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為何倡導農民合作社?——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面面觀

2020-08-18 東方財經雜誌

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平市考察。


7月22日,正在吉林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平市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同社員們親切交流。大家告訴總書記,合作社成立後,土地集中起來,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社員們除了土地分紅,還通過開展種植養殖業、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習近平聽了十分高興。他指出,合作社的路子怎麼走,我們一直在探索。你們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合作社發展道路,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發揮了得天獨厚的土地優勢,農業科技水平、農民科技素質和農業生產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義。

很多長期脫離農村生活,對農業工作不了解不熟悉的人,乍一看到這則新聞,似乎都很訝異:難道1950年代的農民合作社,今天又回來了?

其實,再仔細看就不會疑惑,習主席視察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並不是人們腦海中1950年代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雖然都是農民合作社,但二者卻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源起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農民獲得了生產經營自主權,成為獨立的財產主體和市場主體。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小規模家庭經營抗禦風險能力弱的缺點逐漸顯現,農民便選擇抱團、合作,一些地方開始組建與傳統社區組織不同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上世紀的農民合作社漫畫


1982年,安徽省天長縣界牌鎮17戶農民聯合創辦了改革後我國第一個新型的農民合作組織——水產研究會。隨後,各種類型的農民合作組織不斷出現。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各地開始積極探索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之路,出現了大量的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1994年,山西省學習日本「農協」,開始在定襄、臨汾等4個縣進行專業合作社試點,成為我國最早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同年,山東萊陽市因出口農產品項目,受日商啟發,開始倡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之後,山東泰安、河北邯鄲、北京郊區的順義、房山等地,相繼辦起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

那一時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多項政策,都針對合作社的發展提出了專門的要求和鼓勵措施。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誕生


實踐中,這些自發成立的組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許多障礙,例如沒有發票、公章、銀行帳號,經濟活動沒有辦法開展,它們迫切需要一個法律地位。

200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實施,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合作社法。

這部法律賦予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律地位,賦予了其獨立的法人資格,使合作社得以以合法市場主體身份進入市場,和其他經濟主體發展業務關係,使得小農進入市場有了組織化的力量。


2017年12月27日,修訂通過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公布。該法共列十章、七十四條,其中明文規定: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以下一種或者多種業務:(一)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使用;(二)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三)農村民間工藝及製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等;(四)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設施建設運營等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成員以農民為主體;(二)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三)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四)成員地位平等,實行民主管理;(五)盈餘主要按照成員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

國家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享有與其他市場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有五名以上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以及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組織……,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中,農民至少應當佔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成員總數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個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組織成員;成員總數超過二十人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成員不得超過成員總數的百分之五。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智慧財產權、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以及章程規定的其他方式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不得以對該社或者其他成員的債權,充抵出資;不得以繳納的出資,抵銷對該社或者其他成員的債務。

今天存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自願聯合起來進行合作生產、合作經營所建立的一種合作組織形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享有下列權利:(一)參加成員大會,並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按照章程規定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二)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三)按照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分享盈餘;(四)查閱本社的章程、成員名冊、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記錄、理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會計帳簿和財務審計報告;(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選舉和表決,實行一人一票制,成員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決權。出資額或者與本社交易量(額)較大的成員按照章程規定,可以享有附加表決權。本社的附加表決權總票數,不得超過本社成員基本表決權總票數的百分之二十。

可見,今天存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自願聯合起來進行合作生產、合作經營所建立的一種合作組織形式,所有生產資料比如土地、機械都可以用入股的形式體現出來,基本不存在集體和國家的(除非是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

簡而言之,1950年代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領辦的產物,是由上而下的;而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改革開放後,在家庭承包責任制基礎上,在個人自願加入的前提下出現的農村合作組織,是自下而上的。


三、當前農民合作社的主要類型


截至2019年7月底,我國依法登記註冊的農民合作社達220.7萬家,聯合社(多個合作社聯合)達到1萬多家,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的農戶。

