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 程軍
尊敬的###、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很高興來到充滿改革和創新活力的上海,參加"中國進口論壇"。前面幾位領導和專家的發言立意高遠,精彩紛呈,為我們勾勒出了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形勢下,鼓勵進口的政策以及良好發展前景。下面,我想結合人民幣跨境使用及對進口貿易的影響,與大家交流幾點體會。
首先,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相比四年前已發生深刻變化,逐漸開始在全球經貿活動中承擔重要角色。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龐大的貿易規模、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為人民幣作為國際計價和結算貨幣奠定了堅實的內部基礎;而美債危機和歐洲金融市場動蕩帶來的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需求,為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並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提供了現實的外部條件。
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不斷擴大。
一是跨境結算快速增長。當前中國的出口排名世界第一,進口世界第二。2012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額、進口額分別佔全世界的11.13%和9.78%。今年1-10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1.16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4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同期,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增速遠高於中國外貿增速。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2010-2012年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分別為5063億元、2.08萬億元、2.94萬億元,年均增長2.4倍。今年1-10月則達到3.55萬億元,預計全年將突破4萬億,再創新高。以人民幣結算的貨物貿易額佔同期海關進出口總額的比例已由2012年的8.4%上升至10.9%。
二是使用規模和範圍顯著擴大。四年來,中國經常項目下跨境結算對外實付的人民幣累計超過4.5萬億元。目前,境外人民幣存量已經超過1.2萬億元,其中香港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約8700億元。此外,2011年國家開始試點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當年即形成了1109億元的規模。2012年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金額2840億元。今年前10個月則達到372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根據人行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在各自本外幣合計金額中的比重分別達6.3%和20%。通過進口貿易、對外投資等項下人民幣"走出去",有效支持了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
三是投資儲備職能不斷加深。迄今為止,人民幣已"走進"220個國家和地區,與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20多個境外貨幣當局籤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約2.57萬億元,跨境循環體系基本成形。一些國家已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標誌著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香港地區人民幣債券餘額突破3000億元,即期和遠期人民幣兌換量快速增長,人民幣保險、理財、IPO、以及人民幣計價的現貨黃金合約等多種產品不斷湧現,更增強了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反映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情況,今年9月20日,中國銀行向全球發布"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指數"(CRI),成為中國首家獨立編制和發布人民幣國際化相關指數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跨境人民幣指數以2011年末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全面放開後的情況為基數(100),跟蹤跨境流出、境外流轉和跨境回流這一完整的資金循環過程中人民幣的使用水平,反映人民幣在經常帳戶、資本帳戶、境外流轉等資金流動領域中的活躍程度。根據最新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數據,跨境人民幣指數上升至190,較基期(2011年第四季度)上升90%;較去年同期上升46點,升幅達31.94%;較今年二季度環比上升4點,升幅為2.15%。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程度總體保持上升趨勢。
分析解讀第三季度的指數運行,我們發現,指數很好地印證了進口貿易與跨境人民幣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從指數的"出、轉、回"三大構成來看,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流出部分的指標表現最為搶眼,流出環節對指數增長的貢獻達7個基點,一方面表明人民幣對外輸出的步調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在三季度,中國企業不論是在進口貿易項下,還是"走出去"開展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使用人民幣的比例在不斷提升。企業貿易和投資"走出去"對人民幣"走出去"的帶動效應再次凸現,這為今天在座的廣大進口企業、商貿主管單位和銀行同業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總體而言,中國銀行跨境人民幣指數旨在提供一個客觀反映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狀況的風向標,希望能夠成為各位經營決策時一個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我的第二點體會是,人民幣是企業開展跨境貿易的必然需求,在進口貿易中尤能發揮助推劑和防火牆的積極作用。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預計未來我國的外貿仍將保持小幅增長,但結構中進口的比重會進一步提升。
隨著近幾年中國外貿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進口商品涉及的地域和領域不斷拓展。企業在進口商品的同時,還逐步向貿易鏈上遊進行延伸,除進口貿易外,對於海外原料基地建設,投資海外礦山、項目投資、兼併收購、建立國際營銷網絡、開展跨境現金管理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而海外金融支持相對不足、缺乏對國際市場的了解、跨國經營管理經驗不足、風險保障能力不足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都在困擾著進口企業跨境經營的發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跨境融資和風險管理這兩大"瓶頸"。
以開展大宗商品貿易的企業為例。近年來,我國大宗商品進口貿易規模日益擴大,保持世界第一大銅、鐵礦石進口國市場地位,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淨進口國。一方面,大宗商品進口企業通常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對金融機構的資金量需求大,對資金成本的要求嚴格;另一方面,當前全球經濟脆弱復甦,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異常複雜,企業使用美元、歐元等傳統國際貨幣進行進口貿易項下交易時,會由於交易貨幣的幣值波動產生較大的匯率風險。企業在從事大宗商品進口貿易過程中迫切需要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為其提供集結算、融資、保險及套期保值等在內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方案。
