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味食品VS周黑鴨,差距在哪裡?

2020-12-18 聯商網linkshop

一、休閒滷製品行業空間預測

休閒食品主要包括休閒滷製品、糖果、蜜餞、麵包、蛋糕及糕點、膨化食品、炒貨及餅乾等。根據諮詢機構Frost&Sullivan的數據,2015年我國休閒食品行業產值達7355億元,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約12.9%。預計2020年我國休閒食品行業產值將達到 1298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維持12%。

其中,2015年休閒滷製品規模521億,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約17.5%。預計2020年我國休閒滷製品規模將達到12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維持18%。

二、經銷模式和包裝

1、經銷模式:

絕味主打加盟,加盟店佔比超過95%,鴨脖等產品都是以批發價賣給加盟商;周黑鴨(01458)店面幾乎全是自營。

在選址上,絕味選址由加盟商選定,從商場、高鐵等商圈,到街道、菜場周邊等生活場所,號稱農村包圍城市。絕味的優勢主要在三四線城市,門店要求小,約15-30平方米。加盟門檻低,每年加盟費約2萬元,為三四線城市加盟商提供了生存空間。

周黑鴨的直營店70%都布局在商場超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集中的商業地帶,平均面積31平方米,平均單店收入更高。

2、包裝:

周黑鴨產品有真空包裝和充氮鎖鮮裝(MAP),目前MAP佔比90%。MAP鎖鮮能力強,但產品保質期僅有 5-7天,會對公司訂單滿足率、產銷協調與存貨管控等方面提出很高要求。周黑鴨全國只有9間分倉對外發貨,MAP包裝因產品保質期短而不得不限制接單範圍與配送半徑300公裡,對電商渠道也有一定影響。

絕味食品加盟店採用散裝包裝,自營店和線上採用真空和MAP包裝,MAP售價稍低於周黑鴨,但目前佔比不大。

三、價格和區域分布

1、價格:

2017年,周黑鴨產品平均銷售83元/公斤,絕味產品平均銷售38元/公斤,周黑鴨價格是絕味的2倍以上。提價方面,周黑鴨近五年提價33%,高於絕味的17%。

2017年周黑鴨受會員銷售折扣和促銷推廣的影響,公司的產品平均售價由85.7元/千克降低至83元/千克。(電子會員卡數量由300萬張增加至940萬張)

2、區域分布:

休閒滷製品產品種類同質化明顯,口味上存在一定差異。絕味偏麻辣,更適合以四川、湖北為代表的西南、華中地區。周黑鴨偏甜辣,更適合廣東、上海為代表的華南、華東地區。

絕味和周黑鴨發源於湖南湖北,華中地區是兩者的大本營。但周黑鴨華中地區佔比過大,絕味偏向於全國布局。最近五年,周黑鴨主要向華東地區擴張,華中佔比大幅降低。絕味主要向華南地區擴張。

四、門店情況

1、門店數量:

2017年,絕味新增門店1129家,總計達到9053家,全年開店增速為14.2%,根據公司規劃,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新設門店800-1200家,預計2018年超萬家。

同期,周黑鴨門店數量從778家提升至1027家,增速為32%。目前,絕味門店數量是周黑鴨的9倍,覆蓋29個省級區域。周黑鴨覆蓋15個省級區域,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2、周黑鴨自營情況:

目前市場比較擔心周黑鴨開店的邊際效應遞減,去年自營門店數量增長32.0%,但單店營收下滑13.8%,導致自營門店營收只增長15.4%。公司單店營收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華中地區的產品接受度最高,門店數量佔比最大,其門店繼續下沉導致單店營收下降12.7%。其次,去年新開門店主要來自華東地區,而這些門店需要市場培育期,數據顯示,2017年華東地區的自營門店數量增長80.9%,佔比提高4個百分點,單店營收下滑11.5%。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跟蹤。

3、單店收入和利潤:

單店收入方面,2017年絕味單店收入42萬元,周黑鴨單店收入268萬元。是絕味的6.4倍。周黑鴨每天收入約7300元,平均每人消費60元。假設每天營業12小時,則相當於每6分鐘有一位客戶購買。

周黑鴨單店收入遠大於絕味主要有兩個原因:1、周黑鴨直營店用終端價作為結算價,絕味用經銷商批發價作為結算價。2、周黑鴨MAP包裝固定克重,消費者想嘗試更多口味要購買更多盒裝,客單價遠高於散裝,周黑鴨的品牌和產品可以消化盒裝的高溢價。17年周黑鴨客單價60元,估算絕味20元左右。

