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段時光
我們再也無法回去
但是當看著那時的舊物件
卻仍能感受那著的過去,好懷念,同時也好傷感!
現在
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年代
那段記憶裡的時光……
(鄭重提示:如果你親身使用過下面的這些東西超過三件,就說明你已經老了,不信來看……)
1.篦子
篦子與梳子同類,都是梳頭所用的日常用品。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人們的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都差,頭髮中生蝨子、蟣子的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奇癢難耐,而且影響形象。
梳掉那些可惡的東西,最理想的用具就是篦子。農活閒暇之時,大人便坐在凳子上,讓孩子蹲在膝前,頭歪在膝蓋上,然後用篦子給孩子清理頭髮中的蝨子和蟣子,把它們梳落在凳子上,用大拇指甲一個個碾死,「啪啪啪」的響聲很有成就感。
2.頂針
現在的年輕人估計猜不著,可納過鞋底、套過棉被、做過針線活的一代人便會脫口而出:那不是我們用過的頂針子嗎?以前家裡姑娘出嫁前,就能看到長輩圍在一起,都可以看到長輩用頂針子縫被子的場景。
3.一分錢
一分硬幣,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現在別說都沒見過,最主要的是如果你撿到別說一分,就是一毛一塊,你去給警察都會被罵神精病吧!
4.煤油燈
煤油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這種煤油燈,是我們最常見的款式。及使是80後都不一定用過,也只有70和60的才會真的用過吧,那90和00什麼的就別想了!
5.剃頭推子
剃頭挑子,是上世紀幾十年代以前農村專業理髮師傅的工具挑子,一頭是理髮工具箱,剃頭推子就是其中必備之物,小編還記得當年俺娘帶俺去剃的小平頭n(*≧≦*)n
6.石磨、石臼(咱們安新其實以前也不少的!)
石磨是將糧食碾磨成麵粉的傳統生活工具;石臼,有大有小,如搗蒜、研藥用的就是小石臼,而用來舂糧食的則是大石臼.以前基本上方城農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不過現在很少人在用了。
7.扁擔
扁擔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挑水擔柴抬重物時不可或缺的工具。挑水擔柴使用的扁擔長1.8米左右,兩端固定著用鐵鏈或繩子做成的系子,系子下端是鐵鉤子,掛水桶或柴捆。
8.鞋樣子
鞋樣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農村婦女手工製作布鞋時使用的、規定鞋底尺寸大小和鞋面樣式的參照物。納鞋底時,母親就會把鞋樣子拿出來,放在麻袼褙上,按照鞋樣子的尺寸剪下來一個個鞋底模樣,把幾層鞋底模樣的麻袼褙疊放在一起,再用白色粗布包裹,用細麻繩一針一針納起來,就做成了一隻只的千層底。
9.老箱子
老箱子基本上是母親們的嫁妝。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母親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中,老箱子、大方桌、椅子都是必備的,現在都用行李箱替代了。(記得家裡現在還有一個呢,只是比較新)
10.老式注射器
現在的注射器都是一次性的,可有效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老式注射器除了外殼上有一部分玻璃觀察區域外,其餘全是不鏽鋼材質的,看上去怕怕的。
11.葦席
葦席,也只是咱們安新真真正正的老物件了,現在真的少了,不過當然也是唯一現在還能很多地方可以見到的東西了吧,不知道在過多少年也就見不到了呢,窩友們,現在如果見了就好好欣賞一下吧!
12.瓷碗
農村人說的「瓷碗子」,專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搪瓷碗。搪瓷俗稱「洋瓷」,常常與學生時代或部隊生活密切相關,主要因為它結實耐用、便於攜帶。現在都用不鏽鋼的,不容易生鏽且耐用。
13.筐子
筐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主要的家庭農用工具,因其主要用來撿拾豬糞、狗糞以及其他牲畜糞便,故名「糞筐子」。
14.籃子
老式籃子,以前經常掛在上面,一是為了防止老鼠,二是防孩子偷吃,說來可笑,但這是真的,因為當時很窮,也是沒辦法的事。
而現在,這種籃子在安新澱南風俗裡也只有在給誰家辦喜事或滿月什麼的放放饅頭了吧!
15.竹殼暖水瓶
暖水瓶,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大家都不陌生,而竹殼暖水瓶現在卻很少見了。
雖然說,逝去的老物件並沒有多麼貴重,但它們身上凝聚著一些舊事,一些記憶,一些溫暖,一些智慧,一些美麗……所有這些,足以讓人們想起老日子裡的風霜雪雨,想起那個年月中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