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電影賞析 --基礎教育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豐富學生業餘文化生活

2021-03-03 貴州省財政學校
為豐富在校學生的課餘生活,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2019年11月28日晚19:30在教學樓106室由英語教研組的老師們組織來自不同班級的學生們觀看了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介紹了一位出生在紐約貧民窟的女孩莉斯,從小就承受了家庭的千瘡百孔,母親酗酒吸毒,父親進入收容所。貧窮的莉斯需要出去乞討,和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隨著慢慢成長,莉斯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於是她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並用自己的努力和真摯的態度打動了紐約時報全額獎學金的各位評審專家,成功獲得了這份獎學金。影片的最後,莉斯邁著自信的腳步走進了哈佛的學堂。《風雨哈佛路》敘述的是一個真實,努力的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鬥的生命歷程,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任何戲劇性的轉折,卻傳遞了心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動。

七點二十五大部分同學已準時到達教室等待電影的開始

精彩的劇情吸引同學們認真觀看

觀影后同學們還在就電影內容進行討論

九點十分電影結束,一個半小時到的播放時間裡,幾乎沒有同學離場。通過此次觀影活動同學們深受教育和感動,同學們紛紛表示從莉斯的經歷裡獲得了很大的鼓舞,也由衷佩服莉斯的勇氣和毅力。