五、毛利率、淨利率對比

周黑鴨毛利率和淨利率接近絕味的兩倍。毛利率方面,周黑鴨直營模式毛利率計算為終端價減去出廠價,絕味加盟模式為批發價減去出廠價,而周黑鴨終端價是絕味的兩倍以上(絕味的自營店終端價和毛利率和周黑鴨差不多)。淨利率方面,周黑鴨的銷售費用佔比比絕味高出接近20%,主要是人工成本和租賃成本差異。

2017年,周黑鴨毛利率60%,淨利率23.4%,近幾年較穩定。絕味毛利率35.7%,淨利率13%,近幾年逐步提高。

六、收入和利潤增速

從成長性上看,過去五年,絕味的收入和利潤增速都在增長;周黑鴨的收入利潤增速在逐步下滑,兩者逐漸靠近行業平均增速。

七、產能規劃和營收估算

1、周黑鴨產能營收估算:

註:

1.2017年武漢一期進行技改,產能搬遷到二期,並把深圳1164萬盒搬遷到二期。武漢二期設計產能8830萬盒,2016年開工建設,2018年開始投產。

2.保守估算,平均售價維持穩定,產量利用率90%。

3.預計到2021年,周黑鴨產能增長2倍到4.3億盒,年化複合增長率31.6%。營收增長1.5倍到82億,年化複合增長率26%。

2、絕味產能營收估算:

註:

1.2017年絕味上市募集資金用於新增9.4萬噸的產能建設。新產能達成後,相應的原租賃廠房將逐步停止使用,根據券商調研,淨增加產能約4.85萬噸。目前江西項目已經投產。

