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減法

2021-02-19 阿Sam的午夜場

有很長一段的時間裡,我們的生活都在一個加法裡度過。

讀書成績不好?那就上上補習班,喜歡的人追不到?那就多努力一下……

慢慢的,我們的包袱越來越多,越來越看不到未來。

什麼時候開始學著開始做人生的減法?應該是我在最近三四年才思考的問題。

前幾日收到一個讀者的來信,問的是關於她高考失敗的問題,未來如何走下去?


說實話,我也是三言兩語很難告訴她如何走下去,畢竟我也不是那種心靈雞湯類型的作者,更不是職場達人,只能用有限的閱歷告訴她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懂得生活掌握一兩門技能,有很高的情商還有多讀書,儘可能的去世界可能才是開啟新生活的開始,但願她能夠理解明白吧!


最近一年被問的最多的就是離開媒體後你過得好嗎?那些媒體人都幹什麼去了等等,我想說過得挺好,並且很好。

格局不一樣了,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樣,不是說離開了媒體就徹底不做媒體了,大部分的媒體人依然在寫著拍著,做著時裝開著時髦店鋪,為什麼?

因為內心的堅持和喜歡,以及做了一些減法。

這裡說的減法絕對不是讓你去虛度光陰,放棄一切,那和廢人沒什麼區別。

我想說的是既然人生不能什麼都要,那就應該給生活做個減法, 把精力放在更純粹的事情,說容易其實也不易。

更簡單點來說,有時候一條路走不通了,停下來思考一下,再繼續向前,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連做這個事情的勇氣都沒有。


這段時間在山裡,看著這些四季的變化。

很多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額在做著單調重複的事情,山上開著咖啡館,去戶外帶小朋友漂流,都是工作,儘管枯燥但是快樂。

可人生啊,真的需要做一些減法。

不然你每天在擁擠的地鐵裡,抱怨中和無數的開會裡消耗了你的整個青春,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又過得不開心,是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以及接下來要幹嘛了。

