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鄧州特色農村老物件,親身經歷用過的人都已老去……

2020-12-19 騰訊網

有那麼一段時光

我們再也無法回去

但是當看著那時的舊物件

卻仍能感受那著的過去,好懷念,同時也好傷感!

現在

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年代

那段記憶裡的時光……

(鄭重提示:如果你親身使用過下面的這些東西超過三件,就說明你已經老了,不信來看……)

1.篦子

篦子與梳子同類,都是梳頭所用的日常用品。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人們的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都差,頭髮中生蝨子、蟣子的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奇癢難耐,而且影響形象。

梳掉那些可惡的東西,最理想的用具就是篦子。農活閒暇之時,大人便坐在凳子上,讓孩子蹲在膝前,頭歪在膝蓋上,然後用篦子給孩子清理頭髮中的蝨子和蟣子,把它們梳落在凳子上,用大拇指甲一個個碾死,「啪啪啪」的響聲很有成就感。

2.頂針

現在的年輕人估計猜不著,可納過鞋底、套過棉被、做過針線活的一代人便會脫口而出:那不是我們用過的頂針子嗎?以前家裡姑娘出嫁前,就能看到長輩圍在一起,都可以看到長輩用頂針子縫被子的場景。

3.一分錢

一分硬幣,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現在別說都沒見過,最主要的是如果你撿到別說一分,就是一毛一塊,你去給警察都會被罵神精病吧!

4.煤油燈

煤油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這種煤油燈,是我們最常見的款式。及使是80後都不一定用過,也只有70和60的才會真的用過吧,那90和00什麼的就別想了!

5.剃頭推子

剃頭挑子,是上世紀幾十年代以前農村專業理髮師傅的工具挑子,一頭是理髮工具箱,剃頭推子就是其中必備之物,小編還記得當年俺娘帶俺去剃的小平頭n(*≧≦*)n

6.石磨、石臼(咱們安新其實以前也不少的!)

石磨是將糧食碾磨成麵粉的傳統生活工具;石臼,有大有小,如搗蒜、研藥用的就是小石臼,而用來舂糧食的則是大石臼.以前基本上方城農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不過現在很少人在用了。

7.扁擔

扁擔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挑水擔柴抬重物時不可或缺的工具。挑水擔柴使用的扁擔長1.8米左右,兩端固定著用鐵鏈或繩子做成的系子,系子下端是鐵鉤子,掛水桶或柴捆。

8.鞋樣子

鞋樣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農村婦女手工製作布鞋時使用的、規定鞋底尺寸大小和鞋面樣式的參照物。納鞋底時,母親就會把鞋樣子拿出來,放在麻袼褙上,按照鞋樣子的尺寸剪下來一個個鞋底模樣,把幾層鞋底模樣的麻袼褙疊放在一起,再用白色粗布包裹,用細麻繩一針一針納起來,就做成了一隻只的千層底。

9.老箱子

老箱子基本上是母親們的嫁妝。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母親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中,老箱子、大方桌、椅子都是必備的,現在都用行李箱替代了。(記得家裡現在還有一個呢,只是比較新)

10.老式注射器

現在的注射器都是一次性的,可有效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老式注射器除了外殼上有一部分玻璃觀察區域外,其餘全是不鏽鋼材質的,看上去怕怕的。

11.葦席

葦席,也只是咱們安新真真正正的老物件了,現在真的少了,不過當然也是唯一現在還能很多地方可以見到的東西了吧,不知道在過多少年也就見不到了呢,窩友們,現在如果見了就好好欣賞一下吧!

12.瓷碗

農村人說的「瓷碗子」,專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搪瓷碗。搪瓷俗稱「洋瓷」,常常與學生時代或部隊生活密切相關,主要因為它結實耐用、便於攜帶。現在都用不鏽鋼的,不容易生鏽且耐用。

13.筐子

筐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主要的家庭農用工具,因其主要用來撿拾豬糞、狗糞以及其他牲畜糞便,故名「糞筐子」。

14.籃子

老式籃子,以前經常掛在上面,一是為了防止老鼠,二是防孩子偷吃,說來可笑,但這是真的,因為當時很窮,也是沒辦法的事。

而現在,這種籃子在安新澱南風俗裡也只有在給誰家辦喜事或滿月什麼的放放饅頭了吧!