2.保守估算,平均售價維持穩定,產量利用率90%。

3.預計到2020年,絕味產能增長45%到15.8萬噸,年化複合增長率12.8%。營收增長56%倍到60億,年化複合增長率16.5%。

總結,周黑鴨主要的問題是老店收入下滑,新開單店收入是否提高存在疑問,難大幅提價。絕味的優勢在於完成全國產能布局,渠道下沉,但品牌不如周黑鴨。

(來源:雪球網 阿蘇勒)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做鴨,絕味為什麼輸給了周黑鴨?
    如果周黑鴨網上公布的門店準確且及時,目前其直營門店為909家。可見,絕味門店數量至少是周黑鴨的8倍。  基於大量門店,絕味食品的營收高於周黑鴨:2015年,周黑鴨與絕味食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2億元、32.7億元。  可絕味的利潤不敵周黑鴨。
  • 絕味、周黑鴨、煌上煌2019年財報均已出爐 絕味再次奪冠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煌上煌開拓新市場,絕味食品增長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未來誰能在休閒滷味行業獨佔鰲頭,猶未可知。規模:絕味再次奪冠財報數據顯示,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2019年營收分別為51.72億元、31.86億元、21.2億元,淨利分別為8.01億元、4.07億元、2.2億元。
  • 絕味反超周黑鴨,加盟連鎖有奇效,淨利潤全面超越周黑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鴨兒肉成為膾炙人口的小吃,市場上也湧現出了周黑鴨,絕味和煌上煌等一些專門做鴨肉的食品公司。滷香味的鴨肉,搭配辣椒花椒,成為了鴨脖鴨肉的絕配,慢慢的也成為了大眾消費的最佳零食。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絕味鴨脖開始發力,市場布局的逐漸擴大為絕味贏得了更多,更加接地氣,淨利潤也實現了反超周黑鴨。而在此之前周黑鴨的利潤是遠遠高於絕味的。數據顯示,現在周黑鴨的淨利潤下滑了近三成,僅僅是絕味的一半。
  • 市值不到絕味二分之一,周黑鴨的「鴨王」之路還能崛起嗎
    來源:投中網在以鴨脖為代表的滷製品市場,周黑鴨和絕味兩大品牌一直各領風騷。不只是口味上的差別,兩者擴張地盤的打法同樣不同,周黑鴨以直營為主,絕味青睞加盟,兩者究竟孰強孰弱,一直未有定論。5月25日,周黑鴨盤中最低價僅為3.59港元/股,6月18日收盤價已達6.4港元/股,短短19個交易日內,其股價上漲了78%,市值也突破了150億港元。同一時段內,同為休閒滷製品行業的絕味食品(603517.SH)股價震蕩幅度不足2%。
  • 5大滷味品牌對比: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紫燕、廖記棒棒雞
    報告核心觀點: 1、滿意度:周黑鴨整體滿意度最高,達到8.52;煌上煌與絕味滿意度較低,均低於8.00; 2、差評率:煌上煌差評率最高,達到9.65%;其次是絕味鴨脖,差評率為8.19%;差評率最低的為周黑鴨,不足4%; 3、各品牌突出槽點:周黑鴨銷售「快過期產品」被吐槽;絕味「故意加量/
  • 周黑鴨正面PK絕味鴨脖
    第一個嘗試周黑鴨滷鴨脖。殘暴地打開它。打開真把我嚇了一下,誰沒吃過周黑鴨是不是假的?先吃起來是甜的,並且周黑鴨的肉也很緊實,口感非常好,並且多汁,雖然周黑鴨是武漢的特產,但是全國都能吃到,保質期是7天,應該沒有放入很多的防腐劑(運送的過程中配有標準的冰塊來保險,我覺得這一點想得很周到),滷過的東西,它本身沒那麼容易壞,越吃越辣,很有層次感。
  • 絕味、周黑鴨、煌上煌、久久丫……休閒滷味巨頭誰能稱霸?
    滷製品一路走來,踩得最正確的點,就是確定休閒小吃的定位,將滷味真正從正式的餐桌上解放出來,成為一個可以隨時隨地、想吃就吃的休閒小吃,可以說是絕味和周黑鴨等滷製品企業的出現聯合定義了一個全新的行業:休閒滷製品。
  • 十大最受歡迎滷味熟食品牌:周黑鴨力壓絕味,紫燕第四
    2 周黑鴨門店數遠不如絕味,為什麼還能排第一?2019年12月20日,「亞洲最大的地鐵站」——廣州地鐵天河公園站正式啟用。這個地鐵站的啟用究竟經歷了幾番波折,感興趣的朋友上網一查便知;這個地鐵站到底有多高的顏值和多高的關注度,很多公開的報導也已經「吹」過了,此處都不再贅述。
  • 依靠加盟成就滷味龍頭,絕味食品年收52億再次成為「中國第一鴨」
    其中,絕味鴨脖、周黑鴨和煌上煌三家依靠絕佳的味道、眾多的門店數量成為市場的翹首,穩坐前三把交椅!從近期三家公司披露的2019年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收51.72億元、淨利潤8.01億元;而周黑鴨、煌上煌的營收分別為31.86億元、21.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07億元、2.2億元。
  • 調了20個點,絕味食品有沒有投資價值?
    最近復盤,發現絕味自最高跌了20個點左右,那絕味有沒有投資價值?01絕味的優勢鴨脖有三強: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絕味並非一開始第一,但最終超越了周黑鴨,走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一個有趣的事情是,我問周圍的人,基本都覺得周黑鴨更好吃(當然,這一結論可能是樣本問題)。那為什麼今天走到第一的位置卻是絕味呢?第一點是產品定位,相比於周黑鴨,絕味的定位要更親民一些。周黑鴨的客單價在65左右,絕味在27-30元左右,街邊夫妻店大概在15-20左右。
  • 周黑鴨遭做空機構狙擊盈利能力食品安全質量被質疑
    雪上加霜但是,3月份周黑鴨遭做空機構艾默生狙擊,直指公司購買記錄造假,並虛造華中地區28%的銷量。而周黑鴨也被曝光超過公司規定售賣期限的產品仍在售賣,近期種種消息與周黑鴨高定價的食品戰略形象相距甚遠。以此計算,周黑鴨單店收入實際上由2017的268萬降至2018年的216萬,同比減少20%。而周黑鴨的總銷量也由2017年的3.91萬噸降至2018年的3.78萬噸。在自營門店營收和總銷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作為周黑鴨的核心市場,華中地區的營收也不盡如人意。