2019年,我國開展了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


為推廣農民合作社規範運行、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先進經驗,引導全國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2019年7月,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24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主要為以下九種類型。

(一)黨支部領辦扶貧類農民合作社

內蒙古扎魯特旗瑪拉沁艾力養牛專業合作社等採用村黨支部領辦農民合作社的做法,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人心凝聚、資源整合方面的作用,推動農民合作社做大做強,帶領整村農戶脫貧致富,實現了黨建與產業齊飛。

(二)糧食規模經營類農民合作社

河北南和縣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以主糧生產為主業,創新和加強與成員之間的利益紐帶,發展大規模託管服務,推動農民合作社跨區域發展,實現了糧食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三)農產品加工銷售類農民合作社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拓寬銷售渠道是農民合作社帶領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目前,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農民合作社佔總數的53.4%。福建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合作社等積極帶領農戶成員實施標準化生產,參與制定地方行業標準,統一加工成員產品,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實現了農產品加工業質量和效益的明顯提升。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拓寬銷售渠道是農民合作社帶領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四)三產融合類農民合作社

目前,有7300多家農民合作社通過整合土地、閒置農房、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資源要素,進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領域。北京奧金達蜂產品專業合作社等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循環產業和鄉村

(五)農機服務類農民合作社

目前,專門從事服務業的農民合作社佔總數的7.7%,其中60%以上是農機服務合作社。山東郯城縣恆豐農機化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採用智慧管理服務系統、全程託管與菜單式服務、「劃片管理+三次分紅」模式,為農戶提供農機等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專門從事服務業的農民合作社佔總數的7.7%,其中60%以上是農機服務合作社。


(六)品牌果蔬經營類農民合作社

目前,種植業農民合作社數量上佔據全國農民合作社的半壁江山,果蔬類農民合作社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山西臨猗縣王萬保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以品牌興社,引導農戶選育良種,推廣綠色、有機、標準化種植,實現了產得優、賣得好。

(七)「三位一體類」農民合作社

浙江瑞安市梅嶼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從最初的單一農業生產服務,發展到生產、供銷、信用綜合業務合作,通過市場機制和經濟紐帶,實現功能拓展,服務能力提升。

(八)「三變」改革類農民合作社

在「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三變」改革中,農民合作社承載「三變」資源資產,成為實施「三變」改革的重要組織載體。貴州盤州市普古銀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在農戶籌資入社基礎上,探索以農戶承包地、集體林地、集體水域等資源資產作價出資入社模式,推動整村入社,激發農村資源活力,推動了產業振興、農戶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九)農民合作社聯合社類

農民合作社依法自願組建聯合社,有助於提升小農戶合作層次和規模。浙江台州市臺聯九生豬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等通過社際產業聯合,建立行業標準,統一開展服務,實現了產業和服務的規模化、現代化。

2019年,我國開展了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以規範提升單體農民合作社、促進聯合與合作、增強縣域指導服務能力為重點,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樣板。試點範圍覆蓋了31個省份的150個縣(市、區)。


四、三個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故事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檢槽鄉是集「高海拔、山地、邊遠、貧困、少數民族多」為一體的貧困鄉,全鄉人口有15000多人,貧困發生率曾高達23.04%,外出務工開展種養殖,是該鄉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沒有支柱產業、沒有獨有農產品,在先天不佔優勢的客觀條件下,2013年,時為檢槽鄉哨上村黨總支書記的尹志芳磨破了嘴皮子,才動員到11戶村民,在村裡創辦了四方福種植專業合作社,每戶入股5000元。

檢槽鄉哨上村黨總支書記尹志芳在合作社蔬菜基地指導農戶種植。


7年時間裡,尹志芳不但帶領合作社發展壯大,還於2018年聯合鄉裡其他村的6個合作社,成立了十方福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6個合作社保留原有架構,實行種養殖品種差異化發展。聯合社優先為社員提供種苗等生產資料,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聯合社還發展了18名專職收購、跑市場的經紀人,推動實現聯合社種養殖品種結構和規模始終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為貧困山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鑑的鮮活樣本。

