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兩塊一斤從山東進的大蒜,年後挑出好的賣兩塊六,差的賣五毛

2020-12-19 北漂的葉子vlog

這是內蒙赤峰西城菜市場,這家商鋪主要經營大蒜、蒜苔等蔬菜,打發完批發蔬菜的顧客,商鋪的幾個人開始挑選大蒜了,他們把大蒜放到一個帶著網格的機器上,把破碎的大蒜,出苗的大蒜,都挑出去,把那些沒有毛病的大蒜裝到透明塑膠袋裡面。

這是挑好了的大蒜,放在商鋪最顯眼的地方,商鋪的喇叭裡不停地播報著自己家的廣告:大蒜,山東的蒜,一斤兩塊六,喇叭裡不停地一遍一遍地播放著,半個小時也不見一個人來買,的確現在的時間已經過了批發蔬菜的黃金時間,但是整個市場的大蒜都是一樣的價格,都是一樣的無人問津。

再看看地上的成堆的大蒜,這是從山東產地拉回來的混合蒜,老闆說,因為價格低,才兩塊錢一斤,所以山東的蒜農也是破罐子破摔,裝車的大蒜看上去都不是太整齊,老闆如果往外批發,一定還得來一次精選,才能賣兩塊六一斤。從山東兩塊錢一斤上的貨,回來精選出來三分之一的好蒜,才賣兩塊六一斤,賠錢是肯定的了。

這些大蒜是年前從山東進回來的,年前大蒜市場就疲軟,就賣不動,過了年氣溫升高,大蒜有部分生了芽,這下更讓老闆坐不住了,現在從這種生了芽的大蒜裡面只能精選出三分之一的好蒜,能賣兩塊六毛錢一斤,三分之二的出牙蒜,碎蒜,只能賣五毛錢一斤,人家生蒜苗用。

老闆唉聲嘆氣,看著眼前這麼多的大蒜犯愁,你說不管它,自己心裡都過意不去,要是把這些大蒜都精選出來,人工成本也是夠高的,僱人一天一百多塊錢,這一天能精選出七八百斤大蒜就不錯了,怎麼著都是個賠,但是不能糟蹋東西,這是原則,因為老闆也是農民出身,他看不得這麼多的大蒜爛掉。

但是老闆更替蒜農傷心,他說他們到了山東拉大蒜,完全不是兩年前的樣子,那個時候蒜鄉的農民心氣高,說話聲音都洪亮,大蒜分門別類,有四五種可以選擇,最好的和差的,價格差兩三倍,現在的蒜鄉,農民萎靡不振,家裡的大蒜稀裡糊塗好壞不分,你要就是這個樣子,你不要就走人。

老闆說,我們販賣大蒜的,不希望大蒜價格太高,因為那樣銷量太小,掙不了多少錢,也不希望像現在這樣,大蒜幾乎臭到大街上,他們這不是拉回來的大蒜賣不動,就賠了嗎,但是老闆說,大蒜不好賣,他們只賠這一次,下次他們可以進別的蔬菜,可是蒜農賠錢,可就不容易翻身了。

就在兩年前,大蒜成了奢侈品,一斤賣到十多塊錢,成了名副其實的蒜你狠了。就因為這麼高的價格,接下來全國各地一窩蜂都開始種大蒜,蒜鄉的農民也擴大種植面積,這樣就出現了供過於求的形勢,大蒜一下子從奢侈品,變成了棄兒,可是遭受損失的卻是農民。

兩年前,因為天氣原因,造成大蒜減產,這個時候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機,他們開始囤積大蒜,這樣大蒜價格打著滾往上竄,商家這個時候再把囤積的大蒜投放市場,奸商賺了盆滿缽滿,蒜農也發了點小財,於是種大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這不是全國大蒜產量去年增加了百分至六七十,大蒜價格一下子跌了一半多。今年還是持續去年的跌勢,市場上大蒜批發才兩塊六毛錢。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農副產品價格波動是正常的,但是一些商家卻在波動中趁火打劫,這樣就加劇了這種波動幅度,農副產品價格像過山車一樣變化,最終損壞的是農民的利益,因為他們種植周期長,投入大,一旦賠大發了,就難以翻身,所以好多貸款建了大棚的農戶,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他們剛剛看到了設施農業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卻讓市場的洪水給澆滅了。

