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李白朋友圈的第一不是杜甫?這個人你可能意想不到!

2020-12-22 三閒說

第五 孟浩然

李白的偶像,謝朓是一個,孟浩然是一個。李白的相思給了孟浩然。

早年為了和孟浩然見面,聽聞孟浩然會路過武昌,李白還專門趕過去見偶像,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誕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浪漫主義詩人的思念之情,怎一個高調了得!

孟浩然真是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筆觸、用田園詩人的名號,哄騙了我們好多人。他才是和李白一樣的性情中人,個性鮮明,最喜呼朋喚友,杯盤交錯。

朋友請他喝個酒,好山好水好多酒,愜意、自然。孟夫子也不管誰是主人,直截了當地說:「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等到重陽節的時候,我們還一起在這裡賞菊花喝酒啊,炸雞啊啤酒啊都可以啊。

貶後回京的王昌齡,繞道去看望孟浩然。這時候孟浩然身患疥瘡,不能吃海鮮、鵝肉,但他的性格不允許啊。

一番豪酒下肚,杯盤交錯,幾天後,王昌齡上路,孟浩然去世。

都說王昌齡「失孟交李」,失去了孟浩然這個朋友,交到了李白這個朋友,李白又何嘗不是「失孟交王」呢?

整個盛唐,群星璀璨,可又有幾個能如孟浩然,和李白一樣性情相投?

當李白人生的最後,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人來人往的人生終於安靜下來,繁華洗淨的時候,他會不會想起當年那個性情和自己最接近的孟浩然?

那一天,時值煙花三月,地處黃鶴樓上,故人相逢,互訴思念。

第四 賀知章

李白的一生,雖然終究沒有實現兼濟天下的儒生夢想,但他會永遠感謝一個人,他人生中的貴人——大他41歲的賀知章。

當83歲的賀知章出現在42歲的李白的人生,幹謁了無數名人的李白終於要迎來轉機了。

賀老師大腿一拍,「你不是人間的凡人,你是神仙下凡呀!」於是,李白從此稱為「謫仙人」。

賀老師腰間御賜金龜一摘,「諾,這是酒錢!」於是,金龜換酒傳為佳話。

謝謝賀老師,在偌大的長安城,終於有人真正懂李白,欣賞李白,千方百計推薦李白,幫助李白。

既然一見如故,為什麼讓我們這麼晚才相見?不然怎麼叫忘年交!

過不多久,賀老就告老回鄉了。過不多久,就聽到賀老去世的消息了,小李的內心哭得稀裡譁啦。

對酒憶賀監(節選)李白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土。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第三 杜甫

李白這樣極盡誇讚之能事,贈詩汪倫,一定會讓小迷弟杜甫欣羨不已。

李白在長安不到三年,雖然混到了唐玄宗身邊,可是天生傲骨的他,怎能忍受只是給皇帝寫詩取樂的身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出走長安,何等落寞,所幸傲骨還在。

744年,歷史讓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見。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千丈」。感謝時光,讓中國歷史上兩個最偉大的詩人,完成了歷史性的相遇、相處、相知。

杜甫追隨李白的腳步,同遊山東,喝酒、作詩、大被同眠。高山流水,令人欣羨。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唐詩的歷史,終於沒有遺憾。

杜甫小李白一輪12歲。但杜甫可以叫老杜,李白從來不叫老李。因為杜甫不曾年輕,李白從未老去。

但老杜只有在李白面前,活脫脫一副小迷弟的形象。相處的時光,互相作詩戲謔。

一個道:「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李白《戲贈杜甫》)

一個回:「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分別之後,對白大哥高山仰止的杜甫,思念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春天、秋天、冬天都在想,做夢、送別友人也會對李白害相思,前前後後一共寫了15首詩思念李白。

我行我素的李白,回贈了兩首給杜老弟。始終是一個拒絕長大的孩子。

第二 汪倫

在一次最特別的告別儀式上,李白又讓汪倫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為李白的死忠粉,汪倫為了見到心中偶像李白,設局邀約。李白沒有抵擋住「十裡桃花」的美景,期待於「萬家酒店」的美酒,欣然前往。

但是,「萬家酒店」是萬姓人家開的酒店,「十裡桃花」是十裡外的桃花潭。

雖然被騙,但有一個人無求於他,卻這麼懂他,欣賞他,理解他,帶來的是愜意、放鬆,一掃離開長安後的陰霾。

甚至在他離開的時候,汪倫在岸上用最特殊的方式送他,唱歌,跳舞,別開生面。

粉絲和偶像的見面會,變成了兄弟間有趣的相處。

第一 丹丘生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因為《將進酒》,岑勳和元丹丘,在這場中國文學史最偉大的酒局上,以「岑夫子」「丹丘生」之稱,留名千古,紅遍中國,霸居李白酒友榜之首。

