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2020年清明節,是一個特殊清明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工作仍處於關鍵期。希望廣大群眾文明祭掃、弘揚文明風氣,以更文明的方式表達人們對英烈的緬懷與敬仰之情。請廣大人民群眾給予理解、支持和配合。
我們倡議
01
預防事故,提倡無煙祭祀、平安祭祀
清明節期間正值春季森林防火期,稍有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點點菸頭火,可毀萬畝林」,要時刻牢記防火有關規定,特別是在山林、雜草密集地段嚴禁使用明火、焚燒紙錢、燃放煙花爆竹等祭拜陋習,杜絕火災和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02
遵紀守法,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祭掃活動中要嚴格遵守殯葬管理及相關政策法規,文明祭掃,推進喪葬禮俗改革,崇尚科學,不搞迷信活動,不亂搭靈堂靈棚,從儉辦喪、文明祭奠,讓逝者安息,讓生者無憾。可選擇骨灰樹葬、花葬、草坪葬、自然葬等節地生態葬法,保護生態環境,共同營造整潔優美的宜居環境。
大力推廣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等健康文明的祭奠方式,逐步將人們的祭掃活動,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情感表達、家風傳承上來,逐步改變傳統上墳陋習,讓「無煙上墳」、「文明祭祖」意識深入人心。全力營造文明祭祀的新風尚。
03
黨員帶頭,做到節儉祭祀、廉潔祭祀
廣大黨員、國家公職人員要身先士卒,示範引領,做「告別陋習,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做「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帶頭人;要廉潔祭祀,私事不沾公家的光,不違規使用公車、公款或公物;要節儉祭祀,不鋪張浪費、盲目攀比。要把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親人的思念之心,化做建設家鄉的工作動力和對社會奉獻的實際行動,從自身做起,積極影響和帶動親友和身邊群眾。
父老鄉親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殯葬改革和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爭做綠色殯葬的先行者,爭做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殯葬的帶頭人,讓「清明雨,綠色風,文明行」成為祭祀的新風尚。
原標題:《【文明祭祀 從我做起】 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