國整體空氣品質有了極大的改善。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2019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中,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對近年來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的背景、措施、成效等進行系統總結。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間,在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發展的同時,中國環境空氣品質實現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明顯好轉。
  • ...年度環境狀況公報發布——水環境質量持續高位改善,空氣品質...
    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清廢四大汙染防治攻堅戰,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 《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9》 在南京發布
    報告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經濟研究院院長蔡銀寅代表學校向與會領導贈送了《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8》精裝圖書。同時,主辦各方還發起了「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實踐活動。「中國大氣環境利用現狀調查」 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8》指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得不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才能獲得好的空氣品質時,大氣環境的稀缺性就凸顯出來了。
  • 環境部首次對全國169個城市空氣品質進行排名
    生態環境部今日發布了2018年6月和上半年(1-6月)空氣品質狀況。就其中擴大全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範圍的原因、原則和方法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
  • 中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7月30日,上海空氣品質達優,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王 岡攝(人民視覺)每天早晨8︰00,75歲市民王汝春都會站在自家陽臺,面向西拍攝一張照片。自2014年初至今,風雨無阻。2013年,北京啟動監測PM2.5,「十三五」期間,北京全力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藍天保衛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58微克/立方米;2018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2019年,這一數字進一步降低到42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9月,北京累計優良天數197天,同比增加32天。過去,中國的大型城市和工業城市飽受空氣汙染困擾。
  • 生態環境部:前11個月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前11個月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生態環境部昨晚通報,今年前11個月,全國空氣品質和水質狀況改善明顯。  1至11月,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1至11月,石家莊、太原和唐山市等城市空氣品質相對較差,海口、拉薩和舟山市等城市空氣品質相對較好。
  • 生態環境部:關於徵求《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大氣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7月6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徵求《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內容如下:《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18年7月3日附件1徵求意見單位名單1.機關各部門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4.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 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一季度環境質量數據和今年重點工作
    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一季度環境質量及重點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國甘肅網4月10日訊(本網記者 張蘭琴 實習生 迪麗扎爾·加帕爾 文/圖)記者從4月10在蘭州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蘭州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創七年以來同時段最佳
  • 每日一詞∣生態環境質量 environmental quality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國338個城市平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圖片來源:新華網【知識點】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7月21日向媒體通報,《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修改單主要內容是修改標準中關於監測狀態的規定,實現與國際接軌。現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於2012年2月29日發布,自2013年起分批實施,2015年在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實施。標準發布實施以來,有力引領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和環境管理轉型,對制定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促進全國和重點區域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環境空氣氣態汙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和《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大氣汙染 中國大氣汙染狀況有序改善中
    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大氣汙染 中國大氣汙染狀況有序改善中  Winnie Lee • 2019-06-05 13:44:07
  •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
    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效,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