15.竹殼暖水瓶

暖水瓶,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大家都不陌生,而竹殼暖水瓶現在卻很少見了。

雖然說,逝去的老物件並沒有多麼貴重,但它們身上凝聚著一些舊事,一些記憶,一些溫暖,一些智慧,一些美麗……所有這些,足以讓人們想起老日子裡的風霜雪雨,想起那個年月中的喜怒哀樂。

相關焦點

  • 農村正在消失的3種「老物件」,老農:棄之可惜,留之亦無用!
    導語:農村的經濟發展雖說落後,但正是在這樣的慢節奏的生活裡才能保留一絲淳樸天然的氣息。不得不承認,有不少古老的「物件」確實是存在於尋常百姓家的。遠的不說,就說20年以前的農村也已經與現在的鄉村生活無法比擬了。
  • 最具農村氣息的「5種老物件」,估計只有六七十年代的人才見過!
    具有第一種農村氣息的老物件:老式鐘錶 在我們古老的農村,最先有鐘錶的時候,就是這種老式鐘錶陪著我們農村的老一輩人走過來無數個春夏秋冬,風雨陽光,是我們農村老一輩人的記憶,這是記錄我們古老農村的一種非常明顯的標誌,這個老式鐘錶現在都成了收藏品了,大家如果現在見到這個老式鐘錶一定要好好收藏了
  • 這幾種老物件價值珍貴,農村老人才見過
    這幾種老物件價值珍貴,農村老人才見過以前的農村可沒有現在這麼多方便的家具之類的,以前的家具大多是木頭製成的,所以很多家具都可以用很久,一代傳一代,但是現在一些老物件已經快消失了,很多老物件可能都只有年紀大一點的老人才認識,一些年輕人還真是認不出來,也不知道是有什麼用處的東西,以前的嬰兒座椅你見過嗎?這幾種老物件價值珍貴,農村老人才見過,是老一輩人的回憶。
  • 農村總是有人高價收購石磨石槽等老物件,有什麼貓膩兒?
    在農村,時常能見到有人開著車,吆喝高價收購石磨石槽,象過去的老石磨、老石槽、石磙、棉車子等一應老物件都收,說是高價,其實也就給幾塊或幾十塊錢,不過呢,對新蓋了房子的農民來說,這些老物件沒啥用,還礙事,扔了可惜,現在能換幾個錢,也是好事,於是成交。這樣的事情多了,也就產生了疑問,是不是裡面有啥貓膩?
  • 放過農村的老物件吧!車珠子已經過時了,情懷才是最有意義的
    我們都知道現在名貴的木材越來越少,用名貴木材製作成的手串價格也是非常高昂的。這對於那些喜愛玩手串,又沒有太多金錢的人來說心裡可是非常難受的。怎麼辦呢?於是就有人用農村的老物件來製作手串,其實老馬是非常不贊同用農村的老物件製作手串的,因為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這些老物件不管用的是什麼木材,名貴或者普通。
  • 即將消失的農村老物件,第一個是挨打神器,最後一個是土豪標配!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童年一去不復返,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喜歡懷舊,有時在看到某些童年老物件時,就會回憶以前的事?這些農村老物件你還認識嗎?雞毛撣子:雞毛撣子是用來清除家裡的灰塵的工具,也是小時候挨揍神器,小時候難免調皮惹事,我爸拿雞毛撣子打了我的屁股,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恐怖。
  • 探訪柴達木盆地民俗文化展覽館:用老物件「留住」時代底色
    「希裡溝民俗文化展覽館」時,滿屋子的老物件讓人瞬時穿越。李淑娟 攝在民俗文化展覽館,茯磚茶、票據、信件、石磨、旗袍、軍用保溫飯盒、老舊自行車等上百種不同時期的勞動工具、生產資料、生活用品、紅色物件,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古老鄉村畫卷,處處瀰漫著時代氣息。「這些老物件集中反映了從四五十年代到現在人們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民風民俗,真實地記錄了當地的發展軌跡和歷史變遷。」
  • 農村的石頭老物件,以前是寶貝現在不用了隨意丟棄,具體有哪些?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記得以前的農村有各種有手藝的工匠,如木匠、石匠、篾匠等等,他們手工製作出來的物件就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像石頭做成的物件就有很多種如石磨、豬槽、石凳、石桌、石頭缸、門墩石、石蓋子、打蒜槽、圓石槽等等,在以前可算是寶貝呢好用、耐用,而現在卻很少人用了,有些都直接丟棄了
  • 高價回收:農村即將消失的4種老物件,木推車上榜,最後一種價值50萬
    讀者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編,每天會在第一時間更新內容,時間每天都在變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帶著發現的眼睛,體會與眾不同的世界,如果你對小編對文章感興趣,可以點個關注,如果第一時間內容更新了,可以方便查看。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村即將消失的4種老物件,木推車上榜,最後一種價值50萬。在實驗進行一星期過後。特別是一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腎病。
  • 記憶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好時光
    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這是太原市文物局活化利用古建築的一個典型,新時代的關帝廟已變身為太原城市記憶館、「記憶交換」市集。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本文節選自該報導。