屯堡鄉花枝山村位於湖北省恩施市大峽谷入口,全村287戶997人,土地面積6.72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2100畝、林地面積7700畝。花枝山村曾有著「青山綠水」「窮山惡水」對比鮮明的兩面。一方面,山清水秀,飛瀑千丈,雲霧繚繞,宛若仙境;一方面,山高坡陡,絕壁百裡,離市區僅十幾公裡,卻不通公路、自來水,物資進出全靠人力或騾馬駝運,村民住的是土牆瓦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80%的農戶處於貧困狀態。2009年,劉小英來到花枝山村,建起茶葉加工廠,成立茶葉合作社,帶動村民種植有機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讓茶產業風生水起。10年發展,全村茶園面積達2000多畝,合作社成員有300多戶,「花枝山」茶品牌在市場享有盛譽,花枝山村成了富裕村,2019年實現了整村脫貧。

「花枝山」茶讓花枝山村成了富裕村。


山西省廣靈縣巧娘宮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是由鬥泉鄉後山窯村婦女劉金萍於2005年發起創辦的。2016年6月註冊成立了廣靈縣第一家,也是目前全縣唯一的一家以手工編織為主導產業的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500萬元。

合作社利用「網際網路+」搭建了電商銷售平臺,使產品暢銷全國各地。2016年合作社全年創收26萬餘元,帶動136名員工年均收入1.6萬餘元,2017年合作社員工由136人發展到800人,其中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婦女630名,殘疾職工29名,並為殘疾職工繳納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有效地帶動了農村貧困婦女就業創業,成就她們脫貧致富的夢想。

目前,以農民為主體的合作制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形式,全國範圍內農民合作社的數量也在逐年遞增,除了各種專業合作社之外,近幾年合作社之間聯合成為聯合社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對於農民專業合作社未來的發展,習主席強調,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有利於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業綜合經營效益。要積極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希望鄉親們再接再厲,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

