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如何過 先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1-02-22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大學期間如何塑造一個精彩的自己?

在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王瑞芳院長告訴大家,

「如何調整與轉變,學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把握學習、成長的黃金時期,是決定大學生活成敗的關鍵。」

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對於新生來說,這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也是一個亟需探索的領域。如何融入新集體,怎麼選擇學生組織,如何做好大學規劃……大學生活怎麼過?新生們在探索出自己的「大學之道」前,不妨先來聽聽師長們怎麼說。


冶先生(三排右一)一家參加新生家長懇談會


「成為一名獨立自主的人。」這是來自青海的冶先生對女兒冶成蓮的最大期待。冶先生透露,上大學前女兒是一個比較聽話、懂事的孩子,他希望女兒在大學期間能多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冶先生一家是回族人,在來嘉庚學院之前,他們從網上、親朋好友口中了解到嘉庚學院,「我女兒特別喜歡嘉庚,那裡環境好,綠化好。」報考時,他很支持女兒的決定。而當他送女兒到學校報到時,讓他驚喜的不僅是環境,還有這裡的人。「一路上到哪裡都有人迎接。這所學校的人很熱情,很文明。」他希望女兒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也能成為一名素質更高的人,「我還鼓勵她參加迎新志願者活動。」雖然在一些習慣上,回族與漢族有所不同,但冶先生並不擔心女兒不適應這裡的生活,「學校有清真食堂,可選擇的食物很多。廚師還貼心地說,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幫忙下麵條。」他表示,女兒在嘉庚學院學習,他很放心。

對於離開家獨自到外求學的子女,家長在牽掛之餘,也有所期待。和冶先生一樣,來自河南的王先生,對女兒王田震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鍛鍊自己」。會計與金融學院新生蔡鈺靖的媽媽,則希望女兒能學好專業知識,為以後出國做準備,在生活上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位新生家長王先生則希望孩子能踏實學習,學以致用,成為有修養的人……在報到時,接受採訪的很多位父母,雖然所說的話不多,但提到最多的八個字是「好好學習」和「注意安全」。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盧昌義院長(中)慰問新生

「積極融入集體,在集體裡學到更多的東西,獲得更多的發展。」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盧昌義,鼓勵新生在入學後積極融入新環境。8月26日晚上,盧昌義和該學院的行政秘書兼輔導員到新生宿舍慰問新生。這樣的活動,盧昌義已經連續參加12年。他說,「查訪新生,了解他們的需求,就是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溫馨和學校的關心。」除了關心學生生活上的問題,他還會和新生探討大學的學習。他認為大學是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同學們要注重培養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動手能力和交流能力,要學會做人,學會做學問,學會「作秀」(展現自己),成為多面手。他指出可以通過參加競賽、班級活動、團隊合作等方式去實現這些能力的培養。「不要掛科,不要做作弊」,在專業學習上,他建議新生培養學習興趣,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所學專業比較迷茫的學生,盧院長建議他們,先了解自身的專業,在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專業之後再考慮轉專業的問題。

關於大學生活怎麼過這道問題,那些早已走過學生時代,與「嘉」人密切相關的「嘉」師有著自己的專業解答。

法學院方芳老師建議新生調整心態,認識到大學的學習方式跟高中不同,要廣泛閱讀,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

對於如何學好英語,英語系主任雷天放建議新生,要利用碎片化時間練聽力、背單詞,在手機上下載APP學英語,還可以找想要提高英語水平的同學結伴學習,互相促進

對於新生要如何克服因陌生感和孤獨感產生的負面情緒這個問題,人文與傳播學院行政秘書兼輔導員林延貴建議新生要學會放鬆自己,多跟學長學姐交流,或者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尋找幫助,通過各種徐徑讓自己儘快融入新環境。對於老師們來說,看到新生融入新環境,學有所成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詹燊瑋(左一)參加迎新志願者活動

「參加1-2個感興趣的學生組織,不要盲目轉專業,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通過與專業相關的比賽提升自己的能力。」對於大學生活如何過,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13級學子詹燊瑋這樣建議。詹燊瑋已經連續三年參加迎新活動了,除了幫忙新生,他也喜歡和新生聊大學生活怎麼過,針對他們的問題做解答。大一的時候,詹燊瑋也曾迷茫過,甚至一度想過轉專業。後來他加入了自己感興趣的學生組織——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宣傳中心。在從事宣傳工作的過程中,他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專業,還多次拿了校獎學金。如何處理好學習與學生組織工作的時間分配,詹燊瑋的答案是,「沒有協調不過來的時間,只有不想做的自己」。他說,再怎麼忙也不能落下學習。他還建議學弟學妹們,要多向老師和班裡的學霸請教,樹立好學習目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於工科生來說,他認為情商的培養更重要,建議新生在關注專業學習的同時,也要鍛鍊社交能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學生活,對於大學生活的種種問題和種種選擇,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們有著更多的體會。

人文與傳播學院2014級學子金丹丹建議新生不要一開學就忙著各種兼職,要先熟悉周圍的人和環境,融入新集體。

管理學院2014級學子歐陽牧則建議新生,首先要思考兩個問題,「我來這裡做什麼,我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認為想清楚這兩個問題,有助於新生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在採訪中,大多數高年級學子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對他們來說,既希望自己的肺腑之言能讓學弟學妹們少走一些彎路,也希望他們能自己去探索大學的模樣。

