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歌手李健學做個讀書人,這40本書你要讀!

2020-12-16 故事君MrStory

「人們常問我:閱讀與音樂創作的關係是怎樣的?它們二者時有關聯,有時卻未必。我更倡導非功利的閱讀,建議大家讀點看似無用的書,培養點看似無用的愛好。」

自從李健登上綜藝節目後,妙語如珠的睿智形象便成了他的深入人心的標誌。他曾在節目中展示過家裡收藏的書籍和CD,書架的冰山一角,讀物便已包羅萬象:《文學回憶錄》《1984》《博爾赫斯全集》《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安娜·卡列尼娜》《眠》……

他熱愛人文社科類作品,對詩歌有著無比熱情。第一次參加《歌手》,演唱萬曉利的《陀螺》時,李健帶著偶像科恩的詩集登臺;第二次進入歌手總決賽,觀眾又發現他在休息室翻看加繆的《異鄉人》;錄製公益廣告,他選擇朗讀了周雲蓬的《綠皮火車》片段……

我們對李健曾推薦過的書籍和他的「人生導師」語錄加以梳理,音樂給人安慰,閱讀使人清醒,你有多久沒看書了?李健推薦過的這些書,你又讀過多少?

你和李健,還差這40本書的距離

《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上大學讀的第一本小說就是《百年孤獨》,那時所有他的小說都是未經授權的,我們像來到一個新的世界,充滿好奇,任意採擷。」

「作家馬爾克斯每天強迫自己上午9點到下午2點進入工作狀態,實在寫不出來東西,也要在書桌旁坐上兩個小時。讀書同樣需要自我約束和自我強制。」——李健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多·科恩

「以原創歌手來講,你看他聽什麼唱片,基本能了解這個人。我最喜歡的男歌手,是萊昂納多·科恩。(《我是你的男人》)我看了很多遍。」——李健

李健帶著科恩詩集登臺

著名音樂記者、樂評人西爾維·西蒙斯歷經四年努力,通過查閱史料文獻,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與此同時,她對一百多位與科恩親近或是有過交集的人進行了專訪,寫出了這本《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科恩傳記》。去年,老爺子萊昂納德·科恩離開了這個世界,通過這本傳記,可以讓讀者再次走進他的傳奇人生。

《追憶似水年華》

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讀童話,還是要強迫自己讀一些看不懂、不好讀的書。《追憶似水年華》《哈扎爾辭典》這類書不像心靈雞湯那麼好讀,但強制自己讀下來,一定會有收穫。——李健

《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也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巨著。全書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以其出色的對心靈追索的描寫和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並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哈扎爾辭典》

在電視節目中,攝製組來到李健家中的書房,請他推薦幾本書。李健從書架抽出一本《哈扎爾辭典》,說:「這本要重點推薦 。」

《哈扎爾辭典》是塞爾維亞作家米洛拉德·帕維奇在1984年出版的一部著名小說。這部小說的內容紛繁複雜,古代與現代,幻想與實現,夢與非夢盤根錯節地纏繞在一起。時空倒溯,人鬼轉換,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撲朔迷離地描述了哈扎爾這個民族在中世紀突然從世界上消失的謎,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第一部小說」。

《綠皮火車》周雲蓬

在錄製全民閱讀推廣宣傳時,李健選擇朗讀了歌手周雲蓬的雜文集《綠皮火車》片段。

他讀到:「曾經有那樣的生活,有人水路旱路地走上一個月,探望遠方的老友;或者,盼著一封信,日復一日地在街口等郵差;除夕夜,守在柴鍋旁,燉著的蹄髈咕嘟嘟地幾個小時了還沒出鍋;在雲南的小城曬太陽,路邊坐上一整天,碰不到一個熟人;在草原上,和哈薩克族人彈琴唱歌,所有的歌都是一首歌,日升月落,草原遼闊,時間無處流淌。」

以下是一份不完全總結的李健推薦書單,看看你讀過哪些?

- 國 內 作 者 -

《文學回憶錄》/木心 口述 陳丹青 記錄

《偽所羅門書》 /木心

《綠皮火車》/周雲蓬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阿乙

《漢字書法之美》/蔣勳

《靈魂飯》/餘華

《時間的玫瑰》/北島

《李商隱詩選》/李商隱

《可以書》/盛可以

《丘陵之雕》/野夫

《這個社會會好嗎》/熊培雲

《去你家玩好嗎》/韓寒 監製

《我的千歲寒》/王朔

《親愛的張棗》/宋琳/柏樺

《中國的新革命》/凌志平

- 國外作者 -

《渴望之書》/萊昂納德·柯恩

《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柯恩傳記》/西爾維萊·西蒙斯

《哈扎爾辭典》/米洛拉德·帕維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人類群星閃耀時》/茨威格

《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

《在路上》/凱魯亞克

《異鄉人》/加繆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聶魯達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託爾斯泰

