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在今年1月15日小米Note發布會上宣布的小米Note頂配版終於正式登場了。時隔4個月後,5月6日,雷軍在北京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產品體驗會,並坦言,高通在測試驍龍810處理器時,一度遇到了發熱過量的狀況,而小米與這家合作夥伴進行了深入交流後,對處理器作出進一步的優化,並率先拿到了高通最新出貨的V2.1版驍龍810處理器,在遊戲進行20分鐘後檢測時,機身最高溫度僅為37℃左右。
正因為如此,小米Note頂配版的上市比預期推遲了1、2個月。為了彌補米粉的遺憾,雷軍當場宣布小米Note頂配版售價立降300元,最終定價2999元,並於5月12日正式發售,此外,全國的19家官方小米之家也會同步開賣小米Note頂配版,並給廣大米粉一個零距離接觸旗艦頂配小米手機的機會。
小米Note頂配版在硬體上,要比標準版小米Note提升不少,CPU換裝了驍龍810八核處理器,在屏幕顯示上也升級到了2K級解析力,內存擴大至4GB,並採用了新型的DDR4內存,作為無法擴展的一體化機身手機,內置存儲上也擴展到了64GB。在Hi-Fi晶片級別上也進一步升級,加入了ES9018K2M音頻晶片,配合8顆松下PPS電容,推力得到了增強。
對比一下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智慧型手機硬體,要屬國產手機最高。在已經發布的驍龍810機型中,小米Note頂配版配置超越了努比亞剛剛推出不久的nubia Z9 Max,HTC One M9、LG G Flex 2等知名國際品牌都望塵莫及。從2299元到2999元,消費者多花的700元買到的是目前世界領先的頂級手機硬體。如果從性價比層面上看,小米在4年前創造了1999元的價格神話後,今年再度創造2999元的新門檻。
聽到這個最終塵埃落定的價格,對於購買了小米Note標準版的童鞋也無需太過沮喪。這一定價,是小米公司的又一次成功話題營銷,原因我認為有兩點。
在幾個月之前,消費者通過媒體得知了小米推出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2000元,甚至衝擊到3000元的「最貴小米手機」,在小米品牌的心理預期上或多或少產生了一個隔閡,這會影響到搖擺中間派的消費群體,揠苗助長式的品牌成長不利於小米未來的高端道路。此番降價,小米Note再一次通過價格引領國產手機,在經歷了小米3、小米4的過渡性時期後,重新回到了「為發燒而生」的道路上。這是小米營銷學成功的其一。
從另外一個層面看,因為樂視在自家的發布會上曝光了小米Note頂配版的硬體成本大約在2800多元,原本處於被動的小米通過降價舉動,重新奪回了消費者的喜愛,並且因為其定價僅僅比成本價高出一點,反而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薑還是老的辣,小米對樂視來了一記回馬槍,既降低了營銷成本,又能擴大消費者對於小米Note頂配版的好感,老套的搶購手段預計也將繼續熟能生巧地進行下去。這是小米營銷學成功的其二。
因此,購買了小米Note標準版的童鞋,只要等著看其他人搶破頭的好戲就行了。在MIUI的加持下,小米公司將會提供未來3年內的持續性系統更新服務,在當下Android手機性能過剩的年代,驍龍801處理器的遊戲體驗也並不比驍龍810差。
下面通過下方的這個列表簡單來過一遍小米Note頂配版的基本規格參數:
• 屏幕:5.7英寸2560×1440解析度全貼合IPS屏幕
• CPU:最高主頻2GHz的64位高通驍龍810八核處理器
• RAM:4GB LPDDR4
• ROM:64GB(不支持MicroSD擴展)
• 前置攝像頭:400萬像素UltraPixel
• 後置攝像頭:1300萬像素
• 電池:3090mAh
• 機身規格:155.1×77.6×6.95mm,161g
• 網絡模式:中國移動4G/3G/2G,中國聯通4G/3G/2G(雙卡雙待)
• 作業系統:Android 5.0 with MIUI 6
小米Note頂配版的機身外觀設計與標準版別無二致,均採用了正面2.5D弧面玻璃+背面3D玻璃的設計語言。這是小米公司有史以來最具設計感的小米手機,正反雙面玻璃給手機帶來了視覺上的提升,並配合鋁合金的金屬中框,在邊緣採用了弧形收邊處理,大幅提升金屬材質對手感的折損。
手機本身非常纖薄,僅為6.95mm,最薄處僅為4.1mm,曲線元素的大幅引入,在美學上進步十分顯著。一直以來,小米手機家族缺乏統一的設計語言,每一代產品都採用了完全不一樣的設計準則,我個人希望小米Note可以成為小米的穩定設計準則。
頂配版的小米Note相較於標準版顯得更加的乾淨,背面的入網證明都被剔除了,雖然給人造成了「三無產品」的錯覺,不過產品足夠好就夠了,誰在乎有沒有貼上入網商標呢。小米Note標準版是正反雙面純白色,竹子版採用了真實物料,女神版是粉色,張杰定製版是純黑色,作為頂配版,為了彰顯「機皇」本色,小米公司特別為其推出了土豪金配色。不過僅在金屬中框與MI字Logo帶有金色,正反面依然為純白,可謂低調中彰顯奢華。
