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已然接近尾聲。面對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未來,有些同學選擇踏上社會,步入職場,也有些同學選擇以蘇大起點,繼續奔赴新的徵程。
今天大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州大學5位2015級俄語系同學的考研故事。雖然目的地是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專業,但是他們彼此激勵,相互陪伴,共同走過了一段忙碌且充實的時光,最終全部成功「上岸」,用行動詮釋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諦。
1、王思然:最想要去的地方,你終究會到達
王思然
本科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15級俄語
研究生院校、年級、專業:
南開大學2020級世界史
學生幹部經歷:
2015-2016校勤工辦外聯部幹事
2015-2016外院學生會外聯部幹事
2015級俄語班生涯文娛委員
獲獎情況與項目經歷:
2015-2016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
2016年參加全國高校俄語大賽(低年級組)
2017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交流項目獎學金
2020屆本科優秀畢業論文
南開大學歷史系,是王思然高中就定下的目標。在蘇大俄語系學習的這五年,俄國文學的無窮魅力以及老師們的言傳身教,都使她對俄語和俄羅斯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她來說,這次考研也是一場築夢之旅。
王思然所在系的學制是五年,而同年級四年制的好朋友呂宛庭(蘇大2015級韓語系)在2019年成功上岸廈門大學中文系,這給了王思然很大的鼓舞;也正是呂宛庭告訴她可以選擇跨專業考研,使她更加堅定了追尋自己心中夢想的決心。
從五六月份開始的早期準備工作,到七月中旬的正式學習,一直到十二月考研前一天——在這近二百天的時間內,王思然幾乎每天都保持著圖書館、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從早上八點半左右來到圖書館,她便一直在四樓北自修室呆到九點四十分閉館。在這段枯燥而充實的日子裡,沒有勵志小說主人公標配的激昂凱歌,也沒有令人熱血沸騰的壯志豪言,有的只是一日復一日的努力與堅持,和從來不曾停下的腳步。
赴俄羅斯交換學習時的王思然
十月底的時候,王思然得了重感冒,發燒將近38度,但她依然堅守在圖書館學習,用糖水衝泡板藍根咕咚咕咚往肚子裡灌——如今回憶起來,王思然有些後怕,她之所以選擇把這樣的小插曲說出來,是想告訴同學們:原來,人為了實現夢想,真的可以這麼拼。
回顧自己的考研生涯,王思然坦言,有那麼一段時間,她每天都會在「質疑否定自己」和「重新燃起希望」之間反覆掙扎。「於我而言,或許是對於每個考研人而言,它都是一天又一天周而復始的和看起來無休無止的疲憊、痛苦與折磨,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有時也會苦惱,而她調整心態的方法就是不刻意去進行人為的幹涉,而是順應自然,讓時間與夢想充當調和的良藥。
長期研友老王、同系的ki學妹、同班的繆同學和姜同學都是王思然考研路上的夥伴和戰友,就連不太熟絡的同一側桌子的女同學、隔著一個過道兒的考研小哥,甚至整個北自習室的考研人,都是她考研路上不可替代的存在。日子雖苦,回憶仍甜。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王思然取得了初試第一,複試第一與總成績第一的傲人成績。回顧這一路以來的奮鬥史,王思然非常感謝當初為了夢想努力拼搏的自己,她想對自己說一句:「這一年來,你真的辛苦了。」同時,她也想送給學弟學妹們四個字:功不唐捐。這四個字擴開寫,就是:最想要去的地方,你終究會到達。
2、李思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李思閱
本科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15級俄語
研究生院校、年級、專業:
大連外國語大學2020級俄語語言文學
學生幹部經歷:
2015-2016外院學生會學習部幹事
獲獎情況與項目經歷:
蘇州大學學習優秀獎二等獎
2017年獲中俄政府獎學金交換項目(赴俄羅斯交流一年)
「我是那種做決定之前會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周到、很細緻的人。但也正因如此,沒有辦法快速、準確地做出決定。」李思閱最後真正決定要考研的時候,已經是9月底了,根據自己的意願和特點,她選擇了俄語資源較好的大連外國語大學。
