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等得已經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貿大終於在凌晨出了名單。雖然從開始備戰到錄取大約經歷了一年半,中途甚至還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最終我還是堅持到了這場持久戰的勝利,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
我出身校雖為普通二本,但仍然能成功上岸貿大,所以志願衝這所學校的同學無須太在意「我出身不好能上211,985嗎」此類的問題。之前好幾屆學長學姐中也有不少雙非出身的,甚至還有跨考的前輩成功上岸的。本科院校已經成為過去,她成就了現在的你,未來還是要靠自己把握,當下腳踏實地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實力也並不強,大三上半學期才過的N1,分數也不太高。學校沒有組織專四專八的考試,所以自己也沒考。如果要問為什麼考日語翻碩,首先因為自己挺憧憬翻譯這個職業,然後也很喜歡日語(當然英語不好也是一個原因)。
總之,考研確實要揚長避短,儘量選擇適合自己和自己擅長的,這樣備戰過程中才不會感到枯燥,更容易提高上岸機率。
擇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選這所學校是經過深思熟慮,下功夫調查了一番才決定的。希望大家在擇校時首先摸清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水平,估計自己經過努力後能最高達到什麼水平,選擇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以防目標過大給自己日後備考造成壓力,目標過低而又讓自己在備考時懈怠。
另外,要排雷一些嚴重歧視雙非院校學生的、不保護第一志願的院校,防止到時候功虧一簣。如果有精力的同學可以具體了解下學校初試考察側重點,複試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篩選出更適合自己的院校。比如當初我第一個心儀的院校是北二外,但了解到複試會考察英語聽力和口語,感覺自己就算初試過了也會栽到複試上,於是立馬放棄了。如果定好了學校,就堅定決心開始備戰吧。
我是去年寒假決定下來目標院校的,之後便地毯式搜羅經驗帖。考研幫、貼吧、知乎、微博、QQ群、微信公眾號,能利用的都利用了。我在看完貿大的經驗貼後還看了看其他院校同專業的。強烈推薦初心聯盟這個機構,簡直不要太良心,他們的一些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總會分享很多乾貨,經驗貼也不少(不是打廣告)。
在正式備考前一定要做好周全的準備工作,備考時才不至於慌裡慌張。找幾個近年剛上岸的學長學姐,可以在日後有問題諮詢他們。當然一定要態度誠懇,而且不做「伸手黨」,能自己稍微下點功夫解決的儘量自己解決,比如招收多少人啊,招錄比啊,這些能自己找到的就不用煩擾他們了,畢竟前輩的時間也是很寶貴滴。如果聯繫到的學長學姐並沒有那麼熱心,也要發自內心地表示感謝。因為他們其實並沒有義務幫助我們,更別說無償了。
然後關於參考書的購入,我沒有從前輩那裡買,因為喜歡空白沒有筆記的感覺。除了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書是入手的新的,還有一些感覺用處不大但是也需要的書,是從T寶上找的筆記很少的二手或者海賊版(一來因為很多書確實絕版了,二來為了節省開支)。
此外,學校官網上提到的參考書中可能有基本上不怎麼考的,或者他給出的還遠遠不夠,這就還需要多看看上岸經驗貼中對參考書的選擇。但是注意,並無必要把所有人推薦的都買個遍,因為重在精而不能貪多。
此外,真題非常重要!真題在手,我們就無須摸著石頭過河了。還好貿大會公布每年的試題內容(大約十月、十一月份),可以到學校指定的地方或者一些機構購入(學校不公布參考答案)。
一、政治
雖然我是文科生,但是政治並不好。建議政治無自信的童鞋最遲在暑假開始複習。這門我只考了60分,所以給不出很好的建議,但是大家可以多看看政治大佬的帖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我主要用的肖秀榮老師的資料。