機器採用了一塊夏普/JDI生產的2K級顯示屏,像素密度515PPI,遠遠超越了人眼的視網膜極限,屏幕色彩飽和度也達到了95%,超過了iPhone 6 Plus,尺寸高達5.7英寸,蠻有意思的是,一款名帶「Note」的手機,沒有支持電磁筆控功能,多少有點遺憾,在三星Galaxy Note系列成功的今天,希望下一代的小米Note可以增添筆觸功能。
屏幕下方依舊採用了小米自己定製的Android三大金剛導航鍵,目前為止,小米的手機產品都未引入虛擬觸控鍵,據說小米公司通過自家的數據調查顯示,米粉們不太接受虛擬觸控鍵的體驗。在針對大屏手機的系統優化上,小米Note提供了大屏幕轉小屏幕的快捷交互新體驗,通過手機從Home鍵往左邊的返回鍵或者右邊的多任務鍵滑動,即可獲得靠近左邊邊框或者右邊邊框的小屏幕。
作為一款金屬中框手機,小米Note毫無疑問需要在邊框上開口,讓信號傳導更好一點。小米公司在金屬中框的上下兩端開了4個隔斷豁口,我本人作為小米公司的特邀媒體,獲得了專門的刻字服務。雷軍在品鑑會上介紹,目前小米公司已經引入了多臺雷射刻字機,安置在全國各地的小米之家內。消費者可以帶著自己喜愛的手機(不僅僅只是小米手機)去往小米之家進行免費的刻字服務體驗。我遙想,未來小米之家的門檻恐怕要被米粉踩爛了。
在頂配版上,小米Note的機身底部的設計並未作改變,USB插口依舊是較為常見的MicroUSB,預計使用USB Type-C接口的小米手機將會在下一代誕生。
之所以叫做3D曲面玻璃,是因為機器的背面呈現的彎曲面要比正面大許多。曾經有網友戲稱,三星的新品旗艦Galaxy S6 edge就是反過來設計的小米Note,前者採用的是正面3D曲面玻璃的設計,而小米正好相反。在這裡,我有必要提醒一下已經入手或者即將入手小米Note的童鞋,曲面背部手機比如光滑,因此放置在有角度的桌面上時,小心手機滑落地面,雙面玻璃的手機很容易碎屏,米粉們可真得悠著點,戴套以增強阻力是不錯的選擇。
與許多採用日系風格設計的手機類似,小米Note頂配版的主攝像頭位於機身背面的左上角,配備了雙色溫的LED補光燈。在攝像頭的元器件上,小米Note頂配版與標準版一樣,均採用了1300萬像素索尼大法家的IMX214傳感器,引入了OIS光學防抖組件,不過頂配版的設計算法更加強悍,提供了夜間動態防抖增強,以及暗光畫質降噪等多項新技術,讓背光對象更加清晰,低光環境下的成像更加細膩。
關於Hi-Fi,是目前國產手機的兵家必爭之地,小米Note頂配版相較於標準版,在原先的ES9018K2M音頻晶片基礎上,增加了二級穩壓供電與8顆松下的PPS電容,達到了唱片公司的錄音棚標準192KHz/24bit,最大化地保證了音源在傳輸過程中保持原汁原味。
電池方面,頂配版為3090mAh容量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小米Note是小米第三款一體化不可拆卸手機,在越來越講求設計美學的今天,即便是三星那樣的高寬容度製造商,都在Galaxy S6上剔除了可拆卸後殼。如果你十分講究電池能否更替,恐怕未來能夠選擇的旗艦手機會變得越來越少。
最後是網絡支持方面,因為小米Note頂配版裝配了高通目前最強的驍龍810處理器,因此提供了LTE Cat.9的傳輸速率,最高支持450Mbps的下行,併兼容未來的國內LTE-A網絡。據高通在今年北京舉行的世界移動網際網路大會(GMIC2015)上透露,我國的最高300Mbps下行標準的LTE-A網絡有望在年內實現局部商用。
小米Note頂配版提供了雙SIM卡支持,一張為nanoSIM,另外一張為MicroSIM,在5月12日上市的小米Note頂配版僅支持移動聯通雙4G,雷軍透露,全網通4G版本已經在研發之中,將來也會推出,電信用戶還需要再耐心等上一段時間。真可謂,「一入電信深似海,從此手機不好買」。
結束之前,當然不能少了跑分環節。小米Note頂配版既然已經支持了驍龍810處理器,加之2999元的售價,已經成為了目前上市機型中的最便宜的性能機皇。安兔兔跑分高達6萬多分,超越了nubia Z9 Max、HTC One M9、LG G Flex 2等驍龍810機型。當然,跑分並不是最重要的,降頻如否才是關鍵。雷軍已經明確強調,驍龍810處理器的發熱情況被媒體誇大了,在小米Note頂配版身上,不存在「發燒」問題,小米是為發燒手機黨而生,而非發熱而生。經過簡單的上手感受看,小米Note頂配版在發熱控制上的確很有想法,在接下裡的CPU考察中,我將會為大家揭曉小米Note頂配版的「不發燒」隱情。
總結一下,2999元的小米Note頂配版,究竟會得到多少人的青睞,從小米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表現看,雖然依舊延續了中國手機銷量王者的霸主地位,但出貨主要來源依舊是低價位的紅米系列,作為高端機型,小米Note的貢獻相對而言較少。小米公司目前亟需通過更多的刺激行為重新獲得高價位機型消費者的青睞,3299元的初擬價格或許有點操之過急,2999元能否重新獲得消費者的鐘愛,在接下來的全面評測中,我會告訴你們是否值得入手的答案。
安卓中國 陳驍 新浪微博 @陳驍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就記得點擊訂閱啦。
關注「鋒潮評測室」微信公眾號【微信號:fengchaopingceshi】,還會送上更多你想要的哦~