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兩個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溫情故事,事情本身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但在冬日的閒暇中,卻讓人讀著讀著,讀出了一絲暖意。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鍾傳芳 孫朝方
2日下午5時許,廣州番禺一家服裝檔裡。
50歲的梁國信捲起新買的皮帶,美滋滋地離開:25元錢,物美價廉。可是4小時後,他卻為這次購物心急如焚,因為匆忙中他的錢包落在了檔口櫃檯上。「裡面有2700元現金、身份證和幾張信用卡」,梁國信的第一反應是「完了」。
失落的錢包,也讓另一個人「很煩惱」服裝店主吳豔紅:她鎖好錢包,苦等到打烊,也不見失主蹤影。
丟錢包渾然不知
梁國信是廣西人,來廣州打拼20多年,在番禺買房成家立業,在老鄉裡算是小有成就。2日下午5時多,梁國信在市橋捷進中路的「鴻程服裝勞保」店選中了一條皮帶,店主吳豔紅開價30元。
一番討價還價後,25元成交。此時,吳豔紅說:「你這皮帶是超長的,我給你換一條短的吧。」梁一聽以為有詐:「很可能是要以次充好。」他執意要原來的皮帶,掏出3張10元錢,拿回5元錢,高高興興走人。沒人留意到,他的錢包落在了櫃檯上。
十多分鐘後,吳豔紅髮現了這個有點不一樣的錢包。「開始以為是店裡賣的錢包,打開發現有一沓人民幣,還有身份證、銀行卡,應該是客人留下的」,吳豔紅沒有把錢包鎖進抽屜,「應該很快有人回來找」。可眼瞅著天黑了下來,已是夜裡9時多,還不見尋包人來。吳豔紅有點急了,怎麼辦?她想到了報警,打電話給在外的老公商量,覺得還是再等等。
有一陣子,吳豔紅有點擔憂,會不會有「陷阱」?
好檔主苦候失主
丟了錢包,梁國信一直渾然不覺。晚上9時半,上班的梁國信和工友打賭自己的年齡,找身份證時,才驚覺錢包不翼而飛。
「信用卡可以刷上萬元,最重要的是身份證也在裡面」,梁國信直言,那陣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回想自己買完皮帶後沒去過別的地方,他急忙喊上一個有車的老鄉往服裝店趕。
聽了丟錢包的事後,來幫手的老鄉也犯嘀咕:又不是熟人,人家肯定不認帳了。梁國信最擔心的是,老闆撿到錢包後關門走人,第二天再找更沒戲了。「如果真不認,那就報警吧!」其實,梁國信心裡明白:自己沒證據,警察也沒轍。
風風火火趕到檔口,梁國信有點不敢相信:一見兩人跑到門口,吳豔紅笑著走出來。她事後跟記者說:「我記得他,穿藍色工裝褲,短髮,和我砍了很久的價。」原來,吳豔紅一直守著「撿」來的錢包,打烊時間過了,終於盼來了人。按規矩,吳豔紅和氣地提出要「驗明正身」。隨後,笑吟吟地把錢包遞給梁國信:「我等得慌了,怕你不來還得想辦法給你送去呢。」梁國信接過錢包,掏出百元答謝,被婉拒了。他一個勁地說「感謝」,臨走時,特意要了一張對方的名片,「我要替你宣傳宣傳!」
做人向善講誠信
至今,梁國信仍覺得,錢包失而復得是個意外之喜。檔主吳豔紅卻覺得,不過是件平常事。
3日下午,梁國信提著一籃水果和新皮帶來到服裝店。一見梁國信和羊城晚報記者,吳豔紅便露出了笑容。她說,小店經營5年,曾有香港顧客在買東西時忘拿錢包,吳豔紅把錢包保存了一個多月,終於等來了失主。
為什麼不把錢包交給警察?吳豔紅說:「人家是在這裡丟東西的,肯定要回來這裡找。」
這時,梁國信與吳豔紅已像老友一樣聊天。
梁:老闆娘,皮帶還是太長了,請幫我改短一點吧。
吳:我給你換一條短的,你還不相信我(笑)。
梁:相信相信(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
吳:不如多給我介紹些客人咧(掩嘴而笑)。
(報料人梁先生,三等獎100元)
7日午後,70多歲的退休教師李姨靜靜躺在病床上,「一直感念那兩個送我到醫院的陌生年輕人」。幾天前,老人意外摔傷時,一個陌生小夥和一女孩伸手相助,直到老人的家人從遠方趕來才離開。
七旬老太車上摔傷
兩後生幫人幫到底
熱心救人不肯離去
11月24日下午6時許,李老師在天河的一輛公交車上摔倒,「右邊肩膀劇烈疼痛」,她當時叫苦不迭。公車司機馬上上前察看,這時,一名年輕的女乘客抱起老人,並冷靜地撥通120與110求助,還用自己的手機通知李姨的丈夫李伯從附近趕來。期間,一名剛上車的年輕小夥也一直陪伴在側。
救護車迅速將老人送醫院救治,診斷發現老人3根骨頭斷裂。因為子女都不在身邊,兩位老人一時不知所措。見到老人慌張,兩位幫手的年輕人沒有離開,開始幫李伯掛號、交費、辦理住院手續。晚上9時半,老人的兒子從珠海趕來,兩人才離去。
雖然當時李姨疼痛不已,但對兩位熱心人的印象很深:「我說這麼晚了你們先回家吧,說了五六遍,他們還不放心。那位小姐很和氣親切,也很乾練。男孩子脾氣很好,很會關心人。」
助人為樂反嘆「幸運」
臨走時,在李伯的「死磨硬泡」下,兩人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牛麗紅,體育東路上班的女白領;何思信,廣州體育學院健康系大一學生。
6日下午,牛麗紅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她曾經當過護士,所以遇到這類事情能保持鎮靜。雖然事發時憑一腔熱血出手相助,但兩人在離開的途中,還默契地說:「幸好遇到一對明白事理的老人,否則好心倒成了壞事。」
儘管事發後再無聯繫,幫人者和被幫助的人都不約而同地惦記著對方。李姨反覆委託記者:「一定要幫我謝謝兩位年輕人,可惜我現在不便走動,否則要親自去。」當得知老人的兒子已經出外工作,只有老伯一人照顧還要繼續留院的李姨時,牛麗紅關切地說:「我還要約上小何去看看兩位老人家。」
(報料人李先生,三等獎100元)
鍾傳芳、孫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