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福:我就喜歡挑戰高難度動作

2020-12-12 廣東衛生在線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全文共4969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胰腺外科主任陳汝福

2月的一天,春節剛過不久,家住揭陽的張先生一家起了個大早,他們要坐動車趕往廣州,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去送一面錦旗。

72歲的張老先生在一次例行體檢中被查出罹患胰頭癌,這是極為兇險的疾病,許多名人就是倒在它的魔爪之下。而且張老先生的病情特別複雜,胰頭癌合併胰腺炎,又有心臟病和糖尿病,所去數家醫院均表示無法手術根治。多番打聽之下,張老先生一家人慕名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這裡有華南地區最強的胰腺外科,科主任陳汝福教授更是在中國名醫百強榜胰腺外科榜單上排名前十。

張老先生的家人其時已不抱有太大希望,只盼能進行保守治療,做個微創手術,提高老先生的生活質量以過個好年。經過詳細檢查,陳汝福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老先生完全有機會做根治性手術,人過年,病不過年。」

在謹慎的多學科協作評估後,陳汝福順利為張老先生切除了一個核桃大小的胰腺腫瘤。術後也沒有出現併發症,一家人喜出望外,「一定要好好感謝陳教授!」張老先生反覆叮囑家人,於是就有了開頭溫馨的一幕。

胰腺癌被稱作為癌中之王,由於難以早期發現,手術複雜、難度係數高於其他外科術,是愈後效果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讓許多外科專家最為頭疼的手術之一。但這些困難對於陳汝福來說,卻成了不斷前行的動力:「我喜歡挑戰高難度動作。」其從醫之路也正由此進發,挑戰一個又一個險峰。

手術狂人

陳汝福從小流露出對醫學的興趣。「七八歲時就喜歡跟著我們村裡的赤腳醫生去各家各戶看病,小小的一根銀針能治病,幾粒藥能病除,我那個時候便覺得做醫生很神聖,很有成就感。」陳汝福笑著回憶。

因為這份興趣,陳汝福考大學時選擇了讀醫,1983年畢業被分配到山東老家的縣醫院普外科,在那裡一幹就是十年。

縣醫院條件艱苦,「手術器械不完備,經常停電,下雨時手術室還會漏水,但我現在回憶起那段歲月,最大的感受卻是快樂,單純的快樂。」陳汝福說,「那時候的醫患關係很好,醫生備受尊重,我被大家需要。」

這種單純的快樂讓陳汝福忘我投入地工作。他家離醫院近,即使不是上班時間也常被叫到醫院做手術。「縣級醫院雖然基礎不好,手術難度不大但是量很大,一個晚上四五臺手術是很經常的,一年下來要做300到400臺。」陳汝福說,這樣的數量為他博得了「手術狂人」的稱號。

▲陳汝福與團隊討論病人病情

大量的手術機會,極大地鍛鍊了陳汝福的基本功和判斷力,「一個患者需不需要做手術,我能馬上做出判斷。」

可陳汝福慢慢覺得自己遇到了瓶頸,「在縣級醫院什麼疾病手術你都得做,普外、胸外、泌尿都要做,什麼都沾,卻不精。」另外,周遭的很多同學都考上了研究生到大醫院工作,讓陳汝福感受到衝擊,為了在醫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他覺得有必要去充充電了。

道路有兩條,一是進修,二是考研。陳汝福決定兩手準備。他把自己鎖在房裡突擊複習,「重新拿起書本是挺難的,十幾年的時間我忘掉了很多知識,而且縣城學習的氛圍、競爭的壓力都比大城市小得多,所以自己選擇這條路也是和自己拼了。」

拼了的陳汝福迸發出巨大能量,很快便把第二條路走通,1995年,他如願來到武漢同濟醫科大學碩博連讀繼續深造。其時,他的兒子也到了上學年齡。「跟兒子一起,上學去。」陳汝福笑言。