元丹丘,不是一個詩人,卻是李白朋友圈中互動最多、私聊最多的TOP1。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旅遊,一起喝酒,一起修道。

元丹丘不僅是李白可以肆無忌憚分享秘密的人,更是可以口無遮攔的吐槽對象。

他也是李白一生中最了解他,最不遺餘力幫助他的人。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知己,花式吐槽一哥李白的人生,出想兼濟天下,退而隱居煉丹,把「年少輕狂」延長到「一生輕狂」。

最意外!王維

同年生人,同在長安一段時間,一個詩仙,一個詩佛,盛唐最頂級的兩個詩人,都是孟浩然、杜甫的朋友。

可是,李白和王維,從來沒有出現在對方的朋友圈,不評論、不點讚。即使在同一個群裡,也絕不搭話。

吃瓜群眾們挖掘著各種蛛絲馬跡,希望發現他們曾經互動的痕跡,然而沒有,絕對不給機會。

或許真的是玉真公主的原因,或許互相恃才傲物,或許沒有特別的原因。

不需要刻意,剛剛好見上了就順其自然,剛剛好錯過了也不強求。

就像詩仙和詩聖的會晤,讓唐詩的世界沒有遺憾,詩仙和詩佛的沒有交集,或許反而是留給唐詩的遺憾美。

相關焦點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的年輕時期。「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邱旁」(《壯遊》),這是杜甫的青年時期。這都是詩人自己的說明,不是後人的推測之詞。
  • 李白的朋友圈有多大?
    李白是孤獨的,其實,天才都孤獨;天才孤獨,也有充滿能量的朋友圈。他就是詩聖杜甫,那年他33歲,比李白小了11歲,我們已經不知道那一次是誰約的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杜甫是極其傾慕李白的,那時候李白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還籍籍無名。那天,李白與杜甫,唐詩天空中最耀眼的兩個星辰交匯,還有高適。他們三個人在開封、商丘一帶登臨懷古、把酒論詩,一起過了一段時間。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雖然李白和杜甫接觸的時間不如元稹和白居易在一起的時間多,但是這一對CP他們的名號比元白還要響得多,所以李杜相互寫的詩歌也總能引起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好奇。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人稱「謫仙人」,是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人們授予他「詩仙」的桂冠,他的詩猶如他的人一樣,給人飄逸不凡的感覺。
  • 杜甫寫給李白的第一首詩,生動刻畫了李白傲岸、狂放的精神品質!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與杜甫在山東兗州分別,杜甫寫下了第一首贈與李白的詩(現有資料顯示是最早的),用詞淺顯,但是卻將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風貌刻畫的入木三分:——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
  • 讓李白、杜甫都甘拜下風的詩,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乃至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他們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是中國古代文學星空的雙子星座,光耀千年。然而,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李白和杜甫雖然都很厲害,但是也有很多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並不比李白和杜甫遜色,甚至還有可能略勝一籌!
  • 唐詩三百首中排名第一的七律,非杜甫的《登高》莫屬
    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排名七律第一,在全唐詩乃至所有詩中就都能排名七律第一了。詩歌的體裁不同,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等多種,其中以五言和七言為多見,四言、三言、六言等比較少。在古詩的範圍內,沒有人能和李白比,在律詩的範圍內,沒有誰能和杜甫比。
  • 高適樂觀,杜甫悲觀,李白顛覆三觀
    他已經退休了,身染重病,你還讓他去打仗。士兵長期沒有訓練,刀槍都生鏽了,也不發軍餉,這仗怎麼打?」玄宗:「不是有十萬大軍嗎?」高適:「老闆,你讀過杜甫的《兵車行》《石壕吏》嗎?老頭老太太都拉上戰場啦!」玄宗一臉憂慮:「咋整?」高適:「趕緊把國庫的錢拿來,招好兵、買裝備。」
  • 《我的大唐我的詩》:李白與他人才濟濟的朋友圈
    這句詩是形容誰的呢,想必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這正是李白的鐵哥們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專門描述李白的詩句。李白的一生,得意時「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浪跡天涯時「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傷感時「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開心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但無論他的生活多麼崎嶇坎坷,但他的朋友圈陣容可謂浩大,不得不提。
  • 大數據採集,杜甫和李白是CP還是單相思?
    當然我們還可以分析一下其他維度的數據,比如成立的時間,幾星級好評的基金等等~找到最強基金根本不是問題,俗話說得好,人不理財,財不理你啊。>不錯,杜甫確實寫了12首與李白有關的詩,而李白則只有3首與杜甫有關的詩。