前期打基礎的時候,我用的肖秀榮精講精練配合徐濤的網課視頻,聽課時在精講精練上劃重點,補充書上沒有的。聽過一章後要馬上做對應的1000題練習題(主觀題可以不用做),注意一千題之後還要二刷三刷,因此建議做題時不要將答案寫到書上。而且每次刷題要把錯題做標記,方便複習時查漏補缺。每次核對答案時,錯題一定要在書上找到知識點,弄清楚出錯原因,還要做好筆記。
我貌似是九月份才做完第一輪政治複習,算是挺落後了。接著就二輪三輪的複習,鞏固知識點,最起碼要到隨便一個內容出來你能大體知道在哪一章的程度。
之後11月份和12月份我用了肖四肖八,錯題當然也要反覆看。
主觀題我覺得單純依靠背誦肖四肖八是行不通的,應該在熟悉知識框架的前提下掌握答題套路,靈活應用,死搬硬套不可取。因為今年背了好多沒有幾句話用上的我出了考場後很心塞···而且據說北京地區政治評分嚴格,所以主觀題要下點功夫。徐濤和腿姐等老師的題我沒有做過,也無法給出建議,因此大家應該多看看其他前輩的經驗。
此外考研第一門就是政治,一定要放平心態,不要緊張。我當天寫主觀題的時候著急,把第一題的第二小問寫到了第二大題上,最後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搬回去,浪費了不少時間。希望大家從我身上吸取教訓,上了考場後也要從容不迫,全力發揮。
二、翻譯碩士日語
這門課便是考察大家日語基礎水平了,貿大的題目中規中矩,不會太難。具體題型是語法選擇,閱讀和寫作。我建議大家有針對性複習,研究透徹每個題型的考法,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語法選擇題也不難,具體我用到的書為:
1.藍寶書N1-N5(備案N1時買的。可以方便查閱)
這個工具書估計大家也都有。有時候不太清楚的語法可能不是N1範圍的,我經常在N2、N3條目裡找到。
2.日語句型辭典(語法條目可謂很全,是大二時老師推薦買的)
3.日語句型地道表達500例中上級(圖書館借的)
這本書是拜讀了其他院校經驗貼才看的,包括了N1範圍外常考的語法,很有用。
4.也是藍紅寶書系列的一本語法題,忘記書名了,總之是紅藍條紋的封面。用來刷題不錯。
5.N1語法練習2000題(這個貌似滬江有資源,我當初不知道,是學姐無償分享給我的嘿嘿)
部分有答案,但不保證準確。網上找到資源後列印出來每天做幾頁,錯題全總結,勤翻工具書。無限刷題和不厭其煩去查閱也能提高自己的語法題準確率。另外,推薦大家一個APP日語語法酷,可以在忘記帶工具書時救急,這個APP涵蓋語法也挺全的。
6.專八模擬題,筆譯二三級模擬題,新完全掌握等等。可以去學校圖書館找語法題的書,多刷就對了。當然更要注重錯題複習,不要讓一個知識點反覆出錯。
(二)閱讀大約有四篇,難度適中吧
而且都是選擇題。我做題有個毛病,總以為會有回頭檢查的機會,第一遍做的時候不以為然,不確認的題就胡選一個。當然我也嘗到教訓了:記錯了收卷時間匆忙寫完作文就該收卷了,所有題目都沒有來得及檢查。忠告大家平時掌握好速度,認真做題,一步到位。
閱讀題其實說實話我練習不多,但是每道選擇題分值還蠻大的,估計我這門栽在這部分了。當初我就做了做專八,筆譯模擬題,N1真題(貿大考過九幾年、零幾年的),還有圖書館借的其他書。總之需要多練習。
(三)作文
作文題目今年是我與垃圾分類,前幾年題目也是這種類似「我與XXX」的,估計今年也是。我提前練了練貿大前幾年考過的題目,還自己擬了幾個,其中便寫過垃圾分類這個話題。沒想到居然蒙中了,拿到題時暗自竊喜。大家可以關注今年熱點問題,多練手。
此外不建議直接套用模板,因為千篇一律的內容老師應該是不願意看的。即使沒有寫作課,自己一定要在考前練上幾篇,寫完最好讓自己老師外教給改一下,如果實在找不到老師的情況下,可以活用一些網站進行自查。
推薦以下日語網站,我寫作文和論文就是用這些網站查找搭配和用例的:
http://nlb.ninjal.ac.jp/search/
http://nlt.tsukuba.lagoinst.info/search/
https://hinoki-project.org/natsume/?from=singlemessage
多搜集資料和信息很重要!此外初心機構的一個公眾號(日語專業考研)也經常分享他們學員寫的優質文章,可以參考一些表達。
三、翻譯基礎