師從「中國外科之父」

鎖定胰腺疾病

在武漢,陳汝福師從有「中國外科之父」美名的裘法祖教授和膽胰外科大家鄒聲泉教授。師長們的言傳身教影響陳汝福甚深,「裘老平易近人,治學嚴謹,為人廉潔,對新知識一直保持著渴求的態度,而鄒教授則特別能為他人著想,我不僅從他們身上學習醫術,在做人做事上也學到了很多。」

陳汝福分享了他與裘老之間的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從家鄉帶了一些土特產回來送給裘老,被婉拒並告誡不應該如此。「我本來覺得師生之間這樣做無礙,但裘老的底線可能是只會接受你送他一束花,其人廉潔至此,他的告誡我一直銘記在心。」陳汝福說。

也是在這裡,陳汝福對胰腺癌以及胰腺相關疾病有了深入認識和了解。當時做胰腺癌研究的醫生比較少,早期診斷率低,患者預後差,手術難度大,醫生水平也普遍較低,國內與國外的差距更大,選擇胰腺作為研究方向算是很大膽。「可我就是很喜歡挑戰性的東西,別人覺得難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去做。」陳汝福說。

在老師的指導下,陳汝福收集資料做起基礎研究,準備一門心思對付胰腺癌及相關疾病,不料卻意外地收穫到一份成績。「在讀博士做課題期間,我得到了很多膽管癌的標本,大家知道肝癌與肝炎病毒有很大的聯繫,那與肝緊連的膽管是否也與肝炎病毒有關呢?」一個小小的疑問,竟在國內外首先證實C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門部膽管癌發生有關,其之後的研究成果被現代膽道外科創始人黃志強院士稱為膽道外科近年來最有價值的發現之一。

從武漢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後,陳汝福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進行為期兩年的博士後科研工作,之後留院,重新回到再熟悉不過的臨床工作,不同的是,這時的陳汝福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和更堅定的腳步。

不斷挑戰「癌中之王」

在畢業後的近10年裡,陳汝福始終致力於胰腺相關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不懈努力,2009年廣東省最早的胰腺外科專科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成立,並成為該院國家臨床重點學科普通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個有關胰腺癌的實用研究成果也從陳汝福和他的團隊手中誕生。

胰腺癌在消化道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雖然發生率僅佔全身癌腫3%,但死亡數卻佔6%,5年總生存率僅為1%~5%,預後極差。

目前根治性手術切除是唯一有希望使胰腺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方法,但是大於八成的患者卻在根治性切除後的1年內會復發。

為減少復發率,近年來不少專家提出擴大胰腺切除範圍概念,即擴大淋巴結清掃範圍和聯合血管切除,可效果並不明顯。

「我們認為,術後胰周腹膜後神經組織內癌細胞殘留可能是胰腺癌復發及影響術後長期生存時間的重要原因。」陳汝福說。

為了證實這一點,自2012年起,陳汝福聯合13家醫療機構設計了一個多中心、大宗病例、前瞻性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對400多例胰腺癌患者觀察胰周后腹膜神經清掃對其病情影響,通過規範化、專科化的手術,發現患者術後3年生存率提高了15%,為胰腺癌手術治療方法提供了新的術式。

▲陳汝福團隊做手術

除了基礎研究之外,在臨床上的不斷突破,也是陳汝福及其團隊被醫學界尊重的重要原因。

經典的胰腺癌根治性手術,稱為 Whipple 手術,即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因其高難度被譽為普外科手術中的皇冠,許多外科醫生10年、20年甚至一輩子都難以經歷一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但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每周都要做好幾臺,大部分是陳汝福主刀,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人是外地慕名而來。2016~2018年,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胰腺癌手術數量全國排名第七。

由於近些年來微創技術的發展,其概念也早已深入患者心中,許多病人甚至主動問起並要求進行微創治療。這也給陳汝福出了一道難題:如果說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普外科手術中的皇冠,那麼微創的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則是這頂皇冠上的明珠——手術難度要更上一層樓。

「微創手術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及住院時間明顯降低。據我們觀察,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最早術後7天便出院,平均住院日期比傳統開腹手術少3~5天。」陳汝福說,「既然對病人有益,那我們就要克服難關,還是那句話,我喜歡挑戰高難度動作。」