在確定考研目標的過程中,李思閱的室友潘榆桐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她特地找李思閱聊了一次,將自己明確意向院校和專業的心路歷程「傾囊相授」。「她用自己的經歷鼓勵了我,給我打了一針強心劑,讓我一下子對自己、對未來有了信心和期待,並且快速地確定了學校開始複習。」
從去年9月底開始,李思閱幾乎每天都泡在圖書館裡大量刷題,在她看來,先刷題的好處在於可以比較清楚地知道考試的重點和自己的弱點在哪裡,以便有針對性地提高之後看書與總結筆記的效率。「一開始我以為考之前的壓力並不會很大,但真正複習起來之後還是覺得困難很多,心裡也很害怕,畢竟自己開始的時間已經比較晚了。」雖然李思閱的性格比較內向,遇到事情容易猶豫不決,但她並沒有因此氣餒。
2017年李思閱於黑海
「不開心的時候就找閨蜜吐槽吐槽,或者吃頓美食,既然學習已經這麼辛苦了,那在別的事情上一定不能虧待自己!」回憶起備考的那段時光,李思閱非常感謝一直陪伴著自己的黃牧鳴同學,「她每天都會陪我聊天,在我氣餒的時候鼓勵我,在我傷心的時候和我一起去逛街吃飯,如果沒有她,我可能真的撐不下來。」
「考研這件事不是單憑努力就能成功的,選擇、心態、運氣雖然不是決定因素,卻同樣重要。在做選擇時,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還應該考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身體素質。」談到自己的考研心得時,李思閱這樣說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旦確定了適合自己的目標,就大膽地去嘗試、去努力吧!
3、繆鈺明:有自知,也有自信
繆鈺明
本科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15級俄語
研究生院校、年級、專業:
復旦大學2020級英語筆譯
學生幹部經歷:
2015-2016外院學生會文藝部幹事
2015級俄語班班長
獲獎情況與項目經歷:
蘇州大學學習優秀獎一等獎、二等獎
社會工作獎、優秀學生幹部
2019全國大學生學術英語詞彙大賽二等獎
2020屆蘇州大學優秀畢業生
2015級、2016級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迎新晚會主持人
留學生歌唱比賽主持人
繆鈺明一直認為,自己和復旦之間有著神奇的緣分。在決定考研前一年,他曾去參觀了復旦大學,並對那裡的校園氛圍一見鍾情;而在大三時,他更是通過赴俄羅斯做交換生的寶貴機會認識了一批來自復旦大學的同學,這些都為他日後的選擇打下了基礎。「雖然我是俄語專業,但是我的英語功底也不錯,再加上大四上了基礎筆譯課後對翻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最終選擇了報考復旦大學英語筆譯專業。」
「暑假還是很緊張的,覺得自己比別人開始得晚了很多,適應以後慢慢有了自己的學習節奏,就能很好地平衡,每周末有時間還會去看電影。這段時間關鍵是要掌握時間的平衡,內心和外部環境的平衡。」 在分享考研經歷時,繆鈺明提到了他的心態轉變,「我自認為是個比較樂觀自律的人,擅長自我心理調節,碰到困難嘆口氣就接著解決了,可能這也是成功的一個因素吧。」
除了整體的複習規劃外,繆鈺明的每一天也都過得十分自律。從7月開始整整170天,他基本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十二點吃飯,再繼續學到下午四五點,晚飯後,還會返回圖書館學到晚上九點多。「我從複習第一天開始就在朋友圈裡打卡,每天列出學習的內容,一直堅持到了考研結束,強迫自己自律。」這場延續了近200天的打卡成為了考研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事,也記錄下了他那段奮鬥的考研歲月,更督促著他向心中的那扇門永不停息地奔赴。
繆鈺明於留學期間參加新年晚會朗誦俄語詩歌
繆鈺明的成功也離不開研友們的陪伴,從暑假到10月底,他一直呆在東區的自習室和圖書館獨自學習,後來則每天往返本部圖書館和同班的研友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交流考研的最新動態。
「當你想要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會合力助你實現願望。」當提到給學弟學妹的祝福與鼓勵時,繆鈺明說:「考研的選擇比努力重要,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好高騖遠,要根據自身的基礎和能力來決定是否考研,考研的學校以及專業。」作出合適的選擇需要自知,達到心中的理想需要自信。就是這樣一個有自知,也有自信的男孩,不負期望不負韶華,最終如願以償。
4、姜天慧: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姜天慧
