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華為,同樣是最受中國消費者追捧的一線手機品牌。iPhone,曾被譽為「全球最好用的智慧型手機」,iOS系統的自主軟體生態和性能強悍的A系列晶片,贏得了全球不同地區大量消費者的認可和好評,蘋果也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獨攬全球手機市場七成以上利潤的手機品牌;華為,用創新技術推動旗下5G和手機兩大業務的迅速增長,同時品牌口碑、用戶基礎也在顯著提升,並且在去年取代蘋果,晉升為全球第二大手機供應商。雙方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很難評出誰能更勝一籌。
按理說,不同消費者群體眾口難調、喜好不同,根本無法準確地劃分哪些人群會喜歡什麼品牌的手機。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盛傳一種「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的說法,儘管這一說法始終伴隨著不小的爭議,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認可,那麼,這一說法是否具有代表性、真實客觀呢?
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這一結論並非是無稽之談。根據一份相關的具體調研報告中顯示,買手機折射出中國現狀,在國內市場消費者買手機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這一點,在2018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報告數據中也得到印證。
根據具體的市場報告顯示,在蘋果iPhone的用戶群體中,月收入低於3000元以內的佔比最高,達到34.4%,月薪在3K-5K的佔比為14%,且其中幾乎沒有穩定收入的學生群達到18.5%;而華為的用戶群體卻截然相反,月收入達到兩萬元以上的佔比高達30%以上。除此之外,另一份調研報告也得出同樣的結論,且在數據中表明,在中國超過90%以上的年輕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新款iPhone,自身經濟收入狀況不佳又熱衷於價格昂貴的iPhone,分期買iPhone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年輕消費者最常見的方式,既緩解了資金壓力、又能及時體驗到新款iPhone。
為了有效提升市場份額、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蘋果和各大電商平臺面向消費者推出了「免息分期」服務,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初入職場等年輕用戶群體的「剁手熱情」。這也意味著,「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的說法,確是真實客觀存在的現象。華為的主要用戶群體,特徵也十分明顯,集中體現為收入較高且穩定的商務人士,購買力也更強,經濟實力能夠輕鬆的全款購買價格動輒四五千元以上的華為手機,和大牌的蘋果iPhone相比,他們更重視手機的系統穩定性、續航和信號通話質量,不在意花哨的功能。
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買手機折射出中國現狀。蘋果、華為,兩大一線手機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用戶群體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經濟狀況並不充裕的年輕人,成為蘋果iPhone的主流用戶群體;而消費觀念趨於理性的高收入群體,卻對此不屑一顧,逐漸成為華為手機的主要購買力。
沒錢,分期付款也要買iPhone和不差錢願意花費iPhone的價格,購買華為手機,這也折射出中國大部分消費者的現狀。經濟收入不穩定或經濟狀況不富裕的年輕人,為了買到心儀的商品,不假思索地進行分期付款,而經濟狀況較好的商務精英們,消費觀念卻愈發理性、注重實用性。
對於「窮人用蘋果,富人用華為」,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