自2015年開始,陳汝福率領團隊大力開展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憑著自己的經驗堅持將這項技術推向前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有自己的創新。」陳汝福說,「比如針對不同臨床分期為胰腺癌患者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設計不同的手術入路,能讓每個患者受益更大;比如針對各種意外情況有自己總結的經驗去應對;比如發明『3針法』將手術的吻合過程大幅簡化等等。」

經過幾年的努力,基於豐富的臨床經驗積累,陳汝福團隊歸納了一整套規範化、程序化流程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此基礎上,陳汝福更是聯合院內消化內科、腫瘤放療科、化療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營養科的專家組成嶺南胰腺外科中心,開創了胰腺癌不同分期的個體化、多學科團隊協作(MDT)及多種治療手段綜合的精準治療模式。

如今,該中心已完成胰腺癌微創手術的全覆蓋,包括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達文西機器人胰十二指腸切除、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術及腹腔鏡胰腺中段切除等。陳汝福本人在2018年完成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達到驚人的138臺。

在將胰腺手術推向微無創化的過程中,陳汝福說有三個值得紀念的時刻:2018年6月在為一位患者行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時實現零出血;2018年10月他在一周之內完成7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其中5臺為胰腺癌根治切除;2019年3月創造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最快紀錄,歷時2小時15分鐘。

陳汝福也不吝將自己的經驗與全國的同行分享。「我們的態度是很開放的,經常舉辦學習班,大家一起學習進步。很多醫生通過我們的方法,學習時間明顯變短,很快就能上手,有人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我從來沒有這種想法。」 陳汝福笑著說道。

2019年4月16日上午,陳汝福將他主刀的一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進行了網絡直播。患者是一位68歲的老年男性,曾有胃大部切除,多家醫院望胰興嘆。陳汝福接診後,認為其具備手術幹預的指徵,雖然手術難度增加,仍對這次的手術充滿信心。

在手術過程中,配合著每一步操作,陳汝福將許多技術難點、要點,手術細節、注意事項以及術後管理,突發情況發生的應對和處理等等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有3000多國內同行觀看了網絡直播,反響熱烈。「行雲流水,宛如觀看一場大片」是最多人點讚的評論。

不斷向胰腺癌這塊難啃的骨頭髮起挑戰,陳汝福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漂亮成績,當問及是如何做到的時候,陳汝福思忖了一下,用了八個字來總結:專心、專業、堅持、創新。

非常有基層情懷的人

除了治療疑難重病,陳汝福還有一個工作重心——幫扶基層醫院。在他看來,解決高端的醫療難題跟關注基層患者的就醫需求一點也不矛盾。

或許正是由於將寶貴的10年青春歲月獻給了一所縣醫院,陳汝福將自己的幫扶行為視為一種反哺。他曾跑過上百家縣醫院,了解他們的需求,盡最大所能去幫助。

很多基層醫院因他而受益,東莞市南城醫院是其中之一。大約2011年底,為尋求肝膽專業學科發展方向,該院學科帶頭人找到了陳汝福。在他以及專家們的指路和幫助下,秉承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思想,南城醫院闖出了一條「小結石,大專科」的發展道路。如今,南城醫院一年膽道、膽囊的手術量達一千多例,超過東莞市其他所有醫院的例數總和,已然成為一個特色極為明顯的區級醫院,學科帶頭人在當地也很有影響力。

陳汝福也因此被很多基層醫院院長稱讚為一個非常有基層情懷的人。

當前,為了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國家花了很大力氣,政策紛紛出臺,幫扶團隊一批批往下派,有的效果卻不明顯。

一直身處幫帶一線的陳汝福對此有自己的看法:「幫扶要見實效,關鍵是要堅持需求導向。根據醫院的需求、科室發展的需求制定一些針對性強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如果把基層不需要的科室專家派過去,即使去了也發揮不了作用,對雙方來說都是資源浪費。另外,幫扶要講究合作共贏。倘若大醫院在幫扶過程中一直處於義務狀態,那麼它持續派出人力、物力的積極性就會降低。現實中,一些大醫院為完成政府指令任務,還是在被動執行,影響了醫生的積極性。一句話,根據下級醫院、科室的需求進行幫扶,並努力造成一種雙贏的局面,才是幫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陳汝福認為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是發揮學會的作用。

