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不喜歡學習語文,對語文沒有感覺,可是作為必學科目,語文在整個教育階段的地位卻越來越重要。為此很多家長心知肚明,卻又無可奈何。
其實,只要找到孩子不喜歡語文的原因,再加以適當的、積極的引導,一年級的孩子是可以改變對語文的看法的。
很多孩子不喜歡語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語文會涉及到很多讀和背誦、聽寫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顯得比較枯燥無味,也不像數學那樣有趣,只要做正確了一道題,就很有成就感。
同時,很多家長對語文的態度,也是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到孩子的。
很多家長對語文的學習都保持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覺得語文不就是讀一讀,背一背的事情嗎?所以也對孩子語文分數不高,顯得極不耐煩,這種情緒在有意無意中就會加深孩子對語文的恐懼或者焦慮,甚至輕視。
小學階段的語文,相對來說,作業都比較多,這對玩心還很重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負擔,所以他們對語文也就不那麼容易愛得起來了。
既然知道了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語文學習,對語文沒有感覺,那麼就可以對症下藥,做到以下幾點,就幫助孩子找到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第一,及時解決孩子的難題
語文不像數學那麼簡單有趣,一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多,所以每天完成作業都會需要家長的陪伴。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必須得即使幫助孩子解決作業中的難題,比如幫孩子讀題,比如解釋題幹中孩子理解不了的內容給孩子聽。
家長的及時幫助,可以讓孩子在完成語文的預習、複習和作業時,顯得輕鬆一些,這樣就可以減輕孩子的畏難情緒。
第二,多關注孩子的語文書,幫助孩子找到語文書中有趣的內容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和做作業的時候,是需要家長陪伴的。
想要幫助孩子喜歡上語文,就需要多關注孩子的語文書,知道孩子的語文書上有些什麼小故事,需要學習哪些基本的內容。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語文書裡的課文、小知識,給孩子講講書中故事或者古詩背後有趣的事情,講講作者有趣的經歷或者遭遇等,讓孩子找到語文書上喜歡的內容,慢慢地喜歡上語文書,也會增加對語文的興趣。
第三,買一些孩子喜歡的繪本或者故事書
不管喜不喜歡語文,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喜歡的繪本或者故事書,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支持購買。
孩子不喜歡語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書讀得太少了。孩子讀書少了,課文中的很多字都不認識,那麼學習任務就重了,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會對語文產生畏難情緒。
家長多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繪本或者故事書,幫助孩子閱讀,當讀得的書多了,認識的字也就會越來越多,對語文自然就少了很多恐懼。
第四,經常陪孩子玩接龍遊戲
為了讓孩子熟悉詞語,喜歡語文,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多玩一玩語文的接龍遊戲。比如兩個字的接龍遊戲,大小-小學-學校-校園……也可以玩三個字、四個字的接龍遊戲。
這種遊戲看起來比較簡單,沒有什麼意思,但是經常玩,卻可以幫助孩子積累一些詞語和成語,詞語、成語積累多了,孩子在組詞、造句甚至後來的寫作文時都會更容易。
第五,鼓勵孩子寫日記
寫日記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家長可以開個家庭會議,讓全體成員都開始寫日記,或者做手帳,並設置一些小獎勵給堅持的家庭成員。
家長為了做好榜樣,也要和孩子一起寫,堅持下去,等孩子有了寫日記的習慣萊拉,家長就可以退出了。喜歡寫日記的孩子,語文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其實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做,等到孩子已經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後,家長就可以只做監督工作了。一年級的孩子,所有的學習都才剛剛開始,作為家長前往不要給孩子貼上「語文不好」的標籤,不然也會在心理上暗示孩子,讓孩子對語文的學習沒有自信。只要家長多多陪伴,相信孩子一定能找到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