《每個人都死了》/勞倫斯·布洛克/唐諾

《萬物靜默如謎》《我曾這樣寂寞生活》/辛波絲卡

《1Q84》、《眠》、《沒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村上春樹

《大教堂》/雷蒙德·卡佛

《紅字》/霍桑

《風景與記憶》/西蒙·沙瑪

《留住手藝》/鹽野米松

《人·歲月·生活》/伊利亞·愛倫堡

《博爾赫斯全集》/豪·路·博爾赫斯

《茨維塔耶娃文集》/茨維塔耶娃

《佩德羅·巴拉莫》作者:胡安·魯爾福

《義大利史》作者: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

《這條河,流過誰的前生與後世》作者:燕子

「唱歌到一定境界比的是修養。」

「你做的很多事情在當時看來是沒用的,但它像精靈一樣,潛伏在某處,在你需要之時,它會出現、成長,然後幫助你。」

放下手機,打開音樂,去讀一本書吧。

- End -

編輯 | 36D

相關焦點

  • 中傳開學典禮,校長說:「好好做個讀書人」
    培養心懷家國天下的讀書人,是大學存在的理由。我鄭重地希望你們「好好做個讀書人」!九層高臺,起於壘土。壘起你未來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本書。那麼,在這個文化重構的大時代,面對時代的呼喚,如何好好做個讀書人?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同學認真思考。一個人的本事,就藏在他讀過的書裡。一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要靠讀書來突破。
  • 做一個職業讀書人
    思慮再三,我還是決定開闢一塊新地方,起名「在讀書社」,當成自己今後作為職業讀書人的寫作平臺,不再以任何藉口少讀少寫。因為這麼多年涉足了不少行業,也實實在在地做過了不少工作,可回過頭來我才發現最舒服的生活方式還是讀書寫作。讀書若成為一種志業,人生將得以延長,即使當成一份職業,也比我們當前謀生的工作壽命要長。
  • 陪孩子一起讀詩書,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彭敏說,自己是個書呆子,讀書是最大的樂趣。詩詞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堅持的過程,開始很難,當你堅持讀詩詞、學詩詞,才能體會到春風化雨般的滋潤,才能獲得詩意的力量。王立群教授用一句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作為對彭敏肯定。
  • 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他手裡那本書正在發著光
    她知道這是一本關於人生哲學的有趣的名著,但自己並沒有看過,「我很想問他:『好看嗎?』可是我不好意思,就只是把他讀那本書的場景拍了下來。」從此以後,朱利偉開始逐漸留心那些在地鐵上讀書的人,並隨手把他們讀書的畫面用手機鏡頭記錄下來。2018年9月25日。臨下車前所見。若要減輕焦慮虛無,充滿真實感的當下是和平和寧靜的入口。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你想要的答案。《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美國教育家、學者、《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莫提默.J.艾德勒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查爾斯.範多倫合著。這本書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讓無數讀書人找到了有效讀書的途徑。作者將讀書分為四個層次,通過讀書層次的不斷深入,我們就能讓一本書的知識內化於心。
  • 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擠到無法呼吸,也要有精神角落
    2018年春節後不久,我在上班地鐵上隨手拍下一張文藝男青年讀《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的照片。我從沒有想到,這張照片會開啟自己的「地鐵上的讀書人」系列照片「朋友圈攝影展」。說攝影展當然是自嘲,但於我而言,這一主題的照片確實引發了不少人關注。在四個多月時間裡,我拍下百餘位地鐵上的讀書人。
  • 月入五位數的職業讀書人成長之路
    今天突然有個朋友問我:你喜歡讀書,你聽說過職業讀書人月收入50萬的事嗎?她很驚訝:讀書也能賺錢?還能賺這麼多?能是真事嗎?她還真問對了,我三個月前剛剛知道職業讀書人這個職業,不過月入五十萬的職業讀書人我還真不知道。萬能的網絡啊,賜我知識和力量吧!網搜了一下,居然真有這種傳說。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特別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越了大部分的關於提升閱讀能力的書籍,被許多讀者奉為閱讀聖經。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如果你也想提升閱讀能力,這3本書不妨拿來讀一讀,相信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做個快樂讀書人》書評
    前兩天在食堂吃飯的時候,聽到同事們聊起孩子們的暑假:不僅僅每天要定量完成學校留的暑假作業,還要穿梭於英語、奧數、國學等各種補習班之間,根本沒有時間休息,更不要說出去玩了。現在的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只有參加補習班、完成作業才是孩子成長的方式嗎?只有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才是成功嗎?看過這本《做個快樂讀書人》之後,我對以上問題有了新的理解。
  • 開學致辭|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好好做個讀書人!