2017年10月,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成立,作為首任會長,陳汝福表示,為讓基層醫院幫扶工作更有針對性,學會將成立以省級優質醫療資源為主的多個專業委員會,分別到基層醫院進行調研,結合醫院需求,幫助基層醫院制定學科規劃、技術發展、人員培養方案,也會定期到基層醫院進行實實在在的幫扶。通過項目的形式,不僅讓基層醫院受益,也讓幫扶專家收穫價值,使大醫院擴大服務範圍。最終使醫療資源能夠有效下沉,造福基層。

▲陳汝福參加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活動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成立近兩年來,已經成立了30多個專業委員會,廣受歡迎。這個平臺正按照陳汝福的設想走下去。

無論是挑戰癌中之王,還是對基層醫院進行有效幫扶,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陳汝福卻樂此不疲。「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能為老百姓,為人民健康做點事情,很自豪,很滿足。」陳汝福說。這像極了前文所述的他對當初為什麼選擇學醫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忘初心,說的就是這個吧?

記者|廖維佳

編輯|楊重 蘇海寧 責編|周穎怡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相關焦點

  • 在工作中,喜歡挑戰高難度任務的三大星座!
    在工作中,總有些事情讓很多人無法去衡量一個標準,當遇到這樣的衡量標準出現困難,可能就會選擇逃避或者放棄,但在十二星座中,有這麼幾個星座,越是到有困難,越能顯示他們的恆心,他們喜歡挑戰高難度的工作!在工作中,射手座的人喜歡去追求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對那些有難度的事情,特別有好奇心,他們懷著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去探索其中的方式方法,對於這些有難度的工作,他們會在工作中尋找答案,尋找自己需找的東西,只有遇到高度的工作,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學習與成長!
  • 吳尊帶女兒遊泳,屋頂泳池惹人羨,neinei花樣跳水挑戰高難度動作
    吳尊視角下的neinei頭扎小辮身穿泳衣,墨鏡遮面泡在泳池中,爸爸拍照時neinei也十分配合,張開雙臂做出歡呼的動作,一臉燦笑難掩好心情。而對於這張照片,也是無意間曝光了吳尊家的屋頂泳池,遊泳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藍天彩虹這樣的美景,如此愜意的生活簡直不要叫人太羨慕!
  • 成龍再次挑戰高難度 登雪梨歌劇院屋頂拍動作戲
    原標題:成龍再次挑戰高難度 登雪梨歌劇院屋頂拍動作戲 「登上雪梨歌劇院其實很不容易,好幾個醫生來酒店裡,給我做了45分鐘的身體檢查喝體能測驗,最終我們攝製組只有6個人能上去。而且我是沒有威亞保護的,只有兩邊粗糙的防雷把手,打鬥的太過激烈,整個手心的皮都會被劃開。」   導演張立嘉透露,由於雪梨歌劇院屋頂其實只有一人寬,加之拍的是打戲,還是相當困難的,每天只能拍一兩個鏡頭。
  • 首飛即挑戰高難度動作——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開展新大綱改裝...
    首飛就飛高難度動作,這對徐正天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很快,徐正天恢復冷靜。「駕駛杆保持中立!雙腳用力蹬平舵!」徐正天在腦海中一遍遍回憶操作要點,最終順利完成飛行訓練。訓練結束,宋豪豐說:「以往飛行學員首飛以基礎課目為主,新大綱緊貼作戰環境設置訓練內容,增加了失速尾旋等高難動作,進一步強化作戰思維,提升學員們對飛機操穩特性和機動能力的感知。」「新大綱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強調自主學習。」據飛行大隊教導員喬智介紹,新大綱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員們在理論學習和飛行準備時的積極性。