編輯:言微

相關焦點

  • 山東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作出修改: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等事項...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登記、生產經營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指導、服務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益保護納入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範圍。
  • 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法律地位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董峻、胡璐)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該法明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法律地位,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法案室主任張福貴27日介紹,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主要在三個方面作了修改和完善。
  • 市人大專題調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本報訊(記者 張俊瑛)9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雅文帶隊深入臨猗縣和鹽湖區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專題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汪尤,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趙振國,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農民專業合作社代表,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調研。副市長董旭光出席座談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四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由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並以上述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    第五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其帳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如何被農民所知和所用
    比如河南省蘭考縣南馬莊經濟發展合作社負責人FZY坦陳,「僅有精神面貌是不夠的,農民合作社,就是要賺錢,要利潤……」[2] 中國廣大鄉村社會的結構和文化則給法制化設置了特殊的背景和條件,這種背景和條件的突出特徵就是:農民對法制敬畏而不予高度支持。在農民的心目中,法律是神聖的,但在意向和行為上,他們並不給予高度支持。
  • 農民專業合作社之財務制度解讀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哪些特點?和一般農業企業有哪些不同?什麼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法人單位,是需要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取得營業執照的;這是和一般農業企業具有法人資格是一樣的;但兩者也有不同之處。(1)宗旨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農業企業則追求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 龍門縣:農民合作社「社社聯合」
    近期,位於龍門縣龍江鎮沈村村的惠州非凡農業種養專業合作社獲評第四屆中國·廣東「農電獎」電商助農貢獻獎,是惠州唯一上榜者。合作社負責人蔡瑞錦坦言,他接到省農業農村廳和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的參評通知後,得到龍門縣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的大力幫助。
  •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好還是公司好
    開封王先生來電諮詢:  我們是幾個專門從事種植果木的農民,很想聯合起來取長補短,把產品更好地推廣出去。有人建議我們成立公司,也有人說現在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比公司還好。請問,我們怎樣做更有利?  河南開達律師事務所朱中輝解答: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兩者均具有法人資格;股東對公司或者成員對合作社均只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對股東人數的要求與合作社對成員人數的要求均沒有上限;合作社的組織機構有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理等,跟公司組織機構中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等相類似。
  • 福建這66家農民合作社擬推薦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根據農業農村部《關於開展2020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申報工作的通知》(農經辦經〔2020〕6號)要求,在各地組織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和省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聯席會議研究,擬推薦寧德市蕉城區黃家蒸籠專業合作社等6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2020年度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 新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新變化、新趨勢
    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已經正式實施, 這其中有三個維度的變化值得關注。1. 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發展的思路更加突出。當前合作社面臨著發展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法律比較鮮明地回應了這個關切, 將原來法律中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 鼓勵、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把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 明確為立法的首要目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為了突出規範化發展要求, 新修訂法律中有不少具體條款內容作了相應修改、完善或補充。
  • 運城市供銷系統新絳珍糧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
    近日,為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民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的實踐經驗,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第二批47家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由運城市社和新絳縣社共同扶持的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增強服務能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並在全國推廣。
  • 合作社成農民脫貧致富「領頭羊」
    果樹修剪、打藥、嫁接……這些在農民眼裡最常見的農活,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在沙雅縣託依堡勒迪鎮勝利村豐禾林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作下,農業生產逐步走上產業化、集約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現代化發展軌道。  結合該鎮林果業發展實際,2018年,託依堡勒迪鎮黨委鼓勵扶持鐵熱克村技術能人緱延江成立豐禾林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幫助合作社蓋起了烘乾房,還為合作社配備了打藥機等設備,支持合作社發展壯大。2019年,在縣鄉各級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合作社銷售紅棗100噸、核桃200噸,社員人均增收2萬餘元。
  • 1019 李良華 江西雲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
    1019 李良華 江西雲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  李良華,出生於1985年6月,現任江西雲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  獲得榮譽:  2013年(江西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  2014年(贛州年度活躍電商獎);  2015年(定南縣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單位)  2015年(中國農民合作社-全國優秀農產品包裝設計獎);  2016年(中國農民合作社-全國優秀合作社);  2016年(贛州市「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
  • 山東聊城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近日,在山東省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城街道辦事處富民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李樓村村民王霞高興地說。沒到合作社上班前,王霞一直守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孩子,沒有地方打工掙錢。今年以來,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城街道黨工委為了解決困難群眾收入少、無處打工的難題,經多方協商,相繼成立了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王霞也由家庭婦女變成了「上班族」。
  •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嗎?
    依據該理由可以看出,法院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是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筆者不同意以上看法,筆者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用人單位嗎?《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第二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第五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 廣饒縣建成全省首支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隊伍
    「看了一下咱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制度,我覺得盈餘分配製度還不是很明確,分配核算不夠及時,這樣容易造成合作社與社員之間的矛盾,影響合作社今後的發展……」9月1日,在廣饒縣李鵲鎮溝頭村金色田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裡,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劉廷義正在對該合作社創建縣級示範合作社進行指導。
  • 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註銷 股東投訴「我們都不知道」
    本文導讀:「我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然被稅務註銷,全體股東包括我都不知情,去註銷的『註銷代理人』我們都不認識。」
  • 臨猗:靳國全專題調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
    9月13日,臨猗縣委副書記、縣長靳國全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牛杜鎮、嵋陽鎮等地,就各鄉鎮、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靳國全一行先後來到臨猗縣俊志果品種植合作社、臨猗縣聯宜桃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地,與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各鄉鎮
  • 安雅文帶隊深入臨猗縣調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
    2020年9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雅文率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就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汪尤一同調研。縣委書記於鵬飛,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建莉、副主任盧展院,縣政府副縣長範海英,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錢波參加調研。
  • 喜訊 | 新鄭市有這些合作社被認定為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近日記者從新鄭市農委獲悉新鄭市花源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新鄭市富達種植專業合作社新鄭市盈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新鄭市匯龍灣種植專業合作社新鄭市佳之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新鄭市民鑫種植專業合作社等6家農民合作社被認定為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