    今天是你們人生中一個全新的開始,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鄭重地希望你們「好好做個讀書人」!九層高臺,起於壘土。壘起你未來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本書。在這場空前的文化重構浪潮中,傳媒人既是文化的建構者,又是文化的傳播者。作為未來的傳媒人,你們身上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傳播的三重使命。
  • 讀一本忘一本?沒啥收穫?四個方法教你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
    以前的我也是一位閱讀小白,不知道怎樣把書中的內容變成自己的,後來經過3年的努力,我成為了一位職業讀書人,靠讀書打造了個人品牌,我是這麼做的:一、想要記住書中的內容,首先要讓自己的「大象」開心我們的大腦存在兩個系統:一是大象,控制我們的情緒和直覺(感性系統);二是騎象人,負責理性思考和決策判斷
  • 半年寫1本書、做2個課、讀15本書,玩沒耽誤,掌握這竅門你也可以
    、做兩門課、讀15本書、畫很多圖不總結不知道,6個月的時間居然做的事情還不少,我先來匯報下自己的戰績,後面再給大家談我是如何做到的。雖然這已經是我寫的第二本書了,但是過程中的痛苦程度一點不亞於第一本書,我認為每一次寫書都是一次對這個領域知識的系統梳理和重新搭建。寫的過程中我用掉了一大箱子草稿紙,你沒有看錯,寫書也需要草稿紙,每篇文章都要在紙上構思大綱,甚至還要反覆修改大綱。何況文章裡還有很多配圖,畫圖構思也是既費腦又費紙的。
  • 世界讀書日 跟孩子一起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哪個孩子小時候不得撕幾本書呢?這是認識書的過程,其實蠻可愛的階段。書撕了,可以粘起來接著看。大鬧天宮:2歲的孩子適合看什麼書哇?給他看帶一點情節的,好像還是不太懂。孫蓓:0-2歲其實是建立對書的美好印象的好時期。建議大家讀故事給孩子聽。讀的時候要繪聲繪色,語氣聲音誇張一點兒,加上動作和表情。
  • 錢穆:中國人該讀的九本書
    但很早就有人看重這兩篇文章。到了宋朝,特別是到了朱夫子,就拿《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稱《四書》。他說《大學》是我們開始第一本該讀的。中間所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綱領。把中國學術重要之點全包在內。使一個初學的人,開始就可知道我們做學問的大規模,有這樣八個綱領。
  • 你好,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
    2018年2月,朱利偉在上班路的地鐵上,看到一名年輕男子在讀《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她正好也對這本哲學書很感興趣,怕上前搭話會打擾對方,於是默默拍下了讀書人的照片。「他還拿著鉛筆輕輕地劃線,標準的文藝男青年,當時真想搭訕問一下這本書到底好不好看!」照片發到網上後,竟引來不少人關注。自此,她開始了與地鐵讀書人的特殊「交流」。
  • 為什麼要讀《鄉土中國》這本書?
    為什麼要讀整本書呢,打個比方,吃再多的零食,也代替不了主食,吃再多的雞爪,也是沒辦法完整了解一隻雞。我們不能只有零碎的單篇閱讀,還要進行整本書閱讀。《紅樓夢》大家都比較熟悉,文學作品;《鄉土中國》很多同學可能沒聽說過,這是一本社會學的學術著作。沒有老師指導,還真不容易讀。所以我來做個系列微課,幫助大家讀懂這本書,同時講一些整本書閱讀的方法。就講這兩個方面,不是我要求不高,是要考慮到學生目前的閱讀實際,沒時間呀。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怎麼跟孩子讀一本書?
    常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書。什麼時候開始讀?越早越好。早教建議,小朋友從1歲開始。我是個早教反對者。孩子在心裡會形成一個印象,我要跟粑粑麻麻一起讀書。找些孩子喜歡的內容。推薦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我媽媽》,《我爸爸》,男孩子讀的《咕嚕咕嚕轉》一些簡單的圖畫書,教孩子認物,認字。
  • 姑娘,你適合讀這3本書,走心推薦
    漂亮的容顏雖然可以讓人眼前一亮,但是豐富的內涵才可以讓人經久不忘,適合姑娘讀的這3本書,走心推薦。1.《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這本書的簡介:一個姑娘要不要在年輕時努力一把,為了不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 大師告訴你如何讀《論語》《孟子》這兩本書?真是醍醐灌頂
    我們繼續學習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所編寫的《論語集注》,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4篇。「讀論語孟子法」,顧名思義,那就是如何學習《論語》和《孟子》這兩本書的方法。朱熹在這裡節選了九段程子的話,如果你讀懂了這九段話,你就知道古代的大師是如何練就的。
  • 了解人工智慧,這15本書你一定要讀
    但是,對於人工智慧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才能幫到我們這些問題,每個人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本文精選與人工智慧主題相關的15本書,應該可以帶給你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原文選自Medium,作者Jun Wu,原文標題「1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ooks You Should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