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
「閉門不出」
不僅成為了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方法
還成為了普通市民對國家抗疫情的最大貢獻
然而
徐州就有這麼一群有才華的市民
即使宅在家裡
也把日子過得很充實
來看看徐報融媒記者的探訪吧
01
培養各種興趣愛好
練習書法、研究攝影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國宇在家中不僅堅持練習書法,還一直在研究自己喜歡的攝影等愛好。「今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節日,居家過節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期在家中同樣可以過得充實美好!」
練習起放了多年的小提琴
喬小姐撿起了放了多年的小提琴,開始練了起來。「以前春節走親訪友,比上班時還累,今年春節在家練練琴挺好,緩解對疫情焦躁的心情。」
和喬小姐一樣,市民劉女士也選擇在家練樂器,剛剛她錄了一首「新年好」的鋼琴曲頗為滿意,準備發到朋友圈。她說:「以前忙,對自己喜歡的曲子沒時間練習,現在悶在家裡,正好拿出來練一練,將來公司年會還能上臺表演。兩全其美。」
在家開發美食
不少市民趁著休息在家研究起美食。市民張先生說,平時工作很忙,基本在家也都是點外賣,或者做做簡單飯菜。如今有時間,他每天做得最多就是打開美食app研究菜譜,肉夾饃、八寶粥……每天不重樣地給家人做著可口飯菜,看到家人滿意的笑容,張先生心裡也是樂滋滋的。「肉夾饃的饃,我光揉面就揉了一個多小時,雖然累,但是心裡高興。」張先生笑著對記者說。
某款線上學做菜的APP
和張先生類似,白領朱小姐也在家研究起烘焙來。「烘焙其實挺磨時間的,揉面、發酵、烘烤,不知不覺一下午就過去了,好多朋友都跟我吐槽春節在家無聊,我卻一點沒覺得。」朱小姐說。
在家做手工
劉小姐在徐州經營一家畫室。這個春節雖然畫室休業,但是她的墩繡材料包卻意外大火,當天就全部賣完了。劉小姐告訴記者,除了畫室老闆,其實她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手工愛好者,平時就喜歡考察各地好玩流行手工。
今年春節前夕,劉小姐就發現墩繡很有意思,和一般傳統繡工相比,它上手很快,並且成品很漂亮。於是她自己在家試著做了幾幅,曬到了朋友圈,誰知吸引了很多人詢問和購買。「好多顧客給我發私信說,閒在家裡快長毛了,買點做手工的材料包打發打發時間。」劉小姐一邊說,一邊打包著即將發往市區各地的墩繡材料包。
02
堅持運動身體好
和家人一起打坐、練拳
長忠跆拳道教育的李長忠老師響應號召,將26家跆拳道館停課,並且自己錄製太極拳、跆拳道等教學視頻讓孩子們在家練習。
疫情期間,他和家人一起打坐、練拳,提升技藝。這次錄製的視頻是太極陽氣潤心功法,簡單易學,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
在家自創運動花樣多
白先生和妻子在朋友圈傳了一張在家打桌球的照片,點讚無數。照片中的桌球案臺是一張茶几,而桌球檔網是用電視遙控器和紙巾臨時充當。
「在家躺著雖好,但是躺著沒幾天腰酸背痛腿抽筋,但是又不能去小區樓下的桌球室練球,就臨時想出這招,既能解解球癮,又能鍛鍊身體。」
03
發揮特長線上教學當老師
網上教家長孩子「耍嘴皮」
26歲的徐州姑娘崔譯文,暱稱「崔崔」,播音與主持專業出身,大學畢業後在礦大附近開辦了一個演講主持培訓機構,招收了近200名學生。
崔譯文根據報名人員情況,崔崔重新建了一個公益群,「老學生」和「小學生」加起來共有60多人,1月27日就開始了授課。
每天早上6點半,崔譯文分別錄兩段自己的教學視頻,發到群裡供學生和家長學習。他們練習熟練以後,再把作業以視頻或音頻的方式發到群裡。「孩子們喜歡錄視頻,家長們不太放得開,錄音頻的比較多。」 崔崔說,大小學生的學習態度都非常積極認真,每一條作業她都會點評一番,學生們再根據點評加以完善,「訂正」好作業後再次上交。如此一來,她每天都要批改到夜裡11時左右。