相關焦點

  • 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
    馬上就是哈密瓜上市的季節了,要說哪裡的哈密瓜味道最好,那肯定還是新疆才是最正宗的,畢竟晝夜溫差多,不僅是在那裡種植葡萄好,種植哈密瓜也是非常利於糖分積累,所以那個甜度別的地方真的比不了的。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目前大家都可以看到了一些哈密瓜在賣了,就連南方也已經看得到了,只不過現在這個價格真的還是挺高的,超市目前賣的價格是6塊錢一斤,一個哈密瓜有四五斤重,也是需要二三十塊錢了,普通人還真的捨不得吃的,畢竟去掉皮之後真的沒有多少了。
  • 同樣是大蒜,為何獨頭黑蒜能賣上百塊一斤,黑蒜到底是何物?
    近段時間都在說山東大蒜賣不出去,收購商更是給出了5毛一斤的價格,雖說蒜農知道這個價格要虧本,但是總比爛在地裡比較好,只能夠硬著頭皮賣了。不過最近卻發現現在大蒜的價格那麼便宜,但是獨頭黑蒜的價格卻奇高,居然能夠賣上百塊一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20年前堪稱「搖錢樹」,樹皮賣到七八十一斤!如今幾元一斤都難賣
    在上世紀90年代,杜仲可以說是風靡一時,杜仲皮賣到七八十塊錢一斤,杜仲的種子賣到100多塊錢一斤,就連掉在地上的爛葉子都可以賣到兩塊多錢一斤。堪稱那個時代的搖錢樹。在我們遵義,那幾年農村最高興的就是賣杜仲的時候,杜仲多的人可算得上是土豪啊,每年賣杜仲都是上萬的收入,生活也過得好。小孩天天有錢花,別提多爽了。
  • 【徐州】大蒜加辣椒 收入步步高
    「大蒜加辣椒,收入步步高。」李克偉說,今年,他家共種了5畝朝天椒,從現在一直到冬天,其間能採收好多茬,一直有收益。在種辣椒之前,地裡種大蒜,今年的大蒜個頭大、產量高,趕上了上個月的收購好行情,一斤蒜頭賣到了兩塊多,一畝大蒜的收入超過了7000元,再加上一季辣椒,每畝還能有5000多元的收益,5畝地,一年的收成能達到60000元,比一茬小麥一茬水稻多了好幾倍。
  • 學會這招一年都不會幹,再也不怕大蒜漲價了
    河南山東是我國的大蒜主產地,近日河南山東的大蒜葉都上市了,上一年的天價大蒜相信不少人都見識過了吧!今年種植大蒜真的不如種麥子啊!說虧得一塌糊塗一點也不過分。#新蒜地頭的收購價格才五毛左右,進入市場零售最高的也就不到兩塊,就算如此也有很多蒜農賣不出去大蒜。
  • 一碗米粉只賣兩塊五,這家粉店堅持25年不漲價,三代人都是回頭客
    在湖南邵陽,有一家經營了25年的米粉小店「凱陽餐館」,至今生意仍十分紅火。小店的特別之處在於,25年來堅持物廉價美的原則,一碗米粉最低只賣兩塊五,午餐6元,店內的價格,25年來都沒有變過。 25年前物價和現在早已不同,低價策略還能行得通嗎? 「賠本的生意,我不會做。」
  • 青島早熟大白菜跌至四年最低價 5分錢一斤也難賣(圖)(2)
    >  「大白菜便宜賣,五毛一斤了!「去年一斤都在一元錢左右,今年便宜了也不好賣,去年一天就能賣1000斤,今年一天才賣300-400斤。 」在團島農貿市場賣大白菜的姜吉紅談到白菜的銷量,也是一臉愁容:「這些大白菜一般單顆重量在8-10斤,霜降節氣就大批上市,往年大批出口韓國作為醃製泡菜的主要食材,而今年則不見韓國購買商了。
  • 賽普勒斯獨立後,英國為什麼還保留兩塊軍事基地?
    希臘始終認為賽普勒斯是希臘的一部分,早在2600年前,希臘人就移居賽普勒斯島了。土耳其人卻說那是過去,公元1571年,偉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徵服了賽普勒斯。所以,不但賽普勒斯是土耳其的,希臘也是土耳其的。話音未落,板磚亂飛。
  • 56歲大媽路邊賣艾葉粑粑,成本5毛,售價兩塊,早早賣光收攤!
    56歲大媽路邊賣艾葉粑粑,成本5毛,售價兩塊,早早賣光收攤!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作為一個吃貨來說,我認為無論是大酒店裡面的高檔菜還是街邊的一些小吃,只要是我喜歡的味道我都可以把它們稱之為美食,而且吃完之後立馬會被它們的味道終身難忘,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這種美食看起來一點都不顯眼,而且就是在我們的這邊出現了一種美食,在北方就是特別少見,如今南方倒的比較多,而且大家想像都有賣,只要到每年4五月份的時候在南方的一些街道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這種小吃的影子
