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近幾年來,全域旅遊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地因地制宜、積極創新、高招迭出,其中工業旅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目前正處於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階段。工業旅遊因此迎來了黃金機遇期。我國工業旅遊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呈現出工業旅遊資源依託全域化,市場定位拓展大眾化,輻射帶動效應綜合化,旅遊產品設計人性化,旅遊產業形態集聚化,旅遊參與主體多樣化等特點。
觀光工廠可以調動消費者五感(視聽觸嗅味),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這便是體驗經濟。
全域旅遊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遊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工業旅遊是在全域旅遊理念指導下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路徑,是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的重要內容。
1.全資源整合的關鍵要素
全資源整合是通過全域資源整合,實現全域資源旅遊化,擴容資源發展空間。工業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工業化發展,我國產生了大量工業企業,遺留下許多工業遺產,業態和產品多樣,覆蓋城鎮大部分區域,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因此,工業旅遊資源作為潛力資源吸引物,工業旅遊的規模化發展,將真正實現旅遊產業的城鎮全覆蓋。
2.全產業融合的重要內容
全產業融合的實質是「旅遊+」,推動旅遊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豐富全域旅遊的產品體系。工業旅遊既是工業升級的必然趨勢,也是「旅遊+」的重要內容。「旅遊」和「工業」融合發展,推動了傳統工業的旅遊化,促進了旅遊裝備製造業升級,加快了旅遊商品生產。此外,可以不斷拓寬工業旅遊的產業融合領域,尋求與新型城鎮化、新型信息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以及文化、商業、藝術等融合發展。
3.全方位服務的發展亮點
全方位服務主要指不斷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提供更多的讓遊客滿意的產品。通過開展工業旅遊,可以推進郊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域化、公共服務一體化、旅遊監管全覆蓋,企業產品營銷與目的地推廣有效結合。工業旅遊在工業設施的設計、建設以及配套服務完善等方面,充分考慮開展旅遊活動所需要的功能,策劃、培育一批全鏈條的特色工業旅遊產品,為遊客提供獨特的旅遊體驗。
發展工業旅遊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完全吻合,對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旅遊業融合發展等都具有特殊意義。
1.豐富旅遊產品體系
工業旅遊由於其依託的資源、載體具有多樣性,因此能夠開發建設成極具體驗性的綜合性觀光休閒旅遊產品。發展工業旅遊可以推動工業資源向旅遊資源延伸,拓寬旅遊業的外延,形成具有個性化與多樣化的工業遺產旅遊、工業科普旅遊、產業公園旅遊、企業文化旅遊、工業購物旅遊等旅遊產品體系。
2.拓展城鄉空間
工業旅遊是把工業企業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產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旅遊者認識企業、認同產品、認知城市的重要載體。同時,工業旅遊通過把城鄉傳統工業生產空間創意化、休閒化和遊憩化,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利用效率,構建產業、城市之間有活力、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對社區居民而言,工業旅遊可以促進當地文化交流、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區域認同感和自豪感。
3.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發展工業旅遊有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是加快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形成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的重要舉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把機械的現代工業生產流程提升為富有情趣的旅遊體驗過程,把封閉的工業企業變成開放宜人的旅遊區,有利於促進工業產業向服務業經濟轉型,優化存量資源配置,延伸產業價值鏈,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4.利於弘揚工業文化
現代工業和工業文化遺產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記憶。工業旅遊是一項陽光工程,展示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起到了凝聚民心、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的作用。工業旅遊通過挖掘整理工業文化價值,因時因地植入新型業態,展示和體現了百年工業歷史文化和成果,傳承和培育中國特色的工業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時,工業旅遊不斷開發高新技術產業資源,反映當代工業最新成就,強化了人們對新興產業的認知和體驗。
5.增加企業綜合收益
一是增加企業經濟效益,通過工業旅遊在門票收入、向遊客提供講解、餐飲等服務收入、直銷產品收入等方面得到直接的經濟效益。二是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工業旅遊是將現行生產資源或已廢舊閒置資源就地轉化為旅遊資源,可以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三是助力企業品牌營銷,通過發展工業旅遊可以擴大免費廣告效應,了解現實和潛在市場需求、掌握市場動向、培養現實顧客和潛在顧客。