  • 辣小鴨產品跟周黑鴨、絕味相比,是否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兒呢?
    市面上的麻辣鴨貨品牌有很多,除了最主要的麻辣之外,各個品牌的口味還有各自的特點,辣小鴨和周黑鴨、絕味相比,更是有自己獨特的口味——黑茶系列。與周黑鴨和絕味的甜辣不同,甜味過多,並不適合喜歡吃鹹的北方人,反而會讓人產生膩的感覺,辣小鴨的黑茶系列不添加糖類物質,而是用黑茶進行煮製,在享受口腹之慾的同時不會上火。辣小鴨正是因為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迅速佔領了東北三省的市場。也因為辣小鴨的口味更適合北方人,得以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 "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儘管絕味食品通過大力發展加盟初步實現在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但主營業務觸頂、淨利潤增速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今年以來,絕味食品大股東接連減持更透露絕味食品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1淨利潤增速乏力 四大股東競相減持縱觀絕味食品的發展歷程,2008年成立後,絕味食品於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作為"鴨脖第一股",絕味食品在上市之後就備受資本市場的追捧。「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使絕味食品迅速佔領市場,成為滷製品行業的領頭企業。
  • 周黑鴨:沒落的鴨王 鴨力有點大
    晚了4個月上市的絕味食品,首日市值僅為95億元人民幣,距離周黑鴨還有相當的距離。三年多過去,昔日「鴨王」風光不再,在資本市場上的風頭也被絕味完全蓋過。近兩年的周黑鴨一直在「沒落」的路上。在產品定位上,同絕味食品(603517)比較,周黑鴨產品定位高端,走高毛利率路線,主要目標人群白領;而絕味食品則定位大眾人群,走高周轉路線。作為無法長期保存又無法保值的鴨脖來說,顯然周黑鴨的定位是錯的,做為休閒食品,專注做好產品的口感,加快周轉才是王道,而想成為鴨脖界的茅臺僅僅是夢而已。
  • 絕味食品前9個月營收38.9億元 日均開店3家
    絕味食品依舊「狂奔」。   其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絕味食品1-9月整體營收3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僅下降0.01%。而淨利則從同期6.1億元下降至5.2億元,降幅達15.33%。   與2019年末相比,絕味食品門店高速擴張。僅2020年前兩個季度,就新增門店1039家,日均開店3家。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呈穩定增長態勢。
  • 絕味食品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超過營收 陸股通新進前十大股東社保減持
    相比周黑鴨(01458.HK),A股上市的絕味食品(603517)業績、股價出現雙贏局面。最新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同比增長約26%,基本每股收益1.06元/股。設立投資基金同日,絕味食品還披露設立投資基金。
  • 案例拆解:絕味鴨脖是如何做社群營銷的?
    正文 文章來源于越陌頻道 ,作者運營越陌 如果你喜歡吃鴨脖,喜歡吃滷味,周黑鴨,絕味鴨脖這兩個名字你可能都不會陌生。 但由於疫情原因,兩家公司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但周黑鴨營收9.03億元,同比減少44.4%,絕味食品營收24.13億元,同比僅減少3.08%。 當然現在的結果絕對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可能包括二者的運營模式,周黑鴨長期自營,19年才啟動加盟,而絕味一直採用加盟政策等等。
  • 真正的滷味大王:一年賣10萬噸鴨脖,市值是周黑鴨的2倍
    餐飲和旅遊業也迎來快速發展,由此帶動休閒休閒滷製食品市場發展空間,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休閒滷製品市場零售總額突破千億大關,已經成為我國食品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個人都吃過滷味,從以往傳統的餐桌食品到如今成為人們休閒零食,滷味的定位以及市場也在不斷變化。
  • 業績增長逐年大幅下滑 周黑鴨欲重回「鴨王路」
    資本市場的魅力強大,不僅讓周富裕夫婦身家過百億,也為周氏家族、周黑鴨員工、投資人帶來數十億元計的回報。但上市後,周黑鴨發展並未一路高歌,反被競爭對手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絕味食品」,603517.SH)迎頭趕上。在近幾年的競爭中,周黑鴨的迅猛勢頭逐漸衰減。
  • 絕味食品後「萬店」時代:賣串串賣小龍蝦,向低線城市要增量?
    打造「美食生態圈」是絕味食品最近1年來頻頻提及的戰略,意味著公司要在滷製品主業之外,打造美食細分領域第二增長極。在此之前,公司已陸續深入到上遊養殖業、調味品、餐飲、醬菜等領域,熱鬧程度非同凡響。天風證券研報統計,絕味食品已投資不少於16家與食品、餐飲相關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