  • 70後,80後集體的回憶,這15種老物件,認識5種,說明你老了!
    70後,80後目前已經是社會的中流砥柱,雖然目前90後和00後已經目前逐漸取代了70,80後的地位,但是70和80後是最懷舊的一代,對於過去的物品著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墨軒向大家展示15種曾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老物件,如果說你見過超過5種,那麼說明,你已經老了。
  • 農村經常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石質老物件有啥用,能做什麼
    在農村經常會來一些遊走商販,而且他們要收購的東西也是各式各樣,千奇百怪。來收購一些野草野花,甚至蟲子之類的商販已經不足為奇了,前段時間還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包括農村人家的一些老物件,這些東西說是老物件吧,年代也不久,根本不值錢。
  • 高價收售:10張民間老物件圖,認識8種很棒,全認識堪稱「農村通」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來源:農課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在過去,曾經很流行、應用廣泛的民間老物件隨著社會的發展,有的已經消失在大眾的視線裡淪為古董,有的已經日漸被機械化產品所替代。小編在此收錄了10種民間老物件,以喚起我們的記憶,懷念你我他往昔的歲月。
  • 這些農村流傳下來的老物件,就算有人上門收購,也沒人捨得賣掉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在現代化的建設中受到的衝擊力最早,因此很多家中還留存著過去農耕時候的老物件,這些物件有平時的生產器具也有代代相傳下來的傳家寶。而這些老古董已經存在好長時間,但農村人一般都留作紀念,就算有人上門收購也捨不得賣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流傳下來的老物件。
  • 高價回收:農村五種正在消失的老物件,全部見過,說明你是上歲數人了
    尤其農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什麼東西都煥然一新了。很多以前用過的東西都在慢慢的減少,比如農村的一些老物件目前已經在滿滿的消失,很多老物件普遍已經沒了,但是有很少的老物件家裡面還有,有人說老物件現在就是古董。所以如果家裡還有的話可以收藏起來!說不清什麼時候就值錢了!接下來我給大家來說以下這幾種老物件,看你認不認得,見過說明你歲數真不小了!更何況姑奶奶說浙江的海鮮是很有名的。
  • 高價回收:農村老掉牙!遇到這些「老物件」別扔,老值錢了
    老式郵票,以前沒有手機,通信用的都是書信,而書信是需要郵票才能寄的,不少人喜歡收藏郵票,如果是很久以前的,那自然價值不菲,你們說是不是呢?你們家還有這些老物件嗎?一同傳遞「福」氣。喝水時。纖維素。那些女人們見了都笑著說:「看。鄭家尾段已建成通車。肖戰ROSEONLY紅包封面肖戰開小灶紅包封面微信搜一搜【肖戰】即可領取。官方很快關閉了這個入口。並沒有想到隨後基金購買的意外成功。引入了許多與書有關的元素。基本可以緩解這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多。純潔的異性關係。最終導致自傲自滿失了本心。
  • 用農耕老物件留住鄉愁
    本報訊 說到收藏,大多數人一定會聯想到古玩珍寶,而廬江人張輝卻看上了農具。在八年時間內,他收藏了一萬多件農耕用具和傳統農家用品。今年豐收節期間,這些藏品迎來了第一批遊客。張輝說,他想用這些老物件留住人們鄉愁,牢記糧食的來之不易。
  • 崇左農村這些老物件,你家還有嗎?
    新中國成立70年來 崇左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大新縣恩城鄉陸榜村蘇屯 尋訪留存時代印記的老物件 感知農村的發展脈搏 體會70年的滄桑巨變
  • 讀刊 | 《問津》裡的老物件
    這一期的主題是「武清鄉村老物件」。武清,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相連,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比鄰,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區搭界,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武清區位於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譽。從這兒看,是值得一寫的地方。作者侯福志老師,我曾在天津的舊書攤上相遇過,他就是武清人,可見寫的是親歷的地方史。
  • 農村的五個老物件,千萬不要扔,會越放越值錢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尤其是近幾十年的發展十分迅速,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小樓房,生活不比以前,所以家裡面有些老物件可能覺得以後用不到了,就可能隨便亂扔或者是低價處理掉。雖然這些老物件在以前可能特別常見,但是如今都是物以稀為貴,所以有些發展落後的農村,還保留的那些古老的物件是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的,因為那些東西早就不再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