  • 1歲「瑜伽寶寶」火了,挑戰高難度瑜伽動作還遊刃有餘,太強了
    1月「瑜伽寶寶」火了,學著媽媽做瑜伽,挑戰高難度瑜伽動作還遊刃有餘,太強了 瑜伽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受到了不少年輕女性的歡迎,尤其是在宣傳中
  • 2歲萌娃穿紙尿褲跳街舞,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網友:帥氣又可愛
    012歲萌娃穿紙尿褲跳街舞,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遼寧撫順有一名萌娃,年僅兩歲的他,如今已經能夠做出大部分高難度的街舞動作。看著2歲的萌娃把成年人都難以做到的高難度動作,輕輕鬆鬆來了一個大全套,這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為什麼孩子才僅僅兩歲,街舞的造詣已經這麼高了呢?萌娃的父親給了我們回答。原來萌娃的父親是一名舞者,在練舞室裡擔任教練的工作。
  • 還是說你就喜歡挑戰高難度?
    1、我差點相信女人的這些話2、不就是玩滑板嗎!有什麼了不起3、那麼大風,它在外面跳了一夜!還是說妹子就是喜歡挑戰高難度,我都有點迷惑了。7、汪星人好像很滿意它的這個髮型8、姑娘,哭不能解決問題,下次別亂停車了9、身材好,跳什麼舞就是好看10、不是我不給你機會,是你心太軟,現在輪到我整你了,哈哈11、這貨待遇也太好了,人不如狗
  • 迪麗熱巴吊威亞挑戰高難度空翻,空中直彪英語超級開心!
    《烈火如歌》迪麗熱巴吊威亞挑戰高難度花絮裡迪麗熱巴吊起威亞一點不恐高,沒有選擇用替身而是親自完成360度後空翻的高難度動作。《烈火如歌》迪麗熱巴吊威亞挑戰高難度完成這個動作後,迪麗熱巴還興奮在嘴說著「i can do it」,新節能get,超興奮直彪英語。
  • 《我們來了2》遇高難度挑戰 唯美演繹《天鵝湖》
    《我們來了2》遇高難度挑戰 唯美演繹《天鵝湖》 2017-09-22此刻的他們不知道即將面臨三季以來最大最難的挑戰——在哈爾濱大劇院演繹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汪涵宣布任務的一刻,眾人都大呼不可能,而訓練階段確實面臨了眾多困難,不過沒有被滑雪摔倒嚇退的眾嘉賓,同樣直面高難度動作,通過唯美的表演在藝術的殿堂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 袁姍姍挑戰空中瑜伽,曬多個高難度動作,秀完美身材畫面超養眼
    昨日袁姍姍就曾分享了一張,自己倒掛在繩子上的美照,今日她的動作變得更加協調熟悉了,讓人覺得動作優美柔軟,特別地養眼。袁姍姍在空中拉著紅色的繩子,做出各種高難度的瑜伽姿勢,光是看起來就覺得難度太高,估計沒有鍛鍊基礎的普通人,應該很難能夠練習。
  • 《閃耀暖暖》印象旅航高難度挑戰怎麼過 印象旅航高難度挑戰通關攻略
    導 讀 閃耀暖暖遊戲即將上線了全新的印度副本難度,也就是增加了高難度的挑戰,8月20日更新後,【結伴-印象旅航
  • 華晨宇高難度動作飆高音,看到這一細節,「媽媽粉」表示接受不了
    華晨宇高難度動作飆高音,看到這一細節,「媽媽粉」表示接受不了!在之前華晨宇的粉絲知道他要參加非音綜的王牌節目時,非常的擔心,特別害怕會再次發生「花少」的事情,華晨宇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內向帶有一絲自閉傾向的孩子,很多粉絲都非常的擔心。
  • 奧運冠軍臨盆前秀倒立引熱議,孕婦切莫挑戰高難度動作玩心跳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日前,奧運冠軍劉璇二胎產女,此前她挺著孕肚倒立的高難度動作在網上掀起熱議。孕期高難度倒立引熱議劉璇在孕期高難度的倒立動作令不少人驚訝的同時,也有人表示羨慕:「即將臨盆的孕婦還能身手如此矯捷,而我們懷孕只能平躺著。」由此,孕媽媽健身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30歲的「豆子在北漂」發帖說,自己也是一名健身愛好者,懷孕前一直保持鍛鍊的習慣,跑步、瑜伽、拳擊她都喜歡。