  • 河南幾百萬畝大蒜賠錢賣,今年為啥蒜價低?該如何應對?
    我們山東人都喜歡吃大蒜,人家四川人是無辣不歡,我們家是無蒜不歡,不管吃啥都要就瓣大蒜,不過吃大蒜倒是也對身體好,消炎殺菌很不錯。但是大蒜前幾年一直不便宜,所以有了「蒜你狠」的稱號,然而今年大蒜的價格卻很低。
  • 西蘭花行情低迷 ,一斤只賣5毛錢!「凍」傷種植戶的心!
    眼下正是西蘭花成熟的季節,松滋市八寶鎮大星橋村的畢大姐給我們打來電話,他們家的西蘭花多得賣不掉。跟著畢大姐來到她的西蘭花菜地裡,十幾位鄉親正在幫忙採摘西蘭花,綠油油的西蘭花看著喜人,可畢大姐兩口子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笑容。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最近一種熱銷的水果也遭遇到了價格的困局,那就是海南的芒果。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
  • 一天只賣一鍋!120元一斤「網紅肥腸」!成都菜市場的特色美食!
    120元一斤!每天四點開始賣,三點半必須就要排隊!一天只賣一鍋,去晚了買不到!成都本地人都愛來排隊!隱藏在成都某菜市場的「網紅肥腸」,每天都是爆滿排隊!據說賣肥腸的老兩口,最初是在菜市場的門口擺攤賣,後來隨著生意的日益火爆,加上近幾年網絡的「推波助瀾」,他們家的顧客數量已經大大超出了預期,馬路上全是排隊的顧客和車輛,最後不得已才搬遷進了現在的攤位上,不過顧客的排隊人數依舊爆滿。
  • 豆腐是兩塊一塊?還是一塊兩塊?跟你聊聊漢語的魅力
    豆腐怎麼賣?老闆:兩塊!顧客:兩塊一塊?老闆:一塊!顧客:一塊兩塊?老闆:兩塊!顧客:到底是兩塊一塊,還是一塊兩塊啊?老闆:兩塊一塊!請問:豆腐多少錢一塊?外國友人:我以後不吃豆腐了......其實這個我當時也懵了,我感覺這一題如果加個兒化音應該很容易理解。
  • 山東圓蔥主產區遭遇賣難
    本報記者李竟涵呂兵兵  山東是全國圓蔥主產區,眼下正是圓蔥大量上市的季節,然而畝產萬斤的大豐收卻沒有給圓蔥種植戶帶來絲毫喜悅,反而成了一塊心病。  濱州市惠民縣是山東的圓蔥主產縣之一,今年全縣種植面積1萬多畝,滯銷約40%。6月17日,記者來到情況最嚴重的李莊鎮窪裡吳村,還沒進村,路邊就看到一堆堆賣不出去的圓蔥。
  • 農村集市現「爭議」小販,五香花生賣5元一斤,利潤從哪裡來?
    炒好的五香花生只賣5元一斤?在農村收穫的生花生,曬乾了如今都能賣到四五元一斤,這花生加工需要費用吧,老闆要賺錢吧,運輸費用要有吧,賣花生的小老闆也要賺錢吧,即便沒有這些環節,加工出來賣5元一斤估計都得賠錢,像這樣的花生,在超市裡打特價還得八九塊一斤呢。
  • 農民幹買賣投資分析、談冷庫儲存大蒜、蒜苔、土豆
    在上兩年,也就是2005年和2006年,這兩年連續兩年賺錢,一個冷庫洞子儲存80萬斤大蒜,每斤賺一元多,一洞子蒜穩拿一百萬元。這樣一來,種蒜的農民、和存蒜的老闆都積極性倍增。 2007年大蒜又豐收了,蒜農們很明白,大蒜連續兩年賣了好價錢,第三年,蒜農一定多種多投入,這一年必供大於求,單價穩定在0.5元就不孬。
  • 70歲大爺街頭賣「綠棍」,路人閒硬都不買,兩塊一根打包全帶走
    冬至了天氣越發寒冷了,大街小巷也變得冷清了,對於小商小販來說,生意比以往會差些,因為人們都不太願意出門了,今天偶然看到一位農村大叔街頭賣「綠棍」,路上閒硬都不買,兩塊一根打包全帶走。遠遠看去大叔賣的像是一根根綠色的棍子,走上前來才發現大叔在賣綠皮甘蔗,而且價格比較便宜2塊錢一根,可是詢價的路人看起來猶猶豫豫的,想買又不想買的樣子,最後都走開了,可能是覺得比較便宜,想買一點,但是綠皮甘蔗比較堅硬,吃起來牙齒要費大力氣,所以都不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