本科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15級俄語
研究生院校、年級、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2020級新聞與傳播
新聞與傳播一直是姜天慧感興趣的方向,她希望在未來能夠有機會在這個領域繼續學習。相比之下,比較糾結的是擇校這個過程。因為在蘇州度過了幾年的大學生涯,姜天慧對江浙滬地區的氣候比較適應,也很喜歡這裡的環境與文化;其次,上海交大的新聞與傳播學科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與新技術結合比較緊密,這一點很吸引她。因此,在綜合考慮之後,她將目標定在了上海交通大學。
由於是跨專業考研,且當時學校內的課程排得很滿,留給自己的複習時間比較有限,所以姜天慧直到七月步入暑假後才正式著手備考。九月到十一月,她開始閱讀大量的論文、進行閉卷限時答題、做英語真題並繼續背記專業知識,十二月還添加了背誦政治主觀題的任務......總之,在時間緊、任務重的背景下,她將備戰這半年的每個階段都安排得滿滿當當,過得非常充實。
2017年姜天慧參加國家留基委優本項目時攝於莫斯科紅場
在十月份,姜天慧壓力驟增,心態也出現了較大的波動。那段時間,她反覆地質疑自己的實力,覺得自己不夠OK。但同時,她的自我接納能力也比較強,一旦決定要做的事就不太會中途放棄,這讓顧慮最終倒逼她以更大強度進行知識的輸入和輸出,從某種程度上幫助她提高了自身的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壓力有時候也是好事。」這個樂觀積極的姑娘說,「其實面對壓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信自己,face it until make it,然後帶著必勝的信念直面問題的核心,face it and fix it。」
回想考研這一路走來的日子,姜天慧覺得真正的高光時刻並不是看到結果的那一刻,而是和室友、同伴堅持到底的每個瞬間。一起早起出門背書、一起在博遠樓挺到深夜、一起出去逍遙解壓、一起討論各自面對的困難又互相打氣加油、一起走到最終章......這種「一起」度過的時光,之前未曾經歷,或許以後也不會再有。姜天慧非常感謝三位室友與幾位俄語系的同僚,他們對自己的信任與鼓勵讓備考生涯充滿了許多值得回憶的地方,「很榮幸和大家一起戰鬥到最後。」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句話在備考全程給予了姜天慧很多力量。「質疑和否定自己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面對的挑戰,我們都需要有與自己平靜對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力量,這也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課。」
5、繆秋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繆秋馳
本科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15級俄語
研究生院校、年級、專業:
蘇州大學2020級俄語語言文學
作為一名考研本校的同學,繆秋馳選擇蘇大的原因和大多數人一樣:他喜歡蘇大的氛圍,五年的學習和生活也讓他習慣了蘇大的一切,加上考研本專業的難度也不會太高,所以他想要繼續留在蘇大。
繆秋馳和上面的幾位同學都是研友。他自暑假開始學習,每天大概八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開學之後增加到每天十個小時左右;十一月後,他同繆鈺明、王思然和姜天慧一起在本部圖書館學習,保證每天有十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繆秋馳認為自己比較內向,不善社交,但他同時是個心態平和的人,對於考研的心理波動很小,所以也就一直保持著和平時學習差不多的態度,冷靜而樂觀地面對考研生活。「考試前幾天在本部土豪食堂吃到了好吃的牛排,可能是因為學得太累了,覺得特別特別好吃。」繆秋馳和我們分享道,「此外,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奇效。」
繆秋馳也有一句話送給他的學弟學妹們: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希望所有的蘇大學子,都能以他們為榜樣,無懼挑戰,無懼困難,只是向著心中的夢想前行,大道光明,鵬程萬裡。
來源:蘇州大學新媒體中心 文字:靳聰、宗小桐、郭怡寧
圖片:受訪者本人提供 編輯:郭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