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快五個月了,本來是打算今年上半年就送他入園的,而且去年已經報名了。
等到6月份幼兒園恢復開學以後,我特別糾結,到底是這個月送孩子入園還是9月份再送。
不送的話,怕耽誤他,畢竟他已經三歲多了;這個月送的話,首先是擔心他各方面不適應,又是特殊時期;其次是好不容易熟悉一個月以後,幼兒園又要放假了,擔心這個分離焦慮會重來一次。
綜合考慮,孩子目前還在家裡,為了緩解自己的疑慮,我也看了芭學園創辦人李躍兒的這本《寶寶入園那些事兒》,個人覺得很實用,感受最深的是,我再也不去糾結這個月是否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這篇文章將圍繞書本,結合實際帶娃經驗,淺談孩子到底該幾歲入園比較合適。
一、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
二、男孩要比女孩晚一年入園嗎?
三、年齡只是一個方面,而不應該是參考孩子入園的唯一標準。
我們計劃是3歲上學,但是,當昔日一起的玩伴都不能再在一起玩的時候,那種感覺讓我這個全職媽媽很失落,也很焦慮。
我想起了去年秋天開學時候的事情。那時候孩子正好兩歲半,他的玩伴要麼回老家了,要麼就是比他大半歲左右的都送幼兒園去了,而他因為說話比較晚,就一直沒有送。
當我們再次出門溜達的時候,見到的低齡寶寶就特別多了,同齡的就少了,沒人玩的感覺讓我倍感焦慮,我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報個興趣班。
可是,去了幾個興趣班,不管是繪畫還是英語還是跆拳道,最低要求都是3歲。為此,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平復下來。
當今年6月要不要送孩子入園這個問題再次重現的時候,我碰到了這本《寶寶入園那些事兒》,說實話,我沒有那麼多疑慮了。
因為,入園以後,孩子會過渡成一個「社會人」,熟悉的媽媽不再整天陪著,孩子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心理需要逐步適應,這就對孩子的年齡各方面有要求了。
而且,並不是幼兒園就一定比家裡好。有的幼兒園以教為主,有的幼兒園以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為主,這對孩子的影響是各不相同的。
出於以上考慮,再加上現在的大環境,我們還是決定等到9月份再說吧。
關於孩子幾歲上學,李躍兒老師是這樣說的:
一般來說,孩子三歲上幼兒園是最合適的。每一種動物都有一個離開母親的時間,這是因為在母親身邊動物們要學習的東西,在離開母親後無法獲得。
孩子兩歲時,孩子還處於安全體系的建構期,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被送離了他們信任的環境,他們需要回過頭來重新建立初期的對環境和人的信任。
但是孩子在外人面前不會像他在媽媽面前那麼肆無忌憚,照顧孩子就變成了有顧忌的責任,甚至孩子的信任感會被破壞,這會給他的一生的生活蒙上陰影。
我很贊同這種說法,包括我即將提到的《養育男孩》這本書的作者,推薦的入園年齡也是3歲,為什麼說是3歲,應該這是教育家們研究出來的一個比較理想的入園年齡。
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能明白爸爸媽媽離開一段時間後,還是會重新出現的,但是小寶寶就不具備這種能力,小寶寶會覺得看不見就是消失了。而且3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會表達自己,這也方便老師照顧。
實際上,孩子發育都是有早有晚的,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又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兩歲多就送到幼兒園了,也有的4歲還在家裡,這一點,我會在第三章節寫。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男孩要比女孩晚一年入學嗎?
以前有寶媽告訴我,男孩子發育比女孩都晚一些,最好是4歲入園,最近也經常聽到這種聲音。
在史蒂夫·比達爾夫的《養育男孩》裡,確實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走訪了多家教育機構(從澳大利亞內地的鄉村學校到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大型國際學校),得出了一個有代表性的結論,那就是,男孩的入學年齡應該往後推遲一年。
但是非常明確的一點是,入學之前所有兒童都應該上幼兒園,因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幼兒園這個大環境提供的激勵,也需要體驗怎樣和別的夥伴相處。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前面一句話,即男孩要比女孩晚一年上學,但是這句話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句話,卻被很多人忽略了。
為什麼會說男孩上學要晚一年?
這是由於人類男女的大腦結構差異所決定的,支配男孩完成精細動作的運動神經以及認知技能的發育都遲於女孩,因此,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學對他們更有益處。
史蒂夫·比達爾夫在書中也有補充:沒有必要刻意要求這一點,可以簡單的測試孩子精細動作的情況。
我們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這裡說的上學是指小學,晚一年入學並不代表晚一年入幼兒園。
當然了,個人認為,孩子如果有足夠的玩伴,父母每天都能用心陪伴並給予指導,孩子是可以適當延遲入學的。
如果家庭環境單一,也沒有必要刻意的等到孩子晚一年入學。
結合自己帶娃的經驗,個人認為,孩子有以下情況的時候,考慮入園會對他們的發展更有利。
1、孩子3歲以後,多少都會表現出社交的需求,需要互動,需要有人陪他玩耍,當孩子有這些信號的時候;
我家孩子,每天最多的話就是「媽媽,陪我開車」,我玩的想吐,還有各種玩,每天晚飯後我們會出門溜達最低一小時,有時候晚上十一二點都不睡。
孩子大了,帶娃不僅僅是消耗精力,還需要大量的體力來支撐。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每天都會有固定的室外活動時間。
2、帶養者話少、把孩子扔給電視機的,大人之間彼此感情不好的,或者孩子提問,帶養者答不上來的,等等類似家庭環境不如學校環境的,可以考慮送孩子入園。
一部分家長帶出來的孩子,對電視機特別痴迷,搞得孩子只要有電視看,立馬就可以安靜下來。
我們都知道,電視機播放的節目再好,都是沒辦法和孩子互動的。幼兒園也會讓孩子們看電視,但是同樣有更多的互動時間。
以上這些情況,就沒有必要刻意等到孩子3歲或者4歲,年齡只是一個方面,而不應該是參考孩子入園的唯一標準。
不可否認,3歲是一個理想的入園年齡,但實際上,有很多父母由於需要工作的原因,在孩子兩歲或者兩歲半的時候就送他們入園了,確實也沒有辦法等到孩子3歲的時候再送。
但是爸媽們記住一點就可以,不管是男孩女孩,一切都應該按照實際來,怎樣對孩子的發展有利就怎樣做,而非理論。
你們的孩子都是幾歲入園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積極討論。對本文有什麼意見,也歡迎指出來,一起學習!
參考資料:
李躍兒《寶寶入園那些事兒》
史蒂夫·比達爾夫《養育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