這門課可是重中之重,而且既然考翻譯碩士,這個應該是基本功。雖然其他科目我沒什麼發言權,但這門的分數還算可以的(133分)。雖然我的實力和合格的翻譯相比差遠了,但我的經驗估計也能給大家當作參考。題型仍然是日漢詞語、日漢熟語、日漢交際語以日漢篇章互譯。分值也是從前往後依次遞增。對於這門課我的方法仍然是針對每一題型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
(一)第一部分考核詞語互譯
1.其中會考察流行語。下面是一些對我有幫助的資料:
① 人民中國和人民網日語版上經常推送這方面的短語翻譯,可以關注下。
② 日本每年的流行語大賞。經我親自確認,往年很愛出幾個。比如アベノミクス、ドローン等等。
③ 一些公眾號,微博也會推送一些乾貨,前輩的帖子也列舉過很多,這裡就不贅述了。
④ APP或網頁版北辭郎
可查詢漢語詞彙對應的日語說法。但不一定準確。
⑤ 中國重要政治詞彙對外翻譯標準化專題庫
可以用來搜政治術語,較為權威。
2. 經貿類用語我用了下面的書:
① 商務日語報刊文章選讀(貿大出的書)
② 商務日語文章選讀(貿大的)
③ 口譯教程 翻譯教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④ 日語口譯實務的單詞部分
⑤ 商務日語翻譯(貿大出版社)
⑥ 實用日語口譯教程(中國宇航出版社)
⑦ 漢日日漢同聲傳譯(外研社)
有一些公眾號微博也不錯,還有翻譯練習時碰到的詞彙可能也會考。此外,我犯的最大過錯便是忽視了日常詞彙的學習。拿到試卷我第一眼看到的題好像是窗紗還是紗窗來著,詞彙量不大的我頓時傻眼了。
窓の網?雨戸の網?簡直現場造詞(笑哭)還記得考了一個老花鏡,老眼鏡就可以了,我偏偏寫成老眼メガネ,可能老師也勉強算我對了(——|||)。由於初試時隔久遠,日譯漢只記得吹き替え了。總之同學們在備考時一定也不要忽視這些看上去簡單日常的詞彙。
熟語四字成語互譯部分我選用的資料是:日本諺語圖解辭典,網上找到的一些諺語資料。
此外還列印了一個日本人常用的四字成語字典,背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參考書裡面的熟語。這些熟語四字語當初真是下了大功夫全背過了。當然,全部背過的我上了考場還是遇到了沒見過的,但是不能空著,猜也要寫上!
(二)第二部分日常交際短句互譯。我用了這些書:
1.實用日語口譯教程
2.商務日語翻譯
3.漢日日漢同聲傳譯
這個我感覺自己答的並不怎樣,總之可以看看真題考過的類型,記住相應的表達。
(三)第三部分篇章翻譯。
20年考題仍然是日譯漢篇幅多於漢譯日。平時必須注重速度,不然就會像我一樣最後寫漢譯日時拼了老命狂趕了。而且我這門同樣也沒時間檢查···
日譯漢主要考的是政經類文章。這部分我用到的資料:
1.日語經貿文選(貿大出版社)
很小一本,大概只有二十多篇。難度和考題相近,建議反覆刷。
2.三級二級口譯實務
其實很多人都建議買筆譯的參考書來練的,我當初買錯了,也懶得退,就這樣用了。也是挑著考試會考的類型來翻譯。
3.口譯教程
難度小,適合新人上路。
4.政府工作報告對譯版
一些微博,公眾號都有,要拿今年的來練。同時要注重一些表達的積累,政治詞彙的積累。
5.人民網日語版微信公眾號
我總挑一些經濟類拿來練手,順便積累熱詞。
6.漢日日漢同聲傳譯
基本上是一些實踐材料。我初試主要用來背詞彙了。
7.實用日語口譯教程
我是挑著翻的。
8.NHK新聞
每天堅持聽,學一些表達。最初還聽寫了一個月。
小編推薦:【NHK新聞聽譯】
可以關注公眾號【初心日語聯盟】~
9.日經網站
初試沒怎麼用,因為好多文章是付費的,而且需要梯子。但準備複試時發現經濟類文章用詞、表達很好。
10.商務日語翻譯
雖然大部分翻過了,但感覺材料好老···
11. 二筆三筆模擬題
也是挑著翻譯了一點。
雖然我買的書不少,但真正好好利用的卻不多。總之要明確考試方向,選擇自己需要的文章進行練習。另外注意選材料時儘量要找有譯文的,積累參考答案的表達方法。
關於日譯漢
這部分佔比最大,因此必須下大功夫練習,每天要給自己定目標,督促自己翻譯。翻譯技巧說實話,我在本科上翻譯課時幾乎都摸魚了,所以課上老師講的方法沒怎麼入耳。
我們只是本科生,翻譯遵循「說人話」這個原則即可,就是翻譯出來的內容讓母語者感覺沒有違和感,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可以讓親朋好友中沒學過日語的人看看自己的譯文是否自然。現階段無須糾結譯文優美與否,畢竟初試不是翻譯大賽。
關於漢譯日
這部分也不能忽視。最起碼保證寫出來的句子沒有語法問題,沒必要過度糾結使用高級語法。
