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有的人提出了「得語文者得天下」口號,語文在各個學科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可以看出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語文和數學相比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在小學重在養好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習慣重於優異的成績。
一、培養孩子有效閱讀的習慣。小學孩子沒有閱讀習慣,就像沒有活水的小河,孩子在語文上能走多遠呢?想讓孩子在語文上出類拔萃有效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不閱讀,上了初中、高中根本沒有時間。有效閱讀是小學孩子最應該做的事情。
二、在小學階段是孩子記憶的黃金時段,儘量讓孩子背誦古詩、名言警句、名篇等。在一年級開始背誦課外篇幅短的古詩,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學習難度加大,背誦內容也要豐富。古詩中的意思可以不理解 ,單純背誦就可以。(特指一二年級的孩子)
三、重視語文的預習和複習。走到時間的前面,一年級孩子可以提前熟讀課文,預習課文中的生字詞,預習生字筆順。到三年級,孩子預習重點就應該向詞語,自然段轉移。著重預習詞語意思,重點詞語,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一年級孩子在一篇課文學完後,及時複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課文中的近反義詞等內容。語文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語文的知識點非常瑣碎,因此語文在一年級就要扎紮實實打好基礎知識。
四、及時訂正錯題。這個小習慣一定要養成。錯題的出現說明,孩子對莫種題型掌握不夠紮實,不會。所以及時糾正錯題,把不會的題型弄懂。小學語文題型就是那些,把每種題型弄懂,擠出時間進行閱讀。如果出現錯字,及時糾錯那是學習語文一項重要任務。
五、有針對性地做題。針對孩子的薄弱點去做題。個人非常反對在小學階段,對孩子實行題海戰術。這簡直就是對孩子的摧殘。孩子哪方面弱,就有目的性做題。做題要講究質量,不能一味追求數量。例如有的孩子生字詞不夠紮實,每天聽寫,默寫古詩。如果孩子閱讀題弱,就每天做1、2篇閱讀。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