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春節僅剩46天。
一到新年便會接受來自家人與親朋好友36種靈魂拷問:「工資這麼低,回家考公務員不行嗎?!」"都30剩女了,趕緊找個男朋友不行嗎?!""孩子都幼兒園了,忍忍就過了,還鬧什麼離婚啊?"...
一句「我是為你好」,一群局外人披著」關心「的外衣,在你的人生地圖上指手畫腳...
1、因為拒絕「關心」,我認識了這個臺灣品牌
面對五花八門的「關心」,總該有人做些什麼才對,Jeff和他的品牌便是代表。
大學畢業,面對「繼續深造」的家庭安排,Jeff並未妥協,義無反顧選擇了創業,在家庭爭執、爭吵與不理解中,他為品牌命名為:不要對我尖叫。
「不要對我尖叫」在臺灣本土語氣中的真正意思是不要對我指手畫腳、指指點點。
由臺灣插畫師Norman.normal設計的品牌logo,醜美醜美的人頭插畫讓人過目不忘。
「不要對我尖叫」一誕生,就憑藉其特立獨行的風格成為了facebook和ins網紅。
在臺灣,排隊買一杯「不要對我尖叫」茶飲成為了常態。
初看,這只是間開在臺北弄巷裡的茶飲店。
2、傳承並創新臺灣古早味,忍不住嘆一聲:懷舊好滋味
之所以要在弄巷裡開一家茶飲店,Jeff在《一件襯衫》的採訪中解釋說:生長於臺灣,很喜歡臺北弄巷老街的感覺;小時候在弄巷食雜鋪買零食或飲料,都會受到鄰裡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問候,親切又充滿人情味。
用茶飲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一直是他創業的初心。
另一個初心,則是對臺灣古早味的傳承與創新表達。
「不要對我尖叫」主打茶飲、鮮奶茶、氣泡飲、咖啡、可可牛奶5大品類,每個系列都保留了食材原本的味道,沒有任何添加。
原茶精選自臺灣40年老茶莊,純手工製作玫瑰露、桂花釀、冬瓜露,一口入口,有種「回到小時候」的錯覺。
①冬瓜菊花
新鮮熬煮的冬瓜露,自然散發出濃鬱的冬瓜香氣,與清火的菊花茶底融合在一起。簡單的食材,看似普通,但把記憶中鄉野味道帶回城市,一口讓人回到小時候,就是這杯招牌飲品被大眾喜愛的主要原因。
建議一定要搭配上1份地瓜芋圓!一定要!
②桂花釀&玫瑰露
玫瑰露使用玫瑰果露加上乾燥的玫瑰花瓣與蜂蜜熬煮而成,尾韻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沒有任何添加劑。來自臺灣匠農特選的桂花釀,品嘗時還有不少桂花花瓣,花香味十足。
玫瑰與桂花系列屬於必嘗系列,茶香、花香、蜜香,入口層次非常豐富。
③4款鮮煮輔料
店內點單時,茶飲與輔料分開你點單,4款輔料全部當日新鮮備貨:白玉珍珠、地瓜芋圓、爆漿珍珠、起司奶蓋(鹹奶蓋)。
加料並非越多越好,每款飲品都有特別對應的輔料。如果不知道加點哪款輔料,完全可以放心聽從臺灣網紅小姐姐的推薦。
④玫瑰咖啡牛奶
家熬煮的玫瑰,配上全阿拉比卡水洗處法的深培豆,暱稱Dark room,呈現出3層豐富的漸變顏色。咖啡的木質甜味與玫瑰香氣融合在一起,適合咖啡愛好者。
⑤金桔桂花氣泡飲
鮮切桔配上桂花釀, 再加上泡,清爽足,適合廈門溫暖的天氣。建議添加:爆漿珍珠,爆漿珍珠混合搭配百香果和荔枝兩種口味,一口吸入,在中顆顆咬破,酸酸甜甜。
⑥桂花雨林+奶蓋
紅茶配上清香的桂花和微鹹的起司奶蓋,是點點最喜愛的味道。入口紅茶的醇香,配上鹹奶蓋的濃鬱,留下桂花的清香,是只有在「不要對我尖叫」才能享受到的獨家奶蓋茶味道!
3、因為拒絕「被安排」,這群臺灣青年果敢的來到了廈門
「不要對我尖叫」雖提倡說不,但並非鼓勵年輕人盲目反對,也不是任性妄為的「做自己」,而是不盲從於外界的主流選擇、不被世俗輿論所綁架。核心理念從來不是反叛與自由,而是屬於成年人的真切與坦然。
面對形形色色的「指導」與「安排」,他們堅定地吶喊出:不要對我尖叫,我只想追逐己的人生。也正是如此,這群臺灣青年齊聚一堂,把他們喜歡的茶飲帶來了喜歡的城市 — 廈門。
「不要對我尖叫」後增加了常茶間,即常飲用的茶水間,又定義為茶與茶之間。品茶本該是緩慢又美好的,但在都市生活與工作的快節奏下,喝茶也變得倉促。在茶與茶之間,提供你棲息的角落,陪你發現生活的美好。
這也正是廈門店選址在中華城商場,最為偏僻的角落一隅的原因。
身前是舊廈門的騎樓與教堂;遠處是中華城商圈擁擠而忙碌的人潮;黑白風簡約裝修,少量的卡座區...這群臺灣青年隨時等著忙碌的人群到茶間休憩。
希望來客專注與茶飲本身
4、冷杯與熱杯的心意表達,漸變的飲品=漸變的人生
「不要對我尖叫」茶飲分為冷杯與熱杯兩款杯型,logo樣式與包裝字樣各不相同。
熱杯:「嚴禁拍打,只求餵食,請眷顧我。」
冷杯:「喜好真誠,討厭諂媚,但我不說。」
在你人生最紅火(熱)的時候,保留真誠不諂媚。在你處於人生冰點(冷)時,保持眷顧不拍打。這才是現代年輕人最舒適而又滿意的生活狀態,也是一杯茶飲傳遞出來的人生態度:提醒自己永遠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諂媚」、「拍打」模樣。
除了杯型不同,店內80%以上飲品都是漸變飲品,2-3層顏色分層,能明顯感受到色澤與口感上豐富的層次。選擇漸變分層,並非單純為了好看,華而不實。一是為了持續延展傳統茶飲的創新展現形式;更重要的在於品茶如人生:茶的漸層如同人生的循序漸進,不同的片段與階段口味、色澤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