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南海網
「上月底,洋浦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已超過了去年海南全省離岸貿易的總額,結算量逾9.73億美元,為去年全省總額的6倍有餘。」談及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發展情況,洋浦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招商經理帥瀟如數家珍般將這組數據脫口而出。他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分享道,「我們正在推動另外幾家世界500強企業積極開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按計劃將在年底落地。」
這是一組令人稱羨的數字——它不僅是洋浦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創新成績單,也是海南今年大力推動離岸貿易的成果。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海南全省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量已突破12億美元,超去年全省8倍。
在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的進程中,大力發展新型離岸貿易是海南打造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的必經之路,也是海南要重點發展的貿易方式。目前,推動海南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發展的相關政策正不斷落地,各部門的協作持續加強,布局的企業逐漸增多,區域性離岸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步伐正全面提速。
離岸新型國際貿易
——海南建設高水平自貿港的必然選擇
近日,國投國際貿易(海南)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國投貿易(洋浦)有限公司從境外採購一批原產地加拿大的稀散金屬,銷售給比利時的一家公司,這是一批有著重要的用途的當代高科技新材料。
「這筆離岸貿易業務由建行海口秀英支行完成,整個流程順暢、高效!」國投國際貿易(海南)有限公司有著豐富的對外貿易業務經驗,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一筆3000萬人民幣的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業務。此前,該公司還開展了一批7503萬美元的巴西棉花操作。「在政策利好刺激下,吸引全球要素自由流動,聚集海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新型離岸貿易形式開展業務,海南經濟的外向經濟規模將不斷提升。」該負責人表示。
到底何為離岸新型國際貿易?
「離岸」來源於英文的「off shore」,本意是海運船隻離開港口進行遠洋貿易的意思,是「在岸」的相對稱呼,而現在則多指某些特定國家或地區的統稱,是由於這些地區具備為「非居民」提供跨境投資、貿易結算、財富管理及相應的法律和金融服務體系。
而「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投資人的公司註冊在離岸法區,但投資人不用親臨當地,其業務運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開展。
以國投貿易(洋浦)有限公司的這筆業務為例,公司採購原產地加拿大的稀散金屬,銷售給比利時公司,貨物不進入境內,訂單和資金往來在海南遠程進行。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丁玉龍表示,「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指從境外異地購買貨物,隨後向境外另一個地方轉售同一貨物的行為。該貨物不進入中國境內,資金流、單據流、貨物流『三流』分流的貿易行為,簡單的講,資金流、訂單流和貨物流控制中心在國內,但是,貨物流發生在境外。」
據丁玉龍介紹,海南充分借鑑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先進經驗,直面企業主體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出臺了《關於打造區域性離岸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先導性項目的工作實施方案》。目前,這項工作有了較大的推動。在今年10月下旬,海南新型國際貿易收支的規模就已經突破了6億美元,較去年全年翻了7倍。
「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的形態長期以來都是全球各自由港和自貿港的基礎特徵之一,長期受到全球貿易型企業的青睞。」帥瀟分析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第十條專門提到的「便利跨境貿易投資資金流動,推動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正是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的特徵。
「海南自貿港要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探索離岸新型國際貿易試點是必經之路,開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業務也是必然的選擇。」帥瀟表示。
市場活力顯現
——洋浦今年業務量超去年全省6倍
洋浦今年較大體量的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主要由兩家石化企業貢獻:中化石油(海南)有限公司通過海南省內商業銀行完成5筆原油的離岸轉口業務資金結算;中石化香港(海南)有限公司完成35筆原油的離岸轉口業務的資金結算。截至11月底,上述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就超過了去年海南全省離岸貿易的總額,達到去年全省總額的6倍有餘。
洋浦亮眼的成績,得益於多重優勢加持。「洋浦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和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在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產業基礎方面,洋浦已開展國際貿易業務多年,2019年洋浦地區進出口總值407.6億元,佔全省45%,居全省之首。」洋浦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趙洋明分析稱。