  • 李白朋友圈裡發詩文這麼得瑟,他的真實人生究竟怎樣?
    李白服喪痛哭,並且按照蜀地的習俗殯而不葬,也就是把屍首存放在洞庭湖畔,等過幾年再扶棺落葬。幾年後,李白回來尋找,發現吳指南筋肉尚在,於是掏出刀來,剔掉筋肉,把骨頭洗乾淨,打成一包袱,隨身攜帶,跋涉回家鄉。大唐的第一機會一定在長安,李白跟許多人一樣選擇了長安漂。仗著數不清的銀子與天天喝得爛醉如泥的愛好,李白迅速在長安城裡有了一批官場上的朋友圈。
  •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中國的詩詞文化一直是享譽社會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而在唐朝宋朝是中國詩詞文化發展最牛的時代。A.安史之亂沒有發生,大唐再強盛一百年;B.子女健康長大,無人餓死;C.一生富貴平安對於A,我相信杜甫的人品;對於B,太過考驗人性我不想探究;對於C,我相信杜甫的選擇,一定不是放棄詩歌。所以,同情?不,比起晚年壓抑的王維、後來官高的岑參、一直不知往何處去的李白,杜甫才是那個難得的、在大唐詩人中真的成就了自己的人。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懷李白》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李白《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為什麼杜甫對李白「愛得深沉」,李白給杜甫的詩卻寥寥幾首?有專家分析,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成名也比杜甫早得多。
  • 李白、杜甫、白居易若同時參加殿試,誰能及第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他們都有遠大志向。李白曾寫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豪言壯語。杜甫更是以憂國憂民著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今天讀來,還讓人印象深刻、感動不已。至於白居易,也是入世之人。
  • 李白遇見杜甫,忍不住調侃:你怎麼這麼瘦了,是寫詩累到了嗎?
    據說這首詩是李白在公元746年的秋天與杜甫第三次相遇時為杜甫所作,整首詩運用詼諧的語言將杜甫的形象刻畫的生動而又傳神,讀後令人感到難以忘卻。《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 王者榮耀:李白的迷弟原來不止杜甫,曜才是第一白吹啊
    說到李白的粉絲,大家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應該是杜甫的身影。什麼"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或者"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等,除了杜甫憂國憂民的形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憶李白","思李白","贊李白"了吧。
  • 日本全民最膜拜的一個人,在日本紅了幾千年,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
    日本全民最膜拜的一個人,在日本紅了幾千年,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存在,大唐是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所以,日本這個有些厚臉皮的國家,十分的迷戀唐朝的文化,可以說是唐朝的資深小迷弟。不過,日本迷的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
  • 罵李白寫詩差?是杜甫不在了,給你們的勇氣嗎?
    喜愛古詩的人,都知道李杜之爭。這兩位千年前的詩壇大佬,一直在被時代爭論,到底誰的詩造詣更高一些。我們知道,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兩人關係也比較好,杜甫更是李白的粉絲,非常喜歡李白的詩句。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兩人交織千年的情感,也在現代組成了cp。
  • 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詩人們已經吵了一千多年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他們可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不過以百弟的水平實在是說不出誰更厲害一些 但是百弟發現歷代的詩人們也在爭論這個問題而且「吵」起來就是上千年 百弟這就帶著大家看看他們的意見最早提出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這個話題的,是中唐的著名詩人元稹。
  • 李白如星,杜甫如燈
    在我看來,李白和杜甫的詩歌,就猶如星河與油燈,前者照亮心靈,點綴夜空,供我們仰望和讚嘆;後者照亮眼睛,溫暖屋廬,讓我們好好生活。在我剛剛讀得懂一點點詩歌的時候,我覺得李白是我的偶像。因為透過他的詩歌捉摸生活,生活是奇妙的,像印象派的畫,什麼規則、形狀、線條都不重要,只留下光芒和色彩。「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 讓李白告訴你,為什麼好朋友會慢慢變淡?
    我們漸行漸遠,你的朋友圈裡,越來越多我不認識的人,你說的事情,跟我越來越不搭,你的情緒,我越來越無法參與。我們漸行漸遠,是你組了新QQ群,卻沒有拉我進去。我心向山,君心向水。還好,我們漸行漸遠,並不代表我們就不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