1. 工業旅遊資源豐富。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現有262個資源型城市、14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旅遊空間廣闊,潛力巨大。特別是近年來發展形成的特色工業小鎮,將生產展銷、文化創意、休閒遊憩等功能有機融合,為工業旅遊開闢了全新的發展空間。
2. 工業旅遊市場巨大。
我國正進入大眾旅遊時代,人們的旅遊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相比傳統旅遊,工業旅遊更能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遊客加深對都市的了解,增強對企業、科技或者文創的感性認識。
3. 工業旅遊政策支持。
隨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施,政府出臺了《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工業旅遊示範點檢查標準(試行)》《全國工業旅遊發展綱要(2016-2025年)》《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等一系列相關文件,為工業旅遊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部分省市制定了工業旅遊示範標準和服務質量評定標準,建立政策扶持體系,推動了工業旅遊規範發展和逐步升級,工業旅遊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
1、產業有基礎。這些觀光工廠多數都有「某某第一」的名號在,例如:全臺灣第一座微生物主題博物館、首創全臺灣第一支三星蔥蛋卷等等,有強大和牢靠的產業基礎,在加以特色點綴,成為觀光工廠的核心所在。
2、產品有特色。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按照核心產品+衍生產品+配套服務的邏輯,核心產品即為企業本身的產品,衍生產品則圍繞核心產品展開,如羅董豆奶的手工豆花,在這些觀光工廠中最常見和重要的配套服務就是導覽解說,部分食品工廠還有餐飲服務。
3、文創衍生有創意。這一點對於產(工)業來說,可發揮的空間很大,但是要突出產業亮點同時考慮合理性、市場的接受程度等多重因素,也非易事。如臺灣的羅董LOTON有機豆奶、三星蔥蛋卷、燈泡珍珠奶茶、人參冰淇淋……這些新奇的組合和新的技術手段是這些觀光工廠的巨大吸引力。
4、體驗有深度。在互動體驗方面,DIY手工製作是最普遍的方式,各種DIY、簡單的產品製作學習、趣味的課程開發等寓教於樂,同時也是最好的產品宣傳,最能夠讓遊客浸入產業文化的方式:DIY製酒;DIY商品包裝、制餅;製作蠟藝等等。再輔以遊戲、教學課程、品嘗等形式,共同構成深度體驗體系。
5、收益有高度。觀光工廠不能也不僅是停留在「觀光」的層面,即便是從盈利的角度來看,也只有讓參訪者深入產業本身,產業才能煥發光彩,企業得到最大的收益。以臺灣三星蔥為例,據臺灣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某項研究的計算,一級生產青蔥是1倍的產值,二級加工蔥油餅則為25倍,而三級服務業的蔥油餅DIY體驗為37.5的產值,旅遊導覽加DIY的體驗則高達50的產值。
橘之鄉蜜餞觀光工廠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是臺灣第一家蜜餞觀光工廠,裡面設有咖啡館,另外還有金棗蜜餞DIY體驗活動,可以了解蜜餞的製作過程。
可口可樂博物館
可口可樂博物館由影視區、工廠參觀區以及博物館三個區域構成。在這裡可以看到可樂的生產線和生產過程,驗證其食品生產的安全性。在博物館區域內,展示了這個百年品牌的發展脈絡與品牌堅守。可口可樂公司提倡「吃動平衡」的理念,遊客可以在互動體驗區中進行體感遊戲,玩一把虛擬網球、切切水果、透過虛擬鏡頭環繞工廠騎行,你所消耗的卡路裡會顯示在屏幕上。而玩累了也可坐在沙發上,看一看可口可樂歷年的廣告,或者關注它的公益環保事業。
莎貝麗娜精靈印畫學院
由美吉樂企業自創的MIT品牌,美吉樂成立二十餘年,深厚的研發能力、技術成熟、品質精良,並擁有多國水晶透明印章及多用印臺的獨家專利認證;幾年前因響應觀光政策而成立印畫文創體驗館,對外開放觀光且提供印畫技巧體驗課程。"莎貝莉娜"緣於安徒生童話故事"拇指姑娘",藉由精靈們喜愛美好、溫馨純真的形象來推廣生活印畫美學,非常適合親子同樂。
羅董養生館觀光工廠
民國97年本著精益求精的動力,結合羅東地名故事,推出「羅董LOTON」有機豆奶。位於羅東鎮火車站前精華區,佔地約1500平,設有遊客服務中心、展示館、生產線參觀區、休閒旅遊餐廳,供應以豆奶及皮蛋入菜的風味餐飲、宜蘭伴手禮,並提供豆奶繽紛樂並提供、彩繪鑰匙圈、鹹蛋超人、生態水世界及手工豆花、手工豆腐、公仔彩繪、爆米香等DIY體驗。
中國宋錦文化園
中國宋錦文化園,是國內第一家以宋錦為主題的絲綢文化產業園。整個產業園佔地36畝,包括宋錦文化展示區、宋錦工業旅遊區、APEC宋錦「新中裝」展示館、宋錦生活藝術館和鼎盛絲綢工廠店5大板塊,集科普教育、創意產業、生態休閒、購物旅遊於一體,同時藉助圖片、書畫、實物和多媒體等,展示了宋錦文化發展、設備變遷、工藝變化、產業化發展等一系列歷程,再現中國蘇州宋錦文化發展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自2015年起文化園內設立絲綢傳統技藝現場教學、宋錦文化普及教學,先後獲評「江蘇省工業旅遊示範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夢田觀光米廠
臺灣宜蘭縣唯一一個以稻米產業為主的觀光米廠。系由原宜蘭縣五結鄉農會孝威穀倉轉型而來。孝威穀倉規劃為夢田觀光米廠後,希望介紹大家認識平常所吃的白米飯由何處而來,帶領大家認識糧食倉庫、低溫冷藏桶、乾燥機房、碾米廠、稻穀到白米的加工過程。現場活動也包含了DIY體驗碾米及DIY自製飯糰等活動,並現場示範如何煮出好吃的米飯。
觀光工廠不是產品的賣場,而是產業的秀場。遊客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從現場衛生安全、人員行為等小細節等,看見企業管理的態度與專業,也能從參與體驗中看到產業吸引自己的閃光點,在氛圍的感染下,非常容易形成與產業的文化共鳴和企業的思維認同,這個時候產品的售賣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了。
註: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及時後臺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