今年考的片段依稀記得是雙十一男性護膚品銷量大增這個話題。不要小看自己一點一滴的積累,我在十一月份正好看了人民網日文版推送的雙十一的一篇文章,便記住了「雙十一「這個詞怎麼表達。還有上學期高日老師給我們上課時提到了化妝品護膚品之類的詞彙,我當初心不在焉寫了下來,但是沒有背誦,考完之後懊悔不已。
要想自己的譯文更加自然,一定少不了借鑑別人的用法。每次翻譯完後要認真修改,把自己不會譯的,或者參考譯文比自己優秀的表達記在你的小本本上,每天定時複習。
注意!一定要及時複習,不然筆記一天比一天堆的多,自己更沒有背誦的欲望了。當然既然記住了好的表達,一定也要有意識地去用。
前輩的筆記固然是精華,但自己絕對不能偷懶。筆記是一個個性化的東西,平時做好了筆記,也會成為考前複習的絕佳資料。
還有,要學會合理利用時間。練習翻譯的時候記下的表達,遇到的優美的句子,也可以用在作文裡,一舉兩得。複習語法的時候也可以看看例句是否可以用在作文裡。
四、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這部分仍然全是客觀題,但考察範圍確實挺廣的。其中考察中國文化和歐美文化較多,感覺對於高中文科好的同學來說很容易。我這門備考比較佛系,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給翻譯了,這門只是抽時間來複習,比如晚上熄燈前幾十分鐘或午休時間看一看。除了看參考書之外還做了做其他高校的真題。總之要總結歷年考題的考點,看書的時候下意識重點去看這些內容。
用到的參考書如下:
1.翻譯碩士MTI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真題解析及習題詳解(黃皮書)
包括了好多高校的真題。我稍微背了背附贈的百科詞條。而且該書習題附有答案,可以在練習漢語寫作的時候參考例文。
2.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林青松)
以前真題經常考出這本書的內容,但近幾年沒怎麼考。
3.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白皮的很厚一本)
內容太多,而且大多數知識點並不詳細。
4.中國文化概論(官方指定參考書)
裡面內容之前有考過一點。但我在考試前沒有看完。
5.西方文化史(官方指定參考書)
這本感覺挺有用的,建議多看。
此外還看了不少網上找的百科電子資料,背誦了美國修憲史(這個很容易考)、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和獲獎年份(背熟一些特殊的,比如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曲家)。
大家還要多關注歐美時事,要了解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如英國脫歐)。因為我們日語MTI的百科試題和其他語種MTI的試題是一樣的,所以參考該校其他語種翻碩上岸的前輩的經驗也是可取的。
寫作部分
同樣和往年一樣,一個應用文寫作一篇大作文。應用文很簡單,考的是策劃書。大作文題目是《我和我的祖國》,也不難寫。備考的時候要熟悉各類應用文的格式,尤其記牢貿大考過的題型,因為重複考的機率很大。
而且一定要練習!練習一下印象會很深。大作文考前一定要練習幾篇,注意邏輯合理,行文流暢。多關心時事,可以當做素材使用。還有,字跡一定要工整。我自認為我作文寫得毫無亮點,但最後分數比我預想的高很多,感覺可能是字跡工整佔了優勢。
參考書目如下:
1.《公文寫作》(貿大指定參考書)
說實話感覺有點雞肋。但我為求保險還是都看過了。
2.《應用文寫作》(夏曉鳴)
3.上文提到的黃皮書。我把其他高校的真題都練了一遍。
今年由於疫情複試於線上進行,好的一點是省去了高額的路費和住宿費,麻煩的一點是設備的準備。而且由於我的初試筆記和參考書大部分還在學校,讓我在備考時十分崩潰。今年高分同學太多了,感到壓力山大,報考人數估計也再創新高。今年沒有筆試,因此面試很重要,共佔總成績比重的百分之三十。
寒假在家我的複習效率也很低,三四月一直在大量練習文學以及其他類別的翻譯,後來卻取消了筆譯,感覺複習方向有誤···
今年考察仍然是給一段材料,先朗讀,然後對劃線句子或段落進行翻譯,既有日譯漢也有漢譯日,材料不是很難,關鍵是心態要放好。雖然沒有給準備時間,但是如果平日在朗讀和糾音上下足功夫的話,即使老師不給準備時間,也能從容應戰。