線上免費教畫畫
徐州一小學教師韓勝奇利用自己的專長開設了網絡公益課程,一筆一划教孩子們畫畫。
第一節課他教孩子們畫胸懷大愛的醫務工作者們,他畫一筆,小朋友跟著畫一筆,「先畫一個圓,然後我們再添上眼睛......」微信群裡,韓老師不斷地上傳著畫畫的圖片,每張圖片下面,他再用文字描述出來。群裡很多小朋友跟著畫起來,不少小朋友把畫好的作品展示在群裡,韓老師逐個進行點評。
韓老師介紹,由於學校開學時間延遲了,這樣做也可以給孩子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他每隔一天利用上午的時間給孩子們上1個半小時的畫畫課,一直上到孩子們開學,開學後,課程會有調整,變成每周上一次課。「我要堅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韓老師說。
編創室內鍛鍊操
因為疫情宅在家,那這個漫長的假期如何鍛鍊?雲龍區體育教研員——徐師附小房珊珊老師創編了三個學段的室內鍛鍊體操。
針對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三、四年級的同學們、五、六年級的同學們,房老師分別編了不同的動作!
點擊觀看視頻
▼▼
房老師告訴你:每天上午下午各練習一次,每天自覺完成這項特殊時期的特殊家庭作業,不僅現在,將來我們也都能以自身強壯的體質和強大的免疫力打贏任何病毒!同學們,加油!趕快練起來!
04
小朋友們歡樂多
5歲娃畫了一幅四格疫情宣傳畫
洺暢寶寶是科技實驗幼兒園中二班的小朋友,他創作了一幅四格疫情宣傳畫,畫面上分別是病毒攻擊、消毒密碼、病毒逃走、平安中國。
畫面很簡單,意思卻很明確。「病毒非常狡猾,但並不可怕,我設計了一套消毒密碼,只要輸入密碼,病毒就會乖乖地溜走,祝福武漢,平安中國!」洺暢說。
不僅如此,他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套自我保護措施,比如每天起床後給臥室開窗換氣、飯前便後洗手、擦洗餐桌等,並請爸爸媽媽監督。更為創意的,他打算製作一套二合一防護面具,而所用的材料都來自於生活中的物品,成本低,護目鏡與口罩二合一,佩戴方便。目前,他已經畫好設計圖紙,近期就將進行設計製作,他還希望這套防護面具能夠投入生產,助戰「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一臂之力。
姐姐帶著弟弟唱戲、朗誦
疫情的到來,陽陽和優優雖然不怎麼出門了,但是兩個小傢伙也沒閒著,懂事的陽陽帶著弟弟一起讀繪本、唱歌、做遊戲,還教弟弟唱戲、朗誦。
陽陽說:「疫情來了,我們雖然作不了多大貢獻,和弟弟少出門,保護好自己,也是對社會作貢獻。」
爸爸陪娃有一套
疫情防控以來,張先生一家人基本就沒出過門,每天基本就是吃飯看電視、陪孩子做作業。為了緩解大人小孩的心理壓力,張先生將長期未用的運動單車抬出來帶著孩子們做運動,給孩子講解運動原理知識;利用室內單槓陪孩子娛樂。
在父親帶動下,大女孩主動整理自己的內務,給大家表演疊行軍被,一家人快快樂樂拍拍合影、打打牌。
小朋友的愛好也不少
面對疫情防控,家住淮海西路尚城國際的車顏汐小朋友在家裡搭積木、彈古箏、唱歌、看書,讓自己的假期豐富而精彩!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徐報融媒在行動
動態新聞圖文直播間
讓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
採集 徐報融媒視覺新聞部
視頻製作 劉濱
徐報融媒記者 竺怡辰 吳雲 徐曉旭 劉冰 秦媛 甘曉妹
原標題:《練書法、做美食、玩樂器、當老師……徐州人宅家花樣百出來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