  • 職場系列二:要敢於挑戰高難度的工作
    文/阿堅做我所想,寫我所做!帶給你不一樣的思考,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轉發。今天我想來聊一聊,挑戰高難度的工作,我在給銷售部門開會的時候,總結出來的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敢於挑戰高難度的工作,敢於接受「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高難度的工作:這個事情做起來很難,會有很多的困難,以現有的人力物力條件,不太好做。
  • 解鎖各種高難度動作,滿頭大汗仍滿臉笑容
    中國女排前隊長、奧運冠軍魏秋月繼前幾天曬出自己再次下腰的照片之後,繼續挑戰高難度動作,她開始練習空中瑜伽,在一根帶上積極練習,一番練習下來大汗淋漓,也展示了自己產後迅速恢復的好身材。地上練習似乎已經滿足不了魏秋月了,她開始練習空中瑜伽,已經小有所成,可以解鎖各種高難度動作。魏秋月也曬出自己練習空中瑜伽的照片,並表示;「哇哦!怎樣的感受~」穿著緊身衣的魏秋月在一根紫色的帶子上做著各種動作。時而倒立伸展腿部,時而把整個人放在展開的帶子上,一番練習下來,雖然滿頭都是汗珠,魏秋月臉上也帶著笑容。
  • 迪士尼「高難度」的4個動作,貝兒盤腿,樂佩的徹底投降
    迪士尼動畫片陪伴了很多小女生們的童年生活,當中的每一個公主形象都是非常鮮明的,長得非常漂亮的她們自然是深受廣大網友們的喜歡的。而如今回過頭來再來觀看這一系列的動畫片,可知原來這些公主都擁有著超高的技能,因為她們所做出的動作是很難以模仿的。
  • 閃耀暖暖印象旅航高難度挑戰通關攻略
    閃耀暖暖遊戲即將上線了全新的印度副本難度,也就是增加了高難度的挑戰,8月20日更新後,【結伴-印象旅航】將開放【高難度】挑戰將上線,挑所以很多玩家都在備戰,那麼高難度挑戰如何通關呢,有沒有什麼技巧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印象旅航高難度挑戰的通關方法吧。
  • 澳夫妻著名地標前秀高難度瑜伽動作(組圖)
    於是,不論他們走到哪裡,他們就把高難度需要兩人默契配合的瑜伽姿勢擺到哪裡,從羅馬的鬥獸場到峇里島的海灘。Honza和Claudine Lafond在峇里島烏布的一個度假休閒的泳池旁表演高難度瑜伽動作。(網站截圖)Honza和Claudine Lafond在古羅馬的鬥獸場外表演高難度瑜伽動作。
  • 嬌小身材,無限能量,也就王子文能做出這麼高難度的動作
    王子文,因主演的一部都市職業女性劇《歡樂頌》而一炮而紅,她憑藉電視劇裡古靈精怪,敢愛敢說的富二代曲筱綃一角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歡,後來又出演了《歡樂頌2》,再次讓她的名氣大噪,在各大頒獎典禮,娛樂節目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別看她只有1.65的身高,嬌小玲瓏的她走起路來的氣場決不輸給別人。
  • 阿信》街頭混混成體操冠軍,彭于晏挑戰高難度動作!
    阿信》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主演彭于晏更是傾情奉獻,從一個從沒接觸過體操的人訓練成可以完成高難度動作的演員。阿信》大量運用升格鏡頭,將體操運動員的動作完整清楚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配合舒緩的鋼琴音樂,演員身上的每一塊肌肉完美配合,完成優美流暢的體操動作,配合動作停滯留影技術,使觀眾被運動員的高超技術所折服,充分展示了體操運動的魅力。同時電影的畫面調色將各位運動員的肌肉顏色偏深色古銅,可以將肌肉線條表現得更加明顯,顯示出健碩肌肉的野性美感,讓觀眾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