而在政策扶持和營商環境方面,洋浦都具備明顯優勢,洋浦已出臺一系列包括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人才引進、發展總部經濟等有利於發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的優惠政策。
當然,加速布局的不只有洋浦。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注意到,近日,由山東能源集團通過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礦山採購的一批價值375萬美元煤炭在海口完成結算。該筆離岸貿易業務在海南自貿港新型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上進行了訂單流、資金流、貨物流「三流」分離的真實性核驗。
「這筆業務是純離岸業務,上遊供應商是兗煤集團香港公司,下遊採購商是一家新加坡公司,貨物從澳洲紐卡斯爾港直接船運到孟加拉國的吉大港。」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介紹。
多重利好助力
——政策、平臺、配套服務不斷升級
為何今年以來,離岸新型國際貿易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貨物流、資金流、單證流,三流分離,這是離岸貿易最大的特點,也是監管的難點。」洋浦工委自貿辦副主任葉楊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分析道,「由於離岸貿易的貨物不需要進境,貨物的真實性難以驗證,難以識別虛假貿易和構造貿易,銀行往往不敢輕易支持企業進行跨境結算。」
葉楊表示,隨著自貿港支持政策的出臺,一系列創新舉措相繼落地,進一步推動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實現銀行真實性審核從事前審查轉為事後核查,內外資企業也真正實現了「在海南運作全球生意」。在葉楊看來,海南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有條件實現千億級貿易額。
顯然,政策的支持是離岸新型國際貿易開展過程中最基礎也最堅實的保障。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省裡出臺的《關於打造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先導性項目的工作實施方案》,今年11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還出臺了《關於支持海南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外匯管理的通知》,大力支持海南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
「政策進一步明確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的定義,首次提出其包括離岸轉手買賣、委託境外加工、第三國採購貨物等內容,更易於市場主體理解。」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相關人士介紹,政策鼓勵在海南註冊經營的銀行依據海南自由貿易港戰略定位和國際貿易發展特點,優化金融服務,為在海南註冊的誠信守法企業開展真實、合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提供跨境資金結算便利。
記者還從省金融監管局獲悉,省內關於支持洋浦先行區開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的工作方案也將於近日推出,各項政策意見將更具針對性和實操性。
利好政策不斷落地的同時,今年11月底,海南自貿港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成功上線運行,再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開展「添翼」增力——這意味海南離岸貿易銀行事前審查轉為事後核查將變為常態。
據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自貿港新型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是海口市人民政府與兗礦智慧物流共同發起,聯合有關銀行及社會資本,參照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先進經驗設立的,以信息為基礎、以信用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的跨境貿易新型監管服務模式。
「平臺創新設計了四維風控模型,通過事前、事中、事後全生命周期動態監控貿易商的離岸業務情況。」上述負責人介紹,平臺通過對接和獲取國內外第三方權威數據,在貿易企業和外匯管理部門、銀行服務機構之間建立數據信息共享和交換機制,讓離岸業務每一個環節都清晰、可循,為外匯管理部門和銀行服務機構對離岸轉手買賣「貿易真實性」判斷提供數據支持和依據,可最大限度地節省傳統事前審單所花費的時間,部分單據審核甚至可以「秒結」。
以上述375萬美元煤炭業務為例,智慧物流通過平臺於12月9日提交相關電子單據信息向海南銀行申請開具信用證給上遊,海南銀行依據事後核驗原則,當天即開出信用證,大大節省傳統事前審單所花費的時間。「目前平臺一期已上線試運行,接下來按照平臺建設的總體方案,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平臺二期建設,新型離岸業務也會不斷在海南自貿港落地開花。」上述負責人表示。
發展「錢景」看好
——海南打造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大有可為
「為海南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業務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機遇。」邢望,建行海口秀英支行行長,在他的帶領下,秀英支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幹勁。
