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育兒博主粥悅悅因為懲罰孩子不當遭到群嘲。
按照她的計劃,周末全家到珠海長隆玩,三個孩子要在出發前完成學習任務,完不成不準去。
老大和老三如約完成,6歲的老二沒有完成,被單獨撇在家。
臨出發前,老二哭哭啼啼抱著粥悅悅的大腿請求同行,被果斷拒絕。
粥悅悅告知老二如何燒開水、如何泡粉絲、如何照顧自己,然後就驅車攜全家去長隆玩了。
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怒了:孩子才6歲而已!萬一被熱水燙傷怎麼辦?燃氣沒關好怎麼辦?孩子嚇得離家出走怎麼辦?
粥悅悅難道不擔心親生骨肉發生意外嗎?
擔心呀,可她覺得有監控呢!
通過監控,她看到女兒在客廳裡難過的樣子、餓了泡粉絲吃的樣子、累了睡到沙發上的樣子。
而且女兒會打電話向她匯報情況。
中午匯報說:粉絲泡了很久都是生的。晚上匯報說:害怕一個人在家。
即使這樣,粥悅悅依舊不為所動,不但拒絕了鐘點阿姨和鄰居主動照顧孩子的好意,而且趁機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只要你完成雙倍學習任務,我就坐高鐵回家接你;如果你還能完成第二天的學習任務,就讓爸爸接你到長隆玩。
雖然任務艱巨,但有了&34;,老二再也不敢大意,深夜還在奮筆疾書,終於如約完成所有學習任務,並且表示以後不敢再犯。
粥悅悅頗有些自得地總結道:&34;
這是什麼魔鬼媽媽!
她的微博一發出來,就遭到網友的聲討:
更有人搬出法律條款,說粥悅悅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
在粥悅悅看來,不帶孩子玩不算懲罰,讓孩子孤單害怕才是她的目的,她就是想要營造&34;,讓孩子嘗嘗被拋棄、被孤立的絕望滋味。
太可怕了!
她根本不是要孩子得到教訓,而是讓孩子得到痛苦。
孩子犯錯就要承擔後果,這個邏輯沒錯。但犯錯≠痛苦,懲罰≠教育。
正如教育學者尹建莉老師所說:「教育和『懲罰』水火不容,如果你想教育好一個孩子,就不要琢磨怎麼去懲罰他。「
劃傷了他的過敏臉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