我從成績出來後便每天堅持跟讀NHK新聞,錄下自己的聲音反覆對照和原文的不同,然後做筆記。影子跟讀可以更加省時。不要對自己的發音太過自信,因為一些習以為常的讀法可能是錯的。比如我以前一直認為繋がる是3調,但後來才發現是0調。此外我還每天定量練習視譯。
複試環節還有給出社會現象然後對你進行提問,當然我支吾了半天並沒有回答好。之後還會隨機提問一些問題,說實話我沒有留學經歷,而且沒有多少開口說日語的機會,所以口語表達和交流能力非常弱。預計我考上後的學習生活也很辛苦。所以建議和我一樣沒有留學經歷或者跨考的同學複試可以報個班鍛鍊下自己的口語。
此外,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少,自信是最重要的。
剛開始老師提問我本科學校,我一瞬間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大大方方地報出了自己學校的名字。猶豫是因為隱約擔心,如果老師知道我只是個二本出身的學生會不會不考慮我,但是下一刻我就暗示自己:要讓老師認可自己,拿出自己的自信樂觀!既然都有機會進複試了,說明自己也是挺優秀的!
還有,本次複試估計是因為時間問題,背到滾瓜爛熟的自我介紹也沒機會秀一下哈哈。此外自己考前準備了數個問題也很遺憾沒有派上用場。
複試表現說實話自我感覺很差,考完後還想自己確實太勉強了。我深知自己只是筆頭功夫厲害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卻很差。雖然也努力地準備了複試,但平時本來就沒有多少日語交流和表達的機會,如果能上岸了真的是奇蹟了吧。
但是沒想到今年確實擴招了,複試勉強及格而擬錄取了。去年雖然沒有刷人,但今年複試還有幾位高分同學被刷了。所以忠告同學們即使進入了複試也不能鬆懈,不少初試低分的同學也會逆襲,初試高分並不意味著複試就穩了。
我不是很優秀的那種人,實力也不強。但我個人較為自律,再加上考研路上讓我分心的因素並不多,去年的確踏踏實實一路過來了,才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進入複試的機會。
當然很幸運由於今年擴招了不少名額,所以我這個二本的學生才會有了上岸貿大的機會。我建議大家要嚴格要求自己,最好不要一開始便考慮後路。
此外,前輩的經驗只能當參考,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靈活學習。我在備考過程中經常發現自己方向出問題,或努力了一段時間卻未感到有提高和收穫,在這種時候不要沮喪,要調節好心態,迅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隨時調整自己的複習目標和計劃。
ローマは一日にしてならず,要肯定自己點滴的努力,不久便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有了質的飛躍。我們既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又需要有自信強大的內心。不要時時否定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想借用我的老師的一句話:自信的你最美。
此外,保持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考研期間遇到一些影響心情的事情,這種時候要多向親朋好友傾訴,或者寫日記吐槽,不要讓這些小事影響自己的正常複習進度。再次,要睡好吃飽,畢竟有了革命的本錢我們才能堅持到勝利的一刻呀。
希望各位學弟學妹學業有成,順利上岸!
2021年準備考研的同學,如果你已下定決心要考研,勿要錯過初心考研全程班。帶你從基礎刷起,一點一滴提升,陪你走完漫漫考研路。
→基礎夯實班
→通用全程班
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要考研,自己是否適合考研,自己適合考哪個學校這類的問題。歡迎加入初心CCtalk考研講座課堂。不定期由各位初心大咖老師,成功上岸前輩來為大家進行講座分享。
(掃碼報名聽講座)
感謝同學讀到這裡,初心會持續更新經驗帖等乾貨資料,不想錯過的話,請把日語MTI設為星標吧。
第一步:點擊頂部藍字日語MTI,進入公眾號主頁。
第二步:點擊右上角「···」。
第三步:點擊「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