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有利於企業在開展進口貿易時減少貨幣錯配風險,提高業務處理效率,節省外幣兌換成本,並利用境內外不同市場的人民幣價格差異,有效降低籌資成本。同時,銀行還可針對進口企業的多元化需求,由單純的信貸融資、帳戶管理、結算支付等基礎性業務,向更高端和結構更複雜的產品服務轉變,在不同發展階段為企業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例如,項目前期可以提供併購諮詢、財務顧問服務;項目實施過程中提供各種形式的資金支持;項目運營後期提供跨境現金管理、供應鏈融資、外匯理財等本外幣綜合產品和服務,通過人民幣與外幣的組合產品為企業提供最大助力。
目前,海內外企業對於人民幣的跨境流通和使用均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今年6月份,中國銀行對近3000家境內外客戶進行人民幣跨境使用情況全球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50%的客戶認為未來五年跨境人民幣結算佔比會達到20%到30%的水平;31%的境外客戶認為人民幣未來地位會接近美元、歐元;還有29%的客戶認為會接近日元和英鎊。
61%的境外受訪客戶打算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或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結算佔比,較我行2012年1月的調查提升了約7個百分點。
在使用人民幣產品的偏好上,境內客戶認同人民幣規避匯率風險、節省交易成本方面的優勢。境外客戶最為看重人民幣幣值是否穩定。
可見,隨著境外客戶對人民幣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斷加深,進口項下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計價結算已經具備了良好條件。使用人民幣,將更有助於撮合您與國外出口商達成交易,實現雙贏。
最後,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中國銀行的跨境人民幣綜合金融服務。
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範圍十分廣泛,涵蓋了貿易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場、現金管理等主要的業務領域,基本上目前進口企業開展的所有國際業務未來都可以有配套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產品。
一是中行能為企業提供全貿易流程的跨境人民幣服務方案。
在貿易項下,目前中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貿易結算、貿易融資、信用增強、風險規避、保值增值等多個大類,貫穿貿易全流程的貿易金融解決方案。
就進口企業而言,中行可以利用豐富的業務經驗,幫助企業從前期選擇交易對手、籤訂合同到備貨出運、以及後期的交單收款,選擇最適合的人民幣結算方式,提高資金支付效率。中行的跨境人民幣信用證、託收、匯款、進口押匯、提貨擔保等傳統結算融資產品在長期的國際化經營中已經形成了突出的專業領先優勢。
根據今年人民銀行出臺的《關於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流程和完善有關政策的通知》(168號文),中行已能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進一步提供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簡化服務,可以僅憑企業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收/付款說明》或能夠涵蓋收/付款說明所要求內容的業務憑證辦理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收付結算業務,大大便利了企業的業務操作。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銀行境內機構已為通訊設備、電子產品、交通運輸、化工、製造、批發零售等行業數萬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2311億元,同比增長44%;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始終保持第一。
二是中行能為企業提供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市場的組合金融產品。
剛才我們介紹過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情況。隨著人民幣跨境流通和使用的不斷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上逐步形成了與在岸市場不同的人民幣利率和匯率。
一般而言,在岸的人民幣匯率和香港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兩者總體趨勢相同,但在某些時點會有較大的偏離。進口貿易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市場的匯率水平選擇有利的價格進行資金兌換,從而節省財務成本。
同樣,如果對比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我們注意到,在大部分時候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要低於在岸市場,符合條件的進口貿易企業在離岸市場融資,可以大大降低融資成本。
目前中行的人民幣協議付款業務、跨境匯利達等特色金融產品已經被眾多進口企業廣泛應用。
三是中行能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人民幣籌融資等金融服務。
在人民幣的海外籌資方面,中行可以提供銀團貸款、併購貸款、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多種產品,並針對企業自身資產規模、資信狀況、資金需求期限等情況做出靈活安排。
目前企業較為關注的海外市場人民幣籌融資產品,主要是在海外發行人民幣債券,使企業享受到離岸市場相對低廉的人民幣資金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收益。
例如,2012年,中國銀行作為牽頭行和簿記管理人,為某鋼鐵企業在香港成功發行人民幣債券,其中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發行利率分別為3.25%、3.675%和4.15%,較在境內金融市場發債的成本低約100個基點。
根據人行168號文提出的支持境內非金融機構開展離岸人民幣債券融資;允許企業對外提供人民幣融資性對外擔保,中行將繼續發揮產品優勢,積極支持企業的海外人民幣融資需求。
四是為企業提供跨境現金管理和人民幣跨境放款服務。
對於跨境經營管理的企業,其要求能夠對全球的資產組合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並在全球市場進行多元化的資金配置,抵禦由於單一貨幣幣值波動帶來的風險。
我行推出了全新的現金管理平臺,提供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幣種現金管理服務,幫助企業做好海外當地資金歸集及統一對外支付,統一管理集團整體外幣和人民幣的資金,規避匯率風險,提升營運效益。同時,依託於中銀香港、中銀國際多元化的產品優勢,我行可以為企業的提供海外資金託管、DF和NDF、多幣種匯/利率掛鈎的結構性產品等多種組合服務,提供更多保值和增值渠道,滿足企業的風險對衝和投資需求。
截至目前,我行已經與多家知名的跨國經營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企業的全球經營活動提供有力支持。人行168號文出臺允許境內非金融機構利用人民幣資金池辦理對外放款業務的政策後,僅幾個月的時間,中國銀行已經為境內多家企業辦理跨境放款金額逾百億元。
中國銀行作為我國國際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跨國經營銀行集團,始終不遺餘力地服務企業開展跨境貿易和投資活動,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切實把握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實現持續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中國銀行也憑藉長期以來積澱而成的專業優勢,在跨境人民幣業務領域一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試點以來集團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突破7.6萬億元,在清算渠道、客戶基礎、金融產品、專業技術、品牌形象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 多次獲得境內外各類金融媒體頒發的最佳貿易金融銀行、最佳債券發行和承銷銀行、最佳交易、最佳跨境人民幣服務銀行等專業獎項。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當前,經濟和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人民幣跨境流通和使用日益擴大,漸入佳境。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已經揚帆啟航,中國銀行願意與大家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助推企業國際貿易實現加快發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