半年來,建行海口秀英支行業務團隊一方面用好用足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政策,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結算和融資服務,另一方面加大培訓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務能力,以迎接未來更大的業務量。「未來,隨著自貿港落戶企業的增多,將帶來更多新的金融服務需求。」邢望表示。
銀行業金融機構是國際經貿活動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服務者。建行海南省分行國際業務部主要負責人向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表示,國際貿易的發展將為銀行業務拓展帶來巨大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外匯便利化政策利好刺激下,銀行都在競相布局,「我們將持續關注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金融服務創新機遇,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全力支持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金融機構的敏銳嗅覺折射出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的廣闊前景。
「離岸貿易是國際上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業態,離岸貿易業務成熟與否,代表著這個區域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洋浦工委副書記任延新解讀道。
而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則是指跨國公司子公司和國際貿易企業等離岸新型國際貿易主體高度聚集,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業態高度發達,業務量規模巨大,配套金融、法律、審計、保險等商業服務體系較為完善,貿易網絡輻射一定區域的貿易聚集區。
「離岸貿易會帶動大宗商品貿易和各類要素的聚集,客觀上會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豐沛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升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水平和服務能力。」海南農行國際金融部負責人黎文燕說,離岸貿易中心的形成也將成為自貿港發展的核心載體和重要標誌之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升自貿港國際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有影響力的市場主體進駐海南。
「發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打造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可以推動海南融入全球供應鏈。」省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洋浦港為依託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經濟,以全球種質資源中轉基地為基礎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口岸經濟,以美蘭、鳳凰兩大樞紐機場為主體的航空產業園臨空經濟,通過全力打造「採購供應鏈樞紐中心」 「分銷供應鏈樞紐中心」和「供應鏈物流樞紐中心」,搶先建成中國與東協間中轉貿易和離岸貿易的中樞,將海南特色產業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
在海南社科院籤約專家、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副院長朱綿茂看來,海南的稅收優惠是最大優勢,此外還有零關稅政策利好,隨著國際訂單量增加,貿易結算規模增加,會吸引資金運營商、新型貿易商和高端商貿人才集聚,從而進一步強化國際貿易中心的功能。「未來海南可以以離岸貿易提升總部經濟的發展空間和層次,壯大海南經濟,讓海南成為中國參與全球貿易資源分配的重要戰略支點。」
為更好地推動海南發展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建設,專家提出了建議。葉楊表示,要實現千億級人民幣的貿易額,要落實好相應的稅收扶持政策,提高銀行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外匯監管方面要落實銀行業務從事前審查向事後核查的轉變,全面對標最高水平開放形態。他還提到,要完善風險防控措施,進一步做好風險防範工作。
朱綿茂建議,要大力吸引跨境電商、從事離岸國際貿易的各類公司入駐海南;更要積極探索與海南自貿港相適應的社會配套政策協同機制,提升營商環境水平,提高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水平和電子支付結算系統;要吸引和服務高端人才,發展和激勵人才。他也特別強調要加強監管,防範虛假貿易和走私活動等。
離岸貿易的發展要求監管環境友好、服務機構高效、法律制度完善,要建立與離岸貿易業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監管模式和相關工作機制。
據悉,省金融局正在加大精準招商的力度,積極引進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和國內外高水平銀行,特別是有離岸國際新型貿易背景的企業落戶海南;同時,針對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的貨物流、單據流、資金流分流的特點,在洋浦先行區建立探索由海關、外匯、稅務、交通運輸部門等部門參與,多渠道、多方式定期交換數據的信息共享機制;推動離岸新型國際貿易企業的業務納入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享受自貿港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力爭今年進一步做大流量,把海南新型國際貿易的交易量做到去年的10倍。
「歡迎更多的市場主體和銀行加入,適應自貿港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的業務場景。」洋浦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趙洋明表示,洋浦將不斷地通過市場主體發掘更多的業務場景,不斷加強探索,增加洋浦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