晚安:)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成功的人,都在給生活做減法
    給生活做減法我們的父母輩、祖父母輩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對物質匱乏的恐懼植根於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潛意識中害怕需要用的時候缺少相應的物品。因此,家裡囤積了過量的衛生紙、洗衣液、棉被、牙膏、肥皂、購物袋......儘管家門口就有便利店,儘管大超市距離家也不過幾百米。
  • 好的生活,需要做減法
    Key words單詞   plus[pl s]加   addition[ d n]加法   minus[ ma n s]減   subtraction[s b tr k n]減法
  •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
    以加法快樂,用減法生活,以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學會人生的加減乘除,讓自己活得更加通透灑脫。以加法快樂,快樂是積攢起來的,一點一滴的小確幸累積起來。把自己對生活的領悟一點點加起來,讓生命更加充實,當我們的閱歷越來越多,我們才能活得更加包容和開闊,思考的維度才會越寬越高。把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一點點加起來,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學會滿足,學會悅己納人。用減法生活,減去心靈上的負擔,不要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活得簡單而充實才是最重要的。
  • 《斷舍離》,把你的減法生活變成加法人生
    01《斷舍離》是一個至簡的減法秘訣斷舍離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獨特的思考法則,甚至是一種純粹的心靈修習。通過不斷給你的生活做減法,從而獲得人生自在豐盈的幸福感。02給物質做減法,讓你的生活不再擁擠斷:物品要有用才有價值
  • 梁朝偉、陳道明的「斷舍離」智慧:真正成功的人,會給生活做減法
    「斷舍離」其實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物慾橫流的今天,過多的欲望只會成為我們前進的枷鎖,讓我們深陷痛苦和絕望,只有不斷給自己的生命做減法,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成就不凡的人生。真正成功的人,會給生活做減法梁朝偉在娛樂圈裡可謂是出了名的不愛社交,「斷舍離」斷得很乾淨。即使是真的閒得悶了,也會選擇去機場隨便搭一班飛機去倫敦,跑到廣場上餵鴿子,不發一言,然後晚上再飛回香港,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梁朝偉還喜歡安靜看書,甚至通過禪修來提升內心境界。
  • 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依次做「減法」:三句話搞定!
    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依次做「減法」:三句話搞定! 三句話搞定垃圾分類減量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依次做
  • 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大都活得輕鬆自在
    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大都活得輕鬆自在文/禮運暖天下山下英子《斷舍離》這本書,寫的就是讓大家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身上,會發現生活變得輕鬆很多同樣的,化繁為簡,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才會獲得舒心自在。減掉內心雜念當我們的房間堆滿很多雜物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特別的擁擠,甚至還會限制我們的行動。一旦我們把無用的雜物都扔掉,房間馬上就會變得敞亮起來,好像連空氣都變得清新了。
  • 《斷舍離》: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
    《斷舍離》這本書告訴我們,成功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01、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有一次翻到山下英子寫的書籍《斷舍離》,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可見,用「斷舍離」的生活態度,卸下負重,輕盈前行,是一種可貴的生活態度。斷舍離告訴我們:獲得成功、幸福之前,應該保持怡然從容的心態。
  • 做減法如何?
    原文連結:《做減法如何?
  • 黃磊「兩幅面孔」被罵上熱搜:真正厲害的人,都在給生活做減法
    被物慾綁架的現代生活,很多人以為給生活加的東西越多,我們就能得到越多。但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著給生活做減法,然後發現,精簡過後的人生反而收穫更多。就如汪涵,他在刪掉了多人的微信後,發現: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鬆,整個人生都發生變化。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塗。而且雖然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不聯絡就變得不好。
  • excel減法函數怎麼用 減法函數使用教程
    excel減法函數怎麼用 減法函數使用教程時間:2017-02-05 21:53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excel減法函數怎麼用 減法函數使用教程 excel減法函數怎麼用?
  • 2010,家居流行減法 看案例跟設計師學習減法
    因此,我們把這個概念總結為「減家居」,即給家做減法,但這並不等同於「偷工減料」,而是讓家居設計回歸人本主義,減掉那些可要可不要的,將舒適度極大地提高。  色彩做減法:白色又成時髦色    設計師簡介:王巖,東方家園首席執行設計師,全國註冊室內設計師,從業6年。  王巖認為,白、金、黑色等單一色,是極簡主義的代表色。給色彩做減法。
  • 教學研討|一年級數學上冊:減法
    2、初步學會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的5以內數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3、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表述自己操作和思考過程。4、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 數學知識小課堂,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靈活的應用減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減法是我們應用的的最多的一門學科,比如我們在商店買東西找零時常常會碰到的情況(日本常用面額為1000的紙幣)。在收銀機還沒有完全普及的時代,商店店員找零的計算能力想來一定是很強的。下面讓我們轉向減法。
  • 數學知識小課堂,教你如何解決強弱減法,以及減法與距離
    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運用到。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解決強弱減法,以及減法與距離。一起來看一下吧。如何計算1012-676——減法與距離(「爬山時的減法」)加法與減法是相逆的。因此,在思考「1012減去多少等於676」時,只需反過來思考,「676加多少等於1012?」
  •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說課稿
    我是小學數學組的×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對於這節課。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等5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3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內容,本節課屬於數的運算部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包括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 十以內減法手指怎麼算 10以內減法怎麼教手指
    遊戲中學習減法,採用遊戲形式,引發幼兒興趣,比如先準備好10顆糖,這裡有6顆糖果,小明吃掉了一顆糖果,那還剩幾顆?複習10以內加減法,如果孩子不會,有實物,先讓他數用實物,沒有實物,再讓孩子用手指算數。
  • 連減法的速算
    連減法通常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運算,不過,在實際計算時,有時可根據題目的數目特點,選用合理的計算方法,使計算簡便。連減法主要有下面兩種簡便算法。從被減數裡減去幾個減數的和  例3 4791-1386-614   =4791-(1386+614)   =4791-2000=2791  例4 6524-312-212=6524-(312+212)   =6524-524   =6000  其實,計算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也可以反過來用減法的運算性質
  • 一年級數學上冊,減法認識和減法運算的梳理,夠清楚,請收下!
    這是一年級數學上冊,減法的認識和計算的歸類整理。有需要的請收下!首先,減法是孩子在熟練數數和加法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減法與加法相對,思維相反,也就是加是合起來的話,那減就是分開來。其次是減法是孩子學習了分與合後學習的,有了這些基礎後,教材開始引出數學符號「-」(讀作減)就表示從總數量中分開一部分。減法算式9-3=6讀作9減3等於6,表示把從9裡拿走(取走)3,還剩6.
  • 數學遊戲:有趣的「減法可用口訣算」(打通減法與表內乘法)
    通過本遊戲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進行減法與乘法計算,同時體會數學的奇妙之處,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基本玩法】1.不用減法計算的減法計算題你見到過不用減法計算的減法計算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