相關焦點

  • 蕪湖多形式開展文化活動 豐富青少年課外生活
    近年來,蕪湖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針對青少年思維特點和實際需求開展多形式的文化活動,引導青少年樹立理想信念、鍛鍊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習慣、提高綜合素質,從而有力的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中國版「風雨哈佛路」:哈佛學霸Molly的求學經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她畢業於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曾擔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外聘教師,但她有一個你無法想像的起點:她父母幾乎都是文盲,小Molly 9歲起就為自己的學費擔憂、奔走,去哈佛讀書的學費也是自己籌款而來的! 從一個普通的客家女孩到哈佛學生會的主席,她的經歷就像一部中國版的《風雨哈佛路》。客家人堅韌的品格,不屈不撓的闖勁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貴州黔西:課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10月29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小學學生進行課外遊戲。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小學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常態化開展一系列課外活動,豐富和繁榮校園文化生活,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新華社發(範暉 攝)10月30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小學學生進行聲樂表演。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小學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常態化開展一系列課外活動,豐富和繁榮校園文化生活,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新華社發(範暉 攝)10月30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小學學生練習吉他。
  • 你看懂風雨哈佛路呢嗎?
    電影《風雨哈佛路》演繹了一個非常貧苦的女孩Liz,通過發奮讀書擺脫不良家庭,考入哈佛大學的勵志故事。《風雨哈佛路》的主角是Liz,她媽媽是個吸毒的,Liz在15歲時媽媽死於愛滋病。她爸爸沒有賺錢能力,進了收容所。Liz連這樣一個貧困苦難的避風港也失去了,從此開始流浪,後來她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混下去,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她用真摯的語言打動了校長,給了她繼續學習的機會。在這樣一個苦難深重的環境下成長起來,並且最終考入了哈佛大學。
  • 在逆境中綻放自己—初中部組織七八年級學生觀看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只要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無論是誰,學習也好、生活工作也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 風雨哈佛路:貧民窟女孩的哈佛逆襲之路
    #風雨哈佛路哈佛大學是美國最難進去的院校之一。從03年到18年,美國哈佛大學本科正常錄取率在逐漸降低,從7%降低到3%,而國際性學生的錄取率更低,每一年國際性學生僅佔總錄取率的20%。每一年僅有極少數中國學生進到哈佛。
  • 《風雨哈佛路》:掉進一個生活的深淵,要怎麼去規劃人生?
    《風雨哈佛路》有時間看看《風雨哈佛路》吧!這是一部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英文名《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也譯為《最貧窮的哈佛女孩》。一部由Peter Levin執導的2003年上映的勵志電影,女主人公麗絲經歷了常人不敢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實現了夢想,走進了哈弗大學的殿堂,演繹著一個無關你我卻又感動並激勵著你我的成長故事。
  • 英語課外活動新探-英語|課外活動-每日甘肅-教育
    國際教育界已把課外活動視為課程的一部分,而不再把它看作獨立於課程之外的,與課程相對立的活動。  課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愛好特長有選擇性地參加。教師也有充分的條件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廣闊大地,在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學生可通過參加此類活動,進一步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勇於進取和開拓。
  • 梨樹鎮二堡社區文化建設豐富 居民業餘生活
    梨樹鎮二堡社區文化建設豐富 居民業餘生活 發布時間:2018-11-27 10:49:37      來源:畢節日報
  • 評《風雨哈佛路》:不夠勵志的勵志片,這幾點還有改善空間
    我一直都挺喜歡勵志電影的。這些影片傳遞的正能量總是容易讓人感動,振奮人心,甚至能真的影響到觀眾的生活。最近,我看了《風雨哈佛路》,這是2003年的勵志片。不過,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是想到2006年的勵志片《當幸福來敲門》。趁此機會,咱們不妨通過影片的對比,來聊聊《風雨哈佛路》。(一)怎樣才算勵志?
  • 跨媒介閱讀 |《風雨哈佛路》:努力使夢想之花盛開
    第五屆暑假讀寫計劃正在火熱進行,其中活動二為整本書閱讀與跨媒介閱讀。結合新課標中對於核心素養培養和任務群實施的要求,課題組從古今中外的名著書目中選擇適合當代高中生閱讀的經典篇目,長篇小說與學術論著均有涉獵;又從中外經典電影及當代精品紀錄片、綜藝節目中,挑選出符合高中生認知、有助於語文學習的勵志作品,以整本書閱讀與跨媒介閱讀兩大任務群為承載形式,幫助學生多方面地增進語文積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體驗。
  • 網友們都看看吧:英語電影賞析與西方文化探索,誰看懂了
    事實上,大量的實踐證明,英文電影賞析課程作為大學英語教學輔助課程之一,不僅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跨越文化障礙、提高文化修養以及對電影的鑑賞能力。
  • 創新課外活動模式 豐富中小學生課餘生活
    《愛的空間》;科技小組則將日常觀測天文的情形拍成了科學探究紀錄片《我的天文生活》……近日,記者在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舉辦的《北京市中小學課外活動模式創新與應用研究》課題推進會上,看到學生課外活動的精彩一幕。
  • 《風雨哈佛路》——不要放棄尋找你的光
    《風雨哈佛路》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影片於2003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其講述了女主主角麗茲在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之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進入哈佛校園的故事。麗茲生活在一個父母都是癮君子的家庭。從8歲開始,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和姐姐一起上街乞討,有時候她不得不像個大人一樣去照顧自己的父母。
  • 貝樂英語上海天山路中心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英語學習要融入生活場景
    貝樂英語在教學中重視語言在生活場景中的應用,經常會組織學員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英語,寓教於樂,在植樹節來臨之際,貝樂英語多地同時進行戶外拓展,在貝樂英語上海天山路培訓中心,就舉辦了一場以多肉種植為主題的親子互動,用美好的親子時光迎接春天的到來
  • 走進課外活動,探索英語奧秘!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開展課外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的實踐機會,創造更多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環境。
  •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
    《風雨哈佛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說的是一個美國癮君子家庭的孩子,克服人生困境考上哈佛的事情。原來的英文片名是「從無家可歸到考上哈佛」,這個題目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比今年考上北大的留守少女的故事還要勵志。
  • 教育,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為自己贏得生活
    記得第一次我聽說這部電影是老師介紹的。我看了這部電影很感動。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難以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走進了哈佛大學的殿堂。她住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她父母酗酒,經常吵架。後來,她的母親染上了毒癮,她的生活幾度崩潰。
  • 青島市洮南路小學"英美文化周"推介
    青島市洮南路小學於近期開展了主題為「精彩節日,多元文化」的「英美文化周」特色節日。其以感受有趣的西方節日為切入點,以學生親身參與製作電視專題片、學唱英文歌曲、「英語在我身邊」實踐活動、欣賞英美電影等多種形式,帶動學生親身體驗、主動探究豐富多元的英美文化,為學生們打開瞭望世界的新窗口。現在,大家就隨青島奧數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Hello! Boys and girls!
  • 【社團活動】大慶市第五十二中學 |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的校園生活
    【社團活動】大慶市第五十二中學 |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的校園生活 2020-12-18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