撰稿

學生新聞社 童藝欣 張丹麗 盤明玲  


攝影

學生新聞社 黃斯如 莊志塬


相關焦點

  • 【觀點】如何讓更多英才「西南」飛?聽聽他們怎麼說
    【觀點】如何讓更多英才「西南」飛?聽聽他們怎麼說 2019-11-09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看待姑嫂關係?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如何看待姑嫂關係?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原創|情感百草之園,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婆媳關係之間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聽到的也不少,情感電視劇裡,都是家庭之間的事,而且大部分都是婆媳關係,兩親家關係,還有就是姑嫂之間相處的事。
  • 青年懇談 | 疫後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青年懇談 | 疫後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5-27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稅務的「頂流」是如何煉成的?聽聽他們怎麼說
    會上,全國先進工作者劉瑩和湖南省先進工作者李軍英、於已斐、焦易模、唐雲武作為湖南省稅務系統的傑出代表,分享了他們的感受。湖南稅務的「頂流」是如何煉成的?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站在新的起點和新的徵程上,我期待各級稅務部門繼續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幫助他們穩定脫貧;我期待能有機會在扶貧村擔任第一書記,在鄉村振興的徵程中繼續貢獻光和熱……」劉瑩真摯的話語裡,飽滿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 如何在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聽聽他們怎麼說
    如何在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聽聽他們怎麼說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29日 09:49 A-A+ 我們如何在未來的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龍永圖和白巖松對此有著怎樣獨特的經歷和感悟呢?來看他們在《論道》欄目中的講述。  學以致用 掌握方法  龍永圖:我是學英文出身的,當時我在貴州大學學英文,我學了四年英文,從來沒有聽到一個真正的外國人講話。所以我分到北京了以後,我都不相信我講得外國話外國人是不是聽得懂。
  • 在菲律賓的退休生活如何?聽聽老外怎麼說
    他們是怎麼評價這個國家的?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1   「在菲律賓的退休生活十分愜意,這個國家有很多度假村、海島、其他旅遊聖地等。這兒的生活成本低,人們待人都特別友善,做出在菲律賓退休的決定,我從未後悔。」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學acca的過程又酸又甜,很多備考生都經歷過這樣迷茫的階段,那麼到底學acca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一、中央民族大學/2016級/金融專業/ACCA通過12科:A同學    知道ACCA是在報考大學的時候高中老師提起過這個新興專業,後來大學裡有ACCA的宣講會我偶然參加了,我覺得人不應該被一次失敗打倒,既然在高考的時候沒有達到自己的設想,就要在大學的時候扳回一城,儘可能彌補高考失利給我的人生和未來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 泉州人到香港讀大學 聽聽學長學姐怎麼說
    泉州學生江川,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泉州學生宋穎,現就讀於香港教育學院  閩南網1月7日訊 隨著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學院三所港校官網上2014年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已正式開始接受報名的消息見諸報端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6-19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鄉村振興如何破題?聽聽他們怎麼說……
    河北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才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正成為我省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破題,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聘請有關專家和當地群眾代表,共同制訂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人畜糞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嚴格分類,科學設置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站。建立長效監督檢查管理機制,對垃圾隨意投放、破壞環境資源者的舉報,要給予保護和兌現獎勵。建設好環保智庫和科技創新平臺,努力推進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副市長、農工黨保定市委主委楊偉坤認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
  •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28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白菜如何挑選?聽聽菜農怎麼說,十分受用,先收藏了
    但是大白菜如何挑選,很多人都不懂,導致買回來的白菜不新鮮不好吃,很容易壞掉大白菜如何挑選?聽聽菜農怎麼說,十分受用,先收藏了。而如果白菜幫上有很多損傷的黑點,說明受到過害蟲的侵害,這樣的白菜儘量不要購買。
  • 先聽聽落基山研究所怎麼說
    先聽聽落基山研究所怎麼說 發布時間:2016-10-14   來源:本站編輯   想從事綠色金融行業?
  • 漢語水平考試有多難,聽聽他們怎麼說
    原標題:HSK有多難,聽聽他們怎麼說  外國留學生想要前往中國學習深造,需要通過相應的考試——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設了漢語水平考試點60個,累計在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147個考點,約有680萬人次參加各類漢語考試。
  • 豫滬牽手,如何實現合作共贏?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豫滬牽手,如何實現合作共贏?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1-1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近日,江北區婚姻家庭促進會舉辦「為愛和聲」婚姻家庭幸福論壇活動,聽聽這些幸福家庭的成員是怎麼說的吧。 婆媳關係保持一點距離,互相「客氣點」「現在日子真是過得太好了,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感覺很幸福!」如何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得這麼好?洪愛英說,她的經驗是:家庭每個成員都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獨立空間。「我有三個子女,都挺成才的。他們都住在寧波,我和老頭住在慈城,大家庭一般周末才聚聚。」天氣好的時候,洪愛英出門跳廣場舞,老伴則帶著二胡去「覓知音」,咿咿呀呀地拉上一段。
  • 阿不丁彥雨航周琦談夏季聯賽,聽聽他們怎麼說
    阿不丁彥雨航周琦談夏季聯賽,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08 00:00 來源:小芳仔農村阿不丁彥雨航周琦談夏季聯賽,聽聽他們怎麼說
  • 聽聽用過的人怎麼說
    聽聽用過的人怎麼說 時間: 2018-07-31 10:00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 聽聽在廣州生活了多年的女孩怎麼說?
    聽聽在廣州生活了多年的女孩怎麼說?很多人問我對廣州是什麼印象,我想了想,回:這是一個有包容性的一線大城市。我記得曾經在網上說過這個觀點,很多網友嘲諷,廣州有包容性,你去過廣州沒有?我也想反問這些網友,你在廣州住過多長時間就敢說廣州沒有包容性?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7-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